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XX 學校 2022年三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小學版)教師姓名: 任教年級:三 任教班級:班級 總人數 上期期末質量監測情況統計 備注100分 80分以上 60分以上 不及格73 43 0 39 39+2 1談談你的學生:二年級學生對科學課充滿了好奇,愛思考愛操作愛看視頻愛回答問題,大部分學生能及時準備實驗操作材料。從上學期的情況來看,學生對推力拉力、磁鐵的奧秘興趣濃厚,但探究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合作意識和組長的組織能力有待加強。上課積極發言,品學兼優的有:潘攀、劉蕓靜、趙蕊淇、董元博。學習有困難,反應慢的有郭煦辰、肖康翔、黃福星。上課不認真的有粟星辰、余昊林、陳君浩、張旭堯、劉凱瑞、李宗陽等。寫寫你制定的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單元/課題課標點(科學知識)科學態度、STSE一、空氣的研究 1、空氣占據空間嗎 2、空氣有質量嗎 3、空氣怎樣流動1、空氣具有質量并占有一定的 空間,形狀隨容器而變,沒有固定的體積 2、空氣的流動是風形成的原因1、細心觀察,大膽質疑,尊重 事實,培養探究興趣。 2、了解空氣與我們的生活的關 系,體會技術為科學研究帶來的便利二、各種各樣的動物 1、昆蟲 2、魚 3、鳥 4、哺乳動物 5、珍稀動物 1、生物具有區別于非生物的 特征 2、 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動物,不 同的動物具有許多不同的特征,同 一種動物也存在個體差異表現岀對幾類動物的觀察興趣。 細致觀察、如實描述。面對 有說服力的證據,能調整自己的觀點。 3、繼續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三、土壤 采集土壤 土壤的成分 土壤的種類 4、土壤的保護1、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許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種植物也存在個體差異。 2、地球表面大部分覆蓋著土 壤,生存著生物。 3、地球為人類生存提供著各種自然資源。 實事求是,嚴謹認真,樂于表達和分享 珍惜土壤資源,具有參與保護土壤資源的意識;愿意采取行動保護土壤資源。四、固體、液體和氣體 它們有確定的形狀嗎 它們有確定的體積嗎 它們有確定的質量嗎物質一般有三種狀態:固 態、液態和氣態。 2、利用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1、細心觀察,尊重事實。 2、生活中有很多與物質三態有 關的現象和問題。五、熱脹冷縮 1、知冷知熱 2、液體的熱脹冷縮 3、氣體的熱脹冷縮 4、固體的熱脹冷縮 1.物體具有質量、體積等特征。 2、用溫度來表示物體冷熱的 程度,攝氏度是溫度的一種計量 單位 3、加熱或冷卻時物體的體積會發生變化;加熱和冷卻也可以改 變某些物質的狀態能細心觀察,尊重事實,學 習科學家的科研精神,嘗試多 方法探究 知道溫度是生活中一項重要 的指標;熱脹冷縮在生產生活 中有很多現象和應用;溫度計 是熱脹冷縮原理的應用 培養辯證價值觀,理解科學 與技術之間的關系。六、學蔡倫造紙 蔡倫造紙的歷史 我們來造紙1、工程和技術的產品能夠改變 人們的生產、生活 2、技術發明通常蘊含著一定的 科學原理。 3、技術包括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產品。 4、工程的核心是設計。 5、設計需要考慮可利用的條件和制約因素,并不斷改進和完善。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 種思路、多樣方法設計造紙流 程并實施,愿意合作與分享。 增強民族自豪感。 了解并意識到人們不斷改進書寫材料以適應自己不斷增加的需求。 技術進步促進了社會文化的 發展。