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冀少版八年生物上冊 5.1.2病毒 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5.1.2病毒 單元 五 學科 生物 年級 八教材分析 本節(jié)的學習內(nèi)容包括: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病毒的生命活動特點,病毒對動植物和人體的危害以及在生物防治、醫(yī)學和基因工程的應用。教材內(nèi)容的安排著力突出了病毒的特殊性。目前對于病毒的研究還有許多未解之謎,如病毒與細胞的相互關系、病毒在進化上的地位等。由于條件的限制,學生不能親子觀察到病毒的形態(tài)和大小。為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課文配有病毒圖片和結構模式圖,并安排了制作噬菌體模型的活動。學習 目標 生命觀念:通過了解病毒傳染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及其在預防接種方面的應用,關注人類的健康問題。 科學思維: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分析理解資料能力。認識病毒對人類的害與利的兩面性,確立一分為二的辨證觀點。 科學探究:了解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命活動的特點;嘗試制作噬菌體的模型,提高動手能力。 社會責任:舉例說出病毒對動、植物和人體的危害,以及生物防治和基因工程中的應用。重點 1.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 2.病毒與人類的關系。難點 1.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命活動的特點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身邊事 新冠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致肺炎;起初發(fā)熱、力、干咳,逐漸出現(xiàn)呼吸困難等;具備人傳染人的能力,正確佩戴口罩加強防護;多數(shù)預后良好,少數(shù)病情危重,甚至可致死亡。 什么是病毒?它是怎樣生活的?講授新課 一、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 1.病毒的大小 病毒的大小是用納米來表示的。如果將一根頭發(fā)絲橫切,在其橫1納切面上能放上大約1億個病毒。病毒極其微小,需要借助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視頻: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 2.病毒的形態(tài) 病毒的形態(tài)多種多樣,主要有球狀(如流感病毒)、桿狀(如煙草花葉病毒)、蝌蚪狀(如大腸桿菌噬菌體)等。 3.病毒的結構 病毒是一類不具有細胞結構的特殊生物,雖然形態(tài)差別較大,但基本結構相似,只有蛋白質外殼和核酸組成的核心兩部分。有的病毒含有的核酸是DNA,有的病毒含有的核酸是RNA。例如,噬菌體是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內(nèi)的病毒,它的身體包括頭部和尾部兩部分,頭部呈正多面體,頭部的外殼和尾部是蛋白質分子,頭部的內(nèi)部含有核酸分子。 拓展 病毒結構中的蛋白質和核酸合稱為核衣殼。 二、病毒的生命活動 1.病毒的生活 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nèi)。這些被寄生的生物叫做寄主。又叫做宿主。 2.病毒的增殖 病毒在寄主細胞里進行復制增殖,它在自身遺傳物質的指導下,利用寄主細胞里的結構和原料,制造出新的病毒。 病毒離開寄主細胞,就不再有任何生命活動;一旦有機會侵入活細胞,生命活動又重新開始。 病毒的寄生和增殖能摧毀寄主細胞。 3.病毒的主要特征 個體極其微小,沒有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外殼和核酸組成的核心;專門寄生在活細胞內(nèi),以復制方式增殖。 4.病毒的分類 (1)根據(jù)寄主的不同,可以將病毒分成三類。 ①植物病毒:專門寄生在植物細胞里的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 ②動物病毒:專門寄生在動物或人細胞里的病毒,如流感病毒。 ③細菌病毒: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里的病毒,也叫噬菌體。 (2)根據(jù)遺傳物質的不同,可以將病毒分為DNA病毒和RNA病毒。 教材第97頁“討論” 1.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nèi)。 2.根據(jù)寄主的不同,可以把病毒分為植物病毒、動物病毒和細菌病毒。 