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 學案(考點精講+中考真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 學案(考點精講+中考真題)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下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教師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近年本課全國各地中考歷史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一、鄭和下西洋
1.前提:15世紀初,明朝經濟繁榮,國力雄厚,成為世界強國。
2.目的:明成祖為了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國富強”,同時也用中國的貨物換取海外的奇珍。
3、概況
(1)時間:1405年到1433年,鄭和率船隊7次下西洋。
(2)路線:鄭和的船隊先后到達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其中包括今天的越南、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索馬里、肯尼亞、坦桑尼亞等國家。
(3)活動:滿載絲綢、瓷器、茶葉及金銀貨幣等物品。
物品用途: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禮,展現大國風度,發展相互之間的友好關系;有的是用于貿易,互通有無,互補互利。
4.地位:鄭和下西洋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5.意義:不僅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網,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
6.鄭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
(1)國家統一,社會穩定。(2)經濟繁榮,國力強盛。(3)造船和航海技術的進步。(4)積累的豐富的航海經驗。(5)鄭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難和卓越的組織領導能力等。
二、戚繼光抗倭
1、背景:
(1)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組成海盜武裝集團,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進行走私和搶劫,被時人稱為“倭寇”。
(2)、倭寇之患:
明朝中期,隨著日本國內社會動蕩加劇,特別是由于明朝國力減弱,海防松弛,倭寇與中國海盜、奸商等相互勾結,對中國沿海的武裝搶劫日益猖獗。所到之處,他們殺居民,劫財貨,無惡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壞,時稱“倭患”。
2.概況:
戚家軍:
“鴛鴦陣”
為了提高軍隊的戰斗力,徹底打敗倭寇, 戚繼光大力整頓軍隊,并招募農民和礦工10 000多人,進行嚴格訓練,操練新陣法。軍隊訓練有素,紀律嚴明,能征善戰,被人們譽為“戚家軍”。
戚繼光率領“戚家軍”抗擊倭寇, 在臺州九戰九捷,平定了浙東地區的倭患;隨后,戚繼光又平息福建、廣東地區的倭患,使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評價:戚繼光領導的抗倭戰爭是一場反侵略戰爭,他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和愛國主義者。
打擊了外來侵略者;保衛了沿海民眾的財產和生命、國家安全;正義的民族自衛戰爭。
4、民族英雄戚繼光抗倭為什么能夠取得成功
(1)正義之舉,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
(2)戚家軍訓練有素,紀律嚴明,能征善戰。
(3)戚家軍與其他愛國軍民聯合作戰。
(4)戚繼光的軍事指揮才能。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1、 從16世紀開始,一些歐洲殖民者,相繼來到我國沿海地區,進行侵略活動。
2、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
一.選擇題
1.(2022畢節中考4.)明朝將領戚繼光針對敵人的作戰特點和東南沿海一帶的地理情況,發明了長短兵器協同作戰、攻防兩便的“鴛鴦陣”戰斗陣形。該戰斗陣形對付的敵人是( D )
A. 匈奴 B. 突厥 C. 金兵 D. 倭寇
2.(2022聊城中考8.)明末學者黃道周曾這樣評述某位歷史人物:“因練三軍,短長互組。南北并驅,利于險走。陣名鴛鴦,可暫可久。分守浙東,島夷時吼。”該歷史人物應是( B )
A. 岳飛 B. 戚繼光 C. 鄭成功 D. 渥巴錫
3.(2022內江中考3.) 孫中山說:“……能于十四個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載運二萬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為中國超前軼后之奇舉。至今南洋土人猶有懷想當年三寶之雄風遺烈者,可謂壯矣。”其敘述的歷史事件是( D )
A. 赤壁之戰 B. 戚繼光抗倭 C. 淝水之戰 D. 鄭和下西洋
4.(2022昆明中考6.)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組成海盜集團入侵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被時人稱為“倭寇”。明朝中后期,為掃清東南沿海的“倭患”,明朝軍民英勇作戰,在抗倭斗爭中戰功卓著,被稱為偉大的民族英雄的愛國將領是( B )
A. 鄭成功 B. 戚繼光 C. 左宗棠 D. 鄧世昌
5.(2022建設兵團中考5.) 這支隊伍滿載著中國的優質絲綢、精美瓷器、上等茶葉和漆器等各類物品,訪問過今天的越南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和坦桑尼亞等國,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友好交往。材料描述的可能是( C )
