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七下第21課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教師版)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試題精選本課近年中考真題和練習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一、《紅樓夢》1.地位:清代小說中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深遠的是曹雪芹的《紅樓夢》。2.作者:前80回,作者曹雪芹,后來經高鶚整理續寫了后40回。3.問世:在乾隆晚期時排印面世。4.內容:以貴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故事為主線,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的社會現實和尖銳矛盾,揭露了統治階級的奢靡與丑陋,揭示了封建社會走向衰亡的歷史命運。5.特色:《紅樓夢》全書背景廣闊,情節復雜,頭緒紛繁,人物眾多,在藝術上達到了極高的水平。6.價值: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文學名著。二、昆劇與京劇藝術1.昆劇(1)發展:流行于蘇州昆山一帶,明朝時,表演藝術日趨成熟,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劇種。(2)代表:代表作有湯顯祖創作的《牡丹亭》。清朝前期,政治歷史劇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成為昆曲的傳世之作。(3)衰落:清朝中期以后,逐步陷入因循守舊的境地,成為統治階級和社會上層的玩物。由于脫離民眾和現實生活,昆曲逐漸走向衰落。2.京劇(1)乾隆時,北京成為戲班薈萃之地。1790年,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為乾隆帝祝壽獻藝。(2)后來,徽調不斷吸收昆曲、秦腔、京調、漢調等地方戲的優點,加以創造和改進,在道光年間逐漸形成為一個新的劇種“皮黃戲”。皮黃戲博采其他劇種的優點,又帶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稱為“京戲”或“京劇”。京劇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經過表演藝術家的不斷創新,日臻完善,成為最主要的劇種,流傳四方。一.選擇題1.(2022內江中考5.)清代王希廉《護花主人總評》說:“《石頭記》說夢,有甄士隱夢得一半幻境,絳蕓軒夢語含糊,賈寶玉一夢頓改前非,林黛玉一夢情癡愈痼。”其評論的作品是( B )A. 《水滸傳》 B. 《紅樓夢》 C. 《西游記》 D. 《三國演義》2.(2022山西中考.)京劇臉譜各具特色,悲劇人物西楚霸王項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雖不失莊重,卻也預示著兵敗垓下,自勿烏江的命運;關羽“面如重棗”,自然畫紅臉;包拯“鐵面無私”,則黑臉非他莫屬。由此可知,京劇臉譜 ( B )A.真實再現歷史場景 B.滲透人們的價值取向 C.客觀評價歷史人物 D.刻畫善變的人物性格3.(2022揚州中考中考22.)被稱為京劇奠基人的高朗亭,曾作為“三慶班"領銜主演進京獻藝,為乾隆皇帝祝壽。該史實發生于( D )A. 唐朝 B. 北宋 C. 明朝 D. 清朝4.(2021鹽城市中考3.)如果讓你制作一張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手抄報。下列素材可以入選的有(D )①張仲景提倡預防疾病的“治未病”理論 ②李白創作的具有濃郁浪漫情懷的詩歌③促進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發展的指南針 ④深受群眾喜愛的中國國粹——京劇A.1個 B.2個 C.3個 D.4個5.(2021達州市中考15.)假如你穿越時空,回到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的明朝,你不可能經歷的有( D )①閑暇之余,為強身健體,練習“五禽戲” ②七夕節聽湯顯祖編寫的昆曲《桃花扇》③臨摹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④元宵節看花燈猜燈謎⑤酒酣之時與朋友吟唐詩、聊《紅樓夢》A.①⑤ B.②③ C.③④ D.②⑤6.(2020成都中考10.)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中,民國時期“水云樓”戲班班主商細蕊,為弘揚“國劇”藝術雖吃盡苦頭,卻癡心不改,其精湛的舞臺技藝和百折不撓的精神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里的“國劇”應該是指(D )A.昆劇 B.徽劇 C.川劇 D.京劇7.(2020大興安嶺地區中考7.)清朝時形成的一個新劇種,體現了中國戲曲的精華,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被譽為“國粹”之一。它是( D )A.元曲 B.徽劇 C.昆曲 D.京劇8.(2020青島中考16.)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是中國古代文學的四大高峰,從中我們能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古典之美。“四大高峰”的代表人物依次是( D )A.李白關漢卿蘇軾曹雪芹 B.蘇軾曹雪芹李白關漢卿C.蘇軾李白曹雪芹關漢卿 D.李白蘇軾關漢卿曹雪芹9.