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開學檢測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開學檢測試卷

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開學檢測試卷
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題
注意事項:
1、全卷分為試題卷Ⅰ,試題卷Ⅱ和答題卷,試題卷有兩個大題,20 個小題,滿分為 80 分。
考試時間為 90 分鐘。
2、請將學校、班級、姓名、學號填寫在答題卷的規定位置上。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 15 小題,每題 2 分,共 30 分。每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 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中,習近平主席授予屠呦呦、袁隆平等8人首批共和國榮譽勛章。這表明國家主席行使了_____權。( ?。?br/>A.榮譽權 B.任免權 C.外事權 D.榮典權
2.(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下列正確反映人民行使國家權力過程的是( ?。?br/>①人民民主選舉人大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
②其他國家機關具體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的權力
③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
④人民代表大會產生行政、監察、審判、檢察等國家機關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3.(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清代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寫道:“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明清前期文化領域出現萬馬齊喑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統治者實行( ?。?br/>A.焚書坑儒
B.獨尊儒術
C.百家爭鳴
D.文字獄
4.(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時序是歷史學科的基礎,以下文獻按出現先后順序排列的是(  )
①《權利法案》 ②《人權宣言》 ③《獨立宣言》 ④《1787年憲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
5.(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如果你去19世紀初的英國游玩,以下哪個景象是可能看見的( ?。?br/>A.人們在燈下讀書 B.人們去電影院看電影
C.蒸汽機應用于工廠 D.人們乘坐飛機
6.(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1689年《權利法案》和1889年《明治憲法》的共同特點是( ?。?br/>A. 具有軍國色彩 B.“光榮革命”成果
C.君主“統而不治” D.實行君主立憲
7.(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下列著作中被譽為“中國十七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是( ?。?br/>A. B.
C. D.
8.(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各級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自覺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察,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這有利于( ?。?br/>①促進政府依法行政 ②防止權力濫用 ③保障公民的監督權 ④杜絕腐敗現象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當事人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這種方法稱為(  )
A.訴訟 B.調解 C.和解 D.協商
10.(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如圖表示法律和憲法的關系,下列選項中能用這種圖表示的是( ?。?br/>A.權利和義務
B.違法和犯罪
C.公平和正義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
11.(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銀行在營業窗口一般設置一米線,提醒后面排隊的顧客等候時不要逾越這條線。這主要是為了尊重和保護公民的( ?。?br/>A.通信秘密權 B.財產處分權 C.人身安全權 D.人格尊嚴權
12.(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為我國人民當家作主奠定物質基礎的是(  )
A.根本政治制度 B.基本政治制度
C.基本經濟制度 D.根本制度
13.(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寧波援疆教師參與“民族一家親”活動,與當地少數民族群眾“認親戚”助力農戶增產增收,這說明( ?。?br/>A.他履行了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B.我國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C.我國的民族差異已經完全消除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優越性
14.(2020八下·婺城期末)在我國,法律監督的專門機關是( ?。?br/>A.人民代表大會 B.監察委員會
C.人民檢察院 D.人民法院
15.(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歌德說“一個人只要宣稱自己的自由的,就會同時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于宣稱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边@句話說明( ?。?br/>A.自由會導致混亂與傷害 B.自由并不是為所欲為
C.自由是人民的無限向往 D.自由能增強人們的幸福感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0分)
16.(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近代史年代尺
材料二:當世界近代史拉開序幕時,中國正好進入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清王朝在300多年統治時期,有過康乾盛世,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與發展。但在1640年及以后西方列強進行政治經濟革命,清統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固步自封不圖變革,導致近代前夜深刻的社會危機,最終大門被打開,中國社會性質被改變,跌落至最低谷。
(1)請列舉清朝鞏固邊疆措施二例。
(2)結合所學知識,歸納近代英國強盛和清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3)1840年是中國歷史的一塊界碑,你是怎樣理解的?結合材料一中B、C這段年代尺說明中國社會是怎樣跌落最低谷的.
(4)讀史是為了明理明智,這段近代史給我們哪些啟示?
17.(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有學者認為,中國近代化探索依次經歷了這樣幾個步驟:“自我療傷”,“溫藥慢治”,“猛藥重治”,“開顱洗腦”
材料二:歐洲的啟蒙時代是偉大人物輩出的時代,他們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資本主義制度的設計者……他們的著作影響了世界許多地區的熱愛思考和正義的人們。
——摘編自《馬克思選集》
(1)材料一中“自我療傷”和“溫藥慢治”分別依次指什么歷史事件?兩事件的共同結局是什么?說明了什么道理?
(2)孟德斯鳩是歐洲啟蒙時代杰出的思想家,他為新的資本主義制度提出了怎樣的設想?結合近代美國的史實,說明近代資產階級是怎樣踐行他的設想的?
(3)根據以上材料,概括思想解放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有何積極影響?
