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3——2014年中考政治熱點專題四:尊重生命 熱愛生活【熱點聚焦】材料一:2013年6月25日至7月15日,中央電視臺、西北瀕危動物研究所、北斗衛星公司和西藏自治區林業廳將于聯合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進行《我們與藏羚羊》大型電視直播報道活動。此次直播報道活動將以尊重自然、愛護環境為前提,在最大限度不驚擾野生動物和不破壞保護區環境的前提下,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活動將運用最新的定位技術,對藏羚羊習性和遷徙路線這一課題進行研究和分析,為今后藏羚羊的保護提供更有利的科學依據。材料二:2013年7月5日清早,武漢體育學院09級大學生方盛虎,縱身躍入東湖營救一名落水女同學,女同學最終獲救了,而方盛虎卻獻出了年僅24歲的生命。而在此前幾天,方盛虎剛參加完學校舉行的畢業典禮,正準備到單位報到上班。連日來,方盛虎舍己救人的事跡感動了武漢和海南兩地的民眾。7月9日晚,這個近兩萬人的小鎮,當晚萬人空巷,男女老少紛紛手捧紅蠟燭,悼念英雄,照亮英雄回家的路。材料三: 2013年7月22日早上7時45分甘肅省定西市岷縣、漳縣交界發生了6.6級地震,震源深度是20千米。連日來,在黨和政府的有效組織下,各種救援力量在第一時間急馳災區,爭分奪秒,攻堅克難,救死扶傷,各項搶險救援工作正在有序、高效地進行;連日來,災區干部群眾不等不靠,與時間賽跑,與生死較量,自救互救,相扶相攜,共渡艱危;連日來,社會各界人士從四面八方紛紛向災區伸出援手,一股捐款捐物、支援災區的熱潮正在全市、全省、全國興起…….【知識點鏈接】(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1、為什么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1)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是地球上最珍貴的財富。世界因為有了生命才如此生動和精彩。(2)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的一員,人類和其他眾多生命均以自己獨特的形式生活著,以自己獨特的價值存在著。眾多生命構成了一個共存共榮、息息相關的生命大系統。人類必須善待大自然,愛護環境,保護動植物,否則,將會危及自身的生存。2、人與自然不和諧的表現:1)自然物種在減少;2)自然景觀遭到人為的破壞;3)環境狀況不容樂觀。3、環境問題1)含義:環境問題是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破壞。2)危害: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性問題,威脅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健康,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4、怎樣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1)尊重生命,保護生物的多樣性;2)善待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3)美化自然,讓大自然美麗永存。4)依法保護大自然。5、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保護了生物多樣性就等于保護了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就等于保護了人類文化多樣性的基礎,就是保護了人類自身。6、怎樣善待大自然? 1)要保護自然,不破壞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2)要采取積極措施預防和減少對大自然的破壞3)要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7、怎樣美化自然? 1)美化自然就要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植樹造林;2)美化自然就要保護好自然景觀。要注意環境衛生,不亂寫亂畫,不破壞環境;要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敢于和破壞自然景觀的行為作斗爭,保護好自然景觀。8、國家保護環境:《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占有核心地位,已形成以憲法為基礎,以環境保護法為主題的環境法律體系。切實保障了這一基本國策的實施。9、青少年如何依法保護環境?1)增強環境意識,樹立環保觀念。2)學法用法,依法保護環境3)實施環保行動,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4)積極參加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二)見義勇為10、為什么要珍愛我們的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1)生命是人們享受一切權利的基礎,是創造有意義人生的前提。(2)生命充滿歡樂,也會有一些煩惱、困難和痛苦,正確認識生活中的苦與樂,才能體會到生命的美好。(3)一個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復的。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它無比寶貴,必須倍加珍惜。人的生命不僅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暫的。11、怎樣珍惜愛護我們的生命?(1)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嚴厲制裁侵害人的生命健康的違法犯罪行為。我們要學會依法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2)我們生活經驗少,自我保護能力差,特別容易受到傷害。因此,我們必須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我保護常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險的發生。無論遇到怎樣的危機和挫折,都不能輕易放棄生存的希望。(3)我們在珍惜、保護自己生命的同時,也要愛護、尊重他人的生命。當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時,應盡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12、為什么說人生的價值在于創造和奉獻?(1)創造和奉獻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實現生命價值的要求。(2)創造和奉獻會充實人們的生活,使人快樂、使人充實、使人高尚。13、人生價值是怎樣體現的,我們應該如何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體現:人生價值就體現在對他人、社會的奉獻之中。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能為他人帶來歡樂和幸福,為社會作出貢獻,他的生命就有價值。實現:生命的價值靠行動實現。(1)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做起,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2)人生價值的實現,離不開平凡工作的積累,干好本職工作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基礎.(三)自然災害14、黨和國家為什么要高度重視抗震救災工作?①這是由國家性質決定的,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②這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③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有利于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密切黨群關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④這是繼承和弘揚民族精神的需要。15、我們取得抗震救災勝利的原因是什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偉大的民族精神的激勵;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災區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等。16、我們應怎樣向抗災英雄學習? (1)在學習上,刻苦學習,,做好自己應做的事情。頑強拼搏,戰勝學習中的困難,勇攀科學高峰。(2)在日常生活中,要關愛他人,維護社會正義。(3)當國家遇到困難時,要挺身而出,積極奉獻,與國家共度難關等。(4)積極承擔責任,主動為國家分憂。(3)積極為災區捐款捐物。盡己所能,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等。 17、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體現了什么道理?(1)人最寶貴的生命,人生的價值在于創造和奉獻,生命的價值靠行動實現。(2)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們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3)“團結就是力量”。全國各族人民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大力支持災區。充分發揮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強大合力,充分展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3)積極承擔責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正是由于許許多多的人都自覺承擔起了自己的責任,才使得各項救災工作順利進行。(4)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受災地區的群眾基本生活和社會秩序才能在短時間內得到保障和恢復,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4)我們青少年應積極服務社會、奉獻社會。我們青少年應從小培養自己、關心他人、扶貧濟困、熱愛勞動、熱愛人民、助人為樂、奉獻愛心的良好品質,增進關愛社會的情感,養成親社會行為;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向災區人民捐贈一瓶飲用水做起,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18、.在抗震救災中涌現出的許許多多感天動地的事跡,充分證明“一顆很小的善心乘以13億,就會匯成愛的海洋;一場巨大的災難除以13億,必將不足畏懼”。這一乘除法對我們每個人有哪些啟示?①我們要弘揚民族精神。②與人為善。③愛心的不斷傳遞.我們的社會會變得更加和諧、溫暖。④團結就是力量。學會團結合作,樹立合作意識。⑤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做負責任的公民。⑥我們要具有奉獻精神。19、.請你為我國預防突發性自然災害,提出幾條合理化的建議。國家要建立和健全災害預警機制。要制定應對突發性自然災害的有效措施。做好應對突發性自然災害的物質儲備;教育廣大人民群眾憂患意識,增強抗擊自然災害的自救能力。20、面對抗震救災,結合實際情況,談一談青少年如何做?培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生活中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為災區人民捐款捐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報效祖國和人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