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八上 §1.1地球上的水(1)學案姓名[學習目標]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資源十分有限2、了解地球上水的多種存在形式3、知道水循環及水循環的意義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水的分布1、水的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 形式存在,也有少量以 形式存在;2、水的分布: 水是地球水的主體,約占地球總水量的近97%,覆蓋了地球大約 的表面;陸地淡水種類非常多,但只占總總產量的 ,卻為我們提供幾乎全部的生活和生產用水;陸地淡水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其次是 ,其余的土壤水、河湖水、大氣水等所占比例極小;3、地球上的各種狀態的水,在 等條件的改變下,會發生 變化,因此地球上各種水體是相互聯系的;知識點2、水的循環1、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通過 、 、 、 、 或地下徑流等一系列環節和過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在不斷地 ;2、 是水體運動的重要形式;(1)形成水循環的內因:隨著 的不同,水會以 三種狀態出現;(2)形成水循環的外因: 和 ;(3)水循環的環節與過程:①小循環:A、陸地上內循環: 與 之間; B、海上內循環: 與 之間②大循環: 、 和 之間;二、例題講解:例題1、在下列四個選項中,水循環最活躍的是(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區 B.森林覆蓋良好的水庫區C.長江、黃河發源的地區 D.冰川廣布的南極大陸例題2、每年的夏秋季浙江往往會受到臺風的影響。臺風和臺風雨體現了水循環的環節分別是( )A. 水汽輸送 降水 B. 降水 水汽輸送C. 蒸發 水汽輸送 D. 水汽 輸送蒸發例題3、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不足總水量的1%,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下列做法中,不正確的是( )A.市政府給每戶居民發放節水龍頭B.用噴灌、滴灌的方法澆灌園林或農田C.將工業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D.將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例題4、熱帶雨林降雨頻繁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的蒸騰量大,提高了大氣濕度,增加了降水B.熱帶雨林靠近海洋,海洋蒸發了大量的水,增加了降水C.植物繁茂,呼吸作用旺盛,產生大量的水蒸氣,增加了降水D.熱帶雨林周圍湖泊多,湖泊蒸發了大量的水,增加了降水例題5、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問題。(1)圖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環各環節是: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2)圖中A→B→C→D所代表的水循環類型是______,該循環發生的領域是______和______ 之間,它可以促進______(陸地、海洋)水的不斷地補充和更新.(3)在水循環各環節中,人類能夠施加影響最多的主要是______ (填數碼),人們可以通過修建______ 來調節水資源的季節分布不均,從而滿足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最能代表我國夏季東南風的環節是______(填數碼)三、隨堂練習:1、地球上儲量最大的水體是( )A.海洋水 B.陸地水 C.冰川水 D.湖泊水2、陸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而人類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總儲量的0.3%,它主要包括 ( )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 B.陸地水、冰川、江河水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 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3、下列生物體中含水量最多的是( )A.青蛙 B.水母 C.人體 D.植物種子4、大氣中的水蒸氣,主要來自于 ( )A.湖泊水的蒸發 B.江河水的蒸發 C.海洋水的蒸發 D.植物的蒸騰作用5、下列關于水循環的敘述,錯誤的是( )A.水資源處于不斷地循環更新過程中,因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B.水循環實現了陸地和海洋之間的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C.水循環能使水資源得到不斷的更新D.水循環影響著全球的氣候和生態,并不斷地塑造著地表形態6、綠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環中有重要作用,主要是因為它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騰作用 D.運輸作用7、下列對水的認識錯誤的是( )A.水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資源B.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應當珍惜它C.水資源的不足,將會成為一個深刻的社會危機D.我國水資源十分豐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各國之首8、水的循環示意圖中,序號①②③④表示水循環的主要環節(如圖),據圖完成下列問題:(1)序號②表示水循環中的 環節;(2)下列三個地區,水循環最活躍的是 (填字母)。A.冰川廣布的南極大陸 B.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區 C.森林覆蓋良好的水庫區四、課后鞏固:1、目前人們利用的淡水資源是(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冰川水和地下水C.河流水和深層地下水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淺層地下淡水2、 “南水北調”工程解決了華北、西北的缺水問題,這里干預的環節是水循環中的 ( )A.水汽輸送 B.地表徑流 C.地下徑流 D.蒸發3、水資源是可再生資源,在水循環中,水不斷地在大氣和地表之間運動。如圖所示為水循環的一部分,圖中X、Y、Z分別表示水循環的某個階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階段是蒸發,Y階段是凝結,Z階段是降水B.X階段是蒸騰,Y階段是凝結,Z階段是降水C.X階段是凝結,Y階段是蒸發,Z階段是凝固D.X階段是降水,Y階段是蒸騰,Z階段是凝結4、讀“水循環示意圖”,關于圖中水循環各環節的說法,正確的是( )A.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是對③的影響 B.人工增雨會改變④的時空分布C.圖中①所表示的水循環環節是降水 D.植樹造林種草會造成⑥的減少5、大氣中的水蒸氣主要來自于( )A.湖泊水的蒸發 B.