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2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學案——高中政治人教統編版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2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學案——高中政治人教統編版必修1

資源簡介

2.2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學習目標
必備知識: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與前進
關鍵能力:深刻理解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堅信社會主義是人間正道
核心素養
1.政治認同:明確中國人民選擇社會主義道路,選擇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性。通過觀察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感悟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2.科學精神:明確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是符合我國發展規律的。
3.公共參與:了解我國近年取得的偉大成就,培養學生立足實踐,報效祖國的愛國情懷,并積極投入實踐,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基礎梳理
1.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項目 內容
過渡 時期 時間段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總路線和總任務 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一內容概括說來,就是“一化三改”
歷史必然性 ①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 ②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不同程度地開始了對它們初步的社會主義改造 ③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 ④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
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時間 1956年
標志 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意義 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2.改革開放前我國社會主義道路的艱辛探索
(1)歷史課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
(2)對社會主義道路的艱辛探索: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以蘇聯經驗教訓為鑒戒,結合中國具體實際,艱辛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3)黨的八大
最重要 的貢獻 對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作出了規定,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主要 矛盾 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主要 任務 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4)艱辛探索的重大意義
①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②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
③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
易錯提示
1.1956年我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的完成了中華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答案:√
解析: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完成了中華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變革。
2.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是“一化三改”。
答案:√
解析: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主要內容被概括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會主義工業化:“三改"即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3.中國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艱苦探索,我們主要是學習馬克思主義。
答案:×
解析:中國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艱苦探索,將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4.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里的“一化”是指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答案:×
解析: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里“一化”是指要在一個相當長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
5.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嶄新的歷史課題,并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答案:√
深化探究
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迅速恢復了遭到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開始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偉大征程。我們黨根據過渡時期的具體情況和基本任務,制定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在這條總路線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
結合材料,分析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有何重大意義。
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6年與1952年相比,在國民收入中各種經濟成分的比重:個體經濟從71.8%下降為7%,私營經濟從6.9%下降為0.1%,全民所有制經濟、集體所有制經濟和公私合營經濟三項合計比重從21.3%上升到92.9%。
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即創造了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逐步過渡的形式,用和平方式改造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并在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馬克思和列寧關于對資產階級和平贖買的設想,以新的經驗和思想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閱讀材料,談談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的偉大歷史意義。
隨堂訓練
1.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黨和全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 )
A.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
B.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C.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國家
D.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2.到1956年底,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一事件給中國帶來的根本變化是( )
A.中國人民真正實現了當家作主
B.新中國實現了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
C.中國從此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
D.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占據主導地位
3.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毛澤東提出了“超英趕美”的口號,發動了“大躍進”;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觀點;進入21世紀,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等主張。這種變化表明( )
A.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由只重數量到只重質量
B.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不斷發生變化
C.中國共產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不斷深入
D.適應國際形勢由兩極向多極化轉變的趨勢
4.歷史猶如一面鏡子,記錄了社會發展的軌跡,下列詞語能夠記錄三大改造時期特征的是( )
①社會主義合作化
②公私合營過渡時期
③開國大典站起來
④“一化三改”共產國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1953年,黨中央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其內容包括( )
①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
②優先發展工商業
③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④處理好農業、輕工業、重工業之間的比例關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參考答案
深化探究
1.答案:①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②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勝利,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社會生產力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社會秩序更加穩定,人民民主專政更加鞏固,從而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
解析:本題考查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的重要意義等知識。本題既要分析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帶來的直接變化,又要分析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意義。
2.答案:中國共產黨在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大國,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解析:學生運用教材中“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的偉大歷史意義”的知識回答即可。
隨堂訓練
1.答案:A
解析: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為解決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應該怎樣建設和發展的重大問題,中國共產黨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開,大會正確地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國階級關系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明確指出,當前黨和人民主要的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故選:A。
2.答案:D
解析:A不符合題意,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并實現了當家作主;B不符合題意,題干設問是1956年底,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和新中國成立時無關;C不符合題意,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從此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D符合題意,1956年底,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占據主導地位。故選:D。
3.答案:C
解析:A不合題意,材料未涉及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由只重數量到只重質量; B說法錯誤,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不斷豐富和發展; C符合題意,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毛澤東提出了“超英趕美”的口號,發動了“大躍進”;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觀點;進入21世紀,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等主張。這種變化表明中國共產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不斷深入; D不合題意,材料未涉及適應國際形勢由兩極向多極化轉變的趨勢。故選:C。
4.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特征。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個過渡時期的總任務,是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一內容概括說來,就是“一化三改”,①②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站起來的偉大飛躍,③與題意不符,共產國際與三大改造無直接關系,④錯誤。
5.答案:C
解析: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其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一化三改”,即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①③符合題意。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并沒有提出優先發展工商業,②不符合題意。毛主席在1956年《論十大關系》中提出處理好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之間的比例關系,④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川县| 晋江市| 六枝特区| 正阳县| 临沧市| 浦东新区| 高青县| 金华市| 通河县| 普兰县| 札达县| 社旗县| 肇源县| 环江| 福鼎市| 巴塘县| 阿拉善右旗| 三门峡市| 博野县| 舟山市| 连江县| 颍上县| 厦门市| 克山县| 民和| 罗江县| 台前县| 安溪县| 武乡县| 安岳县| 土默特右旗| 宁夏| 沙田区| 宣威市| 无棣县| 南雄市| 惠来县| 缙云县| 静海县| 广南县| 铜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