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7課明朝的滅亡 學案(考點精講+中考真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7課明朝的滅亡 學案(考點精講+中考真題)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下第17課明朝的滅亡(學生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試題精選本課近年中考真題和練習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一、政治腐敗與社會動蕩
1.政治腐敗:明代中后期,政治腐敗。皇帝沉迷享樂,疏于朝政。皇室內部又鉤心斗角,紛爭不已,大臣結黨營私,爭權奪利。
明神宗在位48年,竟然有20多年不上朝,不批奏章,致使不少機構癱瘓,政事乏力。
2.社會動蕩:朝政的混亂,造成中央對社會的控制力下降,官吏貪贓枉法,對民眾百般盤剝。皇室、貴族等瘋狂兼并土地,致使大量農民流離失所。
二、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
1、原因
(1)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敗,國家財政危機深重,朝廷不斷加派賦稅,階級矛盾異常尖銳。
(2)直接原因:陜西北部連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
2.過程
(1)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進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1643年,李自成率軍攻入西安,建立政權,國號大順。
(2)1644年,攻進北京城內,末帝崇禎自縊。統治長達276年的明王朝被農民起義推翻。
三、滿洲興起和清兵入關
1.滿洲興起:
(1)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權,國號大金,史稱后金。
(2)1635年,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次年,改國號為清。
2、清軍入關:明朝滅亡后,明將吳三桂降清,引清兵入關,與清軍聯合夾擊李自成的軍隊。李自成在山海關交戰失利,轉戰各地,最后失敗。
一.選擇題
1.(2021青海省中考2.)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回顧中國古代歷史,每當政治腐敗,百姓生活困苦之時,往往會引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以下農民起義爆發的先后順序, 排序正確的是 ( )
①黃巾起義 ②大澤鄉起義 ③黃巢起義 ④李自成起義
A.①②③④ B.② 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2.(2019東營中考 6.)土地和賦稅問題是農民普遍關注的問題。“均田免賦”口號是下列哪次農民起義中提出的?( )
A.陳勝、吳廣起義 B.黃巾起義 C.李自成起義 D.太平天國運動
3.下列人物組合中,相似點最多的一組應是:( )
A.阿骨打-努爾哈赤 B.鐵木真-皇太極 C.阿保機-努爾哈赤 D.阿骨打-皇太極
4.“同年二月,農民軍以疾風暴雨之勢,從陜西經山西直搗北京 一十八日,農民軍進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禎帝在煤山自繞而死。農民軍勝利地開進北京。”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隋末農民起義 B.黃巢起義 C.元末農民起義 D.李自成起義
5.1644年,崇禎皇帝自縊.明朝宣告覆亡。推翻明朝統治的是( )
A.吳三桂 B.李自成 C.皇太極 D.努爾哈赤
6.下圖是1393年到1820年中國人口統計表。據此可知( )
A.明清時期的人口數量持續快速地增長 B.19世紀初人口總量是1630年的兩倍
C.明末清初我國的人口數量曾一度減少 D.康雍乾時期中國人口的總量達到峰值
7.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所到之處,得到廣大人民的熱烈歡迎和擁護。其主要原因是( )
A.李自成作戰英勇,領導有方 B.農民覺悟高擁護起義軍
C.陜西北部一帶連年自然災害 D.“均田免賦”口號的提出
8.據下表可知,當時的政治形勢是( )
時間 事件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 皇太極改國號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同年清軍入關,打敗李自成,進占并遷都北京。
A.藩鎮割據 B.五代十國 C.宋金對峙 D.明清易代
9.整個明末時期始終伴隨著旱災、寒流、蝗災、水災、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氣溫持續下降,天下大亂,狼煙四起。據此可知,明末農民起義爆發的原因之一是( )
A.天災不斷 B.政治腐敗 C.土地兼并 D.法紀松弛
10.清朝的建立者是( )
A.努爾哈赤 B.皇太極 C.多爾袞 D.康熙帝