A. 鑒真東渡 B. 玄奘西行 C. 鄭和下西洋 D. 甘英出使大秦
6.(2022江西中考7.)鄭和船隊到達各國,先會見當地國王,表達明朝與他們通好的意愿,然后與當地居民和平貿易。鄭和航海期間,許多國家的首腦和使臣,搭乘中國寶船來華訪問。材料表明鄭和遠航( B )
A. 規模浩大 B. 發展了與各國之間友好關系 C. 時間跨度長 D. 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
7.(2021濱州市7.)“這樣大規模的航海活動是人類歷史上的破天荒頭一次,比葡萄牙人早一個世紀到達印度洋區。中國海上貿易的勢力滲透到東南亞沿海地區和西亞、東非等國。”材料評價的是( B )
A. 漢武帝時開辟“海上絲綢之路” B. 明朝時鄭和下西洋
C. 迪亞士船隊到達非洲的好望角 D. 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
8.(2021自貢市1.)某同學為歷史小講堂搜集了以下資料,據此可以判斷他的學習主題是( C )
鑒真東渡 玄奘西行 鄭和下西洋
A.文學藝術發展 B.中外交通發達
C.中外文化交流 D.民族關系交融
9.(2021成都市11.)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不僅是著名的軍事家和詩人,更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他之所以被稱為"民族英雄",是因為他( D )
A.趕走了盤踞臺灣的荷蘭殖民者 B. 抵抗了英國殖民者的侵略
C. 收復了被外國勢力占領的新疆 D. 解除了我國東南沿海倭患
10.(2021黃石市27.)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用明成祖的話來說就是“宣教化于海外諸番國”,用《明史·鄭和傳》的話來說就是“示中國富強”。據此推斷,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 )
A.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 B.發展海外貿易
C.將儒家思想傳播到海外各國 D.進行殖民擴張
11.(2021鎮江市5.)下圖是《榜葛剌進麒麟圖》,它描繪的是15世紀早期南亞地區的榜葛剌國王來中國進獻長頸鹿的場景。當時的中國人將長頸鹿視為瑞獸麒麟。與這一場景的出現有直接關聯的事件是( C )
A.張騫通西城 B.宋遼澶淵之盟
C.鄭和下西洋 D.雅克薩之戰
12.(2021河南6.)1416年,鄭和完成第4次下西洋任務后,出現了亞洲、非洲17個國家和地區派遣使節來華的盛況。這些史事表明鄭和下西洋(B )
A.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 B.增進了中外友好往來
C.促進了明朝經濟發展 D.解除了東南沿海倭患
13.(2021廣安市3.)(2分)自古以來,中外交往源遠流長。下列對古代中外交往史實的解讀,不準確的是( D )
A.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促進了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
B.中國造紙術、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的發明和外傳,對人類文明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C.鄭和下西洋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
D.面對西方國家的殖民侵略,清朝推行閉關鎖國政策,禁止對外貿易
14.(2020沈陽2.)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在中國抗擊疫情最困難的時候,國際社會所給予的支持和幫助。下列事件為中外交往作出貢獻的是(B  )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 ②鑒真東渡 ③文成公主入藏 ④鄭和下西洋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2020常德6.)“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于友邦,宣詔頒賞,厚往薄來。”從材料中不能解讀出的信息是( C )
A.加強了中國同海外各國的友好關系 B.明朝國力強盛
C.為明王朝帶來了可觀的經濟利益 D.鄭和傳播了和平與友誼
16.(2020貴港1.)據《明史》記載:“(鄭和下西洋)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材料認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  )
A.炫耀明朝國威 B.加強與外國的友好往來
C.開拓新的貿易市場 D.增加中國的海外貿易
17.(2020常州3.)“完成了中國對外交往從陸路向海路的重大轉折,將“和番與取寶'結合在一起……由此東西方商路大開。”該材料評述的是(D )
A. 絲綢之路的開辟 B. 玄奘西行 C. 大運河的開通 D. 鄭和下西洋
18.(2020蘭州8.)張平同學正在網上下載“張騫、玄奘、鄭和”三人的相關資料進行專題學習,下列選項符合該專題題目的是(C )
A. 頑強抗戰的民族英雄 B. 開拓新王朝的封建帝王
C. 突出貢獻交流使者 D. 輔佐帝王的有功之臣
19.(2020營口5.)下列關于“鄭和下西洋”史實的陳述中,哪一項是錯誤的( B )
A.目的是為了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
B.鄭和的船隊最遠到達地中海沿岸和歐洲西海岸
C.明成祖稱帝后,派鄭和率領船隊出使西洋
D.從1405年到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
20.(2020大興安嶺地區6.)明朝著名將領戚繼光賦詩明志:“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詩中的“危”指的是( A )
A.東南沿海倭患嚴重 B.臺灣被殖民者強占
C.西北地區遭受侵略 D.東北地區遭到入侵
21.(2020福建8.)“(他)把明朝的鐵錨拋扎在諸洋沿岸的港灣,奉行‘以德睦鄰’政策,肩負‘與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他”的事跡是( D )
