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5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學案(考點精講+中考真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5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學案(考點精講+中考真題)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下第5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學生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試題精選本課近年中考真題和練習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安史之亂:
原因:①唐玄宗統治后期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腐敗②各地節度使勢力膨脹,中央和地方權失
去平衡,形成外重內輕的局面.
2、時間:755年--763年,安祿山和史思明一起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
3、影響:持續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①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尤其是北方。②唐朝的國勢從此由勝轉衰,③中央權力衰微,逐漸形成藩鎮割據局面.
宦官專權 藩鎮割據
黃巢起義:1、①唐朝末年,黃巢起義軍,給唐朝以致命打擊,但結果失敗
④907年,朱溫建立后梁政權,唐朝滅亡,歷史進入五代十國分裂割據局面。
五代十國:
1、唐朝滅亡后,在黃河流域出現,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等五個政權,史稱五代。
2、南方出現九國,加上北方割據太原的北漢,史稱“十國”
四、五代十國特點:
1、開國君主都是武將。
2、北方政權更迭,戰事不斷,政局動蕩不安;南方戰亂影響較小,政局相對穩定,經濟有所發展。
3、雖然政權分立,但長期政治統一的歷史影響和各地經濟發展的密切聯系,使統一始終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必然趨勢。
一.選擇題
1.(2022菏澤中考4.) 下表中的數據主要說明了( )
時間 地域
北方 南方 比例
742年 3042萬人 2036萬人 3:2
1080年 956萬人 2368萬人 2:5
A. 政治中心的轉移 B. 南北交通的發達 C. 民族政權并立 D. 經濟重心的南移
2.(2022金昌市中考5.)“方鎮相望于內地,大者連州十余,小者猶兼三四。故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擇將吏,號為留后’,以邀命于朝。”材料評述的是( )
A. 春秋時期的諸侯爭霸 B. 戰國時期的兼并戰爭
C. 東漢的外戚宦官專權 D. 唐中后期的藩鎮割據
3.(2022天津中考4.)下圖中東漢末年和盛唐以后的人口數都出現劇烈下降,主要原因是 ( )
A. 頻繁戰亂 B. 北人南遷 C. 自然災害 D. 統治殘酷
4.(2022德陽中考1.) 根據圖中的信息,作為史料,下圖可以用于研究( )
A. 西周的封邦建國 B. 秦代的郡縣設置 C. 唐代的邊疆治理 D. 元朝的行省劃分
5.(2022郴州中考4.)“結束了數百年的政權分立局面,創立的制度成為后世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社會風氣開放,文化發達,中外交流活躍,在當時世界上有巨大影響力。”材料描述的是( )
A. 秦漢時期 B. 魏晉時期 C. 隋唐時期 D. 明清時期
6.(2022龍東中考2.)歸納總結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學對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的特征進行了如下歸納,符合隋唐時期時代特征的是( )
A.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B. 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C. 繁榮與開放 D.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7.(2022天水中考3 .)“限于當時的國力,節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貼,必須由自己在防區內自給自足地籌措招兵買馬、屯糧制械的費用。這種做法的負面效應是明顯的,節度使對中央政府的離心力日漸增大。”這直接導致了(  )
A.八王之亂 B.安史之亂 C.官吏冗余 D.宦官專權
8.(2021樂山市16.)歷史圖表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觀察下表可知,這一時期的階段特征是( )
時間 事件 影響
589年 隋文帝滅掉陳朝 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
626年 李世民即位 開創了“貞觀之治“
641年 文成公主入藏 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754年 鑒真抵達日本 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9.(2021德陽市2.) 學習歷史應掌握歷史發展的分期及其階段特征。下圖所示時間軸中①處對應的時期是( )
A. 秦漢時期 B. 隋唐時期 C. 宋元時期 D. 明清時期
10.(2021菏澤市4.)杜甫的詩反映了歷史的真實情況,故有“詩史”之稱。下面兩首詩反映了唐朝不同時期的社會狀況,其轉折點是( )
A. 八王之亂 B. 安史之亂 C. 黃巢起義 D. 藩鎮割據
11.(2021青海省2.)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回顧中國古代歷史,每當政治腐敗,百姓生活困苦之時,往往會引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以下農民起義爆發的先后順序, 排序正確的是 ( )
①黃巾起義 ②大澤鄉起義 ③黃巢起義 ④李自成起義
