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上 第24課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一、課程標準要求1.了解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史實;通過了解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和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認識國民黨南京政權覆亡和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意義。2.了解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歷史事件、人物、現象等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和結果。(唯物史觀、時空觀念)3.知道民族民主革命的艱巨性,認識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學習仁人志士為救國救民而英勇獻身的精神,堅定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信念。(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二、要點梳理1.解放區的土地改革(1)土地政策:實行_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2)依據:________年頒布《____________________》。規定:沒收__________,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農村人口____________土地。(3)總路線:依靠__________,團結_______,有步驟、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4)意義:①使農村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了農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2.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戰略進攻階段)(1)時間:__________年夏。(2)領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戰部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概況:直接威脅南京、武漢。(5)意義:揭開了人民解放軍______________的序幕。3.三大戰役(戰略決戰階段)(1)遼沈戰役:①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指揮者: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參戰部隊:_______________。④戰況:首先攻占_____________,隨后,攻占長春、沈陽,解放_________全境。⑤戰役特點:關門打狗(門就是指錦州)。(2)淮海戰役:①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指揮者:____________、________、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等。③參戰部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戰況:以____________為中心展開,解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廣大地區。(為解放長江以南地區奠定基礎)(3)平津戰役:①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指揮者:林彪、羅榮桓、__________。③參戰部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戰況:武力攻占張家口、天津,威逼北平。北平國民黨守軍總司令______________,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役的勝利,使__________基本解放。(4)意義:國民黨軍隊的_________基本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4.渡江戰役(勝利)(1)概況:________年_____月,人民解放軍___________,橫渡長江,占領_____。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________。(2)影響:結束了____________________。5.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1)中國共產黨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2)中國共產黨戰略、戰術運用正確得當,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3)國民黨方面失去人心。三、真題訓練1.據記載,到1948年底,在山東解放區,有2000多萬翻身農民從地主、富農手中獲得了近3000萬畝土地。山東解放區農民獲得土地得益于( )A.打土豪、分田地 B.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C.實行耕者有其田 D.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2.陳毅元帥說過,“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這說明人民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可靠保障是( )A.人民群眾的支持 B.解放軍戰略戰術正確C.解放軍作戰英勇 D.國民黨軍隊士氣低下3.整理知識結構圖是一種高效的歷史學習方法,以下圖示有助于我們了解( )A.國共十年內戰的主要進程 B.抗日戰爭的發展歷程C.人民解放戰爭的主要進程 D.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完整歷程4.某班同學準備以“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光輝歷程”為主題創作板報,擬分為“開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關、中流砥柱、鐘山風雨、當家做主”六個板塊,下列事件能入選“鐘山風雨”板塊的是( )A.中共一大 B.井岡山革命根據地C.遵義會議 D.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5.下圖是某同學在學習中繪的一幅簡圖,據此判斷,他學習的內容是( )A.轉戰陜北、戰略防御 B.御敵于外、自衛反擊C.戰略決戰、全勝可期 D.千里躍進、戰略進攻6.根據如圖反映的史實,確定一個研究主題是( )A.抗日烽火遍九州 B.三支大軍逐中原 C.國軍主力一掃光 D.百萬雄師過大江7.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國民黨軍隊發起了戰略決戰。使東北全境獲得解放的戰役是( )A.遼沈戰役 B.平津戰役 C.淮海戰役 D.渡江戰役8.如圖為某天日歷。根據日歷推斷這一天( )A.中國工農紅軍正式創建 B.中國開始了全國性抗戰C.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D.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文獻紀錄片《走近毛澤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衛員給毛澤東梳頭時拔下一根白發,毛打趣地說:“打了三個戰役,白了一根頭發,值得!”材料三: 人民解放軍強渡長江——促使了“一個城市的解放,一個政權的垮臺”。材料四: 解放戰爭開始時的力量對比國民黨 共產黨擁有軍隊 430萬人 130萬人武器裝備 接收100萬日軍的裝備,取得美國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槍擁有人口 3億多 1億多擁有地區 大城市,絕大部分鐵路交通線 小城鎮、鄉村、偏遠地區材料五: 1946年8月,毛澤東曾指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起來,反動派的樣子是可怕的,但是實際上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屬于反動派,而是屬于人民。” ——《和美國記者安娜 路易斯 斯特朗的談話》(1)材料一中圖片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該事件發生于哪一年?(2)材料二中“三個戰役”分別指哪些戰役?毛澤東為什么說“值得”?(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戰役?“一個城市”“一個政權”分別指什么?(4)依據材料四、五,說出解放戰爭中,對中國共產黨的不利條件和有利條件。答案:二、知識梳理1.(1)耕者有其田(2)1947;中國土地法大綱;地主土地;平均分配(3)貧雇農;中農(4)階級關系;土地;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2.(1)1947(2)劉伯承、鄧小平(3)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5)戰略進攻3.(1)①1948年9月-11月②林彪、羅榮桓③東北野戰軍④遼寧錦州;東北(2)①1948年11月-1949年1月②劉伯承;陳毅③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④徐州;長江中下游以北(3)①1948年11月-1949年1月②聶榮臻③東北野戰軍;華北人民解放軍④傅作義;華北全境(4)主力4.(1)1949;4;百萬雄師;南京;臺灣(2)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三、真題訓練1.C 2.A 3.C 4.D 5.D 6.C 7.A 8.D9.(1)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1947年。(2)遼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戰役。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3)渡江戰役;南京;國民黨政府。(4)不利:解放戰爭初期,國共力量懸殊,國民黨力量遠大于共產黨。有利:有中共的正確領導,有全國人民的擁護和大力支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