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霜和露分析比較霜和露的特點,猜一猜霜的形成需要什么條件。霜:霜”不是從天上降下來,“霜”是地面的水氣遇到寒冷天氣凝結成的。霜凍在秋、冬、春三季都會出現。霜是接近地層空氣中的水汽,直接在地面或近地面的物體上凝華而成的;而溫度越低,空氣密度就越大,比重也越大。隨著空氣的流動,最冷、最重的空氣就會往最低處流動,到達最低處停留后,逐漸積聚凝華成霜。所以通常洼地就比一般地方容易形成霜,洼地的植物也就特別容易被霜打。模擬霜的實驗:步驟:首先在 燒杯中倒入1 50克的碎冰和50毫升的水,然后再放入50克鹽,用攪拌棒攪拌,結果發現杯壁外側出現一層白霜,說明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后直接變成小冰晶的現象。實驗材料:(1)碎冰、鹽、水、攪拌棒、燒杯;實驗步驟:( 2 )①在燒杯中倒入150克的碎冰和50毫升的水。②再放入50克鹽,用攪拌棒攪拌。③杯壁外側出現一層白霜。露的形成: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傍晚或夜間,地面或地物由于輻射冷卻,使貼近地表面的空氣層也隨之降溫,當其溫度降到露點以下,即空氣中水汽含量過飽和時,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會有水汽的凝結。如果此時的露點溫度在0°C以上,在地面或地物.上就出現微小的水滴,稱為露。霜和露:露和霜一樣,也大都出現于天氣晴朗、無風或微風的夜晚。同時,容易有露形成的物體,也往往是表面積相對地大的、表面粗糙的、導熱性不良的物體。有時,在上半夜形成了露,下半夜溫度繼續降低,使物體上的露珠凍結起來,這叫做凍露。有人把它歸入霜的一類,但是它的形成過程是與霜不同的。在農作物生長的季節里,常有露出現。它對農業生產是有益的。在我國北方的夏季,蒸發很快,遇到缺雨干旱時,農作物的葉子有時白天被曬得卷縮發干,但是夜間有露,葉子就又恢復了原狀。人們常把雨露并稱,就是這個道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