18.(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一:鄭和船隊帆船 圖二:致遠號巡洋艦
材料二:讀圖回答問題
圖三:冒著黑煙的英國鄉鎮 圖四:萊特兄弟的飛機
(1)圖一、圖二的船在動力上有何變化?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2)結合材料二,試從工業和交通角度分析這一動力的改變給當時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哪些積極變化?
(3)請結合兩次工業革命的史實證明“科技是一把雙刃劍”。
19.(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20年5月,十三屆全國政協三次會議與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審議了《政府工作報告》;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習近平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表決通過了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等其他重大事項。今年特殊時期召開的兩會備受世界關注。
材料二: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1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共收到13718位網民提出的114574條意見。
材料三:民法典第一條規定: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1)全國兩會的召開反映了我國堅持哪些政治制度?
(2)材料一中表明全國人大依次行使了哪些職權?
(3)民法典“開門立法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這反映了公民行使哪一民主權利?
(4)材料三中“根據憲法,制定本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20.(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扇耳光、嘲笑謾罵、強迫脫衣和下跪搶奪財物……近年來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頻發,引發社會廣泛關注。2019年10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通知,要求各地開展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專項整治,要求建立健全防治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長效機制。有效預防中小學生欺凌行為發生,把校園建設成最安全最陽光的地方。
材料二:關于校園欺凌,各方有話說。
(1)以辱罵、毆打、恐嚇、搶奪財物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校園欺凌行為侵犯了受害者的哪些權利?
(2)假如你是受害者,你會怎樣用實際行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根據材料二,請從青少年自身角度就如何預防校園欺凌提兩條合理化建議(提示:從道德和法治的角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國家主席
【解析】【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職權是公布法律、發布命令的權力、任免權、外事權、榮典權。題文中,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決定,授予8人共和國勛章,表明國家主席在行使榮典權,D符合題意;
ABC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職權。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元首,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使憲法賦予的職權,具有公布法律、發布命令的權力、任免權、外事權、榮典權。認真審題,把握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職權,依據題文信息,對照選項分析選擇即可。
2.【答案】C
【知識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內容
【解析】【分析】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民主選舉人大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人民代表大會產生行政、監察、審判、檢察等機關,這些國家機關具體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的權力。所以C說法符合題意;ABD說法不正確,排除不選;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解答本題關鍵是把握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完成解答。
3.【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明清時期的“文字獄”。
A是秦朝時期,故排除;
B是漢代的,故排除;
C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故排除;
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難度不大,根據“清代”即可確定選項。
4.【答案】B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權利法案》出現于1689年,《人權宣言》發表于1789年,《獨立宣言》發表于1776年,④是1787年。
故答案為: B
【點評】本題考查重要文獻的出現時間,難度適中,需要準確識記。
5.【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
A出現于19世紀末,故排除;
B出現于19時候后期,故排除;
C出現于18世紀后期,故符合題意;
D出現于20世紀初,故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重要科技發明的時間,難度不大,能準確識記即可。
6.【答案】D
【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A英國沒有軍國主義色彩,故排除;
B是英國的成果,故排除;
C是英國,《明治憲法》規定天皇有絕對權力,故排除;
D英國和日本都實行君主立憲制,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英國和日本的有關政治體制的比較,難度適中,需要正確理解兩者的不同。
7.【答案】C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中國十七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指的是《天工開物》。故C符合題意,A、B、D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中國古代文化,難度不大,正確識記即可。
8.【答案】A
【知識點】依法行政的含義與核心
【解析】【分析】題干中的政府要依法接受監督,體現了權力的規范和監督,有利于政府部門]接受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防止權力的濫用和腐敗,有利于促進國家機關提高決策水平和辦事效率,故①②③符合題意;
④錯誤,“杜絕” 的說法絕對;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依法行政等知識點。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是指行政機關必須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設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權力,對其行政行為的后果承擔相應的責任的原則。解答本題要正確理解題意,明確其考查了依法行政的知識,在此基礎上,結合分析各個選項,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9.【答案】D
【知識點】維護權利守程序
【解析】【分析】根據教材知識,協商是一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當事人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題干中的描述是協商,A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CD選項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非訴訟手段。我們可以用非訴訟手段維護合法權益。非訴訟途徑主要指投訴、調解、裁決、仲裁、復議、申訴等。解答本題吧把握好協商的內涵,結合題意,分析作答即可。
10.【答案】B
【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違法行為的含義與分類;權利義務相統一;公平的含義和內涵;正義及正義行為
【解析】【分析】圖示中法律與憲法的關系屬于包含關系。A項權利和義務屬于交叉關系,不符合題意;
B項違法和犯罪屬于包含關系,符合題意;
C項公平和正義屬于并列關系,不符合題意;
D項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沒有關系,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此題考查學生對政治基礎概念的理解,解題時學結合所學知識,理解其知識之間的關系,排除錯誤選項即可。
