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2022-2023學年上學期七年級“沖刺重高”講義(五):溫度的測量【word,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2022-2023學年上學期七年級“沖刺重高”講義(五):溫度的測量【word,含答案】

資源簡介

溫度的概念: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攝氏溫度:
物理量的表示符號是“t”,單位是攝氏度,單位符號是℃。
攝氏溫度的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0和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攝氏度。
人正常的體溫正常溫度是37℃,讀作37攝氏度。-2.5℃讀作零下2.5攝氏度或負2.5攝氏度。
華氏度:是指用來計量溫度的單位。符號℉。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使用攝氏度。換算關系是0℃=(0×1.8+32)℉=32℉(拓展)
測量工具
(1)工具:溫度計(常用水銀溫度計和酒精溫度計)
(2)認識液體溫度計
①溫度計的構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銀、煤油、酒精等液體;內有粗細均勻的細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勻地刻有刻度。
②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進行工作。
溫度計的使用注意事項:估,選,放,讀,取(選、放、看、讀、記)
如圖甲,測量液體溫度時ABC都是錯誤的,必須要與D一樣。
體溫計
實驗室常用溫度計 體溫計 寒暑表
用途 測物體溫度 測人的體溫 測室溫
測量范圍 -20℃ - 110℃左右,范圍大 35℃ - 42℃ -30℃ - 50℃
準確程度 1℃ 0.1℃ 1℃
構造 內徑細而均勻的玻璃管,下端是玻璃泡。 玻璃泡與玻璃管之間有一段特別細的彎曲的玻璃管使水銀在測量后不易回落,保持示數。 表上刻度通常分華氏度和攝氏度兩種,液柱管內為真空,且液柱管的內徑小。
使用方法 使用時不能甩,測物體時不能離開物體讀數 使用前需要甩,可離開人體讀數 使用時不能甩,測物體時不能離開物體讀數
所用液體 水銀、煤油(紅) 水銀 酒精(紅)
體溫計與常用溫度計的區別
(1)體溫計:一種結構特殊的溫度計,它與普通溫度計的構造不同,體溫計存儲水銀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非常細的縮口。測量體溫時,水銀膨脹能通過縮口上升到玻璃管里,而溫度下降、水銀體積收縮時水銀柱卻會在縮口處斷開,不能縮回。故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但讀數完畢后,若不拿住體溫計的上部用力向下甩,升上去的水銀就不能自動退回到玻璃泡中(普通溫度計不能用力甩,也不需要甩)。
(2)體溫計與常用溫度計的區別
注意:我們在使用體溫計后,再次使用前要使勁甩體溫計,使水銀回到玻璃泡,否則測小于等于體溫計示數的體溫時,體溫計示數不變,測大于體溫計示數的體溫時,體溫計示數為真實值。
不準確溫度計矯正問題
一只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將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測量結果是2℃;若外界氣溫為23℃,該溫度計示數是27℃。若用該溫度計測量一杯熱水的溫度,示數為40℃,則這杯熱水的實際溫度是多少攝氏度?
①討論法
分析與解:設示數不準溫度計上每一小格表示1℃,那么它顯示的溫度從2℃到27℃之間有(27℃-2℃)÷1℃=25格,對應著的實際溫度為23℃-0℃=23℃,因此每一格對應的實際溫度為23℃÷25 =0.92℃。則溫度計示數從2℃到40℃有(40℃-2℃)÷1℃=38格,則對應的實際溫度從0℃開始增加了0.92℃×38=34.96℃,所以若在溫水中的示數是40℃,那么溫水的實際溫度是0℃+34.96℃=34.96℃≈35℃。
②圖示結合比例法(建議學生使用這種方法)
分析:如圖所示,圖中在左邊自下至上的2℃、27℃、40℃分別是溫度計在冰水混合物、外界氣溫和熱水中的溫度值,右邊自下至上的0℃、23℃、t℃分別是它們所對應的實際溫度。從圖中可以看出:冰水混合物的實際溫度是0℃,而溫度顯示2℃;外界氣溫是27℃,而溫度計顯示23℃;當溫水的實際溫度為t時,溫度計顯示40℃。由于溫度計的刻度是均勻的,所以示數不準溫度計上的顯示溫度的變化量跟對應的實際溫度的變化量是成正比例的,則有:
解得:
所以,若放在溫水中的示數是40℃,那么溫水的實際溫度是35℃。
例1、一支溫度計刻有100個均勻的小格,若將此溫度計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液面下降到30格,若將此溫度計插入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液面升到80格,則此溫度計測量范圍是( )。
A.0℃~100℃ B.℃~140℃
C.℃~120℃ D.℃~105℃
例2、下表為一些物質的凝固點和沸點,根據下表判斷,在我國各個地區都能測量氣溫的溫度計應選用( )
水 水銀 酒精 乙醚
凝固點/℃ 0 -39 -117 -114
沸點/℃ 100 357 78 35
A.酒精溫度計 B.乙醚溫度計 C.水溫度計 D.水銀溫度計
例3、某同學用體溫計給一位生病的同學量體溫,結果讀數為38.4℃。該同學在未甩的情況下,又用該溫度計依次給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學量體溫,測得結果:甲為38.4°C,乙為38.4℃,丙為39.6℃,則( )