A.①②③④ B.② 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12.(2021江西省5.)“及范陽節度使反,犯京師,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兩京。肅宗起靈武,而諸鎮之兵共起誅賊。”材料所述歷史事件導致了( )
A. 東漢末年社會動蕩 B. 隋朝滅亡
C. 唐朝由盛轉衰 D. 金與南宋對峙
13.(2021邵陽市3.)給下圖所示內容歸納主題,最合適的是( )
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
14.(2021常德市5.) 學會歸納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圖中①②的階段特征是( )
A. 諸侯爭霸與社會變革 B. 大一統局面的開創
C. 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D. 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15.(2021齊齊哈爾市6.)“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這是杜甫《垂老別》中的詩句。該詩創作于唐朝由盛轉衰的動亂時期。請問這場動亂是( )
A. 大澤鄉起義 B. 安史之亂 C. 黃巢起義 D. 黃巾起義
16.(2020遵義21.)唐朝詩人杜甫在《垂老別》中寫道:“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造成這一慘狀的歷史事件是( )
A.八王之亂 B.七國之亂 C.安史之亂 D.陳橋兵變
17.(2020德陽14.)讀圖1,圖中內容反映的中國古代王朝是( )
A.秦朝 B.西漢 C.唐朝 D.明朝
18.(2020臨沂5.)《舊唐書》記載:在這次戰亂中,“宮室焚燒,十不存一,……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從此之后,國勢由盛轉衰,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該戰亂發生時的唐朝皇帝是(  )
A.唐高宗 B.武則天 C.唐玄宗 D.唐肅宗
19.(2020東營6.)導致唐朝的國勢由盛轉衰的事件是(  )
A.黃巾起義 B.八王之亂 C.安史之亂 D.黃巢起義
20.(2020湘潭2.)歷史史實是指客觀發生的歷史事實,歷史觀點是對歷史史實的認識。以下關于唐朝的歷史,屬于歷史觀點的是( )
A.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B.唐太宗時,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C.安史之亂使唐朝國勢由盛轉衰 D.唐代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經
21.(2019漳州5 .)歷史評價是指對歷史現象和歷史事實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述。下列選項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
A.秦兼并六國后,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 B.漢武帝重視儒學教育,在長安興辦太學
C.755年爆發的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由盛轉衰 D.鄭和船隊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22.(2019濱州4 .)唐朝從“小邑猶藏萬家室”到“人煙斷絕,千里蕭條”的轉折點是( )
A.開鑿運河 B.安史之亂 C.黃巢起義 D.靖康之變
23.(2018常德2.)了解歷史時序,初步掌握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要求。與下圖中①對應的朝代是( )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局部)
A.漢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4.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49萬人,占全國總兵數85%以上。各地的節度使逐漸集軍權、行政權和財權于一身,勢力膨脹,與中央政權矛盾逐漸加深。材料說明(  )
A.唐玄宗追求享樂,任人唯親 B.安祿山擔負重任,勢力強大
C.中央與地方力量對比失衡 D.李林甫、楊國忠禍亂朝政
25.(2022武漢江岸月考)“大盜既滅,而武夫戰卒以功起行陣,列為侯王者,皆除節度使。由是方鎮相望于內地,大者連州十余,小者猶兼三四。”這反映了唐朝時期出現的哪一局面 (  )
A.藩鎮割據 B.宦官專權 C.黃巢起義 D.安史之亂
二.非選擇題
1.(2022臨沂中考26.)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何題。
材料一唐朝時,世界上有70多個國家或地區與中國有往來。那時候,外國人除了與中國貿易,還學習中國的科技文化,引進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聲望很高,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 ——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2019年12月)
材料二至德元年(756年)有三支西城唐軍被調回內地,參加了收復長安的戰爭,以后在此基礎上組成了戰斗力很強的鎮西北庭行營。到了乾元元年(758年)秋天,吐火羅葉護與西城九國首領來朝,請求“助國討賊”,肅宗派他們赴朔方行營效力。 ——摘編自《新唐書》
材料三為了維護統一,消除不聽命的節度使,唐朝中央政府又不得不依靠其他節度使,造成國家分裂的局面。總之,各個藩鎮在名義上屬于中夾管轄,但實際上他們并不聽從中央,皆各行其是。唐朝最終被朱梁政權取代。 ——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221年12月)
(1)上述三則材料反映了哪些主要史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說明唐朝社會發展歷程的特征。
(2)材料二所反映的歷史時期(八世紀中期),世界局勢正在發生著重大變化。當時世界上哪一個國家的疆域最大?它把中國的哪些重大科技成就傳入了歐洲?
