資源簡介 1.2 原始農耕生活【學習目標】1.了解原始農業的興起及其意義。2.知道河姆渡人的發現地點和生產、生活狀況。3.知道半坡人的發現地點和生產、生活狀況。【課前預習任務】【溫故知新】1.元謀人已經能夠制作工具,知道使用__________。2.北京人遺址位于北京西南__________龍骨山上。1929年,裴文中發現第一個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__________年。3.山頂洞人距今約__________年。他們的模樣和__________基本相同。【感悟新知】根據預習,完成下面問題。1.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現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的發展。__________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2.河姆渡人住__________式建筑;在河姆渡遺址發現了__________水井。3.半坡人普遍使用__________石器,主要種植__________,飼養豬和狗等家畜,住在__________式圓形房屋里,主要生活用具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__________。他們會從事簡單的紡織、制衣。【課上學習任務】一、原始農業的發展1.我國出現原始農業是在什么時候?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2.原始農業出現的標志是什么?有何意義呢?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結合課本內容,說出河姆渡人的發現地、時間、氣候條件和居住特點。2.結合課本內容,說說河姆渡人的生產生活狀況(農業、畜牧業、手工業)。三、半坡居民的生活1.結合課本內容,說出半坡人的發現地、時間、氣候條件和居住特點。2.結合課本內容,說說半坡人的生產生活狀況(農業、畜牧業、手工業)。3.比較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異同點。并說出他們不同的原因。【以史為鑒】原始農耕文化的發展為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創造燦爛的文化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但兩者由于所處地理位置的不同創造了特點不同的文明,這是人類早期適應社會環境的重要表現,這對于當今我們實現國家的發展有何啟示呢?【鞏固訓練】1.世界農業發展進程經歷了原始農業、古代農業、近代農業和現代農業等主要階段。其中任何一個階段都是前一個階段綜合發展的結果。我國原始農業( )A.由“刀耕火種”發展到鐵器牛耕B.為古代文明社會形成奠定物質基礎C.采用育秧移栽方式種植水稻D.重要標志是農作物種植和城市出現2.下列文物中與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生活有關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3.我國很早就出現了原始農耕。下列關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農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過著定居生活 ③種植糧食作物粟和水稻 ④會制造陶器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4.下列考古發現,能夠證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進步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考古挖掘發現,半坡遺址有密集的房屋、貯藏用的窖穴和飼養牲畜的圈欄。據此推斷半坡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種 B.游牧漁獵 C.農耕定居 D.鐵犁牛耕6.下圖中,建造不同房屋的決定性因素是( )A.自然條件 B.生活習慣 C.生產工具 D.勞動技術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小明假期參觀了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拍了下列照片,請你結合這些照片進行相關問題的探究。圖(a) 碳化稻種 圖(b) 碳化粟種圖(c) 干欄式房屋 圖(d) 半地穴式房屋圖(e) 彩陶圖 圖(f) 陶器上的稻穗紋(1)請將這些照片按其參觀的遺址進行分類。①半坡遺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河姆渡遺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從圖(e)和圖(f)的陶器中我們可以提煉出哪些歷史信息?請至少說出兩項。參考答案1.B 2.D 3.D 4.D 5.C 6.A7.(1)①圖(b)、圖(d)、圖(e)。②圖(a)、圖(c)、圖(f)。(2)當時的半坡居民已經會制作彩陶,會捕魚;河姆渡居民已經開始種植水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