11.明末農民起義把中國農民斗爭的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這是因為起義軍( )
A.推翻了明王朝 B.活動范圍非常大 C.建立農民政權 D.倡導“均田免賦”
12.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權的是( )
A.完顏阿骨打 B.努爾哈赤 C.皇太極 D.元昊
13.明朝末年,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風起云涌,其中李自成率領的起義軍建立的政權是( )
A.大金 B.張楚 C.大順 D.大遼
14.下表中的信息共同反映了明朝中后期(  )
明神宗時期 南京一帶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萬頃
明熹宗時期 賞賜給瑞王、惠王、桂王的田地每人以萬頃計,魏忠賢占地萬頃以上
明思宗時期 云南沐氏占地萬頃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A.土地兼并嚴重 B.皇帝昏庸腐朽 C.奸臣把持朝政 D.宦官徇私枉法
15.(2022蘭州質檢)明朝末年,政治腐敗日益嚴重,國家財政危機深重,朝廷不斷加派賦稅,民眾不堪重負,怨聲載道,階級矛盾異常尖銳。當時陜西北部一帶連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饑民遍野,官府不顧民眾死活,催征如故。以上描述反映了明末農民起義發生的(  )
A.原因 B.經過 C.結果 D.影響
16.(2022呼倫貝爾質檢)“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叫大小都歡悅。”“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從民謠中得出的信息是(  )
A.該起義軍的領導者是黃巢 B.唐末人民的生活困苦
C.嚴明的軍紀得到人民擁護 D.免糧的口號深得民心
17.(2022伊犁質檢)《明史》記載:“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鳴鐘集百官,無至者。(崇禎)乃復登煤山,書衣襟為遺詔,以帛自縊于山亭,帝遂崩。”這里“皇城不守”的原因是(  )
A.李自成率軍攻入西安全城 B.李自成的起義軍攻入北京
C.吳三桂引清入關攻入北京 D.皇太極率領清軍攻入沈陽
18.(2022濟寧質檢)近代史學家孟森先生在論及明代中葉以后的歷史時說:“人民起事雖時有,然旋起旋滅,至崇禎朝遂以亡明,蓋由外困于建州,內民生日蹙(緊迫)故耳。”其中“建州”指的是哪一少數民族政權(  )
A.西夏 B.后金 C.蒙古 D.遼
19.如圖,兩個“變”是哪一人物所為(  )
A.努爾哈赤 B.皇太極 C.李自成 D.朱元璋
20.(2022烏魯木齊質檢)1644年,“闖王”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推翻了明王朝的統治。殊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歷史上,哪一關鍵因素最終斷送了李自成的“皇帝夢”(  )
A.崇禎皇帝自縊 B.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
C.吳三桂引清軍入關 D.人民的反戰情緒日益強烈
21.從明武宗開始,明朝屢出昏君。由于君主不理政事,奸臣和宦官把持朝政,打擊正直朝臣和士人,掠奪百姓,貪污受賄,無惡不作。這反映出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日益腐敗 B.土地兼并嚴重 C.農民起義頻發 D.遭遇連年災荒
22.“明朝中后期,皇室貴族、宦官、官僚、地主等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農民流離失所。”材料中體現的危機表現為 (  )
A.土地兼并嚴重 B.皇帝昏庸腐朽 C.奸臣把持朝政 D.宦官徇私枉法
23.(2022南通模擬)1644年4月21日,大順軍抵達山海關與吳三桂的軍隊激戰。次日,清軍乘機殺出。此戰最終的結果是(  )
A.努爾哈赤統一女真 B.皇太極建立了清朝
C.李自成推翻了明朝 D.清軍入關進駐北京
24.客觀來說,明朝的滅亡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下列說法不符合明朝滅亡史實的是 (  )
A.明朝最終是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推翻的
B.駐守山海關的明朝將領吳三桂降清,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C.女真族在發展過程中,與明朝不斷斗爭,消耗了明朝國力
D.明朝末年政治腐敗,導致民不聊生,失去了民心
25.“進北京后,李自成就住進了皇宮,平日里朝夕相處的戰友輕易見不到他了。全軍彌漫著盲目樂觀、輕敵、懈怠等消極情緒。”這段文字分析的是(  )
A.皇宮建筑群的龐大 B.明朝軍隊的不堪一擊
C.農民軍失敗的原因 D.清軍大舉入關的影響
二.非選擇題
1.(2022佛山月考)17世紀中期的中國,硝煙彌漫,出現了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戰亂和動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天啟七年(1627年)三月,陜西大旱,澄城知縣仍催逼賦稅,榨取農民。白水饑民王二聚集了數百農民進行斗爭,揭開了明末農民戰爭的序幕。