A.出使西域 B.西游天竺 C.東渡日本 D.七下西洋
22.(2020濰坊9.)《全球通史》認為:明朝時,中國的航海活動達到極盛。這反映了當時中國( A )
A.造船航海技術先進 B.專制統治空前強化
C.對外貿易遍布世界 D.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23.(2019日照 7.)下列歷史事件與“戚繼光抗倭”性質相同的是( D )
①岳飛抗金 ②鄭成功收復臺灣 ③文天抗元 ④雅克薩之戰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4.(2019成都5 .)英國人加文·孟席斯在2002年出版了《1421:中國發現世界》一書。書中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中國探險家早于哥倫布發現了美洲。這里的“探險家”是指( C )
A B C D
25.(2019威海 2.)“水落尚存秦代石,潮平不見漢時槎。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這是1555年一代抗倭名將視察山東文登營時留下的著名詩篇。該名將和生活的時代分別為( D )
A.文天祥 南宋后期 B.鄭成功 明末清初 C.戚繼光 明朝前期 D.戚繼光 明朝中期
二.非選擇題
1.(2022益陽中考25.)(13分)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往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時期。一方面,唐朝政府實行比較開放的對外政策,促成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空前頻繁;另一方面,外國使節、留學生把中華文明傳播到世界各地,擴大了中華文化圈的影響,對古代世界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
材料三
材料四 黨中央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發起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多場多邊會議,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塑造中國外交獨特風范,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貢獻。
﹣﹣《中國共產黨簡史》
(1)材料一中圖1和圖2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之間有什么因果關系?
(2)根據材料二概括唐朝成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時期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舉一個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
(3)材料三中圖3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影響。
(4)根據材料四,談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有何現實意義?
【答案】(1)圖1張騫出使西域為圖2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
(2)唐朝政府實行比較開放的對外政策,促成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空前頻繁;外國使節、留學生把中華文明傳播到世界各地,擴大了中華文化圈的影響。鑒真東渡、玄奘西行、日本遣唐使來華等。
(3)鄭和下西洋。鄭和的遠航,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不僅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
(4)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塑造中國外交獨特風范,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貢獻。
2.(2022連云港中考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材料二: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材料三:隨著國門的洞開,西方資本主義 文化洶涌而來,侵蝕、沖刷、撞擊、潰決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堤岸……有些中國人走出國門,到海外學習。鴉片戰爭以后,留學生日漸增多……20世紀初,伴隨著科舉制度的廢除,出現了出國留學生熱。1901 年的留日學生為280名,1903年就達到1242名,1905年增至8000名。1910年, 留美學生達到500多人。
——摘編自王玉德《中華文明史稿》
(1)據材料一,逐條歸納圖中的歷史信息。
(2)據材料一、二,指出其反映歷史現象的共同之處。結合時代背景,說明二者的共同作用。
(3)據上述材料,闡述近代“走出國門”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走出國門”的歷史啟示。【答案】(1)信息:路途遙遠;使命艱巨;過程艱難;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從長安出發,經過玉門關、陽關等地,到達西域。
(2)共同之處:政府支持;主動交流;官方組織。共同作用:開拓了交通線;促進了中外交流;展現了大國風度。
(3)變化:由主動到被動;由少數人推動到眾多人參與;由官員到民眾。
啟示:堅持主動走出國門;要符合國家的需要;要體現時代的要求。
3.(2021黔東南州18.)在中國歷史發展的星河中,有無數閃耀著民族智慧和創新精神的杰出人物,譜寫下一曲曲壯麗輝煌的時代篇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寫出圖中人物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漢武帝為加強思想大一統,接受董仲舒建議采取了哪一措施把儒家學說確立為正統思想?