(2020宜賓中考8.)1905年我國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由京劇名家譚鑫培主演,京劇這一藝術表現形式(C )A.乾隆時期正式形成 B.劇目單一脫離現實C.具有北京地方特色 D.僅受統治階層喜愛10.(2020東營中考8.)下列明清小說中,以故事為線索,通過家族興衰變化來揭示封建社會衰亡命運的是(D )A.《三國演義》 B.《水滸傳》 C.《西游記》 D.《紅樓夢》11.(2019青島中考14.)2010 年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京劇是中國文化的“國粹”之一, 被譽為“國劇”。下列關于京劇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B )A.帶有北京的地方特色 B.形成于乾隆年間C.形成中得到皇室的扶持 D.經過不斷創新,成為最主要的劇種12.(2019黃石中考7 .)清朝有部小說,通過四大家族的興衰變化,深刻反映了我國封建社會末期的社會現實。有人曾評價“不看這部書,就不了解中國的封建社會”,這部小說可能是( D )A.《三國演義》 B.《水滸傳》 C.《西游記》 D.《紅樓夢》13.(2019福建中考 9.)圖4中所示的劇種集中國古代戲曲藝術之大全。該劇種形成于( D )圖4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4.(2019宜賓中考 1.)明清時期,小說和戲劇深受人民喜愛,主要是因為( C )A.人民文化素質很高 B.封建社會走向衰落C.內容反映現實生活 D.題材高雅不落俗套15.(2019綿陽中考3 .)探尋歷史事件的邏輯關系,是我們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邏輯關系正確的是( D )選項 史料 結論A 鑒真東渡、玄奘西行 國內民族交往頻繁B 北宋出現“夜市”、“交子” 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C 明朝廢除丞相制度 封建君主專制發展到頂峰D 曹雪芹著《紅樓夢》 世界級偉大作家16.(2019株洲中考 3.)文學藝術源于生活,曹雪芹結合親身經歷,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創作的作品是( B )A.《西游記》 B.《紅樓夢》 C.《如夢令》 D.《竇娥冤》17.(2019揚州中考3 .)明清之際,隨著工商業市鎮和市民階層的興起,文學領域出現了( B )A.倡導平等民主的政治思潮 B.適合平民欣賞趣味的小說C.融合眾多藝術手段的京劇 D.圖文并茂的農業科技著作18.(2019深圳中考8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歷史文化名人出現最晚的是(A)A.曹雪芹 B.玄奘 C.王羲之 D.蘇軾19.(2019北京中考11 .)以下文物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C )①半兩錢 ②殷墟甲骨 ③京劇早期戲服 ④三彩駱駝俑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20.(2019海南中考5 .)它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文學名著。它以貴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刷故事為主線,揭示了封建社會走向衰亡的歷史命運。“它”指( C )A.《儒林外史》 B.《聊齋志異》 C.《紅樓夢》 D.《水滸傳》21.(2019漳州中考8 .)中國戲曲藝術種類繁多,其中以歷史故事為主要題材,用唱、念、做、打為表演形式,角色分為生、旦、凈、丑的劇種是( D )A.昆曲 B.秦腔 C.漢調 D.京劇22.(2018達州中考4.)清代,小說創作繼續發展,某部小說的女主人公以多愁善感為世人熟知,一幅“花謝花飛花漫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畫面,更是預示著這部小說女主人公的悲劇命運。這部小說是( C )A.《三國演義》 B.《水滸傳》 C.《紅樓夢》 D.《西游記》23.(2018濰坊中考6.)鄭板橋在濰縣做了七年縣令,其“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愛民情懷歷代傳誦。體現這一情懷的是( C )A.畫風傳神,蘭竹寄情 B.詩文見長,標新立異C.關心民情,開倉濟民 D.字學漢魏,怒不同人24.(2018重慶中考B卷5.)文學作品能夠反映時代的面貌。下列明清時期的小說,描寫了封建家族的衰亡,提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歷史命運的是( D )A.《水滸傳》 B.《三國演義》 C.《西游記》 D.《紅樓夢》25.清代前期,昆曲藝術發展到頂峰,最具代表的兩部政治歷史劇作品為( B )A.《竇娥冤》和《牡丹亭》 B.《長生殿》和《桃花扇》C.《竇娥冤》和《長生殿》 D.《牡丹亭》和《桃花扇》二.非選擇題1.(2021蘇州市中考28. )(6分)人口遷移,為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影響深遠。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大概從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間,全球氣候發生變化,與以往相比各處都變得更為寒冷,在中國北方地區寒冷氣候出現得更早。由于氣候改變的關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動;核心地區的漢人,也許因為人口增加,也許因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動。