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蘇科版 八年級 生物學 15章 第一節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血液循環教學目標 一、知識:描述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途徑;區別體循環和肺循環中血液的變化;二、能力:通過讀圖,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通過學生講解重難點,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收集和了解心血管疾病等知識來體驗生命,關愛生命;重點 概述肺循環、體循環的途徑; 難點 血液在循環途徑中成分的變化和血壓。教法教具 學生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讀圖分析法、討論法教學過程 教 師 主 導 活 動 學生主體活動一.情景導入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血液循環系統的三部分組成,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人體內物質運輸的方式——血液循環。(ppt展示醫院病人注射藥物的圖片)設疑:人們生病時需要打針注射藥物,那么通過打針注射進去的藥物是怎樣流經人體,到達病灶的呢?二.自主先學學習任務一:閱讀教材16-17頁,獨自完成以下問題:1.什么叫作血液循環 2.血液循環包括哪兩個途徑?各自的起點和終點是什么?途徑哪些血管?3.這兩個循環通過哪個器官連接?4.按照箭頭,隨著血液流動,觀察血液是怎樣“循環”的? 觀看圖片,思考明確本節課學習內容 學生自主看書,嘗試完成問題。教學過程 三、交流展示1.學生自主展示:各小組內討論,將自學內容答案總結、確定,并且自主展示學習任務完成情況。2.教師做簡單小結:(1)總結“血液循環”,點撥血液在心臟和血管中是循環流動的;血液循環包括體循環和肺循環兩個途徑,二者同時進行。(2)以流程圖的形式展示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過程,如下圖所示:體循環:肺循環:(3)由于體循環和肺循環的起點和重點都在心臟,所以心臟是兩條途徑的連接器官,而不是肺。3.學生講解:請幾位同學上臺,對照“血液循環示意圖”,講解自己對于“體循環”和“肺循環”過程的理解,注意起點和終點以及途徑的血管名稱。讓學生在講解過程中加深理解。 小組內相互交流,互助完成自學內容點名讓學生展示小組討論結果,對于有疑問的地方,其他小組加以指正。學生聽講,對血液循環的過程形成正確地認識,將本節課重點基本理解學生展示,將自己的理解講出來,其他同學傾聽,突破重難點,鞏固記憶教學過程 4.動手操作:每位同學拿出課前發的圖紙,添加缺少部分,使血液循環途徑表達完整:(圖紙如下:)四、合作探究:引導學生探究:在血液循環過程中,物質交換發生在哪兒?經過體循環和肺循環,血液成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學生展示探究結果,說出血液循環過程中血液成分的變化,區分動脈血和靜脈血。五、質疑拓展1、質疑 鼓勵學生說出在本節課中所遇到的疑難問題,引導其他小組予以回答2、拓展議一議:能不能根據血管名稱判斷血管中所流血液的成分?(動脈里一定是動脈血嗎?)3、本節內容小結六、課堂評價 1.使體循環和肺循環兩條循環途徑聯系在一起的器官是( )A.肺 B.主動脈 C.心臟 D.毛細血管 學生完成繪圖,進一步加深對這兩條途徑的理解。以小組為單位,結合信息庫的內容,聯系前幾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探究學習拓展思維,主動發表意見帶領學生分析主動脈、上下腔靜脈、肺動脈和肺靜脈的血液成分,得出結論2. 某同學因手指發炎口服青霉素,服用后心臟四腔中最先出現青霉素的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3.肺循環的途徑是( )A.左心室 主動脈 毛細血管網 上下腔靜脈 右心房 B.右心室 肺靜脈 毛細血管網 肺動脈 左心房C.右心室 肺動脈 毛細血管網 肺靜脈 左心房D.左心室 肺動脈 毛細血管網 肺靜脈 左心房 4.左右心室射出的血( )A.都是動脈血 B.都是靜脈血 C.依次是靜脈血和動脈血 D.依次是動脈血和靜脈血七、課后作業任務:畫出一滴血從左心室出發,經過人的大腿(或大腦),又回到左心室所經過的大體路徑。 通過習題鞏固思考,課后完成板書設計 15.1人體內物質的運輸一、血液循環教后札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