了解科學與技術、技術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關系。說說你所教的教材(內容、重難點、教法學法分析):第一單元“空氣的研究”:教材基于學生的認知起點,設置“空氣占據空間 嗎”“空氣有質量嗎”“空氣怎樣流動” 3課,以觀察、實驗為主要方式,引導學 生認識空氣占據空間、具有質量、怎樣流動。每課按“示例聚焦(情境導入)一 類比舉證(實驗、測量)一歸納特征一判斷檢驗一拓展遷移”的活動流程,認識 空氣的三個特征,重點訓練學生觀察、比較、實驗、測量、制作等技能。教材利 用常見的玻璃瓶、礦泉水瓶、乒乓球、水槽、漏斗等器材,引導學生進行實驗, 發現空氣占據空間;再用電子秤測量蘋果、牛奶等物品,引導學生在學習使用天 平的同時,引發學生產生關于空氣是否有質量的問題,并設計實驗發現空氣具有 質量;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空氣流動的相關現象,驅動學生用自制紙風車判斷熱 空氣是怎樣流動的,再用科技史驗證實驗發現,最后布設探究活動“模擬風的形 成”和指南車信箱“自然風的形成”,幫助學生理解風是怎樣形成的。 第二單元“各種各樣的動物”:教材采用“分分總”的結構構建單元,按由 淺入深、由點到面的思路,布設“昆蟲”“魚”“鳥”“哺乳動物”“珍稀動物” 5 課。前4課均按“情境導入一示例聚焦(觀察身體特征)一類比舉證(比較其他 動物)一提煉概念(叫什么)一判斷檢驗”的活動流程,重點訓練學生觀察、比 較、類比、分類等技能,引導學生自主建構“昆蟲”“魚”“鳥”“哺乳動物”等 動物類別概念。第5課引導學生搜集“珍稀動物”的資料,引導學生追尋它們成 為珍稀動物的原因,激發保護動物的自主意識,主動尋找保護它們的辦法。 第三單元“土壤”:教材基于三年級學生對土壤的神秘感:“土壤里有什么?” “土壤里為什么能長出莊稼 ”布設“采集土壤” “土壤的成分” “土壤的種類” “土壤的保護”四個層層遞進的課題,引導學生通過6個科學探究活動,了解土壤 的構成,了解土壤對于人類的作用,感悟到保護土壤的重要意義,并主動參與到 保護土壤的行動中來,重點訓練學生的觀察、實驗、比較、分類和提問能力,兼 顧調查、分析等其他探究能力。教材以“本地土壤”為研究對象,既符合教材 “研究身邊物體”的要求,同時又體現了 “從科學走向生活”的新理念,并貫穿 熱愛家鄉的思想。 第四單元)固體、液體和氣體”:教材以比較物體的形狀、體積、質量“變” 與“不變”為線索,布設了 “它們有確定的形狀嗎”“它們有確定的體積嗎”和 “它們有確定的質量嗎” 3課,共6個活動,引導學生針對固體、液體和氣體的形 狀、體積、質量進行對比觀察、對比實驗、對比測量,發現它們是否有確定的形 狀、體積和質量,進一步認識固體、液體和氣體的特征,重點訓練學生的觀察、 實驗測量能力、歸納抽象能力,并學習使用量筒。 第五單元“熱脹冷縮”:教材從學生感知冷熱的活動中引發矛盾,引出問題, 進而提出溫度的概念,并學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從探究溫度計的制作原理,進而發現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從觀察“熱水中癟乒乓球恢復形狀”這一現象,引 發學生探究空氣是否會熱脹冷縮;從“英國第一條發生扭曲和斷裂的鐵軌”現象, 引發學生探究固體是否會熱脹冷縮。教材有3課用科技史創設問題情境導入課題, 凸顯科技史特色,通過一番實驗探究明了后,又回歸生活,通過資料的呈現、事 例的列舉、親手設計制作等途徑,拓寬、加深學生的認識,讓學生感受到身邊處 處有科學,科學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現代社會中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本單元 能力訓練的重點是觀察、實驗、記錄、分析能力,兼顧培訓學生細致、認真、嚴謹的科學學習態度。 第六單元“學蔡倫造紙”:教材采用“重演科技史”的思路,布設)蔡倫造 紙的歷史” “我們來造紙” 2課,共6個活動,以“書寫材料的演變”科技史為載 體,引導學生學習蔡倫造紙技術,研究現代紙的材料、結構,為學生設計造紙方 案作好鋪墊。