材料二
(2)請簡要概括上圖中兩位民族英雄的主要歷史功績。
材料三
(3)圖①作者是誰?對該著作的評價是什么?據圖②列舉一位研制“兩彈一星”的科學家。(限于課本人物)
【答案】(1)核心思想: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或抗擊倭寇;收復臺灣)。
(3)宋應星。“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錢學森或鄧稼先。
考點精講
中考真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下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學生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近年本課全國各地中考歷史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一、鄭和下西洋
1.前提:15世紀初,明朝經濟繁榮,國力雄厚,成為世界強國。
2.目的:明成祖為了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國富強”,同時也用中國的貨物換取海外的奇珍。
3、概況
(1)時間:1405年到1433年,鄭和率船隊7次下西洋。
(2)路線:鄭和的船隊先后到達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其中包括今天的越南、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索馬里、肯尼亞、坦桑尼亞等國家。
(3)活動:滿載絲綢、瓷器、茶葉及金銀貨幣等物品。
物品用途: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禮,展現大國風度,發展相互之間的友好關系;有的是用于貿易,互通有無,互補互利。
4.地位:鄭和下西洋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5.意義:不僅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網,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
6.鄭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
(1)國家統一,社會穩定。(2)經濟繁榮,國力強盛。(3)造船和航海技術的進步。(4)積累的豐富的航海經驗。(5)鄭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難和卓越的組織領導能力等。
二、戚繼光抗倭
1、背景:
(1)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組成海盜武裝集團,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進行走私和搶劫,被時人稱為“倭寇”。
(2)、倭寇之患:
明朝中期,隨著日本國內社會動蕩加劇,特別是由于明朝國力減弱,海防松弛,倭寇與中國海盜、奸商等相互勾結,對中國沿海的武裝搶劫日益猖獗。所到之處,他們殺居民,劫財貨,無惡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壞,時稱“倭患”。
2.概況:
戚家軍:
“鴛鴦陣”
為了提高軍隊的戰斗力,徹底打敗倭寇, 戚繼光大力整頓軍隊,并招募農民和礦工10 000多人,進行嚴格訓練,操練新陣法。軍隊訓練有素,紀律嚴明,能征善戰,被人們譽為“戚家軍”。
戚繼光率領“戚家軍”抗擊倭寇, 在臺州九戰九捷,平定了浙東地區的倭患;隨后,戚繼光又平息福建、廣東地區的倭患,使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評價:戚繼光領導的抗倭戰爭是一場反侵略戰爭,他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和愛國主義者。
打擊了外來侵略者;保衛了沿海民眾的財產和生命、國家安全;正義的民族自衛戰爭。
4、民族英雄戚繼光抗倭為什么能夠取得成功
(1)正義之舉,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
(2)戚家軍訓練有素,紀律嚴明,能征善戰。
(3)戚家軍與其他愛國軍民聯合作戰。
(4)戚繼光的軍事指揮才能。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1、 從16世紀開始,一些歐洲殖民者,相繼來到我國沿海地區,進行侵略活動。
2、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
一.選擇題
1.(2022畢節中考4.)明朝將領戚繼光針對敵人的作戰特點和東南沿海一帶的地理情況,發明了長短兵器協同作戰、攻防兩便的“鴛鴦陣”戰斗陣形。該戰斗陣形對付的敵人是(  )
A. 匈奴 B. 突厥 C. 金兵 D. 倭寇
2.(2022聊城中考8.)明末學者黃道周曾這樣評述某位歷史人物:“因練三軍,短長互組。南北并驅,利于險走。陣名鴛鴦,可暫可久。分守浙東,島夷時吼。”該歷史人物應是( )
A. 岳飛 B. 戚繼光 C. 鄭成功 D. 渥巴錫
3.(2022內江中考3.) 孫中山說:“……能于十四個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載運二萬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為中國超前軼后之奇舉。至今南洋土人猶有懷想當年三寶之雄風遺烈者,可謂壯矣。”其敘述的歷史事件是( )
A. 赤壁之戰 B. 戚繼光抗倭 C. 淝水之戰 D. 鄭和下西洋
4.(2022昆明中考6.)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組成海盜集團入侵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被時人稱為“倭寇”。明朝中后期,為掃清東南沿海的“倭患”,明朝軍民英勇作戰,在抗倭斗爭中戰功卓著,被稱為偉大的民族英雄的愛國將領是( )
A. 鄭成功 B. 戚繼光 C. 左宗棠 D. 鄧世昌