11.【答案】D
【知識點】人格尊嚴權
【解析】【分析】A,通信自由權和通信秘密權,即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題干沒有涉及通信秘密,不符合題意,故A選項錯誤;
B,處分權是財產所有人對其財產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最終處理的權利,即決定財產在事實上或法律上命運的權利,題干不涉及財產處分的問題,故B選項錯誤;
C,人身安全包括人的生命、健康、行動自由、住宅、人格、名譽等安全,題干沒有涉及人身安全,故C選項錯誤;
D,人格尊嚴權具體表現為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榮譽權等,“一米線”主要是為了保護公民的隱私權,即尊重和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權,故D選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隱私權。尊重他人隱私,就要樹立隱私意識,尊重他人隱私,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仔細審題,把握尊重他人隱私權,結合選項排除。
12.【答案】C
【知識點】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解析】【分析】本題是填空式選擇題,答案具有固定性。在我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人民當家作主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國的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故C正確,
ABD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的主要知識點為: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審清題意,結合所學知識,進行選擇,此題較為簡單。
13.【答案】A
【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題文材料中寧波援疆教師幫助少數民族群眾,是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義務的體現,有利于鞏固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A符合題意;
B題文材料不能體現基層群眾自治制度,B排除;
C完全消除的說法錯誤;
D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D排除不選;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維護民族團結。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解答此題要抓住題文材料關鍵信息分析判斷,排除錯誤項與干擾項。
14.【答案】C
【知識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
【解析】【分析】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故C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A是錯誤的,國家權力機關具有監督權,但不是法律監督的專門機關;
B是錯誤的,是我國的監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監察權;
D是錯誤的,是我國的審判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國家司法機關。司法機關是行使司法權的國家機關,是國家機構的基本組成部分,是依法成立的行使相關國家職權的司法組織。我國的司法機關主要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15.【答案】B
【知識點】自由的含義及作用
【解析】【分析】題文中歌德的話體現了自由與規則的關系,說明了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只有內心甘愿接受規則的約束,我們的心靈才會獲得真正的自由,無視規則、違背規則,我們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B符合題意;
A錯誤,無限制的自由會導致混亂與傷害;
CD與題意不符,應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規則和自由的關系。自由和規則不可分,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認真審題,把握規則和自由的關系,依據題文信息,對照選項分析選擇即可。
16.【答案】(1)東北:抗擊沙俄入侵;西北:平定準噶爾部叛亂,設伊犁將軍;西部:設駐藏大臣等; 西南:大規模推行改土歸流; 東南沿海:設臺灣府。
(2)
  英國 清朝
政治 進行資產階級革命 封建專制統治
經濟 工業革命 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對外政策 殖民擴張和掠奪 閉關鎖國政策
(3)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由一個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始。1856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重;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中國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閉關鎖國只能導致落后,落后要挨打,所以要堅持改革開放;弱國無外交,所以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
【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統治前期在東北、西北、西藏、西南、東南沿海等地采取措施鞏固邊疆地區。根據教材知識回答即可。
(2)近代中國的落后和西方國家的強盛對比,主要從政治、經濟、對外政策角度分析。根據教材知識回答即可。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的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從封建社會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根據圖示信息,1840-1900年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即可。
(4)以史為鑒。中國近代史是屈辱史,因為中國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必須發展經濟,堅持改革開放。
故答案為:(1) 東北:抗擊沙俄入侵;西北:平定準噶爾部叛亂,設伊犁將軍;西部:設駐藏大臣等; 西南:大規模推行改土歸流; 東南沿海:設臺灣府。
(2)
  英國 清朝
政治 進行資產階級革命 封建專制統治
經濟 工業革命 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對外政策 殖民擴張和掠奪 閉關鎖國政策
(3) 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由一個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始。1856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重;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中國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 閉關鎖國只能導致落后,落后要挨打,所以要堅持改革開放;弱國無外交,所以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
【點評】本題考查中國近代歷史的有關知識難度略大,涉及清朝的盛衰歷程,需要整體把握中國的近代脈絡。
17.【答案】(1)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都失敗了,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找到使中國走上獨立富強的道路(寫到失敗即給分) 說明①無論是地主階級洋務派還是資產階級維新派,都不能救中國。②地主階級改革,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都行不通。 ③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走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2)三權分立的共和制 1775年美國資產階級領導人民通過獨立戰爭贏得了民族獨立,1787年通過聯邦憲法,建立了三權分立的共和制國家。
(3)推動了思想文化的繁榮;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自我療傷”是地主階級的自救,指的是洋務運動;“溫藥慢治”指的是不傷及統治階級的根基,指的是戊戌變法。兩個事件的結局都沒有取得成功,沒有挽救中國。說明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救中國。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孟德斯鳩提出三權分立的觀點。最先得到實踐的是美國的獨立戰爭后,1787年憲法確立了美國的共和體制,實行三權分立。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類社會發展,需要思想基礎。