(3)綜上所述,你能從中得到哪些有益的歷史啟示?
2.(2019株洲中考21 .)(14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統治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虛心納諫 重用賢能,整頓吏治
經濟 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發展經濟,改革稅制
文化 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 注重文教,編修經典
——根據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整理
材料二 唐玄宗本人的變化,是當時社會危機難以克服的主要原因。開元初,他注意節儉,反對鋪張浪費。天寶時則驕奢淫逸,揮霍無度。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賢,而是專用投其所好者。李林甫、楊國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劍”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視的人,他都千方百計的將其除掉。面對各種社會問題,玄宗毫無改弦更張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華清宮去過冬。安祿山為了討好玄宗和楊貴妃,在得知玄宗要在華清宮新開浴池的時候,立即在范陽以白玉石制成魚龍鳧雁,還有石蓮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悅異常。
——摘編自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
請回答:
(1)唐太宗和唐玄宗統治時期分別出現了什么盛世局面?(4分)根據材料一歸納唐朝能夠出現這兩個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3分)
(2)根據材料二,比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統治的不同之處。(3分)
(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玄宗后期統治帶來的嚴重后果。(2分)據此,你可以得到哪認識?(2分)
3.(2022泰安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上(唐憲宗)顧謂宰臣曰:“朕讀《玄宗實錄》,見開元初銳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開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 ”崔群對曰:“玄宗少歷民間,身經迍難,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蘇颋、盧懷慎等守正之輔,孜孜獻納,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樂,漸遠端士,而近小人。”
——《舊唐書》
材料二 武夫悍將……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以布列天下。
——《新唐書》
(1)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指出,唐玄宗統治后期的作為及影響。
(2)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的所作所為帶同果給我們什么啟示
(3)由材料二看出,唐朝后期出現了什么狀況 由此帶來了什么后果
考點精講
中考真題
581
618
907
1271
1276
1368(年)
隋朝
元朝
五代十國兩宋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下第5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教師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試題精選本課近年中考真題和練習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安史之亂:
原因:①唐玄宗統治后期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腐敗②各地節度使勢力膨脹,中央和地方權失
去平衡,形成外重內輕的局面.
2、時間:755年--763年,安祿山和史思明一起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
3、影響:持續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①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尤其是北方。②唐朝的國勢從此由勝轉衰,③中央權力衰微,逐漸形成藩鎮割據局面.