三、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視頻: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病毒的傳播及對人類的影響 (1)病毒的傳播 病毒往往通過接觸、空氣、水、傷口、血液和生物媒介等途徑進行傳播。 (2)病毒對人類的影響 ①有害方面 病毒的傳播會引起人、動物、植物的多種疾病。引起人患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又叫小兒麻痹癥)等,引起動物患豬瘟、雞瘟等,引起植物患番茄叢矮病、棗瘋病等。 ②有利方面 根據(jù)噬菌體具有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里的特性,人們可利用噬菌體來治療一些由細菌引起的疾病。例如,燒傷病人容易感染綠膿桿菌,引起化膿性炎癥,于是,人們利用綠膿桿菌噬菌體來控制綠膿桿菌的感染。利用昆蟲病毒可以進行農(nóng)林病蟲害的防治,我國利用病毒防治松毛蟲、黏蟲、棉鈴蟲、地老虎等蟲害,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在生物工程中,利用病毒能夠特異侵染某種寄主細胞的特點,可以讓某種病毒攜帶動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進入相應細胞,來達到轉基因或基因治療的目的。我國科學家利用病毒作載體,成功地培育出抗蟲棉新品種,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 2.病毒的防治 人類可以使用疫苗控制病毒感染。疫苗有兩種,即活疫苗和死疫苗。 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預防結核?。┞檎钜呙纾A防麻疹)、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小兒麻痹癥);常用的死疫苗有百日咳疫苗、傷寒疫苗、霍亂疫苗、流行性乙型腦炎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知道病毒的大小 知道病毒的形態(tài) 明確病毒的結構 知道病毒的生活 知道病毒的增殖方式 歸納病毒的主要特征 知道病毒的分類 知道病毒的傳播方式 知道病毒的有害方面 知道病毒的有利方面 知道病毒的防治方法 介紹病毒的大小 介紹病毒的形態(tài) 介紹病毒的結構 介紹病毒的生活 介紹病毒的增殖方式 引導歸納病毒的主要特征 介紹病毒的分類 介紹病毒的傳播方式 介紹病毒的有害方面 介紹病毒的有利方面 介紹病毒的防治方法課堂練習 1.下列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具有細胞核 B.具有細胞壁 C.具有遺傳物質 D.與細菌大小接近 2.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讓人們再次認識到病毒性傳染病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下列關于病毒的說法,錯誤的是( A ) A.通過分裂的方式進行增殖 B.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nèi) C.由蛋白質和遺傳物質組成 D.綠膿桿菌噬菌體屬于細菌病毒 3.下列關于病毒與人類關系的描述,正確的是( D ) ①給人類帶來多種流行病 ②可制成疫苗,用于防治傳染病 ③用于基因工程 ④沒有細胞結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關于病毒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D ) A.沒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活 B.由蛋白質外殼和內(nèi)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C.個體微小,在光學顯微鏡下無法看到 D.都會引起人類患病 5.病毒學家在研究艾滋病病毒時,下列各種材料可用于制作該病毒培養(yǎng)基的是( C ) A.新鮮的煙草 B.活的大腸桿菌 C.新鮮的腎臟 D.新鮮的牛奶 6.下列關于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的說法,錯誤的是( B ) A.病毒可以引起人類患多種疾病,危害人類健康 B.病毒主要是對人和一些動物有害,對農(nóng)作物基本上沒有害處 C.在基因工程中,小小病毒幫了大忙 D.某些病毒可被用來制取疫苗,預防疾病 習題訓練 知道鞏固訓練課堂小結 1.病毒的主要特征是:個體極其微小,沒有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外殼和核酸組成的核心;專門寄生在活細胞內(nèi),以復制方式增殖。 2.病毒依據(jù)寄主不同,可分為植物病毒、動物病毒和細菌病毒。 3.病毒不都對人類有害,有些病毒在生物工程和醫(yī)療方面有很大的用途。板書作業(yè)布置 1.完成教材99頁當堂練 2.閱讀教材99頁開眼界——易變的流感病毒 3.查閱資料了解更多的關于病毒的知識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