故答案為:(1) 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都失敗了,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找到使中國走上獨立富強的道路(寫到失敗即給分) 說明①無論是地主階級洋務派還是資產階級維新派,都不能救中國。②地主階級改革,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都行不通。 ③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走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2) 三權分立的共和制 1775年美國資產階級領導人民通過獨立戰爭贏得了民族獨立,1787年通過聯邦憲法,建立了三權分立的共和制國家。
(3) 推動了思想文化的繁榮;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點評】本題考查中國近代探索和美國的政治體制,都受到思想的指引,難度略大,尤其是(3)問,概括性強。
18.【答案】(1)從風力帆船到蒸汽輪船 第一次工業革命
(2)工業:蒸汽機成為工業生產的動力機器,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
交通:火車和輪船等交通工具的出現,促進了交通運輸業的產生和發展,方便了人們出行,加強了各地聯系,推動工業革命的發展。
(3)一方面,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能極大地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科技創新能力已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另一方面科技成果應用不當會給人類帶來負面影響乃至災難,如科技成果被用于戰爭,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蒸汽機、內燃機的廣泛使用促進了煤炭石油工業發展,但也會加劇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主要依靠風力,蒸汽輪船的動力是蒸汽,這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瓦特發明蒸汽機有關。
(2)根據圖片可知,圖三說明蒸汽動力應用于工廠,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圖四說明蒸汽動力應用于交通工具,方便了人們的出行。
(3)科技是一把雙刃劍說明運用辯證的方法看待科技的作用。科技應用于生產,促進生產的發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萍紤糜趹馉?,則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故答案為(1) 從風力帆船到蒸汽輪船 第一次工業革命
(2) 工業:蒸汽機成為工業生產的動力機器,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
交通:火車和輪船等交通工具的出現,促進了交通運輸業的產生和發展,方便了人們出行,加強了各地聯系,推動工業革命的發展。
(3) 一方面,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能極大地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科技創新能力已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另一方面科技成果應用不當會給人類帶來負面影響乃至災難,如科技成果被用于戰爭,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蒸汽機、內燃機的廣泛使用促進了煤炭石油工業發展,但也會加劇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點評】本題考查科技的有關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辯證的分析觀點,難度略大。
19.【答案】(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
(2)監督權;立法權;決定權
(3)建議權(或監督權)
(4)①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②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民法典作為普通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
【知識點】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內容;愛國統一戰線及多黨合作;憲法的地位及重要性;監督權
【解析】【分析】(1)題文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涉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國政協十三
屆三次會議召開,涉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據此作答即可。
(2)材料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了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權,十三屆全國人大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體現了人民代表大會的立法權, 表決通過了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等其他重大事項,體現了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權,據此作答。
(3)依據課本內容, 開門立法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體現了我國重視保障公民的建議監督權,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民主,據此作答。
(4)題文中,“根據憲法,制定本法”體現了憲法的地位,說明了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是憲法的具體化,據此作答。
故答案為(1)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
(2) 監督權;立法權;決定權
(3) 建議權(或監督權)
(4) ①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②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民法典作為普通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
【點評】此題考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 、人大的職權、公民的建議監督權、憲法的重要地位,解答本題要正確理解題意,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組織答案。
20.【答案】(1)生命健康權,財產(所有)權,人格尊嚴權
(2)①與這些同學講理交涉,告訴他們這是違法行為②向家長老師求助③通過撥打110向公安機關報警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道德:青少年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要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要學會換位思考,與人為善,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
法律:青少年要遵法、學法、守法、用法。依法自律,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勇于同不良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知識點】人格尊嚴權;社會經濟權利;生命健康權;維護權利守程序;樹立法律信仰
【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回答校園欺凌侵犯學生的權利,考查理解能力。校園欺凌的侮辱行為侵犯學生人格尊嚴權,敲詐勒索行為侵犯財產權,毆打行為侵犯生命健康權。
(2) 此題考查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考查識記能力。依據教材知識,結合中學生特點,從向家長、老師、教育部門求助,向公安機關保安,向法院起訴等非法律手段和法律手段等角度作答。
(3)此題要求從青少年自身角度回答如何預防校園欺凌,考查理解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校園欺凌行為反映部分青少年法治觀念淡薄,不懂得尊重他人,不能平等待人,因此從提高心理健康和道德水平作答;被欺凌者要學會依法維權,勇于并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據此解答即可。
故答案為:(1) 生命健康權,財產(所有)權,人格尊嚴權
(2) ①與這些同學講理交涉,告訴他們這是違法行為②向家長老師求助③通過撥打110向公安機關報警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 道德:青少年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要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要學會換位思考,與人為善,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