按“設計方案(案例引導)一制作一試驗評估一改進優化”的思 路,驅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完成造紙任務,經歷“做技術”的全過程,以 “設計”為核心,訓練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技術素養。聊聊你的措施(有效教學、學習輔導、習慣養成):1、把握小學生心理特點,注重培養興趣和習慣 三年級學生的觀察、比較、分類、制作等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發展,然而, 學習內容和教學目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搞好本學期科學課教學,既要了解本 學期各單元的教學目標,更要了解學生的已有認知水平,還要了解這個年齡段學 生的認識特點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心理特點,并針對這些特點開展教學活動。 (1)問題情境導向,激活探究興趣 (2)精心組織活動,把握教、扶、放時機 (3)尊重個性發展,重視習慣培養 2、優化科學探究課教學,重視探究能力培養 科學探究與交流是一個過程,是一種科學學習方式和科學研究的方式,是形 成科學觀念、發展科學思維、形成科學態度的主要手段和途徑,同時,也是一種綜合的能力。 中年級定位于引導性探究,將側重訓練借助工具或儀器觀察、測量、描述、 類比、歸納、抽象、概括、分析等單項技能方法,以及提出問題、搜集證據、處 理信息等綜合技能。 3、優化概念課教學,注重概念自主建構 概念是從自然現象、科學事實和實驗中運用邏輯思維的方法抽象出來的,把 一些事物本質的、共同的特征或屬性集中起來加以概括而形成的。因此,概念建 構需要以觀察(實驗)、比較為基礎,再針對搜集的信息運用歸納、抽象、概括等 邏輯思維方法概括而成。 4、明確觀察活動要求,注重觀察能力培養 (1)必須準備好觀察材料。 (2)把握各課的觀察重點。“讓我們從觀察開始”的重點是對學生的感官進 行訓練,使學生認識幾種基本的顏色、形狀、氣味、味道,會用光滑、粗糙描述 物體表面的質地;“認識天氣”的觀察重點是觀察天氣的變化;“生活中的材料” 是觀察物體由哪些材料組成的,觀察重點是教給學生“把整體分為部分”進行觀 察的方法。 (3)掌握觀察活動的基本步驟:明確觀察的目的。講解觀察重點和觀察方法。 學生分組觀察。匯報觀察結果。教師小結。 5、規范實驗操作流程,加強安全防范意識 保持一個有組織、有秩序的活動空間。遵循規定的安全實驗程序。建議并執行恰當的安全操作步驟。意識到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和安全隱患,如在用火加熱或使用化學藥品 時可能出現的灼傷;使用玻璃器皿或銳器時可能出現的刺傷;觀察動植物實體時 可能出現的意外傷人;以及感官觀察時的安全隱患,如強光、強噪聲、強刺激異味,戶外活動碰觸不明物體,等等。認真按照教材和教師的指導、示范進行活動(包括戶外)。始終關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定定你執教的研究課:上課時間:第 周 級別: 課題: :想想你(將)展開的課題研究:研究的內容和方法:教學進度: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 備注1 常規教育,上期試卷分析1 上期期末總結,編座位,翻閱新書1 2 白板教學 8.30-9.32 空氣占據空間嗎 1 1.2 空氣有質量嗎 1 2 白板、實驗教學9.6-9.103 1.2 空氣有質量嗎 1 1.3 空氣怎樣流動 1 2 白板、實驗教學9.13-9.174 中秋放假 0 2.1昆蟲 1 1 白板、實驗教學9.20-9.245 2.2 魚 1 國慶放假 1 白板、實驗教學9.27-10.16 國慶放假 0 10.4-10.87 2.3 鳥 1 2.4 哺乳動物 1 2 白板、實驗教學10.11-10.158 2.5 珍稀動物 1 第一二單元復習檢測1 2 白板、實驗教學10.18-10.229 3.1 采集土壤 1 3.2 土壤的成分 1 2 白板、實驗教學10.25-10.2910 3.3 土壤的種類 1 3.4 土壤的保護 