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5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高效培優同步精品學案) (原卷版+答案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5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高效培優同步精品學案) (原卷版+答案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年級歷史上冊高效培優同步精品學案
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
【新課標】
2022年課程標準:
1.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漢字
2.了解甲骨文、青銅銘文、其他文獻記載和典型器物。
【教學目標】
1.了解夏商西周青銅器的分布位置,用途功能和制作工藝等基本史實和特點,列舉青銅器的典型代表司母戊鼎等。
2.知道甲骨文的概念含義、地位價值等基本史實和其造字方法,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漢字。
重點:青銅器高超工藝,甲骨文記事,甲骨文的造字特點。
難點:甲骨文的造字特點。
1.史料實證:立足史料實證,了解商朝時期青銅器高超的制作工藝及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2.歷史解釋、史料實證:立足歷史解釋和史料實證知道甲骨文的發現及意義,掌握甲骨文記事及造字。
3.家國情懷:立足家國情懷從青銅器與甲骨文認識夏商西周的燦爛文明
1.讀圖學習法——通過觀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及后面的課后活動的圖片,認識青銅器制造高超的工藝和規模的宏大。
2.親身體驗法——有條件的同學可到當地博物館參觀,了解當地青銅文化。自己動手用橡皮泥或膠泥,模仿商周青銅器做一件器物。
3.觀察法——在學習文字的演變時,可先觀察課本的插圖《甲骨文字形舉例》,識讀簡單的甲骨文字。
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1.分布位置:
我國在黃河流域的多個遺址出土了距今 年的銅器。甘肅 遺址出土了距今約 年的銅鏡。
2.用途功能:
商朝以后,青銅器主要用于 、 及 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發展到 ,更成為公貴族身份地位乃至國家權力的象征,其類型和數量反映了權力的大小和嚴格的等級界限。
3.制作工藝
(1)鑄造成分:準確地掌握了銅、錫、鉛比例,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2)鑄造技術:采用“ ”。經過制模→雕刻紋飾→翻制泥范→高溫焙燒→澆注金屬液體→加工修整等程序。
(3)典型代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銅器---- ;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甲骨文記事
1.含義: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 和 等獸骨上的文字。
2.發現:
(1)1899年,清朝人 首次發現甲骨文。目前,識別的字在 個以上。
(2)在安陽殷墟、陜西、山東等地出土大量 甲骨。
3.內容:涉及 、戰爭、農牧業、官制、刑法、醫藥、 等。
4.地位:
(1)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 、體系較為 的文字。
5.影響:
甲骨文對 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目前所知,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 開始。
甲骨文的造字特點
(1)象形: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 、 把物體 外形特征勾畫出來。
(2)指事:用一種 的符號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3)會意: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 結合起來表示新的意義。
(4)形聲:用 來注音,用一個字表示 ,組成新字,現代漢字很多都是形聲字。
(5)方法:使用 、指事、 、形聲、假借等多種造字方法。
(6)特點:已經具備了漢字的 ,是漢字形成與發展的重要階段。
材料 夏、商、周三代,歷史上稱其為青銅時代。銅是一種貴重金屬,青銅器在當時為奴隸主貴族壟斷和享用,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飲的青銅器被賦予特殊的意義,稱為禮器,象征著奴隸主的權威,并具有區分尊卑貴賤的功能,在西周奴隸制高度發展時期這種功能表現得最為充分,后來隨著奴隸制的衰落,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青銅禮器逐漸失去原來的作用。青銅器類別很多,按用途大體分為炊煮器、盛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等。
探究 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有什么特點?