A.甲、乙肯定正確,丙也可能正確
B.乙、丙肯定正確,甲也可能正確
C.只有丙的正確
D.丙肯定正確,甲和乙也可能正確
例4、如圖所示是小柯同學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的示意圖。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處不漏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
(1)將此裝置放在陽光下,溫度升高時液柱向________移動。
(2)在標準大氣壓下,先把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時間后液柱穩定在 A,此處標注________℃。再把瓶浸在沸水中,待穩定后,在液柱處作好標記 B。然后把裝置放在室內,液柱穩定在C 點,用刻度尺測得 AB 為 25cm,BC 為 18cm, 則此時室溫為________℃。
例5、秋冬交季,流感高峰時期,醫務室校醫每天為同學進行體溫監測。
(1)校醫正確使用體溫計,測得小金體溫如圖所示,為________℃,后兩位同學未甩此體溫計直接測量,小林為38.6℃,小麗也為38.6℃,由此可知小林與小麗中一定發高燒,需要及時治療的是________。
(2)小愛在測量體溫后仔細觀察該體溫計的結構,她的想法正確的是_____。
A.體溫計能準確到0.1℃ B.體溫計形狀接近三棱柱形,主要目的為美觀
C.體溫計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間 D.用體溫計也可以測量冰水的溫度
1.如圖所示的溫度計,關于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
該溫度計是根據固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B.該溫度計的量程是20~100℃
C.在使用該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可以離開被測液體讀數
D.該溫度計此時的示數為30℃
2.一支體溫計的示數是37.2℃,某粗心護士忘了甩體溫計,先后測甲、乙兩個人的體溫,他們的真實體溫分別是36.5℃,38.8℃,經測量溫度計的讀數為( )
A.甲的讀數是36.5℃,乙的讀數是38.8℃ B.甲的讀數是37.2℃,乙的讀數是38.8℃
C.甲的讀數是36.5℃,乙的讀數是36.6℃ D.以上讀數都不對
3.如圖所示伽利略溫度計(燒瓶內有空氣,細管中有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若氣溫下降,氣體縮小,液體下降
B.若氣溫升高,液體膨脹,液體上升
C.若氣溫升高,氣體膨脹,液體上升
D.A 和 B 兩點的值,B 點的溫度值要高點
4.“納米管溫度計”被認定為世界上最小的溫度計。研究人員在碳上納米管中充入液態的金屬鎵,當溫度變化時,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金屬鎵液柱的變化就能讀取溫度值。這種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 30~490℃,可用于檢測電子線路、測定毛細血管的溫度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碳納米管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B.碳納米管的體積在 30~490℃的范圍內變化很小
C.金屬鎵的體積在 30~490℃的范圍內變化可忽略不計
D.該溫度計雖然很小,但其量程卻比體溫計大
5.一支溫度計的刻度均勻,但示數不準,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將它放在沸水中,示數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數為5℃,把溫度計懸掛在教室的墻上,其示數為32℃,則教室內的實際溫度是( )
A.30℃ B.32℃ C.37°C D.27℃
6.曉利選用水銀溫度計測量熱水溫度:
(1)水銀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根據液體的________制成的.
(2)當把水銀溫度計放入熱水中,發現溫度計的水銀液面慢慢升高.此時,溫度計內水銀的:①體積,②質量,③密度:沒有發生變化的是________ (選填序號).
(3)一支溫度計刻度均勻,但示數不準,在一標準大氣壓下,它測得沸水溫度是95 C;測冰水混合物溫度為15 C,現用它來測某液體溫度,讀數是29 C,該液體的真正溫度是________ C
7.學習了溫度計的知識后,小明同學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液體溫度,
(1)其中操作正確的是圖1中的________.圖2所示的是用該溫度計測得的液體的溫度,示數為________ 。
(2)小明同學又嘗試自制了一支氣體溫度計(如圖甲所示)。瓶中裝的是空氣,裝置不漏氣,玻璃管中間封有一段紅色液柱。
此溫度計是根據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3)小明把該溫度計先后放入10℃和60℃的水中,標出紅色液柱右側到達的位置分別為A和B,如圖乙所示(右邊裝置已省略),用刻度尺測出溫度計上AB段長度為________cm;再用該溫度計測室內溫度,液柱右側正好移動到C處,則此時室內的溫度為多少?請列式計算________c。
(4)使用中發現玻璃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導致示數不夠精確。對此請你提出一條提高測量精確度的建議________.
