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蛟龍號下潛深度達7020米全球首顆量子科學衛星-悟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順利通車復興號跑出世界速度華為首推5G業務新課導入:近年來,中國科技創新捷報頻傳。未來,中國創造要走的更遠,實現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創新就必須永無止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二課第二節:創新永無止境第二課 創新驅動發展2.2 創新永無止境第一單元 富強與創新1.政治認同:知道創新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是一部創新史,從而增強文化認同,提高文化自信,培養民族自豪感;2.道德修養:體會創新改變我們的生活,增強對創新的好感,熱愛創新,增強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造的修養;3.法治觀念:體會創新與美好生活的內在聯系,時刻遵循在法律的架構內創新;4.健全人格: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努力把自己培養成創新型人才;5.責任意識:能夠意識到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增強憂患意識,自覺融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中。教學目標:學習導航:1.我國的科技發展現狀如何?(科技國情)2.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 3.為什么必須重視發展教育?4.我國為什么要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5.創新精神的表現是什么?6.創新時代如何正確對待知識產權?7.創新的目的是什么?一、創 新 強 國為什么要重視科技創新: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國際競爭實質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綜合國力的較量綜合國力就是指一個主權國家生存和發展所擁有的全部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合力。它包括經濟力、科技力、政治力、文教力、外交力、國防力、資源力七方面。蛟龍號下潛深度達7020米全球首顆量子科學衛星-悟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順利通車復興號跑出世界速度華為首推5G業務我國近年部分科技創新成就展示:①成就: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分享交流:我國取得了如此多的科技成就說明了什么?根本原因:①開辟了……形成了……確立了……發展了……主要原因:②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為之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③我國大力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之提供了科技和人才支撐;④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中共的正確領導是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⑤廣大科技工作者發揚創新精神、艱苦奮斗精神、團隊精神的結果。拓展:我國科技取得豐碩成果的原因:思考:因受美國制裁影響, 華為P50全系改4G說明了什么?承壓!美國制裁影響顯現 華為P50全系改4G②差距:從整體上看,我國仍然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1.我國的科技發展現狀如何?(科技國情)①成就: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②差距:從整體上看,我國仍然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啟示: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而道遠,需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結合視頻和教材,談談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 ①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青年科技創新團隊位于北京西郊的航天城,于1996年3月成立。這里是中國載人航天任務的指揮調度、飛行控制、數據處理和信息交換中心,是中國載人航天的“神經中樞”。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二號,北京飛控中心的飛控成功率為百分之百。據介紹,該中心274個重點崗位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占85%以上,他們多是1995年以后畢業的博士、碩士和本科生。其中,超100名青年科技干部已經成長為各領域的技術帶頭人,關鍵技術課題負責人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形成了元氣滿滿的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方陣。思考:這個年輕團隊給了你哪些感悟?②謀未來就要謀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的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2.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 ③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必須優先發展教育。中國為何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交流:中國為什么要自主開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你從中獲得哪些啟示?中國要自主開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原因:維護國家安全 目前,美國的GPS系統研發較早,已經覆蓋了全球,主要為美國、 美軍提供服務。GPS系統由美國軍方開發和控制,可針對特定區域進行局部性能劣化設置和限制使用,一旦開戰,沒有了導航,在戰時依賴美GPS系統,萬一軍事定位被篡改,等于把自己的命脈交給了對方手里,那我們幾乎就是無處藏身了,注定要吃大虧的。經濟效益顯著 衛星導航服務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圍繞衛星導航可形成規模巨大的產業體系,不僅可以滿足國內需要,還可以走出國門。…… ……沒有自主研發,自主創新。中國將會受制于人!④建設創新型國家,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閱讀教材P24“相關鏈接”,思考: 國家為什么要設立最高科學技術獎?體現對國家對人才的尊重,另一方面能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搭建有利于創新的平臺和機制。法治環境(如法律保護知識產權)(5)國家鼓勵創新,為實現創新搭建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①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②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③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必須優先發展教育;④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⑤必須加快形成創新的格局治理和協同機制,搭建創新的活動和融資平臺,營造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2.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 經濟發展依靠科技創新依靠人才依靠教育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①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②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③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國家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為什么必須重視發展教育?創新永無止境有同學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和科學家的事,跟其他人無關,你認為呢?二、萬 眾 創 新創新不唯年齡、不唯學歷、不唯職業,每個人都是創新者,都向往在創新中實現自我價值;創業不分男女、不分行業,每個人都是創業者,都可以通過辛勤勞動,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1)當今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深入人心。4.我國為什么要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視頻啟示我國企業應該如何做?②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企業不能知識跟著別人走,而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5 納 米 麒 麟 芯 片請同學們研讀課本第26頁探究與分享,思考:從這三代人的創新事跡中,你感受到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的表現是什么?③時代需要弘揚創新精神①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③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④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5.創新精神的表現是什么?創新的時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創造、保護創新。③當知識產權受到侵犯時,我們要善于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知識產權,也稱為智力成果權,指權利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作的成果享有的財產權利。包括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6.創新時代如何正確對待知識產權?賞圖片,答問題:結合科技在生產、生活、學習、醫療等各個領域廣泛運用,并進入尋常百姓家庭,從中你能看出創新的目的什么?④創新的目的: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7.創新的目的是什么?①當今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深入人心。②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③時代需要弘揚創新精神。④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4.我國為什么要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2創新永無止境1. 我國科技創新現狀(成就+不足)2.如何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3.教育的重要性?4.為什么鼓勵“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5.創新精神的表現?6.我們怎樣對待知識產權?創新強國萬眾創新課堂小結:據統計,2021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達到55次。再次刷新歷史紀錄,位居世界第一。從中國空間站建設取得階段性重大勝利,到“天問一號”拓展我國星際探索新旅程,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這一系列航天成就表明( )①我國在一些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②我國整體科技實力顯著提升,創新型國家目標已經實現③航天科技創新已成為世界各國發展戰略的重心④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邁出新步伐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A作業設計:2. 2022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2年我國將著力在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和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等方面下功夫。為此要( )①持續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②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重視核心技術的研發③堅持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④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C3.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22年版)……我國不斷深化教育改革,是因為教育( )①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②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③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④寄托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學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總體來看,我國許多產業面臨“缺芯”“少核”“弱基”的困境,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存在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風險。面對“卡脖子”問題,《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強調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大對核心技術、關鍵領域的掌控力。材料二:曾經,精密高端軸承制造水平不高對我國的發展造成了很大限制,我國的技術專家不畏困難,堅持攻關,完成了數百項技術創新,終于實現了質的突破。目前,使用中國精密高端軸承的高鐵已經成為“中國名片”。(1)材料一中我國存在的“卡脖子”問題說明了什么?(2)材料二中精密高端技術的突破,對我們解決“卡脖子”問題有何啟示?【答案】(1)整體上,我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等問題。(2)①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②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④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2 創新永無止境.pptx 5納米麒麟芯片.mp4 中國為何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mp4 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mp4 承壓!美國制裁影響顯現 華為P50全系改.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