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冀少版七年生物上冊 1.3.6.2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 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1.3.6.2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 單元 一 學科 生物 年級 七教材分析 本節是冀少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章《形形色色的植物》中的第六節《被子植物一一單子葉植物》,是在學生學習了“雙子葉植物”的基礎上安排的教學內容,屬于承前啟后的一課。小麥、水稻和玉米是學生常見的單子葉植物,也是人類重要的糧食,與人類生活關系極為密切,因此本節課選取了小麥、水稻和玉米作為單子葉植物的代表進行觀察。通過觀察代表植物的特征總結出單子葉植物的主要特點;通過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主要特征的了解,學生能夠總結概括出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通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學習,能總結概括出種子植物的主要特征。達到學習目的。學習 目標 生命觀念:概述單子葉植物的主要特征,并學會判斷單子葉植物。種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科學思維:過分析小麥或水稻的花和果實的特點,鞏固觀察的方法, 科學探究:認同互相幫助、協調配合的團隊協作精神, 社會責任:舉例單子葉植物及其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某些生活,生產或社會實際問題。養成愛惜糧食的良好習慣。重點 1.識別當地常見的糧食作物,單子葉植物的主要特征。難點 1.擬定觀察小麥或水稻各部分結構特點的程序。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袁隆平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并提出并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 水稻就是我們本節要學習的單子葉植物。 了解袁隆平 了解大師講授新課 二、單子葉植物 1.觀察小麥或水稻植株及種子 (1)取整株小麥或水稻,觀察其根、莖、葉的形態,辨別它們的根系、葉形、葉脈分別是什么類型。 它們的根系是須根系;莖直立,中空,有明顯的節和節間;葉片呈細長帶狀,葉脈是平行脈。 (2)觀察小麥或水稻的花,找出雄蕊、雌蕊,數一數雄蕊的數目。 發育完全的小麥花內有3枚雄蕊,而水稻的花有6枚雄蕊。 (3)觀察小麥或水稻的果實,你能看出它們的果實有什么特點嗎? 小麥或水稻的果實的果皮和種皮不易分開。 點撥 小麥或水稻的種皮和果皮緊密貼在一起,不易區分,嚴格地講,小麥或水稻的種子應該叫作果實。 (4)對照圖所示單子葉植物種子結構模式圖,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小麥胚或水稻胚的切片,注意胚有幾片子葉。 小麥或水稻的胚只有1片子葉。 (5)小麥或水稻種子的結構 小麥或水稻的種子由種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組成。 ①種皮:包著胚和胚乳,對胚和胚乳有保護作用。 ②胚: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由受精卵發育而來,是種子的主要部分。胚由子葉、胚根、胚軸和胚芽構成。子葉1片,非常薄,里面沒有貯存大量的營養物質。 ③胚乳:貯存著大量營養物質,供種子萌發時胚發育所需。 教材第63頁“討論” 項目不同點相同點根莖葉花果實花都有1枚雌蕊,種子都有種皮和胚,胚都由子葉、胚根、胚芽、胚軸組成小麥或水稻須根系直立、中空,有明顯的節和節間平行脈由小花組成花序,小麥雄蕊3枚,水稻雄蕊6枚穎果菜豆直根系多蔓生網狀脈蝶形花冠,雄蕊10枚,其中9枚花絲合生莢果2.小麥的特征 (1)根:須根系。 (2)莖:直立,中空,有明顯的節和節間。 (3)葉:葉片呈細長帶狀,葉脈是平行脈。 (4)花:花序由一些小穗組成,每個小穗上有3~9朵小花,發育完全的小花內有雄蕊3枚,雌蕊1枚,雌蕊上有2個羽毛狀柱頭。 (5)果實:為穎果,果實的果皮和種皮緊密結合在一起,不易分開,里面只有一粒種子。 (6)種子:小麥種子的胚只有1片子葉。 3.水稻的特征 水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水稻和小麥的根、莖、葉、果實的特征很相似,主要區別是水稻的花有6枚雄蕊。 4.常見的單子葉植物 小麥、水稻、郁金香、玉米、甘蔗、蘆葦、竹、百合等都屬于單子葉植物。 5.單子葉植物的主要特征 根系是須根系;葉脈多是平行脈;花基數是3;種子的胚有1片子葉。 6.單子葉植物與人類的關系 (1)糧食作物:小麥、水稻、高粱、谷子、黍、大麥等。 (2)蔬菜作物:蔥、蒜、金針等。 (3)經濟作物:竹、蘆葦、甘蔗等。 (4)觀賞和藥用植物:郁金香、貝母、玉簪等。 點撥 識別單、雙子葉植物的主要依據是種子中子葉的數目,而不是胚乳的有無。也可以根據葉脈和根系等的特征進行識別。 教材第65頁“思考” 果實的果皮可以保護種子免受昆蟲的叮咬以及外界環境中其他不利因素的危害。此外,果實的某些特點有利于種子傳播。 ①有些果實表面有翅或毛,適于隨風飄揚,如械、楊、柳、蒲公英的果實。 ②有些果實表面有刺毛或黏液,能夠黏附在動物的體表傳播,如蒼耳、鬼針草的果實。 ③有些果實顏色鮮艷,有香甜的漿液或果肉,能夠誘使動物來吃。動物吃下果實后,種子能夠隨著糞便排出而傳播,如杏、李櫻桃的果實。 ④有些果實成熟后,果皮裂開,里面的種子可以彈射到很遠的地方,如鳳仙花的果實。 三、被子植物 視頻:被子植物 1.概念 被子植物是指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又叫綠色開花植物 2.