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4.不一樣的“感冒”2022年新大象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顯微鏡下的世界教學目標:科學觀念:了解感冒大多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科學思維:通過收集資料,正確理解細菌和病毒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實踐探究:結合醫生的處方,正確認識安全用藥常識。態度責任:生病了學會請病假,知道去醫院就醫的流程,不同的感冒用藥不同,要經過化驗診斷后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自己不能盲目用藥或憑經驗用藥。新知導入:究究和探探都感冒了。老師,我感冒了,發燒、咳嗽、流鼻涕,想請幾天假。好的,讓你爸媽帶你去發熱門診看一下吧!新知導入:究究和探探都感冒了。老師,我感冒兩天了還沒好,想請幾天假。好的,你沒有發燒,讓你爸媽帶你去醫院普通門診看一下吧!提出問題:你知道去醫院就醫的流程嗎?新知講解:新知講解:新知講解:感冒是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可由不同的微生物引起,醫生可以根據血液化驗結果來診斷病因,然后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新知講解:感冒病毒性感染細菌性感染調查活動:醫生的檢查結果新知講解:上呼吸道感染可能由細菌引起,也可能由病毒引起。醫學上所說的感冒通常特指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疾病。新知講解:新知講解:病毒和細菌都是肉眼難以觀察到的微生物。細菌是單細胞生物,和真菌不同的是,細菌的細胞沒有細胞核,病毒則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有一部分細菌對人體有益,如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而有些病毒和細菌能引起多種疾病,如流感病毒、痢疾桿菌……搜集證據:得出結論:微生物真菌病毒細菌微生物通常是用肉眼難以直接看到或看不清楚的一切微小生物的總稱,包括真菌、細菌、病毒等,它們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知識鏈接:醫生,這是給我開的藥,我該怎么吃呢?知識連接:1.有病時要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化驗和診斷,并根據診斷結果針對病因或癥狀合理用藥。2.要根據醫囑定時定量用藥,不要私自增減藥量、改變用藥時間、停止用藥,不要不經診斷盲目用藥或私自在醫囑之外增加其他藥品。3.要記錄自己的藥物過敏史并告訴醫生,避免藥物過敏。4.口服藥一般用一定量的溫開水送服。外用藥禁止口服。5.不可服用過期、變質的藥物。6.根據醫囑自己購買藥品時一定要到正規藥店購買正規藥企生產的藥品,保健品食品不能代替藥品用于治療。7.抗生素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8.用藥期間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時應立即停止用藥并及時就醫。安全用藥小知識遷移應用: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4《不一樣的“感冒”》課件.pptx 視頻1.mp4 視頻2.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