(1)依據材料一,說說明末農民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1640年,李自成率軍進入河南,吸納了一些失意的知識分子,如牛金星、宋獻策、李巖等先后投奔起義軍,他們為李自成出謀劃策,制定和推行一系列很有見識的政策,如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
材料三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叫大小都歡悅。”
(2)依據材料二和材料三,說一說“均田免賦”是什么意思。材料二和材料三有什么關系
材料四 在這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北京城里自殺了一個皇帝,逃跑了一個皇帝,又從關外殺進來一個皇帝。
(3)材料四中“自殺的皇帝”是誰,他的死宣告了什么 “逃跑的皇帝”是誰,他的結局如何
(4)“從關外殺進來”的皇帝是哪一民族的首領
2.(2022青島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舊唐書·李密傳》中寫隋末的社會狀況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棄于匡床,萬戶則城郭空虛,千里則煙火斷滅”
材料二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明末流行歌謠
(1)材料一中描述的隋末民不聊生的社會狀況,是哪位皇帝的殘暴統治造成的?他做了哪些事,使社會矛盾激化?(寫出一條即可)
(2)材料二中的“闖王”指的是誰?他提出的什么口號得到了廣大農民的擁護?闖王領導的起義推翻了哪個王朝的統治?
(3)從上述相關歷史的學習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考點精講
中考真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下第17課明朝的滅亡(教師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試題精選本課近年中考真題和練習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一、政治腐敗與社會動蕩
1.政治腐敗:明代中后期,政治腐敗。皇帝沉迷享樂,疏于朝政。皇室內部又鉤心斗角,紛爭不已,大臣結黨營私,爭權奪利。
明神宗在位48年,竟然有20多年不上朝,不批奏章,致使不少機構癱瘓,政事乏力。
2.社會動蕩:朝政的混亂,造成中央對社會的控制力下降,官吏貪贓枉法,對民眾百般盤剝。皇室、貴族等瘋狂兼并土地,致使大量農民流離失所。
二、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
1、原因
(1)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敗,國家財政危機深重,朝廷不斷加派賦稅,階級矛盾異常尖銳。
(2)直接原因:陜西北部連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
2.過程
(1)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進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1643年,李自成率軍攻入西安,建立政權,國號大順。
(2)1644年,攻進北京城內,末帝崇禎自縊。統治長達276年的明王朝被農民起義推翻。
三、滿洲興起和清兵入關
1.滿洲興起:
(1)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權,國號大金,史稱后金。
(2)1635年,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次年,改國號為清。
2、清軍入關:明朝滅亡后,明將吳三桂降清,引清兵入關,與清軍聯合夾擊李自成的軍隊。李自成在山海關交戰失利,轉戰各地,最后失敗。
一.選擇題
1.(2021青海省中考2.)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回顧中國古代歷史,每當政治腐敗,百姓生活困苦之時,往往會引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以下農民起義爆發的先后順序, 排序正確的是 ( C )
①黃巾起義 ②大澤鄉起義 ③黃巢起義 ④李自成起義
A.①②③④ B.② 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2.(2019東營中考 6.)土地和賦稅問題是農民普遍關注的問題。“均田免賦”口號是下列哪次農民起義中提出的?( C )
A.陳勝、吳廣起義 B.黃巾起義 C.李自成起義 D.太平天國運動
3.下列人物組合中,相似點最多的一組應是:( A )
A.阿骨打-努爾哈赤 B.鐵木真-皇太極 C.阿保機-努爾哈赤 D.阿骨打-皇太極