宦官專權 藩鎮割據
黃巢起義:1、①唐朝末年,黃巢起義軍,給唐朝以致命打擊,但結果失敗
④907年,朱溫建立后梁政權,唐朝滅亡,歷史進入五代十國分裂割據局面。
五代十國:
1、唐朝滅亡后,在黃河流域出現,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等五個政權,史稱五代。
2、南方出現九國,加上北方割據太原的北漢,史稱“十國”
四、五代十國特點:
1、開國君主都是武將。
2、北方政權更迭,戰事不斷,政局動蕩不安;南方戰亂影響較小,政局相對穩定,經濟有所發展。
3、雖然政權分立,但長期政治統一的歷史影響和各地經濟發展的密切聯系,使統一始終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必然趨勢。
一.選擇題
1.(2022菏澤中考4.) 下表中的數據主要說明了( D )
時間 地域
北方 南方 比例
742年 3042萬人 2036萬人 3:2
1080年 956萬人 2368萬人 2:5
A. 政治中心的轉移 B. 南北交通的發達 C. 民族政權并立 D. 經濟重心的南移
2.(2022金昌市中考5.)“方鎮相望于內地,大者連州十余,小者猶兼三四。故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擇將吏,號為留后’,以邀命于朝。”材料評述的是( D )
A. 春秋時期的諸侯爭霸 B. 戰國時期的兼并戰爭
C. 東漢的外戚宦官專權 D. 唐中后期的藩鎮割據
3.(2022天津中考4.)下圖中東漢末年和盛唐以后的人口數都出現劇烈下降,主要原因是 ( A )
A. 頻繁戰亂 B. 北人南遷 C. 自然災害 D. 統治殘酷
4.(2022德陽中考1.) 根據圖中的信息,作為史料,下圖可以用于研究( C )
A. 西周的封邦建國 B. 秦代的郡縣設置 C. 唐代的邊疆治理 D. 元朝的行省劃分
5.(2022郴州中考4.)“結束了數百年的政權分立局面,創立的制度成為后世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社會風氣開放,文化發達,中外交流活躍,在當時世界上有巨大影響力。”材料描述的是( C )
A. 秦漢時期 B. 魏晉時期 C. 隋唐時期 D. 明清時期
6.(2022龍東中考2.)歸納總結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學對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的特征進行了如下歸納,符合隋唐時期時代特征的是( C )
A.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B. 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C. 繁榮與開放 D.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7.(2022天水中考3 .)“限于當時的國力,節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貼,必須由自己在防區內自給自足地籌措招兵買馬、屯糧制械的費用。這種做法的負面效應是明顯的,節度使對中央政府的離心力日漸增大。”這直接導致了( B )
A.八王之亂 B.安史之亂 C.官吏冗余 D.宦官專權
8.(2021樂山市16.)歷史圖表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觀察下表可知,這一時期的階段特征是( B )
時間 事件 影響
589年 隋文帝滅掉陳朝 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
626年 李世民即位 開創了“貞觀之治“
641年 文成公主入藏 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754年 鑒真抵達日本 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9.(2021德陽市2.) 學習歷史應掌握歷史發展的分期及其階段特征。下圖所示時間軸中①處對應的時期是( B )
A. 秦漢時期 B. 隋唐時期 C. 宋元時期 D. 明清時期
10.(2021菏澤市4.)杜甫的詩反映了歷史的真實情況,故有“詩史”之稱。下面兩首詩反映了唐朝不同時期的社會狀況,其轉折點是( B )
A. 八王之亂 B. 安史之亂 C. 黃巢起義 D. 藩鎮割據
11.(2021青海省2.)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回顧中國古代歷史,每當政治腐敗,百姓生活困苦之時,往往會引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以下農民起義爆發的先后順序, 排序正確的是 ( C )
①黃巾起義 ②大澤鄉起義 ③黃巢起義 ④李自成起義
A.①②③④ B.② 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12.(2021江西省5.)“及范陽節度使反,犯京師,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兩京。肅宗起靈武,而諸鎮之兵共起誅賊。”材料所述歷史事件導致了( C )
A. 東漢末年社會動蕩 B. 隋朝滅亡
C. 唐朝由盛轉衰 D. 金與南宋對峙
13.(2021邵陽市3.)給下圖所示內容歸納主題,最合適的是( C )
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
14.(2021常德市5.) 學會歸納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圖中①②的階段特征是( D )
A. 諸侯爭霸與社會變革 B. 大一統局面的開創
