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梁平縣福祿中學初二思品導學案 設計者:夏山 備課組長簽字 ________ 分管領導簽字______4.2主動溝通 健康成長班級: 姓名:一.學習目標 1.能夠運用角色互換的方法理解師生交往中的矛盾與沖突,能夠與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 2愿意與老師交往,積極與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 3.主動增進與老師的感情,尊敬老師、理解老師、體諒老師。重點:師生交往的基本原則與教師進行交往。難點:提高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能力。學習評價 一、自學導航一、師生交往新觀念1、傳統的師生關系的特點:學生把老師看做____ ,學生扮演著“____”的角色。2、新型的師生關系的特點:新型的師生關系建立在_______的基礎上。在這種關系中,師生之間______、互相尊重、______、_____。二、共筑師生情感橋梁1、化解與老師矛盾的途徑:________是一切交往的前提。2.主動與老師溝通的有效方法:從________的角度看問題;正確對待老師的____與批評;原諒老師的_____________。 三、選擇題1、學會“換位思考”我們就能夠發現師生交往的新空間,下列屬于師生交往的新行為的有( C )①大膽地向老師的學問挑戰,質疑老師的觀點 ②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 ③相信老師的學問,相信老師永遠是權威 ④和老師分享快樂,向老師傾訴煩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主動與老師溝通,要掌握的有效方法是( A )①設身處地地為老師著想 ②原諒老師的錯誤③不要與老師交朋友 ④禮貌待師 ⑤家長主動與老師保持聯系 ⑥注意場合 ⑦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和表揚 ⑧勿失分寸A、①②④⑥⑦⑧ B、③④⑤ C、⑥⑦⑧ D、①③⑤⑦3、據調查,一些學生把老師稱作是“警察”,把師生關系比作是“貓和老鼠”的關系。這種說法( D )A、是對師生關系的形象比喻 B、是對師生關系的真實反映C、是對老師的不信任 D、容易造成師生之間的隔閡、影響師生之間交往4、某中學餐廳里有這樣一條標語:“酸甜苦辣都是營養;批評表揚都是鼓勵。”這條標語體現了我們學過的什么道理( A )A、要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 B、在餐廳也不能忘記老師的教誨C、為了身體健康,酸甜苦辣都要吃 D、要從老師的角度看問題7、打開師生交往的新空間、最重要的是( A )A、改變對學生角色的認識 B、強調師道尊嚴,樹立老師的絕對權威 C、對學生嚴格要求,追求卓越D、以學生的喜惡為標準,在學習交往中全面崇尚學生的個性自學導航等級評定:課堂表現:優秀小組或個人二、新知探究1、在下面的情景中,怎樣與老師交往?情景一:我匆匆忙忙上樓梯,不小心撞在老師身上,于是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二:聯歡會上,老師和我們一起包餃子,餃子煮熟了,于是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四:課堂上,我有“開小差”的壞毛病。老師經常會批評我,于是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理課上,李老師正講得津津有味,突然,“砰”的一聲,學生方勇把一只空墨水瓶丟在地上,破碎聲引得教室里一陣騷動。李老師不問原因批評了方勇,但方勇堅持不認,李老師毫不客氣地將其趕出教室。以后幾天,方勇接連在物理課堂上看課外書,老師批評他時,他依然我行我素。后來經過了解才知道:那天李老師在講引力所發生的曲線變動時,出于好奇,方勇在書桌的下面墊了一本書,讓空墨水瓶往下落,誰知不小心摔碎了瓶子。而且據他反映,李老師只講定律、原理,從來不讓學生做實驗,同學們很有意見……(1)請你對李老師和方勇的行為進行簡要評價。 (2)如果你是李老師,你認為應該如何解決這沖突 學習記錄學習小結:檢測記錄 四.檢測練習1.(2008年廈門)曉雨因遲到受到老師批評。但當老師了解了曉雨遲到的原因后,隨即表揚了她。對老師的批評與表揚.曉雨同學應持的態度是( C ) A.表揚時飄飄然,批評時垂頭喪氣 B.只聽表揚,拒絕批評C.對批評不抱怨,對表揚不自滿 D.對表揚和批評不要在乎2.(2008年廣東)有位同學在日記中寫道:“我很愛戴我的老師,但有時也很害怕我的老師,我有許多話想和老師說,但又不敢說;我希望能和老師成為朋友,可又擔心老師瞧不起我。”這是許多同學內心的矛盾。對此,你的建議是( D )A.要理解老師的想法,化解與老師的矛盾 B.多交幾個朋友、多和同學溝通C.要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的為老師著想D.積極參加班級集體活動,在活動中主動與老師交流3.在師生交往中,我們應該( A )①頂撞老師 ②禮貌待師 ③在不同的場合選擇不同的交往策略 ④勿失分寸 ⑤與老師發生沖突 ⑥打聽老師的隱私 ②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①②⑥4.