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疫情與防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給人類帶來了重大災難,全球數以億計的人感染。關于這次疫情,我們有什么想研究的問題 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1][2],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證實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v疫情防控措施:管理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是預防傳染病的基本措施。結論:通過查閱資料,我知道傳染病的病原體不只有病毒,還有細菌等各種微生物,人體的免疫系統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我們減少被感染的風險....我想了解為什么同樣接觸過病有關新型冠狀人,有的人會被傳染,而有病毒和新冠肺的人卻沒事?怎樣才能避疫情嚴重的炎的知識免被傳染?地方為什么要對人員進出實行管控?年卡++”卡調查這是我收集到的有關新型冠狀病毒和新冠肺炎的知識,應該對探探的問題有幫助。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1.潛伏期1~14天,多為3~7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具有包膜天。的單股正鏈RNA病毒,是已知的第2.以發熱、干咳、乏力為主要表七種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它的現。部分患者以鼻塞、流涕、咽痛、嗅宿主包括哺乳動物和禽類等,可通過覺味覺減退或喪失、結膜炎、肌痛和腹人類上呼吸道入侵人體,并感染肺、瀉等為主要表現。重癥患者多在發病心臟、腎臟等多個器官。周后出現呼吸困難等癥狀…關于新冠肺炎的小知識1.傳染源: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在潛伏期即有傳染性,發病后5天內傳染性較強。2.傳播途徑: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經氣溶膠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后可獲得一定的免疫力。處理信息通過研究,我知道對疫情嚴重的地方實行人員進出管控是控制疫情的必要措施。我還通過網絡、報紙等渠道收集了一些其他防控措施和案例。通過分析、總結,我發現…新冠肺炎的個人防護符合接種條件者均應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并及時進行加強免疫接種。新冠肺炎病例的發現與報告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均衡營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發現符合養、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病例定義的疑似病例或新型冠狀提高健康素養,養成“一米線”、勤洗手、戴病毒抗原檢測結果為陽性者,應立口罩、公筷制等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打噴即采集標本進行核酸檢測或閉環嚏或咳嗽時應掩住口鼻。保持室內通風良轉運至有條件的上級醫療機構進好,科學做好個人防護,出現呼吸道癥狀時行核酸檢測,其間單人單間隔離。應及時到發熱門診就醫。近期去過高風險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者,進行集中地區或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接觸史隔離管理或送至定點醫院治療,并的,應主動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按照規定進行網絡直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