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呼吸作用一、教學目標1、 能復述呼吸作用的概念,寫出呼吸作用的公式。2、 能區別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不同點,找出它們的聯系。3、 能說出呼吸作用和意義,分析它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4.能通過觀察實驗,學會觀察現象、分析問題的能力。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植物呼吸的現象;探究植物細胞呼吸作用的實驗;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義。難點:植物細胞都進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三、教學方法1、以導學、自學、助學為基本模式的問題解決為主的參入式教學法。2、以多媒體輔助的小組內觀察、探究式學習法。四、設計思路呼吸作用概念的建立對于學生來說是個抽象的過程。這個問題的提出,是這節的重點也是難點。總體思路是以導學提綱導學,以提供給學生發現與之相關的問題的材料讓學生來實驗為途徑,以自主學習探索為主要的學習方法,以多媒體輔助點撥,多而完成從問題的提出、研究和解決的過程。在“導學、助學、自學”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其問題意識。五、教學過程教學過程和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說明一、創設情景,問題引入 1、播放多媒體動畫:→在密閉的容器中,小老鼠會死去,你能想辦法讓小老鼠在密閉和玻璃儀器里存活下去嗎? 1、回顧舊知,選擇最可行的措施,并簡單闡述你的理由。 問題已知,方法和答案開放。引導學生。成績中下等的同學回答(三類問題)1、蘿卜放久了會空心,這是為什么?2、蘋果、桔子等水果放置一段時間,質量會減輕,體積會變小,這是為什么 1、調查我們濰坊蘿卜的貯存的方法,找出優缺點,提出改進意見,在班內交流。2、大棚蔬菜要求短時間內提高產量。那么怎樣提高光合作用的產量?降低呼吸作用的消耗?寫一份調查報告,并證明其可行性。 呼吸作用是學生未知的問題,而光合作用卻是學生已有的知識。通過課前動畫,讓學生充分探討,使本節要解決的問題自我呈現出來,明確研究問題,培養問題意識。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一類問題:為后面解決新問題作鋪墊。(成績下等的同學回答)二類問題:問題、方法、答案對于教師都是已知的,而對于學生都是未知的。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未知的問題: 萌發的種子瓶中沒有氧氣→被種子消耗。四類問題學生互相合作、討論,培養學生的人際關系智能。1、學生提取已有的知識: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2、通過設置問題情境,使學生在新舊知識的碰撞中產生新的問題意識,引發探究的情趣。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經歷問題的研究解決。4、課件展示可彌補實驗欠成功的小組的觀察缺憾,共同達成新知。通過直接感知和所給材料的相結合,分析其內所含的問題。前兩個問題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現象,但對于現象的分析,答案可能不一定對,部分學生很容易想到是水的散失。通過第三個問題的比較、分析,就可以得出正確結論。在概括歸納中實現知識的遷移、以及認知結構的重建。課前導課中放入植物的目的時,讓學生以一公式寫出放入它的理由→讓其進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氣。此時,依次作基礎,學生就較易比較寫出呼吸作用的公式。學生一下明確植物體的每一細胞都進行呼吸作用很難,但可以讓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花可以進行嗎?莖呢?等。將復雜的問題分解成若干可以分解的學生可以獨立自主可以感知、解決的問題。讓學生進深刻感知呼吸作用。四類問題:動畫展示中汽車運動需要汽油提供能量,人進行運動需量食物中的能量。引導學生自然聯想:植物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哪里來?運用新知,解決生活中的密切相關的問題,在問題的解決中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前面所學知識的比較與聯系。這些問題、方法、答案均未知,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習題設計盡量體現出了創新性和開放性。避免成為新知識的簡單再現,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讓學生體會到學以致用的快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