分類 根據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植物器官形態結構特征的不同,可將被子植物分為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 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雖然在一些器官特征上有明顯差異,但它們都具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種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兩者的比較如下表。 項目根系葉脈花的基數子葉數目常見植物單子葉植物多為須根系多是平行脈31片竹、甘蔗、百合、小麥、玉米、水稻雙子葉植物多為直根系網狀脈5或42片大豆、花生、棉花、桃、梅、杏3.被子植物在植物界的地位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結構和功能最完善、適應性最強、分布最廣、種類占絕對優勢的植物。 點撥 種子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十分廣泛,由于生殖過程擺脫了對水的依賴,可以很好地適應陸地干旱的環境。 四、種子植物 1.概念 能夠產生種子,用種子繁殖后代的植物稱為種子植物。 2.種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根、莖、葉發達;能產生種子并用種子繁殖。 3.分類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統稱為種子植物。兩者的比較如下表。 項目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花沒有真正的花,胚珠裸露,沒有子房壁包被有真正的花,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果實種子裸露,外面沒有果皮包被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種子都能產生種子,靠種子繁殖后代根、莖、葉都有根、莖、葉等器官,內有發達的輸導組織,受精過程擺脫了水的限制代表植物雪松、水杉、側柏、銀杏、紅豆杉菜豆、白菜、菊、小麥、水稻4.種子植物在植物界的地位 種子植物是植物界進化程度最高的種類,是現今地球表面綠色的主體,在生物圈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拓展提高 有一個描述花生果實的謎語:“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白胖子”。麻屋子、紅帳子、白胖子分別指的是花生的什么結構? 觀察小麥或水稻植株及種子 認識小麥或水稻種子的結構 討論完成 歸納小麥的特征 歸納水稻的特征 了解常見的單子葉植物 歸納單子葉植物的主要特征 知道單子葉植物與人類的關系 完成思考 知道什么是被子植物 區別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 知道被子植物在植物界的地位 知道什么是種子植物 歸納種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區別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知道種子植物在植物界的地位 指導觀察 指導分析認識小麥或水稻種子的結構 引導完成討論 引導歸納 引導歸納 介紹常見的單子葉植物 引導歸納單子葉植物的主要特征 介紹單子葉植物與人類的關系 拓展完成思考 介紹被子植物 引導區別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 介紹被子植物在植物界的地位 介紹種子植物 引導歸納種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引導區別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介紹種子植物在植物界的地位課堂練習 1.以下幾個特征屬于單子葉植物的特征的是( A ) A.平行脈 B.直根系 C.2片子葉 D.花基數為5或4 2.下列關于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D ) A.對所有的植物而言,非單子葉植物即是雙子葉植物 B.雙子葉植物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單子葉植物沒有花和果實 C.大多數單子葉植物的主根長而粗,側根短而細,屬于直根系 D.多數單子葉植物的種子萌發所需營養物質主要來自胚乳,而多數雙子葉植物的種子萌發所需營養物質來自子葉 3.玉米種子和菜豆種子的共同點是( C ) A.都有2片子葉 B.都有胚乳 C.都有種皮和胚 D.營養物質都貯存在子葉中 4.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相同點主要有( C ) A.根系都是直根系 B.葉脈都是平行脈 C.所結果實都由果皮和種子兩部分構成 D.種子中都具有胚乳 5.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的主要區別是( C ) A.是否有胚乳 B.是須根系還是直根系 C.子葉的數目 D.胚的數目 6.“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其中竹、桃分別是( A ) A.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 B.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 C.均是單子葉植物 D.均是雙子葉植物 習題訓練 知識鞏固應用課堂小結 1.單子葉植物的主要特征:根系是須根系;葉脈多是平行脈;花基數是3;種子的胚有1片子葉。 2.單子葉植物的種子和雙子葉植物的種子都有種皮和胚,胚都由子葉、胚根、胚軸和胚芽四部分組成。單子葉植物的種子有1片子葉,有貯存著營養物質的胚乳;雙子葉植物的種子有2片子葉,無胚乳,營養物質貯存在子葉中。 3.種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根、莖、葉發達;能產生種子并用種子繁殖。 回憶總結 形成知識體系板書作業布置 1.完成教材66頁當堂練 2.嘗試調查:完成教材66頁試試看 3.閱讀教材67頁開眼界——袁隆平與雜交水稻 4. 收集幾種雙子葉植物,觀察,更好的了解特征 5.調查生活中與人類生活相關的多種單子葉植物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