【例1】從下面的幾幅青銅器皿圖片可以看出,當時我國的青銅器主要屬于( )
四羊方尊 三角援戈 人面紋方鼎 樂府鐘
A.農具和酒器 B.禮器和兵器 C.禮器和農具 D. 兵器和農具
解析:商朝以后,青銅器數量增多,種類逐漸豐富,主要用于飲食、祭祀及軍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發展到禮器。故答案為B項。
答案:B
跟蹤訓練
1.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重的青銅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毛公鼎 D.三星堆青銅立人像
2.下列物質屬于青銅器制作原料的是( )
①銅 ②鐵 ③錫 ④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3.古代人們常以“鐘鳴鼎食”來形容貴族之家的豪奢生活。由此可見,鼎可用作( )
A.樂器 B.食器 C.盛水器皿 D.裝飾品
材料 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陽市殷墟。2017年10月30日,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探究 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有哪五種最主要的造字方法?
【例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商朝,是因為商朝( )
A.有了史官 B.有了確切紀年 C.有了史書 D.留下了記載歷史資料的甲骨文
解析: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成為研究中國商朝歷史的重要資料。
答案:D
跟蹤訓練
4.下列關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確切的是( )
A.它是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
B.今天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來的
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會狀況
D.甲骨文的發現,使商朝的歷史有了確切紀年
5.下列對下圖實物表述錯誤的是( )
A.多為占卜記錄B.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C.反映了夏朝的歷史D.大量出土于河南安陽
商朝時期人們為什么把文字刻寫在甲骨上?
怎樣正確理解“青銅文明”與“青銅器”?
婦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猶豫不決,占卜后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這個故事最早可能記載在( )
A.龜甲或獸骨上 B.竹簡或木牘上 C.絲帛或麻布上 D.宣紙上
本題考查甲骨文的知識。商朝時出現甲骨文,記載內容十分豐富。甲骨文是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
A
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下列能夠代表這一時期青銅工藝成就的是( )
A.司母戊鼎 B.人面魚紋彩陶盆 C.甲骨文 D.冰裂紋瓷器
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銅器,體現了商朝燦爛的青銅文明。B、C、D三項與青銅工藝成就無關。
A
1.《史記》記載:“黃帝采首陽山之銅,鑄鼎于荊山之下。”這表明我國銅器最早出現于( )
A.原始社會后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費正清在《中國傳統與變遷》中說:“中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之一,有一部分應該歸功于他們的文字。”我國最早出現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隸書
3.國內博物館館藏的兩件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四足帶蓋方鼎”和“商罵(xiāo)直(yǒu)”(如下圖)被戲稱為中國版的“安卓小機器人”和“憤怒的小鳥”。你知道這些精美的青銅器是采用什么方法制造出來的嗎?( )
A.高溫鍛打法 B.泥范鑄造法 C.人工合成法 D.蒸煮法
4.“至于商朝的歷史,則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遺物以為佐證,已大體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圍。”下列出土的遺物可以佐證商朝歷史的是( )
A.棉紡織品 B.景德鎮的瓷器 C.刻有文字的甲骨 D.圓形方孔半兩錢
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青銅是銅、錫、鉛的合金,因為顏色發青,所以叫作青銅。青銅器是將銅、錫、鉛按一定的比例放在一起,以木炭為燃料,經高溫冶煉成青銅溶液,再經過泥范法鑄造而成的。青銅鑄造業到了商朝得到了高度發展,當時的能工巧匠不僅能夠制造出種類繁多、造型莊重優美、紋飾繁多細密的青銅器,而且還能根據各種器物不同的硬度要求進行調節。當時鑄銅作坊,可容納二三百人同時操作,說明當時的青銅鑄造業規模宏大,組織嚴密。西周時,青銅鑄造技術又有了新的發展,紋飾從繁多到儉樸,體形也比以前輕巧,實用性較強。下列結論均是正確的。如果該結論是從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請在括號中打上“√”,否則打上“×”。