C. 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D. 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15.(2021齊齊哈爾市6.)“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這是杜甫《垂老別》中的詩句。該詩創作于唐朝由盛轉衰的動亂時期。請問這場動亂是( B )
A. 大澤鄉起義 B. 安史之亂 C. 黃巢起義 D. 黃巾起義
16.(2020遵義21.)唐朝詩人杜甫在《垂老別》中寫道:“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造成這一慘狀的歷史事件是( C )
A.八王之亂 B.七國之亂 C.安史之亂 D.陳橋兵變
17.(2020德陽14.)讀圖1,圖中內容反映的中國古代王朝是( C )
A.秦朝 B.西漢 C.唐朝 D.明朝
18.(2020臨沂5.)《舊唐書》記載:在這次戰亂中,“宮室焚燒,十不存一,……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從此之后,國勢由盛轉衰,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該戰亂發生時的唐朝皇帝是( C )
A.唐高宗 B.武則天 C.唐玄宗 D.唐肅宗
19.(2020東營6.)導致唐朝的國勢由盛轉衰的事件是( C )
A.黃巾起義 B.八王之亂 C.安史之亂 D.黃巢起義
20.(2020湘潭2.)歷史史實是指客觀發生的歷史事實,歷史觀點是對歷史史實的認識。以下關于唐朝的歷史,屬于歷史觀點的是( C )
A.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B.唐太宗時,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C.安史之亂使唐朝國勢由盛轉衰 D.唐代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經
21.(2019漳州5 .)歷史評價是指對歷史現象和歷史事實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述。下列選項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C )
A.秦兼并六國后,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 B.漢武帝重視儒學教育,在長安興辦太學
C.755年爆發的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由盛轉衰 D.鄭和船隊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22.(2019濱州4 .)唐朝從“小邑猶藏萬家室”到“人煙斷絕,千里蕭條”的轉折點是( B )
A.開鑿運河 B.安史之亂 C.黃巢起義 D.靖康之變
23.(2018常德2.)了解歷史時序,初步掌握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要求。與下圖中①對應的朝代是( B )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局部)
A.漢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4.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49萬人,占全國總兵數85%以上。各地的節度使逐漸集軍權、行政權和財權于一身,勢力膨脹,與中央政權矛盾逐漸加深。材料說明 ( C )
A.唐玄宗追求享樂,任人唯親 B.安祿山擔負重任,勢力強大
C.中央與地方力量對比失衡 D.李林甫、楊國忠禍亂朝政
25.(2022武漢江岸月考)“大盜既滅,而武夫戰卒以功起行陣,列為侯王者,皆除節度使。由是方鎮相望于內地,大者連州十余,小者猶兼三四。”這反映了唐朝時期出現的哪一局面 ( A )
A.藩鎮割據 B.宦官專權 C.黃巢起義 D.安史之亂
二.非選擇題
1.(2022臨沂中考26.)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何題。
材料一唐朝時,世界上有70多個國家或地區與中國有往來。那時候,外國人除了與中國貿易,還學習中國的科技文化,引進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聲望很高,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 ——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2019年12月)
材料二至德元年(756年)有三支西城唐軍被調回內地,參加了收復長安的戰爭,以后在此基礎上組成了戰斗力很強的鎮西北庭行營。到了乾元元年(758年)秋天,吐火羅葉護與西城九國首領來朝,請求“助國討賊”,肅宗派他們赴朔方行營效力。 ——摘編自《新唐書》
材料三為了維護統一,消除不聽命的節度使,唐朝中央政府又不得不依靠其他節度使,造成國家分裂的局面。總之,各個藩鎮在名義上屬于中夾管轄,但實際上他們并不聽從中央,皆各行其是。唐朝最終被朱梁政權取代。 ——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221年12月)
(1)上述三則材料反映了哪些主要史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說明唐朝社會發展歷程的特征。
(2)材料二所反映的歷史時期(八世紀中期),世界局勢正在發生著重大變化。當時世界上哪一個國家的疆域最大?它把中國的哪些重大科技成就傳入了歐洲?