法律:青少年要遵法、學法、守法、用法。依法自律,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勇于同不良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點評】校園暴力是發生在校園中的一些學生信奉暴力決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壓小、以強凌弱等現象,校園暴力是個全球性的問題。校園暴力不僅給受害者的身體帶來傷害;更重要的是更為嚴重的心理上的傷害,使受害者產生不安全感,產生恐懼和焦慮。答題時要注意認真讀題,體會材料反映的問題或考察的目標是防范校園暴力,從而準確的聯系課本所學的內容,規范地去組織答案。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開學檢測試卷
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題
注意事項:
1、全卷分為試題卷Ⅰ,試題卷Ⅱ和答題卷,試題卷有兩個大題,20 個小題,滿分為 80 分。
考試時間為 90 分鐘。
2、請將學校、班級、姓名、學號填寫在答題卷的規定位置上。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 15 小題,每題 2 分,共 30 分。每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 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中,習近平主席授予屠呦呦、袁隆平等8人首批共和國榮譽勛章。這表明國家主席行使了_____權。( ?。?br/>A.榮譽權 B.任免權 C.外事權 D.榮典權
【答案】D
【知識點】國家主席
【解析】【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職權是公布法律、發布命令的權力、任免權、外事權、榮典權。題文中,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決定,授予8人共和國勛章,表明國家主席在行使榮典權,D符合題意;
ABC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職權。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元首,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使憲法賦予的職權,具有公布法律、發布命令的權力、任免權、外事權、榮典權。認真審題,把握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職權,依據題文信息,對照選項分析選擇即可。
2.(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下列正確反映人民行使國家權力過程的是( ?。?br/>①人民民主選舉人大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
②其他國家機關具體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的權力
③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
④人民代表大會產生行政、監察、審判、檢察等國家機關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答案】C
【知識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內容
【解析】【分析】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民主選舉人大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人民代表大會產生行政、監察、審判、檢察等機關,這些國家機關具體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的權力。所以C說法符合題意;ABD說法不正確,排除不選;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解答本題關鍵是把握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完成解答。
3.(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清代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寫道:“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明清前期文化領域出現萬馬齊喑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統治者實行( ?。?br/>A.焚書坑儒
B.獨尊儒術
C.百家爭鳴
D.文字獄
【答案】D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明清時期的“文字獄”。
A是秦朝時期,故排除;
B是漢代的,故排除;
C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故排除;
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難度不大,根據“清代”即可確定選項。
4.(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時序是歷史學科的基礎,以下文獻按出現先后順序排列的是(  )
①《權利法案》 ②《人權宣言》 ③《獨立宣言》 ④《1787年憲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
【答案】B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權利法案》出現于1689年,《人權宣言》發表于1789年,《獨立宣言》發表于1776年,④是1787年。
故答案為: B
【點評】本題考查重要文獻的出現時間,難度適中,需要準確識記。
5.(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如果你去19世紀初的英國游玩,以下哪個景象是可能看見的( ?。?br/>A.人們在燈下讀書 B.人們去電影院看電影
C.蒸汽機應用于工廠 D.人們乘坐飛機
【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
A出現于19世紀末,故排除;
B出現于19時候后期,故排除;
C出現于18世紀后期,故符合題意;
D出現于20世紀初,故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重要科技發明的時間,難度不大,能準確識記即可。
6.(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1689年《權利法案》和1889年《明治憲法》的共同特點是(  )
A. 具有軍國色彩 B.“光榮革命”成果
C.君主“統而不治” D.實行君主立憲
【答案】D
【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A英國沒有軍國主義色彩,故排除;
B是英國的成果,故排除;
C是英國,《明治憲法》規定天皇有絕對權力,故排除;
D英國和日本都實行君主立憲制,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英國和日本的有關政治體制的比較,難度適中,需要正確理解兩者的不同。
7.(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下列著作中被譽為“中國十七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是( ?。?br/>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中國十七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指的是《天工開物》。故C符合題意,A、B、D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中國古代文化,難度不大,正確識記即可。
8.(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各級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自覺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察,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這有利于( ?。?br/>①促進政府依法行政 ②防止權力濫用 ③保障公民的監督權 ④杜絕腐敗現象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依法行政的含義與核心
【解析】【分析】題干中的政府要依法接受監督,體現了權力的規范和監督,有利于政府部門]接受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防止權力的濫用和腐敗,有利于促進國家機關提高決策水平和辦事效率,故①②③符合題意;
④錯誤,“杜絕” 的說法絕對;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依法行政等知識點。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是指行政機關必須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設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權力,對其行政行為的后果承擔相應的責任的原則。解答本題要正確理解題意,明確其考查了依法行政的知識,在此基礎上,結合分析各個選項,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9.(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當事人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這種方法稱為( ?。?br/>A.訴訟 B.調解 C.和解 D.協商
