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第三課西北地區第二課時《草原風情》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通過蒙古人的衣、食、住、行和風俗活動五個方面的探究,了解草原文化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2、從地圖和相關資料中獲取有用信息,運用聯系的觀點分析自然環境對風土人情的影響;3、感受牧民對草原的熱愛之情,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懷。學習重點:內蒙古大草原的自然環境特征,蒙古族人們生產生活的特色,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學習難點:內蒙古大草原的自然環境與蒙古族人們生產生活的關系。學習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有沒有見過內蒙古草原,在哪里見過的?今天老師就要帶大家去內蒙古草原旅游,全身心地感受一下草原牧民的生活。二、講授新課:1、旅游準備:(1)內蒙古位于湖北的什么方向?(2)內蒙古位于哪個氣候帶?(3)內蒙古的降雨自東向西有什么變化?這種變化對草原的分布有什么影響?(水草肥美的草原應位于自治區的東部,著名的有呼倫貝爾草原和錫林郭勒草原)過渡:現在方向和目的地明確了,可以出發了。2、內蒙古草原簡介:我們坐火車從湖北出發,一路北上,現在大草原終于映入我們的眼簾。播放歌曲1。(1)學生邊欣賞邊觀察看到了哪些事物。講述:這就是內蒙古草原,生活著好幾個少數民族,其中主要是蒙古族,草原上散落的一個個白色的蒙古包是蒙古族人的家。(2)認識蒙古包的結構和搭建(3)來到草原免不了要吃,好客的蒙古族人會準備什么好吃的呢?(4)下面,我們再去看看蒙古族人一天的勞作。出示放牧和那達慕大會的圖片3、分析、探究問題:游玩了一天,晚上我們來開個會,針對一天的見聞,從蒙古族人的衣、食、住、行、風俗活動等方面探究以下問題。(1)蒙古族人的服飾有什么特點?與草原的自然環境有什么聯系?(2)蒙古族人的飲食有什么特點?與草原的自然環境有什么聯系?(3)蒙古包與草原的自然環境有什么聯系?(4)草原上人們的出行有哪些交通工具?與草原的自然環境有什么聯系?(5)草原上有哪些風俗活動?與草原的自然環境有什么聯系?三、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在教室里旅游了一次,以后你們有機會去內蒙古,我想定會有一見如故的感覺。播放歌曲2結束全課。四、學習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