初中生小冬學習成績優秀,一次上課他的同桌向他借筆,老師以為他與同桌講話就狠狠批評他一頓。事后同學們都替小冬叫冤,小冬卻說:“老師今天對我的批評雖然有些過分,但我應該正確對待它。”小冬的這種想法表明他能( D ) A.大膽地向老師質疑 B.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 C.和老師分享快樂 D.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5.小力數學考試得了滿分,自認為數學己經不錯了,因此課堂上不專心聽講,課外也不做作業。數學老師發現后,及時找他談話,指出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使小力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更加勤奮學習。這表明( D )A.我們要和老師主動溝通 B.每個老師都有煩惱C.師生交往是學校生活的重要內容 D.老師是我們的清醒劑6.教師是一個古老的職業,我國古代有很多優秀的師生交往的范例,其中“亦師亦友”的主張啟發我們( C )①老師是我們的友伴 ②和老師的交往還體現在娛樂、生活和思想交往等方面 ③老師是我們的長輩,我們對他應惟命是從 ④我們和老師共同組成學校生活共同體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7.數學課上,同學們發現老師對一道幾何題的解法好像是錯的。這事要不要跟老師說呢?正確的做法是( C )A.不能跟老師說,怕老師批評 B.不要跟老師說,怕損害老師的形象 C.應該跟老師說,與老師主動溝通 D.應該埋怨老師,堅決不原諒老師的錯誤8.小明在上學的路上,見到一位老大爺不慎摔傷,便過去將他扶起來,然后撥打了“120”。將他送到醫院后才來到學校。結果遲到了30分鐘,正在上課的數學老師不分青紅皂白將他批評了一頓,說他驕傲了,“有了點成績就放松自己了,這樣下去是沒什么出息的”。小明很郁悶,你認為他應該( C )A.自認倒霉吧,以后不理會這樣的老師就是了B.當場與老師爭辯,說明自己的理由C.原諒老師的錯誤,課下單獨找老師解釋,說明情況,要注意場合和分寸 D.就當什么也沒發生二、非選擇題9.材料一:據2008年8月3日《今日早報》報道:14歲的小樓是浙江省義烏市一名初一學生。父母暑假把他送到了義烏市“小博士”輔導站讀書。小樓上課時總喜歡和同學聊天。學生對此有意見,嫌小樓“搗亂”課堂。可老師拿他沒什么辦法,批評根本不起作用。輔導站的老師竟請他到辦公室喝啤酒。這名學生醉酒后,整整睡了一個下午,也不能繼續“搗亂”課堂了。材料二:數學課上,老師發現一男同學小寒正聚精會神地看一部網游小說,便走過去將書拿走了。老師說:“還學不學習?不學滾出去!這個男同學也沒說什么,數學課又繼續進行。下課后這個男同學卻從口袋里掏出50元錢來,摔在課桌上,很沒好氣地說:那本書你沒收好了,我給你50元錢,你去給我買一本來!上述事件中,造成師生關系緊張的原因是什么? 教師教育方式不當,沒有做到與學生人格平等,互相尊重;學生不能站在老師的角度考慮問題,不懂得尊重老師。請你對小樓和小寒就如何與老師交往提幾點建議。 首先要主動與老師溝通;第二,要掌握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的具體方法,換位思考化解師生沖突,正確對待教師的表揚與批評,原諒老師的錯誤;第三,要注意禮貌待師,與老師交往要注意場合和勿失分寸;等等。10.威海藝校的學生在校園里可以用手機,但他們的課堂秩序從來沒有被手機鈴聲打斷過。學生們說,學校通情達理,我們當然也要遵守學校的規章。這就是威海藝校創新管理的結果。原來,以前威海藝校禁止學生帶手機、用手機,學生抵觸情緒很大。后來,學校變“禁”為“放”,不僅允許學生使用手機,還在教室里增加電源插座,免費為學生手機充電。但他們同時規定,上課和集會時間學生手機一律關機,學生們都非常理解支持。據此回答:(1)學校的這一做法體現了怎樣的師生關系?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學習,教學相長。老師是我們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是我們的朋友。(2)要建立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我們如何做?①要知師、愛師、敬師 ②既要尊敬老師又要理解老師 方法指導新型的師生關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在這種關系中,師生之間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學習、教學相長,老師是我們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是我們的朋友。師生交往新觀點共筑師生情感橋梁與老師交往的有效方法?主動溝通健康成長學會選擇,學會承擔掌握選擇的具體方法:樹立正確的選擇觀念:學會自主選擇的意義:迎接社會新挑戰①②③終身學習持續發展21世紀的特點:21世紀對我們的素質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