江河水的蒸發C.海洋水的蒸發 D.植物的蒸騰作用6、南水北調工程連接的四大流域是( )A.長江、黃河、海河、遼河 B.長江、淮河、黃河、海河C.長江、珠江、遼河、黃河 D.長江、黃河、淮河、金沙江7、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中寫道:“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詩詞中的“湘江北去”體現水循環的環節是( )A.蒸騰作用 B.大氣降水 C.地表徑流 D.水汽輸送8、下列水循環過程中,物態變化是由液態變成氣態的是( )A.海洋上的降水 B.陸地上下雪C.冰川融化成水流入江河 D.植物蒸騰作用9、關于“三峽水庫通過深孔泄洪來控制三峽水庫蓄水進程平穩有序”的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從地球水體分類和比例來看,陸地水資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B.從水循環角度講,“三峽泄洪”會影響地表徑流這一環節C.三峽水庫投入使用后,影響了三峽水庫周圍的水循環D.在泄洪過程中,水庫水位逐漸下降,大壩底部承受水的壓強逐漸減小10、不同的水循環中都包括的環節是 ( )A.地表徑流 B.蒸發和降水C.地下徑流 D.下滲和蒸騰11、大面積植樹造林不僅美化環境,還能促進生物圈中的水循環,因為植物可以通過蒸騰作用( )A.降低空氣的溫度 B.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C.增加空氣中氧的含量 D.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12、降水損失量是指降水后被地表吸收、滲透的水量。如圖所示為不同地表降水損失量隨時間變化圖。造成不同地表降水損失量不同的水循環環節是( ) A.地表徑流 B.下滲 C.地下徑流 D.蒸發(第12題圖) (第13題圖)13、讀“水循環”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水循環的外動力主要是 。(2)海洋水在太陽輻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 形成水汽,水汽被(B) 到陸地上空,在適當的條件下凝結形成(C) , 降落到地面的水,通過( F) 和(D) 又返回海洋,這種水循環稱為 循環。(3)P所代表的水循環叫 ,T 所代表的水循叫 。(4)根據全球水平衡原理,P、M、T 三種循環中, 循環的水量最大, 循環對地球淡水資源更新有重要意義,有效補充了地球的淡水資源。(5)如果某地區的水循環很活躍,那么該地區水體平均更新周期是較 (填“長” 還是“短”)。參考答案: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1、液態 固態和氣態2、海洋 71% 2.53% 冰川 地下水3、溫度 狀態知識點2、1、蒸發 水汽輸送 降水 下滲 地表徑流 循環2、水循環(1)溫度 固態、氣態、液態(2)太陽輻射 地心引力(重力作用)(3)①A陸地 大氣 B海洋 大氣②海洋 陸地 大氣二、例題講解:例題1、B解析:水循環活躍的地區是指降水量較大、地表江河徑流量較大的地區。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區降水量非常少, 故A不合題意:森林覆蓋良好的水庫區,不但降水量豐富,且水循環非常活躍,故B符合題意;長江黃河發源地區是在青藏高原上,降水稀少,只有在夏季融水量才會增多.故C不合題意;南極的冰川水更新達上千年,而且南極地區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故D不合題意。例題2、A解析:自然界的水循環過程:①自然界中,江、河、湖、海以及陸地和植物中的水,在陽光的照射下,不斷蒸發,(冬天,地面上的雪、冰有時以升華的方式變為水蒸氣)變為大量的水蒸氣; ②大量水蒸氣上升,在空中遷移,若氣溫降低,水蒸氣會遇冷液化或凝華,在高空形成云(水滴或冰晶); ③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來越大,當重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就開始下落,在下落的過程中,溫度升高,小冰晶又熔化成小水滴,與原來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這就形成了雨; ④這些降水滲漏為地下水,遷移或流到海洋及植物中,又以江、河、湖、海以及陸地和植物中的水存在于自然界中,到此完成水的整個循環過程.水循環是的指水在海洋、大氣和陸地之間不分晝夜的循環流轉。臺風是發源于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會給大陸帶來狂風暴雨.因此臺風是屬于水汽輸送這個環節, 臺風雨體現了水循環的環節是降水,A符合題意。例題3、D解析:A、市政府給每戶居民發放節水龍頭,能節約用水,正確;B、用噴灌、滴灌的方法澆灌園林或農田,可以節約用水,正確;C、將工業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能節約用水,正確;D、將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會污染更多的水,不正確。例題4、A解析: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內以水蒸氣的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植物的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約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騰作用為大氣提供大量的水蒸氣,增加空氣濕度,降雨量增多,蒸騰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熱量,使氣溫降低,夏天也較涼爽,形成良性循環,蒸騰作用是根吸水的動力,促進了水和無機鹽的運輸,蒸騰作用還能降低溫度,熱帶雨林中森林的蒸騰作用非常旺盛,為大氣提供大量的水蒸氣,增加空氣濕度,降雨量增多。例題5、(1)蒸發 水汽輸送 降水 地表徑流(2)海陸間大循環 海洋 陸地 陸地(3)D 水庫 B解析:(1)根據水循環和圖示箭頭可以看出,A表示海洋水體的蒸發;B表示海洋上空的水汽輸送到陸地上空的水汽輸送;C表示陸地上的降水;D返回海洋的地表徑流;(2)根據上題的分析,在海洋受到蒸發形成的海洋水汽最后通過D環節地表徑流回到的海洋,因此它發生于海洋和陸地之間,是海陸間大循環,它使得陸地上的水資源不斷的更新和補充;(3)人類的生產生活主要集中于地表,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環節是通過影響河流、湖泊水,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等行為影響地表徑流環境.南水北調通過改變地表的徑流從而改變水的空間分布,它影響的主要環節是地表徑流,修建水庫可以改變水資源的時間分布,跨流域調水可民改變水資源的空間分布,我國的夏季風是由海洋吹向陸地的東南季風,會帶來豐沛的降水,就是海洋水汽通過B環節水汽輸送到陸地上空而形成的。三、隨堂練習:1、A 2、D 3、B 4、C 5、A 6、C 7、D8、(1)水汽輸送 (2)C四、課后鞏固:1、D 2、B 3、A 4、B 5、C 6、B7、C 8、D 9、A 10、B 11、D 12、B13、(1)太陽輻射 (2)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地下徑流;海陸間(3)陸上內循環;海上內循環 (4)T;M (5)短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