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冀少版八年生物上冊 5.1.1細菌 第1課時 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5.1.1細菌 第1課時 單元 五 學科 生物 年級 八教材分析 《細菌》是冀少版初中生物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節在介紹細菌時,是從細菌的發現史引入的,通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問題、歸納總結感受科學研究的重要性;在介紹細菌的形態結構時,教材突出了直觀性,文字以及圖片直觀介紹了細菌的大小和形態分類;通過觀察與思考直觀的展示了細菌的結構,引導學生動腦思考,從回憶動植物細胞入手,觀察三者結構的異同點,引出細菌的營養方式;通過電鏡下細菌分裂的直觀展示形成芽孢的特點,明確細菌的廣泛分布,從而加深對細菌認識。教學 目標 生命觀念:通過對細菌生殖的學習,教育學生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科學思維:通過與動、植物細胞的比較,推測出細菌的營養方式。 科學探究:描述出細菌的形態結構特點,通過細菌營養方式的推測,培養學生科學推斷能力。 社會責任: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總結等思維能力和小組合作探究能力。引導學生能應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重點 1.細菌的形態結構特點 2.細菌的營養方式難點 1.比較細菌與植物細胞的主要區別,推測細菌的營養方式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身邊事 視頻:細菌和分布 嬰兒出生僅僅數十秒后,就會被細菌包圍,彼此終身相伴。在我們的皮膚上、鼻腔、口腔和腸道里,生活著成千上萬的細菌,而我們并沒有感覺到它們的存在。你知道細菌究竟有多小,它們長什么樣子,又是怎樣生活的嗎?講授新課 細菌、真菌和病毒為數眾多,無處不在:它們的個體多數十分微小,必須借助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才能夠觀察得到。因此,人們把細菌、真菌和病毒等生物統稱為微生物。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十分密切,有些微生物對人類有益,有些能夠導致人類和動植物發生病害。同時,微生物對于生物圈中的物質循環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人們在不斷地研究微生物,以便更好地保護和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有害微生物。 在微生物中,細菌和病毒的身體都極其微小,結構非常簡單;它們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極廣,個體數量很多,與人類的關系十分密切。 一、細菌的形態結構 1.細菌的形態 視頻:細菌的大小與形態 細菌非常微小 細菌的基本形態一般有球形、桿形、螺旋形三種。球形的如引起肺炎的肺炎雙球菌,桿形的如生活在人和動物大腸內的大腸桿菌,螺旋形的如產生沼氣的甲烷螺旋菌等。 2.細菌的結構 視頻:細菌的結構 細菌是單細胞生物,一個細菌就是一個細胞,有些細菌相互連接成球團或長鏈,但是,每個細菌都是獨立生活的。 如圖所示,細菌的細胞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結構構成。細菌與動植物細胞的主要區別是它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遺傳物質(DNA)集中的區域,稱為擬核。因此,細菌屬于原核生物。 注意 與動植物細胞相比,細菌無成形的細胞核,只有遺傳物質(DNA)集中的區域,這說明了細菌的原始性。 此外,有些細菌具有能夠擺動的鞭毛,可以在水中游動。 鞭毛是某些細菌的特殊結構,它是從細胞膜上的一個基點生出的穿過細胞壁和莢膜的細長絲狀物,其長度可以是菌體長度的幾倍。細菌依靠鞭毛的擺動游動。 有些細菌的細胞壁外面有一層具有黏性的莢膜,莢膜對細菌有一定的保護和營養作用。 拓展 莢膜是某些細菌細胞壁外面膠狀的黏液層。英膜的厚度因細菌種類的不同而不同。英膜有抗吞噬和抗干燥作用,還有貯存營養物質和堆積代謝廢物的作用。因此,有莢膜的致病細菌不能完全被白細胞吞噬,一般毒性較強。 視頻:休眠體——芽孢 有些細菌在一定的條件下,細胞里面形成一個橢圓形的休眠體,叫芽孢。芽孢的壁很厚,對干旱、低溫、高溫等惡劣的環境有很強的抵抗力。例如,有的細菌的芽孢煮沸3個小時以后才死亡。芽孢又小又輕,可以隨風飄散。當環境(如溫度、水分)適宜的時候,芽孢又可以萌發,形成一個細菌。 一個細菌只能形成一個芽孢,一個芽孢萌發后只能形成一個細菌,這個過程中沒有個體數目的增加,可見芽孢不是生殖細胞。 規律總結 細菌與動植物細胞的區別 項目細菌細胞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細胞壁有無有細胞膜有有有細胞質有有有細胞核無成形的細胞核有成形的細胞核有成形的細胞核葉綠體無無有二、細菌的生命活動 視頻:細菌的營養方式 1.細菌的營養方式 (1)異養:絕大多數細菌不含葉綠素,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這種營養方式稱為異養。 (2)自養:少數細菌能夠以無機物為原料,靠自己制造的有機物來維持生命,這種營養方式稱為自養,如藍細菌(藍藻)。 拓展提高 自養細菌 自養細菌可以分為兩類:一類能氧化無機物,利用氧化時所產生的能量來制造有機物,這類細菌稱為化能合成細菌,如硫細菌;另一類細胞內含有光合色素,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機物,與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很相似,這類細菌稱為光能合成細菌,簡稱光合細菌,如藍細菌。 2.細菌的生活方式 絕大多數細菌的營養方式為異養,主要有兩種生活方式:腐生和寄生。 (1)腐生:有的細菌依靠分解動物尸體、糞便和植物的枯枝落葉等獲得有機物,進行腐生生活,這類細菌稱為腐生細菌,如枯草桿菌等。 (2)寄生:有的細菌依靠從活的動植物體和人體內吸取有機養料,進行寄生生活,這類細菌稱為寄生細菌,如結核桿菌等。 3.對氧氣的需求 (1)有些細菌需要在有氧條件下進行呼吸,這類細菌叫做好氧性細菌,如枯草桿菌。 (2)有些細菌需要在無氧條件下進行呼吸,這類細菌叫做厭氧性細菌,如破傷風桿菌、甲烷細菌(甲烷螺旋菌)。 (3)有些細菌在有氧和無氧的環境中都能進行呼吸,這類細菌叫做兼性厭氧菌。 無論在有氧條件下還是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的呼吸,都是細菌獲得能量的過程。 細菌的營養方式和呼吸類型 類型舉例營養異養腐生醋酸桿菌、根瘤菌寄生結核桿菌、痢疾桿菌自養藍細菌呼吸有氧呼吸枯草桿菌無氧呼吸乳酸菌、甲烷細菌易誤點辨析 誤認為細菌的營養方式都是異養 細菌的營養方式主要有兩種:異養和自養。大多數細菌的營養方式是異養,極少數細菌的營養方式是自養。 誤認為細菌在惡劣環境時形成莢膜來抵抗不良環境 細菌的莢膜對細菌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對不良環境具有較強抵抗能力的是芽孢 拓展提高 你見過泡菜壇嗎?知道泡菜的制作原理嗎? 泡菜壇為什么要用水來封口? 制作泡菜時,既要給泡菜壇加蓋,還要用一圈水來封口,目的是防止外界的空氣進入壇內,造成壇內缺氧的環境。 泡菜發酵所需的乳酸菌能夠在缺少氧的環境下生存,把蔬菜中的有機物轉變為乳酸 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機物生成乳酸。 初識微生物 知道微生物的分布廣 知道細菌的大小及形態 識別細菌的結構 知道細菌各結構的主要功能 知道鞭毛的用途 知道莢膜 知道芽孢的作用 進行規律總結 知道細菌的營養方式 知道細菌的生活方式 知道細菌對氧氣的需求 了解自養細菌 歸納細菌的營養方式和呼吸類型 了解兩個易識誤點 概述微生物 介紹微生物的分布 介紹細菌的大小及形態 指導識別細菌的結構 介紹細菌各結構的主要功能 介紹鞭毛的用途 介紹莢膜 介紹芽孢的作用 引導規律總結 介紹細菌的營養方式 介紹細菌的生活方式 介紹細菌對氧氣的需求 拓展介紹自養細菌 引導歸納課堂練習 1.在結構上,細菌沒有( D ) A.細胞壁 B.細胞結構 C.DNA D.成形的細胞核 2.當生物體在缺乏空氣的條件下腐爛時,會放出一種氣體,我們把它稱為沼氣。沼氣通常含有60%的甲烷,其余的大部分是二氧化碳。經研究可知,沼氣是甲烷細菌在分解腐爛物質時釋放出來的。則甲烷細菌的呼吸方式和營養方式分別為( B ) A.有氧呼吸、異養型 B.無氧呼吸、異養型 C.有氧呼吸、自養型 D.無氧呼吸、自養型 3.下列關于細菌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C ) A.細菌有成形的細胞核 B.細菌沒有遺傳物質 C.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 D.細菌對人類都是有害的 4.蘇云金桿菌的芽孢能通過害蟲破損的消化道進入其血液,在害蟲的血液中蘇云金桿菌可以大量繁殖,使其死亡。蘇云金桿菌的芽孢屬于( B ) A.莢膜 B.休眠體 C.生殖細胞 D.色素體 5.下列細菌營寄生生活的是( C ) ①分解枯枝落葉的枯草桿菌 ②生活在人體腸道內的痢疾桿菌 ③制作泡菜過程中利用的乳酸桿菌 ④使人患扁桃體炎的鏈球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關于細菌營養方式的描述,正確的是( C ) A.進行腐生生活的細菌,能夠將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 B.所有細菌都不能利用光能將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 C.營寄生生活的細菌,只能靠吸收活的動植物體內或體表的有機物來生活 D.細菌只能靠分解動植物的遺體來生活 習題訓練 知識鞏固應用課堂小結 1.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細菌的細胞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結構構成,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有擬核;有些細菌有鞭毛、莢膜等特殊結構。 2.絕大多數細菌的營養方式是異養,主要有腐生和寄生兩種。板書作業布置 1.完成教材94頁當堂練 2.嘗試完成教材95頁試試看 3.閱讀教材95頁開眼界——濫用抗生素催生“超級細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