(1)考古挖掘的古代青銅器一般是由銅、錫、鉛三種材料的合金制成的。( )
(2)我國古代青銅藝術,商朝時達到高峰,西周時有了新的發展。( )
(3)商朝鑄銅作坊可容納二三百人同時操作,客觀上說明商朝青銅鑄造業規模宏大,組織嚴密。( )
(4)鑄造青銅器,從商朝到西周更加注重實用性。( )
1.小史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得知:利簋(guǐ)底部的銘文印證了《尚書·牧誓》中所記載的“時甲子味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所以,利籃也被稱作“武王征商籃”。從中他可以獲得的信息有( )
利簋(西周)
①商周青銅器用途廣泛②商周青銅器鑄有精美紋飾 ③記載了武王伐紂的時間 ④西周時期,書法開始成為一門藝術 ⑤利簋是研究武王伐的重要證據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2.古代豪門貴族吃飯時要奏樂擊鐘,用鼎盛著各種珍貴食品,故常以“鐘鳴鼎食”來形容貴族之家的奢華生活。由此可見,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還用來作( )
A.裝飾品 B.食器 C.樂器 D.盛水器皿
3.下圖中所示的“古文字”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契丹文 D.西夏文
4.西周時期,周王對墓葬用品的規定很嚴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確規定為“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
A.西周社會腐敗現象嚴重 B.西周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
C.反映了權力的大小和嚴格的等級界限 D.西周青銅鑄造業落后
5.歷史雖然已離我們遠去,但總會留下一些遺跡。這些遺跡就成為我們探究歷史古風遺韻的重要依據,請結合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遺址中的歷史】
(1)此遺址是哪一個王朝的都城?與哪一國王遷都有直接關系?
【文物中的歷史】
圖1 圖2 圖3
(2)圖1在出土之初叫“龍骨”,清朝人王懿榮發現每片“龍骨”上都有圖案。這些圖案叫什么?有何歷史地位?
(3)圖2的文物于1938年在湖南寧鄉出土,如此精美的藝術品是哪個朝代的工匠制造的?
(4)圖3中的文物是什么?它在青銅文明史上有何重要的歷史地位?
(5)上述圖片都是在同一個朝代出現的,除上述內容外,對這個朝代你還知道哪些內容?(最少寫出兩項)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年級歷史上冊高效培優同步精品學案
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
【新課標】
2022年課程標準:
1.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漢字
2.了解甲骨文、青銅銘文、其他文獻記載和典型器物。
【教學目標】
1.了解夏商西周青銅器的分布位置,用途功能和制作工藝等基本史實和特點,列舉青銅器的典型代表司母戊鼎等。
2.知道甲骨文的概念含義、地位價值等基本史實和其造字方法,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漢字。
重點:青銅器高超工藝,甲骨文記事,甲骨文的造字特點。
難點:甲骨文的造字特點。
1.史料實證:立足史料實證,了解商朝時期青銅器高超的制作工藝及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2.歷史解釋、史料實證:立足歷史解釋和史料實證知道甲骨文的發現及意義,掌握甲骨文記事及造字。
3.家國情懷:立足家國情懷從青銅器與甲骨文認識夏商西周的燦爛文明
1.讀圖學習法——通過觀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及后面的課后活動的圖片,認識青銅器制造高超的工藝和規模的宏大。
2.親身體驗法——有條件的同學可到當地博物館參觀,了解當地青銅文化。自己動手用橡皮泥或膠泥,模仿商周青銅器做一件器物。
3.觀察法——在學習文字的演變時,可先觀察課本的插圖《甲骨文字形舉例》,識讀簡單的甲骨文字。
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1.分布位置:
我國在黃河流域的多個遺址出土了距今 5000——4000 年的銅器。甘肅 文化 遺址出土了距今約 4000 年的銅鏡。
2.用途功能:
商朝以后,青銅器主要用于 飲食 、 祭祀 及 軍事 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發展到 禮器 ,更成為公貴族身份地位乃至國家權力的象征,其類型和數量反映了權力的大小和嚴格的等級界限。
3.制作工藝
(1)鑄造成分:準確地掌握了銅、錫、鉛比例,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2)鑄造技術:采用“ 泥范鑄造法 ”。經過制模→雕刻紋飾→翻制泥范→高溫焙燒→澆注金屬液體→加工修整等程序。
(3)典型代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銅器---- 司母戊鼎 ;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甲骨文記事