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變了中國本來的人口結構,同樣,中國北方原來的人口在骨牌效應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斷南侵,改變了南方的人口結構。——摘編自許倬云《許倬云說歷史:大國霸業的興廢》材料二 (明中葉以后)形成了相當發達的全國商業市場。這時不僅南京等傳統的發達地區的城市鋪行櫛比,民物繁華,邊塞城市如大同也“繁華富庶,不下江南”。新興的市鎮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蘇,松,杭、嘉、湖地區。清代除軍器,鑄錢等手工業生產屬官營和個別地區設立官營絲作坊、制瓷作坊外,各種手工業均為民營。——摘編自趙毅、趙軼峰《中國古代史》(1)據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國人口南遷的兩種基本情況及其原因。(3分)(2)據材料二,概括明清時期經濟發展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明清時期經濟發展對當時文學藝術的影響,3分)【答案】(1)情況:北方少數民族遷到中原地區;中原漢族遷到南方地區。原因:北方地區寒冷。北方漢人人口增加;南方土地肥沃。(2)特點:全國商業市場相當發達;大量江南市鎮興起;民營手工業占據主導地位。影響:小說和戲劇(昆曲與京劇)創作蓬勃發展。2.(2021荊門市中考16.)在漫長的中國古代,中國人民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 問題。材料一 司馬遷曾遭受關押,又受到酷刑,在命運的災難面前,他堅韌不拔地用十年多的時間寫出了不朽的歷史巨著《史記》。——摘編自《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材料二 在從500年至1500年這一時期的大部分時間中,中國享有高度發展的文化……中國人很自然地認為他們的文明優于其它任何文明。——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在清道光年間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皮黃戲”,它博采其他劇種的優點,又帶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被稱為“京劇"京劇的角色行當有明確的劃分,角色分為生、旦、凈、丑四行;又將唱、念、做、打相結合。京劇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后日臻完善,成為最主要的劇種。后被譽為“國劇”。——摘編自《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1)根據材料一,指出司馬遷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史記》 在史學和文學上的地位。(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宋、元時期在文學方面取得的最高成就分別是什么,并列舉其相應的代表人物。(3)根據材料三,歸納京劇的特點。【答案】(1)品質:堅韌不拔。地位: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中國史學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文筆優 美,所記人物生動,在文學史上有崇高地位。(2)唐:詩歌,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白居易;宋:詞,代表人物:蘇軾、李清 照、辛棄疾;元:曲(雜劇),代表人物: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王實甫(代表人物必須舉兩人才能得分)(3)特點:博采其他劇種的優點,又帶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角色分為生、旦、 凈、丑四行;唱、念、做、打相結合。3.(2020淮安中考26.)經濟是政治、社會生活和文化的基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朝廷積存在京師的錢有幾百萬萬,穿錢的繩子都朽了 ,已沒有法子把錢數清。太倉里累年積存的糧溢露在倉外,爛的已不能吃了。”正是在這樣的富厚情況下,西漢朝廷在武帝的時候走上了它的盛世。——白壽彝《中國通史綱要》材料二 北宋時期,由于中 央集權制的加強,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社會經濟有了較快發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格局發生了巨變,以前“坊”“市”封閉分離的格局被打破,“坊”“市”互通,夜市興盛,使城市商業活動空前活躍,這是都市生活繁榮的基礎。——人教版《中國歷 史》七年級下冊教參材料三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民文化的繁榮,清代的文學藝 術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說創作大放異彩,戲劇表演也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1)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指出,“富厚情況”是漢初統治者持續實行哪一政策的結果?