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知識點整理第一單元 認識空氣1.空氣占據空間嗎1.空氣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可以助燃、可以傳播聲音、可以改善環境等。日常生活中的空氣錘、氣墊船、熱氣球、風車等。2.物質一般有三種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3.氣體有確定的質量,但沒有確定的形狀和體積。4.空氣具有質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間,形狀隨容器而變,沒有固定的體積。5.空氣具有質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間,空氣總會充滿各處。6.像粉筆、水一樣,空氣占據一定的空間。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具有彈性。7.壓縮空氣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充氣城堡、射釘槍、足球、充氣床墊、輪胎、噴水壺、商場門口充氣門柱、大型充氣玩具、風鎬、氣槍、噴霧器、公共汽車門、水火箭等。8.將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水會漏下去嗎 不會,因為空氣占據了瓶內的空間,所以水不會漏下去。9.將一團紙緊塞在杯底,再把杯子豎直向下倒扣在水中。紙團會不會濕 不會,因為空氣占據了水杯內的空間,水無法進入倒扣的杯子,所以紙團不會濕。10.將氣球放入瓶中,并用氣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氣球。氣球吹得大嗎 氣球吹不大,因為空氣占據了塑料瓶內的空間,所以氣球吹不大。11.擠壓注射器里的空氣,說說你的發現。我的發現:推動活塞,空氣占據的空間變小,松手,活塞回到原來的位置;用大一點力推動活塞再松手,活塞反彈回原來的位置。我的結論:空氣占據一定的空間,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具有彈性。12.學生活動手冊答案:問題 我的猜想 看到的現象 我的結論水會漏下去嗎 水不會漏下去。 水漏不下去 空氣占據一定的空間。紙團會不會濕 紙團不會濕。 紙團不濕氣球吹得大嗎 氣球吹不大。 氣球吹不大2.空氣有質量嗎1.電子天平的使用方法:①將電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開電源。②按“歸零”按鈕,確保在稱量之前顯示數字為“0”。③將要稱的物體放在電子天平上,讀取顯示數字即可。2.古代,人們一度認為空氣是沒有質量的。到了17世紀,伽利略做了一個實驗,從而證明空氣是有質量的。3.后來,科學家用精確的實驗測得:在接近地面處,1升空氣的質量約為1.29克,相當于3枚回形針的質量。4.測一測氣球里的空氣是否有質量。方法:①在一根細長棍兩端各掛一只充了氣的氣球,并使之平衡。②將一只氣球中的氣慢慢放掉。③放手后,原來平衡的細長棍會發生什么變化 將一只氣球中的氣慢慢放掉,原來平衡的細長棍會發生什么變化 細長棍會微微傾斜。為什么會發生這種變化 因為空氣是有質量的。5.學生活動手冊答案:記錄用電子天平測皮球里空氣的質量。癟皮球為( 276 )克 充氣20下, 皮球為( 277.5 )克 充氣30下, 皮球為( 278.6 )克由此說明:充氣越多,皮球和內部空氣的總質量越大,說明空氣有質量。3.熱空氣和冷空氣1.讓紙蛇轉動。①用卡紙剪一條紙蛇。②點燃一支蠟燭,將紙蛇懸掛在火焰上方約10厘米處。③觀察到紙蛇轉動后,熄滅蠟燭。2.讓“熱氣球”上升。①用細鐵絲把大塑料袋口撐成圓形。②將塑料袋撐開后罩在一支點燃的蠟燭上。③過一會兒松手,塑料袋就會上升。3.紙蛇為什么會轉動 “熱氣球”為什么會上升 蠟燭點燃后,火焰上方的空氣因受熱而體積膨脹,密度變小,熱空氣在上升的過程中帶動紙蛇旋轉起來。與袋外的冷空氣相比,“熱氣球”中的空氣同樣因受熱而密度變小,所以“熱氣球”會上升。4.為什么暖氣片都安裝在房間的低處 為什么冷藏柜可以不加蓋子 暖氣片安裝在房間的低處,房間低處的空氣首先被加熱,熱空氣開始上升,上面和旁邊較冷的空氣過來補充,由此形成空氣的流動,最終使整個房間溫度升高變得暖和。冷藏柜所產生的“冷氣”積聚在食物托盤的底部,不會上升而使冷氣泄露,所以不必加蓋子。5.空氣總是在循環運動的,空氣的流動形成風。6.根據冷空氣和熱空氣的流動規律,結合下圖,說一說大自然中的風是怎么形成的。白天,太陽烤熱地面,地面再把附近的空氣烤熱,接近地面的空氣就會上升,冷空氣過來補充熱空氣上升留下的空間,由于地面各處溫度不同,使空氣不斷地循環流動形成了風。7.還可以用哪些方法制造風 吹頭發、吹風車、扇扇子、擠袋子等。8.學生活動手冊答案:用箭頭標出冷空氣和熱空氣的流動情況,寫出你的結論。看到的現象:冷瓶倒放在有煙的熱瓶上,抽掉玻璃片,熱瓶中的煙向上流到冷瓶里,朝各個方向流動,然后下沉流向熱瓶,接著再上升,如此循環流動,使冷瓶和熱瓶都充滿了煙。冷、熱瓶對調,煙基本還在上方的熱瓶里。得出的結論:熱瓶里裝的是熱空氣,熱空氣會上升,冷瓶里的冷空氣下沉流向熱瓶補充熱空氣留下的空間,而熱空氣在冷瓶內流動的過程中受冷,因此下沉,從而形成冷熱瓶內空氣的循環流動。寫出更多的空氣性質。空氣的基本性質: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空氣占據一定的空間、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空氣有質量、可以流動、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空氣流動形成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