4.“同年二月,農民軍以疾風暴雨之勢,從陜西經山西直搗北京 一十八日,農民軍進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禎帝在煤山自繞而死。農民軍勝利地開進北京。”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D )
A.隋末農民起義 B.黃巢起義 C.元末農民起義 D.李自成起義
5.1644年,崇禎皇帝自縊.明朝宣告覆亡。推翻明朝統治的是( B )
A.吳三桂 B.李自成 C.皇太極 D.努爾哈赤
6.下圖是1393年到1820年中國人口統計表。據此可知( C )
A.明清時期的人口數量持續快速地增長 B.19世紀初人口總量是1630年的兩倍
C.明末清初我國的人口數量曾一度減少 D.康雍乾時期中國人口的總量達到峰值
7.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所到之處,得到廣大人民的熱烈歡迎和擁護。其主要原因是( D )
A.李自成作戰英勇,領導有方 B.農民覺悟高擁護起義軍
C.陜西北部一帶連年自然災害 D.“均田免賦”口號的提出
8.據下表可知,當時的政治形勢是( D )
時間 事件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 皇太極改國號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同年清軍入關,打敗李自成,進占并遷都北京。
A.藩鎮割據 B.五代十國 C.宋金對峙 D.明清易代
9.整個明末時期始終伴隨著旱災、寒流、蝗災、水災、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氣溫持續下降,天下大亂,狼煙四起。據此可知,明末農民起義爆發的原因之一是( A )
A.天災不斷 B.政治腐敗 C.土地兼并 D.法紀松弛
10.清朝的建立者是( B )
A.努爾哈赤 B.皇太極 C.多爾袞 D.康熙帝
11.明末農民起義把中國農民斗爭的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這是因為起義軍( D )
A.推翻了明王朝 B.活動范圍非常大 C.建立農民政權 D.倡導“均田免賦”
12.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權的是( B )
A.完顏阿骨打 B.努爾哈赤 C.皇太極 D.元昊
13.明朝末年,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風起云涌,其中李自成率領的起義軍建立的政權是( C )
A.大金 B.張楚 C.大順 D.大遼
14.下表中的信息共同反映了明朝中后期 ( A )
明神宗時期 南京一帶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萬頃
明熹宗時期 賞賜給瑞王、惠王、桂王的田地每人以萬頃計,魏忠賢占地萬頃以上
明思宗時期 云南沐氏占地萬頃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A.土地兼并嚴重 B.皇帝昏庸腐朽 C.奸臣把持朝政 D.宦官徇私枉法
15.(2022蘭州質檢)明朝末年,政治腐敗日益嚴重,國家財政危機深重,朝廷不斷加派賦稅,民眾不堪重負,怨聲載道,階級矛盾異常尖銳。當時陜西北部一帶連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饑民遍野,官府不顧民眾死活,催征如故。以上描述反映了明末農民起義發生的( A )
A.原因 B.經過 C.結果 D.影響
16.(2022呼倫貝爾質檢)“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叫大小都歡悅。”“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從民謠中得出的信息是( D )
A.該起義軍的領導者是黃巢 B.唐末人民的生活困苦
C.嚴明的軍紀得到人民擁護 D.免糧的口號深得民心
17.(2022伊犁質檢)《明史》記載:“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鳴鐘集百官,無至者。(崇禎)乃復登煤山,書衣襟為遺詔,以帛自縊于山亭,帝遂崩。”這里“皇城不守”的原因是( B )
A.李自成率軍攻入西安全城 B.李自成的起義軍攻入北京
C.吳三桂引清入關攻入北京 D.皇太極率領清軍攻入沈陽
18.(2022濟寧質檢)近代史學家孟森先生在論及明代中葉以后的歷史時說:“人民起事雖時有,然旋起旋滅,至崇禎朝遂以亡明,蓋由外困于建州,內民生日蹙(緊迫)故耳。”其中“建州”指的是哪一少數民族政權( B )
A.西夏 B.后金 C.蒙古 D.遼
19.如圖,兩個“變”是哪一人物所為( B )
A.努爾哈赤 B.皇太極 C.李自成 D.朱元璋
20.(2022烏魯木齊質檢)1644年,“闖王”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推翻了明王朝的統治。殊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歷史上,哪一關鍵因素最終斷送了李自成的“皇帝夢”( C )
A.崇禎皇帝自縊 B.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
C.吳三桂引清軍入關 D.人民的反戰情緒日益強烈