1.含義: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 龜甲 和 牛、羊 等獸骨上的文字。
2.發現:
(1)1899年,清朝人 王懿榮 首次發現甲骨文。目前,識別的字在 1500 個以上。
(2)在安陽殷墟、陜西、山東等地出土大量 商代和西周 甲骨。
3.內容:涉及 祭祀 、戰爭、農牧業、官制、刑法、醫藥、 天文歷法 等。
4.地位:
(1)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 最早 、體系較為 完整 的文字。
5.影響:
甲骨文對 中國文字 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目前所知,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 商朝 開始。
甲骨文的造字特點
(1)象形: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 圖形 、 線條 把物體 外形特征勾畫出來。
(2)指事:用一種 指示性 的符號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3)會意: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 獨體字 結合起來表示新的意義。
(4)形聲:用 聲符 來注音,用一個字表示 類別 ,組成新字,現代漢字很多都是形聲字。
(5)方法:使用 象形 、指事、 會意 、形聲、假借等多種造字方法。
(6)特點:已經具備了漢字的 基本結構 ,是漢字形成與發展的重要階段。
材料 夏、商、周三代,歷史上稱其為青銅時代。銅是一種貴重金屬,青銅器在當時為奴隸主貴族壟斷和享用,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飲的青銅器被賦予特殊的意義,稱為禮器,象征著奴隸主的權威,并具有區分尊卑貴賤的功能,在西周奴隸制高度發展時期這種功能表現得最為充分,后來隨著奴隸制的衰落,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青銅禮器逐漸失去原來的作用。青銅器類別很多,按用途大體分為炊煮器、盛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等。
探究 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有什么特點?
提示 商朝以后,青銅器的數量增多,種類逐漸豐富,主要用于飲食、祭祀及軍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發展到禮器。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制作工藝高超,青銅鑄造業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致。
【例1】從下面的幾幅青銅器皿圖片可以看出,當時我國的青銅器主要屬于( )
四羊方尊 三角援戈 人面紋方鼎 樂府鐘
A.農具和酒器 B.禮器和兵器 C.禮器和農具 D. 兵器和農具
解析:商朝以后,青銅器數量增多,種類逐漸豐富,主要用于飲食、祭祀及軍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發展到禮器。故答案為B項。
答案:B
跟蹤訓練
1.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重的青銅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毛公鼎 D.三星堆青銅立人像
2.下列物質屬于青銅器制作原料的是( )
①銅 ②鐵 ③錫 ④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3.古代人們常以“鐘鳴鼎食”來形容貴族之家的豪奢生活。由此可見,鼎可用作( )
A.樂器 B.食器 C.盛水器皿 D.裝飾品
材料 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陽市殷墟。2017年10月30日,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探究 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有哪五種最主要的造字方法?
提示 甲骨文是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等多種造字方法。
【例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商朝,是因為商朝( )
A.有了史官 B.有了確切紀年 C.有了史書 D.留下了記載歷史資料的甲骨文
解析: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成為研究中國商朝歷史的重要資料。
答案:D
跟蹤訓練
4.下列關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確切的是( )
A.它是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
B.今天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發展來的
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會狀況
D.甲骨文的發現,使商朝的歷史有了確切紀年
5.下列對下圖實物表述錯誤的是( )
A.多為占卜記錄B.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C.反映了夏朝的歷史D.大量出土于河南安陽
商朝時期人們為什么把文字刻寫在甲骨上?