8.有一支刻度均勻但示數不準確的溫度計,測量時溫度計的示數(T)與實際準確溫度(t)關系的圖像,如圖所示,
(1)若用這支溫度計測出教室里的溫度為 23℃,則實際溫度是多少?
(2)分析圖象信息,寫出 T 與 t 數學關系式。
1.常見普通溫度計的橫截面是圓形,而體溫計的橫面近似于一個三角形,如圖所示。體溫計做成這種形狀的主要作用是(  )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緊向下甩 B.把示數刻在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確
C.節約材料,美觀好看 D.對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讀數
2.如圖所示,溫度計的示數為(  )
A.28℃ B.-28℃ C.12℃ D.-12℃
3.疫情期間,我們每天都要測量體溫。用體溫計測得小柯的體溫為 37.3℃后,忘記把水銀甩回玻璃泡就去測量小妍和小麗的體溫,如果小妍和小麗的實際體溫為 37.1℃和 38.4℃, 那么兩次測量結果應該是( )
A.37.3℃和 37.4℃ B.37.1℃和 38.4℃ C.37.1℃和 37.3℃ D.37.3℃和 38.4℃
4.如圖為某興趣小組自制的溫度計,為了使其精確度提高,下列方法中正確的是(  )
A.將自制溫度計的細管做長一些
B.減小玻璃瓶的容積,將玻璃管做得又粗又長
C.增大自制溫度計的玻璃瓶容積,減小玻璃管內徑
D.把自制溫度計的玻璃管做粗一些,使玻璃管內能裝更多的液體
5.小麗想測量一杯水的溫度,她得到的是-支沒有刻度的溫度計,于是她想了一個辦法:先把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時間后,在對應的液柱上端處做了一個記號A,然后在1標準大氣壓下,把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時間后,也在對應的液柱上端做好記號B,用刻度尺測得兩標記間的距離是40cm。然后她用此溫度計來測量一杯水的溫度,發現液柱所處的位置距離A點24cm,則這杯水的溫度是( )
A.20℃ B.30°C C.40℃ D.60℃
6.
(1)如圖甲是某地室外氣溫,其示數為________。該水銀溫度計是根據________原理制成的。
(2)如圖乙是氣體溫度計的示意圖,A、B 兩處對應的溫度的關系是:A 處________B 處。(填“<”、“=“或“>”)
7.某中學有一個“溫度計探究”綜合實踐活動小組,開展了有關溫度計的專題探究。他們通過查閱資料得知17世紀時,意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曾設計過一種溫度計,其結構為:一根與麥稈粗細相當的玻璃管,一端與雞蛋大小的玻璃泡相連,另一端豎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內吸入一段水柱,根據管內水柱的高度的變化,可測出相應的環境溫度。為了探究“伽利略溫度計”的工作過程,課題小組的同學按照資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圖所示的測溫裝置,圖中A為一個小塑料瓶,B為飲料吸管,通過一個軟木塞與A連通,管的下端豎直插在一個大水槽中,使吸管內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經過討論,課題組精心設計了一份實驗方案,并認真地進行實驗探究:
(1)在不同溫度下,課題組分別測出了對應的水柱高度h,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溫度(°C) 17 19 21 23 25 27
高度h(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鄰高度的高度差△h(cm) 5.1 5.2 5.1 5.2 5.2
根據表中數據,可得出結論:
①水柱高度h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對應的溫度值,則吸管上溫度的數值從上往下看,上面的數值要________。(選填“大”“小”或“無法確定”)
③若對應的水柱高為40.3厘米,則此時所對應的溫度大約是________。
(2)若要提高此溫度計的精確度,對該裝置有何要求? (寫出一點即可)
(3)現有一支刻度不準確但刻度線均勻的溫度計甲,把它與一支標準的溫度計乙對比后發現,當乙的示數為20℃時,甲的示數為15℃;當乙的示數為80℃時,甲的示數為95℃。發現存在這樣一個溫度,使甲與乙的示數正好相同。請計算溫度: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例1、【答案】B
【解析】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為100℃,冰水混合物溫度為0℃,則該溫度計每一小格表示的溫度為 2℃
由于該溫度計第30格下面有30格,則該溫度計最下面的刻度對應的溫度是
-(2℃×30) =-60℃
第80格上面還有20格,則最上面的刻度對應的溫度是 100℃+2℃×20=140℃
所以該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60℃~140℃。
例2、【答案】A