21.從明武宗開始,明朝屢出昏君。由于君主不理政事,奸臣和宦官把持朝政,打擊正直朝臣和士人,掠奪百姓,貪污受賄,無惡不作。這反映出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 A )
A.政治日益腐敗 B.土地兼并嚴重 C.農民起義頻發 D.遭遇連年災荒
22.“明朝中后期,皇室貴族、宦官、官僚、地主等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農民流離失所。”材料中體現的危機表現為 ( A )
A.土地兼并嚴重 B.皇帝昏庸腐朽 C.奸臣把持朝政 D.宦官徇私枉法
23.(2022南通模擬)1644年4月21日,大順軍抵達山海關與吳三桂的軍隊激戰。次日,清軍乘機殺出。此戰最終的結果是( D )
A.努爾哈赤統一女真 B.皇太極建立了清朝
C.李自成推翻了明朝 D.清軍入關進駐北京
24.客觀來說,明朝的滅亡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下列說法不符合明朝滅亡史實的是 ( B )
A.明朝最終是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推翻的
B.駐守山海關的明朝將領吳三桂降清,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C.女真族在發展過程中,與明朝不斷斗爭,消耗了明朝國力
D.明朝末年政治腐敗,導致民不聊生,失去了民心
25.“進北京后,李自成就住進了皇宮,平日里朝夕相處的戰友輕易見不到他了。全軍彌漫著盲目樂觀、輕敵、懈怠等消極情緒。”這段文字分析的是( C )
A.皇宮建筑群的龐大 B.明朝軍隊的不堪一擊
C.農民軍失敗的原因 D.清軍大舉入關的影響
二.非選擇題
1.(2022佛山月考)17世紀中期的中國,硝煙彌漫,出現了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戰亂和動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天啟七年(1627年)三月,陜西大旱,澄城知縣仍催逼賦稅,榨取農民。白水饑民王二聚集了數百農民進行斗爭,揭開了明末農民戰爭的序幕。
(1)依據材料一,說說明末農民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1640年,李自成率軍進入河南,吸納了一些失意的知識分子,如牛金星、宋獻策、李巖等先后投奔起義軍,他們為李自成出謀劃策,制定和推行一系列很有見識的政策,如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
材料三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叫大小都歡悅。”
(2)依據材料二和材料三,說一說“均田免賦”是什么意思。材料二和材料三有什么關系
材料四 在這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北京城里自殺了一個皇帝,逃跑了一個皇帝,又從關外殺進來一個皇帝。
(3)材料四中“自殺的皇帝”是誰,他的死宣告了什么 “逃跑的皇帝”是誰,他的結局如何
(4)“從關外殺進來”的皇帝是哪一民族的首領
【答案】(1)答:陜西大旱,官府仍催逼賦稅,榨取農民。
(2)答:“均田免賦”就是要平均分配土地,免除賦稅。因為有了材料二中提出的“均田免賦”口號,所以才有了材料三中百姓熱情歡迎李自成起義軍的場景,二者是因果關系。
(3)答:“自殺的皇帝”是指明朝崇禎皇帝;他的死宣告了明朝的滅亡。“逃跑的皇帝”是指李自成;他領導的起義失敗。
(4)答:“從關外殺進來”的皇帝是指女真族首領。
2.(2022青島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舊唐書·李密傳》中寫隋末的社會狀況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棄于匡床,萬戶則城郭空虛,千里則煙火斷滅”
材料二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明末流行歌謠
(1)材料一中描述的隋末民不聊生的社會狀況,是哪位皇帝的殘暴統治造成的?他做了哪些事,使社會矛盾激化?(寫出一條即可)
(2)材料二中的“闖王”指的是誰?他提出的什么口號得到了廣大農民的擁護?闖王領導的起義推翻了哪個王朝的統治?
(3)從上述相關歷史的學習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1)隋煬帝營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多次巡游、征遼東等)
(2)李自成,均田免賦,明朝
(3)統治者要愛護百姓;以民為本;官逼民反;要發展生產等
考點精講
中考真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图县| 昌邑市| 江源县| 尚志市| 永城市| 信宜市| 金堂县| 那曲县| 长丰县| 兰坪| 河源市| 普陀区| 安新县| 同德县| 土默特右旗| 阿荣旗| 商丘市| 广水市| 盐源县| 纳雍县| 固原市| 丘北县| 衡南县| 分宜县| 大足县| 塔城市| 凌云县| 常宁市| 四平市| 遵义县| 瓦房店市| 鞍山市| 息烽县| 武川县| 获嘉县| 恩平市| 高安市| 固安县| 广宗县| 若羌县| 资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