5.(2022建設兵團中考5.) 這支隊伍滿載著中國的優質絲綢、精美瓷器、上等茶葉和漆器等各類物品,訪問過今天的越南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和坦桑尼亞等國,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友好交往。材料描述的可能是( )
A. 鑒真東渡 B. 玄奘西行 C. 鄭和下西洋 D. 甘英出使大秦
6.(2022江西中考7.)鄭和船隊到達各國,先會見當地國王,表達明朝與他們通好的意愿,然后與當地居民和平貿易。鄭和航海期間,許多國家的首腦和使臣,搭乘中國寶船來華訪問。材料表明鄭和遠航( )
A. 規模浩大 B. 發展了與各國之間友好關系 C. 時間跨度長 D. 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
7.(2021濱州市7.)“這樣大規模的航海活動是人類歷史上的破天荒頭一次,比葡萄牙人早一個世紀到達印度洋區。中國海上貿易的勢力滲透到東南亞沿海地區和西亞、東非等國。”材料評價的是( )
A. 漢武帝時開辟“海上絲綢之路” B. 明朝時鄭和下西洋
C. 迪亞士船隊到達非洲的好望角 D. 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
8.(2021自貢市1.)某同學為歷史小講堂搜集了以下資料,據此可以判斷他的學習主題是( )
鑒真東渡 玄奘西行 鄭和下西洋
A.文學藝術發展 B.中外交通發達
C.中外文化交流 D.民族關系交融
9.(2021成都市11.)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不僅是著名的軍事家和詩人,更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他之所以被稱為"民族英雄",是因為他( )
A.趕走了盤踞臺灣的荷蘭殖民者 B. 抵抗了英國殖民者的侵略
C. 收復了被外國勢力占領的新疆 D. 解除了我國東南沿海倭患
10.(2021黃石市27.)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用明成祖的話來說就是“宣教化于海外諸番國”,用《明史·鄭和傳》的話來說就是“示中國富強”。據此推斷,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 B.發展海外貿易
C.將儒家思想傳播到海外各國 D.進行殖民擴張
11.(2021鎮江市5.)下圖是《榜葛剌進麒麟圖》,它描繪的是15世紀早期南亞地區的榜葛剌國王來中國進獻長頸鹿的場景。當時的中國人將長頸鹿視為瑞獸麒麟。與這一場景的出現有直接關聯的事件是( )
A.張騫通西城 B.宋遼澶淵之盟
C.鄭和下西洋 D.雅克薩之戰
12.(2021河南6.)1416年,鄭和完成第4次下西洋任務后,出現了亞洲、非洲17個國家和地區派遣使節來華的盛況。這些史事表明鄭和下西洋( )
A.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 B.增進了中外友好往來
C.促進了明朝經濟發展 D.解除了東南沿海倭患
13.(2021廣安市3.)(2分)自古以來,中外交往源遠流長。下列對古代中外交往史實的解讀,不準確的是(  )
A.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促進了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
B.中國造紙術、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的發明和外傳,對人類文明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C.鄭和下西洋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
D.面對西方國家的殖民侵略,清朝推行閉關鎖國政策,禁止對外貿易
14.(2020沈陽2.)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在中國抗擊疫情最困難的時候,國際社會所給予的支持和幫助。下列事件為中外交往作出貢獻的是(  )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 ②鑒真東渡 ③文成公主入藏 ④鄭和下西洋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2020常德6.)“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于友邦,宣詔頒賞,厚往薄來。”從材料中不能解讀出的信息是(  )
A.加強了中國同海外各國的友好關系 B.明朝國力強盛
C.為明王朝帶來了可觀的經濟利益 D.鄭和傳播了和平與友誼
16.(2020貴港1.)據《明史》記載:“(鄭和下西洋)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材料認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A.炫耀明朝國威 B.加強與外國的友好往來
C.開拓新的貿易市場 D.增加中國的海外貿易
17.(2020常州3.)“完成了中國對外交往從陸路向海路的重大轉折,將“和番與取寶'結合在一起……由此東西方商路大開。”該材料評述的是( )
A. 絲綢之路的開辟 B. 玄奘西行 C. 大運河的開通 D. 鄭和下西洋
18.(2020蘭州8.)張平同學正在網上下載“張騫、玄奘、鄭和”三人的相關資料進行專題學習,下列選項符合該專題題目的是( )
A. 頑強抗戰的民族英雄 B. 開拓新王朝的封建帝王
C. 突出貢獻交流使者 D. 輔佐帝王的有功之臣
19.(2020營口5.)下列關于“鄭和下西洋”史實的陳述中,哪一項是錯誤的( )
A.目的是為了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
B.鄭和的船隊最遠到達地中海沿岸和歐洲西海岸
C.明成祖稱帝后,派鄭和率領船隊出使西洋
D.從1405年到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
20.(2020大興安嶺地區6.)明朝著名將領戚繼光賦詩明志:“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詩中的“危”指的是(  )