此后漢武帝的統治對西漢王朝有什么影響?(2)據材料二慨括北宋“城市商業活動空前活躍”的表現。(3)據材料三指出這一一時期文學藝術取得很大成就的原因。寫出清代藝術成就最高的小說一例來證明“小說創作大放異彩”。【答案】(1)休養生息政策。鞏固了大一統的局面,使西漢王朝開始進入鼎盛時期。(2)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民文化的繁榮。(3)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民文化的繁榮《紅樓夢》。考點精講中考真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七下第21課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學生版)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試題精選本課近年中考真題和練習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一、《紅樓夢》1.地位:清代小說中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深遠的是曹雪芹的《紅樓夢》。2.作者:前80回,作者曹雪芹,后來經高鶚整理續寫了后40回。3.問世:在乾隆晚期時排印面世。4.內容:以貴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故事為主線,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的社會現實和尖銳矛盾,揭露了統治階級的奢靡與丑陋,揭示了封建社會走向衰亡的歷史命運。5.特色:《紅樓夢》全書背景廣闊,情節復雜,頭緒紛繁,人物眾多,在藝術上達到了極高的水平。6.價值: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文學名著。二、昆劇與京劇藝術1.昆劇(1)發展:流行于蘇州昆山一帶,明朝時,表演藝術日趨成熟,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劇種。(2)代表:代表作有湯顯祖創作的《牡丹亭》。清朝前期,政治歷史劇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成為昆曲的傳世之作。(3)衰落:清朝中期以后,逐步陷入因循守舊的境地,成為統治階級和社會上層的玩物。由于脫離民眾和現實生活,昆曲逐漸走向衰落。2.京劇(1)乾隆時,北京成為戲班薈萃之地。1790年,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為乾隆帝祝壽獻藝。(2)后來,徽調不斷吸收昆曲、秦腔、京調、漢調等地方戲的優點,加以創造和改進,在道光年間逐漸形成為一個新的劇種“皮黃戲”。皮黃戲博采其他劇種的優點,又帶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稱為“京戲”或“京劇”。京劇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經過表演藝術家的不斷創新,日臻完善,成為最主要的劇種,流傳四方。一.選擇題1.(2022內江中考5.)清代王希廉《護花主人總評》說:“《石頭記》說夢,有甄士隱夢得一半幻境,絳蕓軒夢語含糊,賈寶玉一夢頓改前非,林黛玉一夢情癡愈痼。”其評論的作品是( )A. 《水滸傳》 B. 《紅樓夢》 C. 《西游記》 D. 《三國演義》2.(2022山西中考.)京劇臉譜各具特色,悲劇人物西楚霸王項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雖不失莊重,卻也預示著兵敗垓下,自勿烏江的命運;關羽“面如重棗”,自然畫紅臉;包拯“鐵面無私”,則黑臉非他莫屬。由此可知,京劇臉譜( )A.真實再現歷史場景 B.滲透人們的價值取向 C.客觀評價歷史人物 D.刻畫善變的人物性格3.(2022揚州中考中考22.)被稱為京劇奠基人的高朗亭,曾作為“三慶班"領銜主演進京獻藝,為乾隆皇帝祝壽。該史實發生于( )A. 唐朝 B. 北宋 C. 明朝 D. 清朝4.(2021鹽城市中考3.)如果讓你制作一張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手抄報。下列素材可以入選的有( )①張仲景提倡預防疾病的“治未病”理論 ②李白創作的具有濃郁浪漫情懷的詩歌③促進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發展的指南針 ④深受群眾喜愛的中國國粹——京劇A.1個 B.2個 C.3個 D.4個5.(2021達州市中考15.)假如你穿越時空,回到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的明朝,你不可能經歷的有( )①閑暇之余,為強身健體,練習“五禽戲” ②七夕節聽湯顯祖編寫的昆曲《桃花扇》③臨摹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④元宵節看花燈猜燈謎⑤酒酣之時與朋友吟唐詩、聊《紅樓夢》A.①⑤ B.②③ C.③④ D.②⑤6.(2020成都中考10.)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中,民國時期“水云樓”戲班班主商細蕊,為弘揚“國劇”藝術雖吃盡苦頭,卻癡心不改,其精湛的舞臺技藝和百折不撓的精神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里的“國劇”應該是指( )A.昆劇 B.徽劇 C.川劇 D.京劇7.(2020大興安嶺地區中考7.)