【答案】D
【知識點】維護權利守程序
【解析】【分析】根據教材知識,協商是一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當事人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題干中的描述是協商,A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CD選項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非訴訟手段。我們可以用非訴訟手段維護合法權益。非訴訟途徑主要指投訴、調解、裁決、仲裁、復議、申訴等。解答本題吧把握好協商的內涵,結合題意,分析作答即可。
10.(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如圖表示法律和憲法的關系,下列選項中能用這種圖表示的是( ?。?br/>A.權利和義務
B.違法和犯罪
C.公平和正義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
【答案】B
【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違法行為的含義與分類;權利義務相統一;公平的含義和內涵;正義及正義行為
【解析】【分析】圖示中法律與憲法的關系屬于包含關系。A項權利和義務屬于交叉關系,不符合題意;
B項違法和犯罪屬于包含關系,符合題意;
C項公平和正義屬于并列關系,不符合題意;
D項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沒有關系,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此題考查學生對政治基礎概念的理解,解題時學結合所學知識,理解其知識之間的關系,排除錯誤選項即可。
11.(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銀行在營業窗口一般設置一米線,提醒后面排隊的顧客等候時不要逾越這條線。這主要是為了尊重和保護公民的(  )
A.通信秘密權 B.財產處分權 C.人身安全權 D.人格尊嚴權
【答案】D
【知識點】人格尊嚴權
【解析】【分析】A,通信自由權和通信秘密權,即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題干沒有涉及通信秘密,不符合題意,故A選項錯誤;
B,處分權是財產所有人對其財產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最終處理的權利,即決定財產在事實上或法律上命運的權利,題干不涉及財產處分的問題,故B選項錯誤;
C,人身安全包括人的生命、健康、行動自由、住宅、人格、名譽等安全,題干沒有涉及人身安全,故C選項錯誤;
D,人格尊嚴權具體表現為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榮譽權等,“一米線”主要是為了保護公民的隱私權,即尊重和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權,故D選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隱私權。尊重他人隱私,就要樹立隱私意識,尊重他人隱私,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仔細審題,把握尊重他人隱私權,結合選項排除。
12.(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為我國人民當家作主奠定物質基礎的是( ?。?br/>A.根本政治制度 B.基本政治制度
C.基本經濟制度 D.根本制度
【答案】C
【知識點】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解析】【分析】本題是填空式選擇題,答案具有固定性。在我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人民當家作主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國的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故C正確,
ABD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的主要知識點為: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審清題意,結合所學知識,進行選擇,此題較為簡單。
13.(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寧波援疆教師參與“民族一家親”活動,與當地少數民族群眾“認親戚”助力農戶增產增收,這說明( ?。?br/>A.他履行了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B.我國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C.我國的民族差異已經完全消除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優越性
【答案】A
【知識點】民族關系、民族原則、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題文材料中寧波援疆教師幫助少數民族群眾,是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義務的體現,有利于鞏固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A符合題意;
B題文材料不能體現基層群眾自治制度,B排除;
C完全消除的說法錯誤;
D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D排除不選;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維護民族團結。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解答此題要抓住題文材料關鍵信息分析判斷,排除錯誤項與干擾項。
14.(2020八下·婺城期末)在我國,法律監督的專門機關是(  )
A.人民代表大會 B.監察委員會
C.人民檢察院 D.人民法院
【答案】C
【知識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
【解析】【分析】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故C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A是錯誤的,國家權力機關具有監督權,但不是法律監督的專門機關;
B是錯誤的,是我國的監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監察權;
D是錯誤的,是我國的審判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國家司法機關。司法機關是行使司法權的國家機關,是國家機構的基本組成部分,是依法成立的行使相關國家職權的司法組織。我國的司法機關主要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15.(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歌德說“一個人只要宣稱自己的自由的,就會同時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于宣稱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边@句話說明( ?。?br/>A.自由會導致混亂與傷害 B.自由并不是為所欲為
C.自由是人民的無限向往 D.自由能增強人們的幸福感
【答案】B
【知識點】自由的含義及作用
【解析】【分析】題文中歌德的話體現了自由與規則的關系,說明了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只有內心甘愿接受規則的約束,我們的心靈才會獲得真正的自由,無視規則、違背規則,我們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B符合題意;
A錯誤,無限制的自由會導致混亂與傷害;
CD與題意不符,應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規則和自由的關系。自由和規則不可分,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認真審題,把握規則和自由的關系,依據題文信息,對照選項分析選擇即可。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0分)
16.(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近代史年代尺
材料二:當世界近代史拉開序幕時,中國正好進入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清王朝在300多年統治時期,有過康乾盛世,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與發展。但在1640年及以后西方列強進行政治經濟革命,清統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固步自封不圖變革,導致近代前夜深刻的社會危機,最終大門被打開,中國社會性質被改變,跌落至最低谷。
(1)請列舉清朝鞏固邊疆措施二例。
(2)結合所學知識,歸納近代英國強盛和清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3)1840年是中國歷史的一塊界碑,你是怎樣理解的?結合材料一中B、C這段年代尺說明中國社會是怎樣跌落最低谷的.
(4)讀史是為了明理明智,這段近代史給我們哪些啟示?