1 2 白板、實驗教學 11.1-11.511 期中復習 1 期中測試 1 2 白板教學 11.8-11.1212 第三單元復習檢測 1 4.1 它們有確定的形狀嗎 1 2 白板、實驗教學11.15-11.1913 4.2它們有確定的體積嗎 1 4.3 它們有確定的質量嗎 1 2 白板、實驗教學11.22-11.2614 第四單元復習檢測 1 5.1 知冷知熱 1 2 白板、實驗教學11.29-12.315 5.2 液體的熱脹冷縮 1 5.3 氣體的熱脹冷縮 1 2 白板、實驗教學12.6-12.1016 5.4 固體的熱脹冷縮 1 6.1 蔡倫造紙的歷史 1 2 白板、實驗教學12.13-12.1717 6.2我們來造紙 2 2 白板、實驗教學12.20-12.2418 第五六單元復習檢測 1 期末復習 1 2 12.27-12.3119 期末復習 2 2 1.3-1.720 期末考試 2 1.10-1.1421 期末總結 1.17-1.21本學期將準備的教具: 單元單元/課題活動材料準備課時 建議一、空氣的研究1.空氣占據空間嗎玻璃瓶、橡膠塞、漏斗、燒杯、石塊、吸管、水槽、乒乓球、 去底的礦泉水瓶、水、學生活動手冊等12.空氣有質量嗎分組材料:托盤天平、簡易天平、電子秤、蘋果、牛奶、小皮 球、打氣筒等23.空氣怎樣流動分組實驗材料:5cmX5cm的繪圖紙4~6張、圓規1個 、圖釘4~6枚、小木棍(或竹筷)4~6支、 小剪刀、蠟燭、火柴、蚊香、模擬風的形成實驗裝置箱等。1二、各種各樣的動物1.昆蟲分組材料:印有螞蟻、蜻蜓、蝗蟲的動物卡片或標本 教師材料:蜜蜂、蟋蟀身體結構圖;蜈蚣、蜘蛛、天牛、螳螂等動物圖片。12.魚分組材料:水槽、放大鏡、毛巾、鑲子、小金魚;草魚、鯽魚圖片。 教師材料:實物投影;金魚圖片、金魚身體結構圖;魚在水中游的視頻素材。13.鳥分組材料:鴿子的羽毛、滴瓶、滴管、剪刀、放大鏡 教師準備:鴕鳥、雞、蝙蝠、蜻蜓、鴿子圖片PPT14.哺乳動物分組材料:貓、羊、狗等常見哺乳動物繁殖與哺育圖卡 教師材料:藍鯨、 蝙蝠、鼩鼱等動物的相關圖文資料15.珍稀動物分組材料:提前布置任務,搜集中國常見的一些珍稀動物的資料。 教師材料:中國特有野生珍稀動物的PPT或視頻資料1三、土壤1.采集土壤分組材料:土壤標簽卡、花鏟、可密封的塑料袋、白紙、記錄紙 教師準備:土壤標簽卡、土壤標本、標本制作微課。12.土壤的成分分組材料:土壤標本、托盤、放大鏡、鑷子、燒杯、攪拌棒、塑料袋。 教師準備:提前靜置的用水分離土壤的實驗材料13.土壤的種類分組材料:沙質土、黏質土、壤土土壤標本、托盤、放大鏡、 噴壺、觀察滲水性材料、燒杯、鏟子 教師準備:土樣、土壤分類知識圖片、不同類型的土壤、花盆。14.土壤的保護教師準備:PPT課件,人類破壞土壤資源圖片、視頻。保持水土實驗演示材料1四、固體、 液體和氣 體1.它們有確定的形狀嗎分組材料:七巧板、塑料收納箱、玻璃彈珠、積木、兒童小玩具、水、不同形狀的玻璃容器、打氣筒、各種形狀的氣球 教師準備:集氣瓶、玻璃蓋片、火柴(打火機)、白紙12.它們有確定的體積嗎分組材料:橡皮、注射器、水、塑料盒、燒杯、量筒、不規則形狀的石塊13.它們有確定的質量嗎分組材料:橡皮泥、冰、杯子、電子秤(天平)、氣球 教師準備:蠟燭、氣球、橘子、燒杯、水、火柴(打火機)1五、熱脹 冷縮1.知冷知熱分組材料:燒杯、不同溫度的水、紅水溫度計 演示材料:演示溫度計、體溫計、水銀溫度計等其他溫度計12.液體的熱脹冷縮制作液體熱脹冷縮實驗裝置材料(紅水、帶塞的玻璃小瓶、透明的細玻璃線管或塑料管或透明吸管)、冷水、煤油、灑精、水槽、熱水13.氣體的熱脹冷縮教師演示材料:癟乒乓球、熱水 學生實驗材料:燒瓶、氣球、帶導管的單孔膠塞、帶軟管的膠塞、燒杯14.固體的熱脹冷縮固體熱脹冷縮實驗裝置(金屬球、金屬環)、灑精燈、火柴、 燒杯、水等。1六、學蔡 倫造紙1.蔡倫造紙的歷史分組材料:竹片、木片、毛筆或軟筆等;放大鏡、各種紙。演示材料:代書寫材料的發展以及呈現蔡倫造紙各流程的影像或教學課件。12.我們來造紙分組材料:牛皮紙、衛生卷紙、報紙、復印紙、作業本紙、紙盒、麻料、樹皮等;水槽、玻璃棒、抄紙器、 泡沫塑料板、吹風機等。演示材料:教學課件、現代造紙工藝的相關影像資料等。2學校審閱意見:(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