商朝時期,占卜之風盛行。王室貴族遇事無論大小,如征伐、獰獵、疾病等,都要占卜以問吉兇,然后將占卜結果用文字刻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成為一篇或長或短的記事文,稱為卜辭。這種文字叫作甲骨文。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記錄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動及商朝的政治、經濟情況,對研究商朝的歷史有重要價值。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商朝開始的。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漢字與甲骨文有著淵源關系。
怎樣正確理解“青銅文明”與“青銅器”?
(1)不能把青銅文明與青銅器或者青銅制造業簡單地等同起來。首先要了解青銅時代:青銅時代就是人類使用青銅制作生產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質文化發展階段,它介于金石并用時代和鐵器時代之間,而在這個時代人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便被稱作“青銅文明”。
(2)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我國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明。
(3)我國自夏商至西周時期,青銅文明輝煌燦爛,源遠流長,一脈相承,表明我國古代文明具有極其強大的生命力。
(4)青銅制造業是我國夏商周奴隸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生產規模大、工藝精美、品種多、應用普遍、分布廣泛等特點。商朝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
(5)青銅文明不等同于青銅器或青銅制造業,后者是前者的一個組成部分。
婦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猶豫不決,占卜后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這個故事最早可能記載在( )
A.龜甲或獸骨上 B.竹簡或木牘上 C.絲帛或麻布上 D.宣紙上
本題考查甲骨文的知識。商朝時出現甲骨文,記載內容十分豐富。甲骨文是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
A
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下列能夠代表這一時期青銅工藝成就的是( )
A.司母戊鼎 B.人面魚紋彩陶盆 C.甲骨文 D.冰裂紋瓷器
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銅器,體現了商朝燦爛的青銅文明。B、C、D三項與青銅工藝成就無關。
A
1.《史記》記載:“黃帝采首陽山之銅,鑄鼎于荊山之下。”這表明我國銅器最早出現于( )
A.原始社會后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費正清在《中國傳統與變遷》中說:“中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之一,有一部分應該歸功于他們的文字。”我國最早出現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隸書
3.國內博物館館藏的兩件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四足帶蓋方鼎”和“商罵(xiāo)直(yǒu)”(如下圖)被戲稱為中國版的“安卓小機器人”和“憤怒的小鳥”。你知道這些精美的青銅器是采用什么方法制造出來的嗎?( )
A.高溫鍛打法 B.泥范鑄造法 C.人工合成法 D.蒸煮法
4.“至于商朝的歷史,則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遺物以為佐證,已大體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圍。”下列出土的遺物可以佐證商朝歷史的是( )
A.棉紡織品 B.景德鎮的瓷器 C.刻有文字的甲骨 D.圓形方孔半兩錢
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青銅是銅、錫、鉛的合金,因為顏色發青,所以叫作青銅。青銅器是將銅、錫、鉛按一定的比例放在一起,以木炭為燃料,經高溫冶煉成青銅溶液,再經過泥范法鑄造而成的。青銅鑄造業到了商朝得到了高度發展,當時的能工巧匠不僅能夠制造出種類繁多、造型莊重優美、紋飾繁多細密的青銅器,而且還能根據各種器物不同的硬度要求進行調節。當時鑄銅作坊,可容納二三百人同時操作,說明當時的青銅鑄造業規模宏大,組織嚴密。西周時,青銅鑄造技術又有了新的發展,紋飾從繁多到儉樸,體形也比以前輕巧,實用性較強。下列結論均是正確的。如果該結論是從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請在括號中打上“√”,否則打上“×”。