【答案】(1)東北:抗擊沙俄入侵;西北:平定準噶爾部叛亂,設伊犁將軍;西部:設駐藏大臣等; 西南:大規模推行改土歸流; 東南沿海:設臺灣府。
(2)
  英國 清朝
政治 進行資產階級革命 封建專制統治
經濟 工業革命 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對外政策 殖民擴張和掠奪 閉關鎖國政策
(3)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由一個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始。1856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重;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中國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閉關鎖國只能導致落后,落后要挨打,所以要堅持改革開放;弱國無外交,所以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
【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統治前期在東北、西北、西藏、西南、東南沿海等地采取措施鞏固邊疆地區。根據教材知識回答即可。
(2)近代中國的落后和西方國家的強盛對比,主要從政治、經濟、對外政策角度分析。根據教材知識回答即可。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的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從封建社會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根據圖示信息,1840-1900年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即可。
(4)以史為鑒。中國近代史是屈辱史,因為中國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必須發展經濟,堅持改革開放。
故答案為:(1) 東北:抗擊沙俄入侵;西北:平定準噶爾部叛亂,設伊犁將軍;西部:設駐藏大臣等; 西南:大規模推行改土歸流; 東南沿海:設臺灣府。
(2)
  英國 清朝
政治 進行資產階級革命 封建專制統治
經濟 工業革命 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對外政策 殖民擴張和掠奪 閉關鎖國政策
(3) 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由一個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始。1856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重;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中國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 閉關鎖國只能導致落后,落后要挨打,所以要堅持改革開放;弱國無外交,所以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
【點評】本題考查中國近代歷史的有關知識難度略大,涉及清朝的盛衰歷程,需要整體把握中國的近代脈絡。
17.(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有學者認為,中國近代化探索依次經歷了這樣幾個步驟:“自我療傷”,“溫藥慢治”,“猛藥重治”,“開顱洗腦”
材料二:歐洲的啟蒙時代是偉大人物輩出的時代,他們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資本主義制度的設計者……他們的著作影響了世界許多地區的熱愛思考和正義的人們。
——摘編自《馬克思選集》
(1)材料一中“自我療傷”和“溫藥慢治”分別依次指什么歷史事件?兩事件的共同結局是什么?說明了什么道理?
(2)孟德斯鳩是歐洲啟蒙時代杰出的思想家,他為新的資本主義制度提出了怎樣的設想?結合近代美國的史實,說明近代資產階級是怎樣踐行他的設想的?
(3)根據以上材料,概括思想解放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有何積極影響?
【答案】(1)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都失敗了,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找到使中國走上獨立富強的道路(寫到失敗即給分) 說明①無論是地主階級洋務派還是資產階級維新派,都不能救中國。②地主階級改革,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都行不通。 ③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走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2)三權分立的共和制 1775年美國資產階級領導人民通過獨立戰爭贏得了民族獨立,1787年通過聯邦憲法,建立了三權分立的共和制國家。
(3)推動了思想文化的繁榮;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自我療傷”是地主階級的自救,指的是洋務運動;“溫藥慢治”指的是不傷及統治階級的根基,指的是戊戌變法。兩個事件的結局都沒有取得成功,沒有挽救中國。說明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救中國。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孟德斯鳩提出三權分立的觀點。最先得到實踐的是美國的獨立戰爭后,1787年憲法確立了美國的共和體制,實行三權分立。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類社會發展,需要思想基礎。
故答案為:(1) 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都失敗了,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找到使中國走上獨立富強的道路(寫到失敗即給分) 說明①無論是地主階級洋務派還是資產階級維新派,都不能救中國。②地主階級改革,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都行不通。 ③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走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2) 三權分立的共和制 1775年美國資產階級領導人民通過獨立戰爭贏得了民族獨立,1787年通過聯邦憲法,建立了三權分立的共和制國家。
(3) 推動了思想文化的繁榮;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點評】本題考查中國近代探索和美國的政治體制,都受到思想的指引,難度略大,尤其是(3)問,概括性強。
18.(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一:鄭和船隊帆船 圖二:致遠號巡洋艦
材料二:讀圖回答問題
圖三:冒著黑煙的英國鄉鎮 圖四:萊特兄弟的飛機
(1)圖一、圖二的船在動力上有何變化?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2)結合材料二,試從工業和交通角度分析這一動力的改變給當時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哪些積極變化?
(3)請結合兩次工業革命的史實證明“科技是一把雙刃劍”。
【答案】(1)從風力帆船到蒸汽輪船 第一次工業革命
(2)工業:蒸汽機成為工業生產的動力機器,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
交通:火車和輪船等交通工具的出現,促進了交通運輸業的產生和發展,方便了人們出行,加強了各地聯系,推動工業革命的發展。
(3)一方面,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能極大地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科技創新能力已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另一方面科技成果應用不當會給人類帶來負面影響乃至災難,如科技成果被用于戰爭,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蒸汽機、內燃機的廣泛使用促進了煤炭石油工業發展,但也會加劇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主要依靠風力,蒸汽輪船的動力是蒸汽,這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瓦特發明蒸汽機有關。
(2)根據圖片可知,圖三說明蒸汽動力應用于工廠,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圖四說明蒸汽動力應用于交通工具,方便了人們的出行。
(3)科技是一把雙刃劍說明運用辯證的方法看待科技的作用。科技應用于生產,促進生產的發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萍紤糜趹馉帲瑒t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故答案為(1) 從風力帆船到蒸汽輪船 第一次工業革命
(2) 工業:蒸汽機成為工業生產的動力機器,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
交通:火車和輪船等交通工具的出現,促進了交通運輸業的產生和發展,方便了人們出行,加強了各地聯系,推動工業革命的發展。
(3) 一方面,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能極大地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科技創新能力已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另一方面科技成果應用不當會給人類帶來負面影響乃至災難,如科技成果被用于戰爭,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蒸汽機、內燃機的廣泛使用促進了煤炭石油工業發展,但也會加劇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點評】本題考查科技的有關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辯證的分析觀點,難度略大。
19.(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20年5月,十三屆全國政協三次會議與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審議了《政府工作報告》;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習近平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表決通過了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等其他重大事項。今年特殊時期召開的兩會備受世界關注。
材料二: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1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共收到13718位網民提出的114574條意見。
材料三:民法典第一條規定: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1)全國兩會的召開反映了我國堅持哪些政治制度?