清朝時形成的一個新劇種,體現了中國戲曲的精華,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被譽為“國粹”之一。它是( )A.元曲 B.徽劇 C.昆曲 D.京劇8.(2020青島中考16.)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是中國古代文學的四大高峰,從中我們能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古典之美。“四大高峰”的代表人物依次是( )A.李白關漢卿蘇軾曹雪芹 B.蘇軾曹雪芹李白關漢卿C.蘇軾李白曹雪芹關漢卿 D.李白蘇軾關漢卿曹雪芹9.(2020宜賓中考8.)1905年我國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由京劇名家譚鑫培主演,京劇這一藝術表現形式( )A.乾隆時期正式形成 B.劇目單一脫離現實C.具有北京地方特色 D.僅受統治階層喜愛10.(2020東營中考8.)下列明清小說中,以故事為線索,通過家族興衰變化來揭示封建社會衰亡命運的是( )A.《三國演義》 B.《水滸傳》 C.《西游記》 D.《紅樓夢》11.(2019青島中考14.)2010 年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京劇是中國文化的“國粹”之一, 被譽為“國劇”。下列關于京劇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帶有北京的地方特色 B.形成于乾隆年間C.形成中得到皇室的扶持 D.經過不斷創新,成為最主要的劇種12.(2019黃石中考7 .)清朝有部小說,通過四大家族的興衰變化,深刻反映了我國封建社會末期的社會現實。有人曾評價“不看這部書,就不了解中國的封建社會”,這部小說可能是( )A.《三國演義》 B.《水滸傳》 C.《西游記》 D.《紅樓夢》13.(2019福建中考 9.)圖4中所示的劇種集中國古代戲曲藝術之大全。該劇種形成于( )圖4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4.(2019宜賓中考 1.)明清時期,小說和戲劇深受人民喜愛,主要是因為( )A.人民文化素質很高 B.封建社會走向衰落C.內容反映現實生活 D.題材高雅不落俗套15.(2019綿陽中考3 .)探尋歷史事件的邏輯關系,是我們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邏輯關系正確的是( )選項 史料 結論A 鑒真東渡、玄奘西行 國內民族交往頻繁B 北宋出現“夜市”、“交子” 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C 明朝廢除丞相制度 封建君主專制發展到頂峰D 曹雪芹著《紅樓夢》 世界級偉大作家16.(2019株洲中考 3.)文學藝術源于生活,曹雪芹結合親身經歷,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創作的作品是( )A.《西游記》 B.《紅樓夢》 C.《如夢令》 D.《竇娥冤》17.(2019揚州中考3 .)明清之際,隨著工商業市鎮和市民階層的興起,文學領域出現了( )A.倡導平等民主的政治思潮 B.適合平民欣賞趣味的小說C.融合眾多藝術手段的京劇 D.圖文并茂的農業科技著作18.(2019深圳中考8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歷史文化名人出現最晚的是()A.曹雪芹 B.玄奘 C.王羲之 D.蘇軾19.(2019北京中考11 .)以下文物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①半兩錢 ②殷墟甲骨 ③京劇早期戲服 ④三彩駱駝俑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20.(2019海南中考5 .)它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文學名著。它以貴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刷故事為主線,揭示了封建社會走向衰亡的歷史命運。“它”指( )A.《儒林外史》 B.《聊齋志異》 C.《紅樓夢》 D.《水滸傳》21.(2019漳州中考8 .)中國戲曲藝術種類繁多,其中以歷史故事為主要題材,用唱、念、做、打為表演形式,角色分為生、旦、凈、丑的劇種是( )A.昆曲 B.秦腔 C.漢調 D.京劇22.(2018達州中考4.)清代,小說創作繼續發展,某部小說的女主人公以多愁善感為世人熟知,一幅“花謝花飛花漫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畫面,更是預示著這部小說女主人公的悲劇命運。這部小說是( )A.《三國演義》 B.《水滸傳》 C.《紅樓夢》 D.《西游記》23.(2018濰坊中考6.)鄭板橋在濰縣做了七年縣令,其“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愛民情懷歷代傳誦。體現這一情懷的是( )A.畫風傳神,蘭竹寄情 B.詩文見長,標新立異C.關心民情,開倉濟民 D.字學漢魏,怒不同人24.(2018重慶中考B卷5.)文學作品能夠反映時代的面貌。下列明清時期的小說,描寫了封建家族的衰亡,提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歷史命運的是( )A.《水滸傳》 B.《三國演義》 C.《西游記》 D.《紅樓夢》25.清代前期,昆曲藝術發展到頂峰,最具代表的兩部政治歷史劇作品為( )A.《竇娥冤》和《牡丹亭》 B.《長生殿》和《桃花扇》C.《竇娥冤》和《長生殿》 D.《牡丹亭》和《桃花扇》二.非選擇題1.(2021蘇州市中考28. )(6分)人口遷移,為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影響深遠。