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溫故知新如何正確認識網絡?2.2合理利用網絡統編版 道德與法治 八年級上冊教學目標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養成遵守網絡規則的意識道德修養:知道媒介素養和“信息節食”,了解網絡規則法治觀念:養成利用網絡合理表達訴求的習慣健全人格:學會“信息節食”:掌握正確地傳遞網絡正能量的方法責任意識:形成正確的網絡生活意識和習慣重點:理性參與網絡生活難點:掌握正確的網絡生活方式自學思考題1.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2.怎樣傳播網絡正能量?自學指導: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本P17—20,完成下面的目標思考題,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讀,并且用鉛筆圈點勾畫重難點知識,時間5分鐘。-01-新知導入視頻:女兒給父親買智能手機后菜園變荒地8月11日,安徽淮南。楊女士擔心87歲的父親生活無聊,給其買了部智能手機并教其玩,沒想到父親沉迷其中無心打理菜園瓜地,導致地里雜草叢生、荒蕪一片。楊女士稱,買了手機后父親十分高興,因為村里老人大都有智能手機,但她沒想到父親會如此沉迷,有手機后和母親也很少交流。看到菜園荒廢后,自己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趕緊給父親設置了青少年模式,控制其玩手機的時間。思考:你如何看待上述材料中父親的行為?給我們什么警示?合理利用網絡作為未成年網民,你經常借助互聯網做哪些事情?你身邊存在哪些不恰當的上網行為?理性參與網絡生活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什么叫媒介素養?一般是指人們正確地、建設性地使用媒介資源的能力。它包括人們面對各種信息時的選擇、理解、質疑、評估等能力。游戲為什么要設置實名認證和防沉迷系統網癮又稱網絡過度使用癥,主要是指長時間沉迷于網絡,對網絡之外的事情沒有多少興趣,影響身心健康的一種病癥。網癮患者無法控制上網時間,花費在網上的時間比原定時間要長,想減少或控制上網時間卻做不到,。關注網上的情況超過自己的現實生活,例如,頭腦中一直浮現與網絡有關的事,在生活中心不在焉,只有上網時才充滿興趣。一旦減少或停止上網,就表現出消極的情緒體驗和不良的生理反應,如沮喪、空虛、易發脾氣、坐立不安、心慌、燥熱出汗、失眠等。相關鏈接網癮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網絡游戲網絡紙幣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針對網絡不良信息傳播、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各方面普遍關注的網絡社會的新情況、新問題,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設了網絡保護專章。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針對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務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②要學會“信息節食”不應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應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網絡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山西某大學大三學生王欣,在網上看到了招聘打字人員信息:每天工資至少100元,每天2-3小時,家里、網吧均可工作,工資每日結算。王欣把簡歷發到對方郵箱里,后對方稱她被錄用了。當王欣按電話提示,輸入了個人賬戶和密碼后,發現自己卡里的錢已被取走。辨別網絡信息,練就火眼金睛③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假的注意信息出處01關注官方信息02對信息進行多方驗證03辨識信息內容04向他人求助05如何辨別網絡謠言:破謠秘籍有一些網友認為,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你看不見我,我也看不見你,網絡生活可以擺脫任何約束,為所欲為。思考:網絡生活的“自由”有沒有限度?網絡生活是自由的,但這種自由并不是絕對的自由,我們在享受自由的時候,不得危害國家、社會、集體和他人的利益,不能違背道德、違反法律。2022年8月11日至13日,網民舉報王某(女,47歲,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人)、周某(男,49歲,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人)、李某(女,53歲,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人)利用即時通訊工具在網上散布涉疫情謠言,擾亂疫情防控秩序,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經核實,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依法對王某、周某予以行政拘留五日,對李某予以行政拘留十日。烏魯木齊市網民王某、周某、李某散布涉疫情謠言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91條第二款之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246條第1款規定的“情節嚴重”,可構成誹謗罪。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只有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不制造和傳播謠言不泄露他人隱私不惡意攻擊他人不宣泄負面情緒……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③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02-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是社會生活中積極向上的行為。何為正能量?回顧:傳遞情感正能量匯聚民智、反映民意決策科學化、民主化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2022年2月11日以來,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聯合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開展2022年“青聲@全國兩會”網絡建言征集活動,秉承“發青年之聲、獻青年之智、聚青春之力”的宗旨,充分發揮共青團橋梁紐帶作用,把青年的所思所想所愿有序反映給有關方面,把青年的真知灼見有效傳遞給黨和政府,為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獻計助力。據統計,累計有11萬名青少年參與活動,提交有效建議5040份,最終經梳理合并,提煉出10個青年熱點話題。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螞蟻森林螞蟻莊園微博微公益利用網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微公益思考:你參加過哪些網絡公益活動?參加網絡公益活動有哪些收獲?通過這些網絡公益活動,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讓網絡公共空間充滿正能量,高揚主旋律。2.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①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P19②在網上傳播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高揚主旋律。P20課堂總結2.2合理利用網絡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傳播網絡正能量提高媒介素養學會“信息節食”學會辨析網絡信息遵守網絡規則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要在網上傳播正能量要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課堂練習1、近年來,網絡上涌現出一些網絡公益活動,如“幫農義賣”、淘寶“公益寶貝”計劃、關愛留守兒童計劃等,這對我們的啟示有( )①在網絡生活中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②要提高網絡媒介素養③要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④要積極在網上傳播正能量,高揚主旋律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2、網絡技術不斷發展,為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民眾利用網絡平臺積極建言獻策,表達自身訴求,有序地參與社會管理。這體現了( )A.我國公民在網絡上可以發表任何言論B.網絡可以匯聚民智、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C.網絡是人們表達自身訴求的唯一平臺D.我國公民可以直接參與國家管理活動B3、互聯網技術與社會文化生活的結合催生出全新的文化形態——網絡文化,為當代青少年塑造人格、拓寬視野、提高素質創造了有利條件,注入了新的活力。青少年在享受網絡交化時,正確的態度是( )①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②網絡交往具有虛擬性、間接性和隱蔽性,所以要拒絕網絡③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自覺抵制不良誘惑④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做網絡的主人⑤瀏覽色情、暴力、迷信等網絡信息時,要有所節制,不可沉迷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A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2合理利用網絡.ppt 女兒給父親買智能手機后菜園變荒地.mp4 讓網絡謠言無處可飛.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