(2)材料一中表明全國人大依次行使了哪些職權?
(3)民法典“開門立法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這反映了公民行使哪一民主權利?
(4)材料三中“根據憲法,制定本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
(2)監督權;立法權;決定權
(3)建議權(或監督權)
(4)①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②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民法典作為普通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
【知識點】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內容;愛國統一戰線及多黨合作;憲法的地位及重要性;監督權
【解析】【分析】(1)題文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涉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國政協十三
屆三次會議召開,涉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據此作答即可。
(2)材料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了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權,十三屆全國人大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體現了人民代表大會的立法權, 表決通過了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等其他重大事項,體現了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權,據此作答。
(3)依據課本內容, 開門立法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體現了我國重視保障公民的建議監督權,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民主,據此作答。
(4)題文中,“根據憲法,制定本法”體現了憲法的地位,說明了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是憲法的具體化,據此作答。
故答案為(1)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
(2) 監督權;立法權;決定權
(3) 建議權(或監督權)
(4) ①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②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民法典作為普通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
【點評】此題考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 、人大的職權、公民的建議監督權、憲法的重要地位,解答本題要正確理解題意,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組織答案。
20.(2020九上·海曙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扇耳光、嘲笑謾罵、強迫脫衣和下跪搶奪財物……近年來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頻發,引發社會廣泛關注。2019年10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通知,要求各地開展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專項整治,要求建立健全防治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長效機制。有效預防中小學生欺凌行為發生,把校園建設成最安全最陽光的地方。
材料二:關于校園欺凌,各方有話說。
(1)以辱罵、毆打、恐嚇、搶奪財物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校園欺凌行為侵犯了受害者的哪些權利?
(2)假如你是受害者,你會怎樣用實際行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根據材料二,請從青少年自身角度就如何預防校園欺凌提兩條合理化建議(提示:從道德和法治的角度)
【答案】(1)生命健康權,財產(所有)權,人格尊嚴權
(2)①與這些同學講理交涉,告訴他們這是違法行為②向家長老師求助③通過撥打110向公安機關報警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道德:青少年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要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要學會換位思考,與人為善,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
法律:青少年要遵法、學法、守法、用法。依法自律,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勇于同不良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知識點】人格尊嚴權;社會經濟權利;生命健康權;維護權利守程序;樹立法律信仰
【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回答校園欺凌侵犯學生的權利,考查理解能力。校園欺凌的侮辱行為侵犯學生人格尊嚴權,敲詐勒索行為侵犯財產權,毆打行為侵犯生命健康權。
(2) 此題考查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考查識記能力。依據教材知識,結合中學生特點,從向家長、老師、教育部門求助,向公安機關保安,向法院起訴等非法律手段和法律手段等角度作答。
(3)此題要求從青少年自身角度回答如何預防校園欺凌,考查理解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校園欺凌行為反映部分青少年法治觀念淡薄,不懂得尊重他人,不能平等待人,因此從提高心理健康和道德水平作答;被欺凌者要學會依法維權,勇于并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據此解答即可。
故答案為:(1) 生命健康權,財產(所有)權,人格尊嚴權
(2) ①與這些同學講理交涉,告訴他們這是違法行為②向家長老師求助③通過撥打110向公安機關報警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 道德:青少年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要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要學會換位思考,與人為善,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
法律:青少年要遵法、學法、守法、用法。依法自律,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勇于同不良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點評】校園暴力是發生在校園中的一些學生信奉暴力決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壓小、以強凌弱等現象,校園暴力是個全球性的問題。校園暴力不僅給受害者的身體帶來傷害;更重要的是更為嚴重的心理上的傷害,使受害者產生不安全感,產生恐懼和焦慮。答題時要注意認真讀題,體會材料反映的問題或考察的目標是防范校園暴力,從而準確的聯系課本所學的內容,規范地去組織答案。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山市| 尼玛县| 湟源县| 昌乐县| 龙山县| 额济纳旗| 文化| 诏安县| 绥宁县| 武穴市| 惠东县| 湖北省| 开平市| 唐山市| 贵阳市| 远安县| 万荣县| 泰兴市| 千阳县| 南京市| 读书| 张家港市| 寿阳县| 洪洞县| 南溪县| 黔东| 商河县| 松滋市| 鄂托克旗| 汉寿县| 周宁县| 柳林县| 永昌县| 武城县| 林西县| 珠海市| 玛纳斯县| 惠安县| 阳谷县| 突泉县| 信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