(3)綜上所述,你能從中得到哪些有益的歷史啟示?
【答案】(1)史實:唐朝對外交往頻繁;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唐朝被朱梁政權取代。特征:唐朝前期呈現出繁盛景象,安史之亂后由盛轉衰、逐漸滅亡。
(2)阿拉伯帝國。造紙術、指南針、火藥。
(3)要具有憂患意識,學會居安思危;要勤政愛民,反對腐敗;要注意化解各種社會矛盾,避免發生戰亂;要重視科技發展,保持世界領先地位;要務力維護國家的統一;要善于學習,加強交流;必須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2.(2019株洲中考21 .)(14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統治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虛心納諫 重用賢能,整頓吏治
經濟 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發展經濟,改革稅制
文化 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 注重文教,編修經典
——根據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整理
材料二 唐玄宗本人的變化,是當時社會危機難以克服的主要原因。開元初,他注意節儉,反對鋪張浪費。天寶時則驕奢淫逸,揮霍無度。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賢,而是專用投其所好者。李林甫、楊國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劍”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視的人,他都千方百計的將其除掉。面對各種社會問題,玄宗毫無改弦更張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華清宮去過冬。安祿山為了討好玄宗和楊貴妃,在得知玄宗要在華清宮新開浴池的時候,立即在范陽以白玉石制成魚龍鳧雁,還有石蓮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悅異常。
——摘編自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
請回答:
(1)唐太宗和唐玄宗統治時期分別出現了什么盛世局面?(4分)根據材料一歸納唐朝能夠出現這兩個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3分)
(2)根據材料二,比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統治的不同之處。(3分)
(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玄宗后期統治帶來的嚴重后果。(2分)據此,你可以得到哪認識?(2分)
【答案】(1)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善于用人、重視經濟發展、完善科舉制;
(2)前期:節儉、反對浪費;任人唯賢;勵精圖治;
后期:驕奢淫逸,揮霍無度;任人唯親;沉迷酒色、不理朝政;
(3)后果:社會危機嚴重;認識:發展經濟,關注民生;重視人才的培養與任用;對各級官吏要加強監督。
3.(2022泰安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上(唐憲宗)顧謂宰臣曰:“朕讀《玄宗實錄》,見開元初銳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開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 ”崔群對曰:“玄宗少歷民間,身經迍難,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蘇颋、盧懷慎等守正之輔,孜孜獻納,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樂,漸遠端士,而近小人。”
——《舊唐書》
材料二 武夫悍將……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以布列天下。
——《新唐書》
(1)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指出,唐玄宗統治后期的作為及影響。
(2)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的所作所為帶同果給我們什么啟示
(3)由材料二看出,唐朝后期出現了什么狀況 由此帶來了什么后果
【答案】(1)答:作為:貪圖享樂,不理政事,任用奸臣。影響: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唐朝由盛轉衰。
(2)答:啟示:親賢臣,遠小人,則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反之,則政治腐敗,社會動蕩,王朝衰亡。
(3)答:狀況: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后果:嚴重削弱唐朝的實力,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考點精講
中考真題
581
618
907
1271
1276
1368(年)
隋朝
元朝
五代十國兩宋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寨沟县| 新沂市| 岳池县| 毕节市| 静安区| 永寿县| 高雄市| 卓尼县| 加查县| 巩留县| 乡城县| 永平县| 井冈山市| 永安市| 读书| 万山特区| 泌阳县| 清徐县| 镇雄县| 额尔古纳市| 河北区| 玛多县| 调兵山市| 沙湾县| 怀安县| 麻阳| 科技| 安多县| 禄丰县| 墨脱县| 云林县| 阳西县| 临西县| 榆林市| 朝阳市| 邓州市| 元谋县| 正定县| 灯塔市| 闻喜县| 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