(1)考古挖掘的古代青銅器一般是由銅、錫、鉛三種材料的合金制成的。( )
(2)我國古代青銅藝術,商朝時達到高峰,西周時有了新的發展。( )
(3)商朝鑄銅作坊可容納二三百人同時操作,客觀上說明商朝青銅鑄造業規模宏大,組織嚴密。( )
(4)鑄造青銅器,從商朝到西周更加注重實用性。( )
1.小史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得知:利簋(guǐ)底部的銘文印證了《尚書·牧誓》中所記載的“時甲子味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所以,利籃也被稱作“武王征商籃”。從中他可以獲得的信息有( )
利簋(西周)
①商周青銅器用途廣泛②商周青銅器鑄有精美紋飾 ③記載了武王伐紂的時間 ④西周時期,書法開始成為一門藝術 ⑤利簋是研究武王伐的重要證據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2.古代豪門貴族吃飯時要奏樂擊鐘,用鼎盛著各種珍貴食品,故常以“鐘鳴鼎食”來形容貴族之家的奢華生活。由此可見,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還用來作( )
A.裝飾品 B.食器 C.樂器 D.盛水器皿
3.下圖中所示的“古文字”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契丹文 D.西夏文
4.西周時期,周王對墓葬用品的規定很嚴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確規定為“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
A.西周社會腐敗現象嚴重 B.西周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
C.反映了權力的大小和嚴格的等級界限 D.西周青銅鑄造業落后
5.歷史雖然已離我們遠去,但總會留下一些遺跡。這些遺跡就成為我們探究歷史古風遺韻的重要依據,請結合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遺址中的歷史】
(1)此遺址是哪一個王朝的都城?與哪一國王遷都有直接關系?
【文物中的歷史】
圖1 圖2 圖3
(2)圖1在出土之初叫“龍骨”,清朝人王懿榮發現每片“龍骨”上都有圖案。這些圖案叫什么?有何歷史地位?
(3)圖2的文物于1938年在湖南寧鄉出土,如此精美的藝術品是哪個朝代的工匠制造的?
(4)圖3中的文物是什么?它在青銅文明史上有何重要的歷史地位?
(5)上述圖片都是在同一個朝代出現的,除上述內容外,對這個朝代你還知道哪些內容?(最少寫出兩項)
基礎通關
1.A【解析】在原始社會后期,我國的甘肅、青海等地就出現了鋼器。
2.A【解析】甲骨文出現于商朝,是我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與今天的漢字是一脈相承的。B、C、D三種文字分別出現于商周、戰國后期和秦朝。
3.B【解析】商周時期,青銅器制作工藝高超,在鑄造技術上采用“泥范鑄造法”,故B項正確。
4.C【解析】般墟甲骨文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比較成熟的文字,可以為研究般商的歷史提供確舍的證據。故選C。
5.(1)√(2)√(3)√(4)√
能力提升
1.D【解析】由材料圖片和“利盒(gul)底部的銘文印證了《尚書·牧警》中所記載的’時甲子昧貞,王朝至于高郊牧野,乃馨’“可知,商周青銅器鑄有精美紋飾,記載了武王伐封的時間,利其是研究武王伐封的重要證據。
2.B 【解析】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用最盛著各種珍貴食品”,可知品可以用來作食器。
3.A【解析】依據圖片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圖中所示的“古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故選A。
4.C 【解析】商朝以后,青鋼器的功能由食器發展到禮器,成為王公貴族身份地位乃至國家權力的象征,禮器的類型和數量反映了權力的大小和嚴格的等級界服。故C項正確。
5.(1)商朝。盤庚。
(2)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漢字與它有著淵源關系。
(3)商朝。
(4)司母戊鼎。它是目前世界上已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
(5)商湯滅夏、武王伐約等。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鸡市| 洞头县| 秦安县| 旬阳县| 大姚县| 贞丰县| 原平市| 西宁市| 铁岭县| 鹤壁市| 常德市| 株洲县| 文登市| 湘潭县| 台州市| 瑞丽市| 陈巴尔虎旗| 垫江县| 通州市| 武威市| 玉树县| 金湖县| 济宁市| 德江县| 靖宇县| 来凤县| 甘孜县| 吴堡县| 吉林省| 长汀县| 株洲市| 定远县| 蓬溪县| 绥德县| 潮安县| 宝丰县| 榆中县| 日照市| 赫章县| 岳普湖县| 博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