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大概從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間,全球氣候發生變化,與以往相比各處都變得更為寒冷,在中國北方地區寒冷氣候出現得更早。由于氣候改變的關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動;核心地區的漢人,也許因為人口增加,也許因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動。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變了中國本來的人口結構,同樣,中國北方原來的人口在骨牌效應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斷南侵,改變了南方的人口結構。——摘編自許倬云《許倬云說歷史:大國霸業的興廢》材料二 (明中葉以后)形成了相當發達的全國商業市場。這時不僅南京等傳統的發達地區的城市鋪行櫛比,民物繁華,邊塞城市如大同也“繁華富庶,不下江南”。新興的市鎮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蘇,松,杭、嘉、湖地區。清代除軍器,鑄錢等手工業生產屬官營和個別地區設立官營絲作坊、制瓷作坊外,各種手工業均為民營。——摘編自趙毅、趙軼峰《中國古代史》(1)據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國人口南遷的兩種基本情況及其原因。(3分)(2)據材料二,概括明清時期經濟發展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明清時期經濟發展對當時文學藝術的影響,3分)2.(2021荊門市中考16.)在漫長的中國古代,中國人民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 問題。材料一 司馬遷曾遭受關押,又受到酷刑,在命運的災難面前,他堅韌不拔地用十年多的時間寫出了不朽的歷史巨著《史記》。——摘編自《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材料二 在從500年至1500年這一時期的大部分時間中,中國享有高度發展的文化……中國人很自然地認為他們的文明優于其它任何文明。——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在清道光年間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皮黃戲”,它博采其他劇種的優點,又帶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被稱為“京劇"京劇的角色行當有明確的劃分,角色分為生、旦、凈、丑四行;又將唱、念、做、打相結合。京劇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后日臻完善,成為最主要的劇種。后被譽為“國劇”。——摘編自《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1)根據材料一,指出司馬遷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史記》 在史學和文學上的地位。(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宋、元時期在文學方面取得的最高成就分別是什么,并列舉其相應的代表人物。(3)根據材料三,歸納京劇的特點。3.(2020淮安中考26.)經濟是政治、社會生活和文化的基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朝廷積存在京師的錢有幾百萬萬,穿錢的繩子都朽了 ,已沒有法子把錢數清。太倉里累年積存的糧溢露在倉外,爛的已不能吃了。”正是在這樣的富厚情況下,西漢朝廷在武帝的時候走上了它的盛世。——白壽彝《中國通史綱要》材料二 北宋時期,由于中 央集權制的加強,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社會經濟有了較快發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格局發生了巨變,以前“坊”“市”封閉分離的格局被打破,“坊”“市”互通,夜市興盛,使城市商業活動空前活躍,這是都市生活繁榮的基礎。——人教版《中國歷 史》七年級下冊教參材料三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民文化的繁榮,清代的文學藝 術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說創作大放異彩,戲劇表演也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1)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指出,“富厚情況”是漢初統治者持續實行哪一政策的結果?此后漢武帝的統治對西漢王朝有什么影響?(2)據材料二慨括北宋“城市商業活動空前活躍”的表現。(3)據材料三指出這一一時期文學藝術取得很大成就的原因。寫出清代藝術成就最高的小說一例來證明“小說創作大放異彩”。考點精講中考真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1課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學生版).doc 第21課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