A.東南沿海倭患嚴重 B.臺灣被殖民者強占
C.西北地區遭受侵略 D.東北地區遭到入侵
21.(2020福建8.)“(他)把明朝的鐵錨拋扎在諸洋沿岸的港灣,奉行‘以德睦鄰’政策,肩負‘與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他”的事跡是(  )
A.出使西域 B.西游天竺 C.東渡日本 D.七下西洋
22.(2020濰坊9.)《全球通史》認為:明朝時,中國的航海活動達到極盛。這反映了當時中國(  )
A.造船航海技術先進 B.專制統治空前強化
C.對外貿易遍布世界 D.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23.(2019日照 7.)下列歷史事件與“戚繼光抗倭”性質相同的是( )
①岳飛抗金 ②鄭成功收復臺灣 ③文天抗元 ④雅克薩之戰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4.(2019成都5 .)英國人加文·孟席斯在2002年出版了《1421:中國發現世界》一書。書中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中國探險家早于哥倫布發現了美洲。這里的“探險家”是指( )
A B C D
25.(2019威海 2.)“水落尚存秦代石,潮平不見漢時槎。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這是1555年一代抗倭名將視察山東文登營時留下的著名詩篇。該名將和生活的時代分別為( )
A.文天祥 南宋后期 B.鄭成功 明末清初 C.戚繼光 明朝前期 D.戚繼光 明朝中期
二.非選擇題
1.(2022益陽中考25.)(13分)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往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時期。一方面,唐朝政府實行比較開放的對外政策,促成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空前頻繁;另一方面,外國使節、留學生把中華文明傳播到世界各地,擴大了中華文化圈的影響,對古代世界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
材料三
材料四 黨中央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發起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多場多邊會議,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塑造中國外交獨特風范,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貢獻。
﹣﹣《中國共產黨簡史》
(1)材料一中圖1和圖2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之間有什么因果關系?
(2)根據材料二概括唐朝成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時期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舉一個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
(3)材料三中圖3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影響。
(4)根據材料四,談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有何現實意義?
2.(2022連云港中考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材料二: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材料三:隨著國門的洞開,西方資本主義 文化洶涌而來,侵蝕、沖刷、撞擊、潰決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堤岸……有些中國人走出國門,到海外學習。鴉片戰爭以后,留學生日漸增多……20世紀初,伴隨著科舉制度的廢除,出現了出國留學生熱。1901 年的留日學生為280名,1903年就達到1242名,1905年增至8000名。1910年, 留美學生達到500多人。
——摘編自王玉德《中華文明史稿》
(1)據材料一,逐條歸納圖中的歷史信息。
(2)據材料一、二,指出其反映歷史現象的共同之處。結合時代背景,說明二者的共同作用。
(3)據上述材料,闡述近代“走出國門”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走出國門”的歷史啟示。3.(2021黔東南州18.)在中國歷史發展的星河中,有無數閃耀著民族智慧和創新精神的杰出人物,譜寫下一曲曲壯麗輝煌的時代篇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寫出圖中人物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漢武帝為加強思想大一統,接受董仲舒建議采取了哪一措施把儒家學說確立為正統思想?
材料二
(2)請簡要概括上圖中兩位民族英雄的主要歷史功績。
材料三
(3)圖①作者是誰?對該著作的評價是什么?據圖②列舉一位研制“兩彈一星”的科學家。(限于課本人物)
考點精講
中考真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阳市| 临夏县| 普兰店市| 鹤岗市| 红原县| 巴塘县| 茶陵县| 菏泽市| 云林县| 绥宁县| 华阴市| 望江县| 柘城县| 邮箱| 辽阳市| 长岛县| 栾城县| 大同市| 江西省| 仲巴县| 万源市| 麻城市| 如东县| 白沙| 乌什县| 安多县| 吉水县| 吕梁市| 莫力| 德安县| 共和县| 辽宁省| 高平市| 汉川市| 石河子市| 金坛市| 晋江市| 明光市| 阿巴嘎旗| 沽源县| 镇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