【解析】液體溫度計要正常工作,必須保證里面是液體而不能變成氣體或固體,因此液體溫度計的測溫范圍在沸點和凝固點之間,據此進行選擇即可。
我國一年四季的最高溫度在40℃左右,最低溫度在-50℃左右。如果使用液體溫度計測量,那么它的沸點要高于40℃,凝固點要低于-50℃。分析表格發現,酒精的沸點70℃,凝固點是-117℃,正好符合這個要求,故A符合題意。
例3、【答案】D
【解析】體溫計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細小的彎曲,因此水銀柱不能在重力作用下流回液泡,則它的示數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據此分析解答。
原來體溫計的示數為38.4℃,甲和乙的示數還是38.4℃,沒有變化,那么它們的體溫可能低于或等于38.4℃;而丙的示數為39.6℃>38.4℃,即示數上升,那么丙的體溫肯定正確。
故D正確,而A、B、C錯誤。
例4、【答案】(1)右/B(2)0;28
【解析】(1)根據氣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分析;
(2)根據攝氏溫標的標注方法解答。溫度計上的刻度都是均勻的,因此溫度的變化量與刻度的變化量成正比。設溫度為t,液柱長度的變化量為L,那么它們之間的關系為:,據此計算即可。
【解答】(1)將該裝置放在陽光下,燒瓶內空氣受熱,體積膨脹,液柱向右移動;
(2)在標準大氣壓下,先把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時間后液柱穩定在 A,此處標注0℃。
當BC為18cm時,AC=25cm-18cm=7cm,
根據得到:;
解得:t=28℃。
例5、【答案】(1)36.6;小林 (2)A,C
【解析】(1)弄清體溫計的分度值,根據水銀柱的位置讀出示數。體溫計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細小的彎曲,因此水銀柱不能自己流回液泡,即體溫計的示數要么上升,要么不變,據此判斷。
(2)根據體溫計的結構和實驗過程分析判斷。
【解答】(1)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根據圖片可知,小金的體溫為36.6℃。因為38.6℃大于36.6℃,所以測量體溫計的示數上升,那么測量小林的體溫是準確的;在測量小麗的體溫時,示數仍然為38.6℃,即沒有上升,那么小麗的體溫可能低于38.6℃,也可能等于38.6℃,即需要及時治療的是小林。
(2)A.體溫計上1℃之間分為10個刻度,那么能準確到0.1℃,故A正確;
B.體溫計形狀接近三棱柱形,相當于放大鏡,可以將水銀柱放大,便于讀數,故B錯誤;
C.體溫計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間,故C正確;
D.冰水的溫度為100℃,遠遠高于體溫計的最大測量值,故D錯誤。
1.【答案】D
【解析】A.該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故A錯誤。
B.該溫度計的量程是-20℃~100℃,故B錯誤。
C.在使用該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如果離開被測液體讀數,那么示數會馬上發生改變,即不能離開被測物體,故C錯誤。
D.該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則此時的示數為30℃,故D正確。
2.【答案】B
【解析】體溫計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細小的彎曲,因此水銀柱不能依靠重力流回液泡。當測量的體溫高于它現在的示數時,水銀柱會上升,測得的溫度是準確的;當測量的體積低于或等于它現在的示數時,水銀柱保持不變,測得的溫度是錯誤的,據此分析判斷。
甲的體溫36.5℃<37.2℃,因此體溫計的示數保持不變,還是37.2℃;乙的體溫38.8℃>37.2℃,因此體溫計的示數會上升,顯示為38.8℃,故B正確,而A、C、D錯誤。3.【答案】D
【解析】(1)質量一定的氣體,溫度升高,體積膨脹,氣壓增大;溫度降低,體積縮小,壓強減小;
(2)當細管中的水柱保持靜止時,瓶內氣壓、水柱壓強和外面的大氣壓強相互平衡,即p大氣=p內+p水,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如果氣溫升高,那么瓶內氣體體積膨脹,壓強p內增大,根據p大氣=p內+p水可知,水柱的壓強肯定減小,因此水柱的高度減小,即此時液體下降,故A、B、C錯誤;
B點瓶內氣體的體積大于A點,根據“熱脹冷縮”的規律可知,B點的溫度值比A點要高,故D正確。
4.【答案】C
【解析】(1)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規律工作的;
(2)在測量溫度時,裝液體的玻璃管應該體積變化應該很小,而里面的液體體積應該有明顯變化,這樣才能減小測量誤差,得到準確溫度;
(3)體溫計的量程是35℃-42℃之間。
【解答】A.“碳納米管溫度計”是液體溫度計,所有液體溫度計的測溫原理都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故A正確不合題意;
B.這種溫度計測量的范圍為從30℃到490℃,此范圍內納米管的熱脹冷縮要很小才能不影響測量結果,故B正確不合題意;
C.金屬鎵的體積在30℃到490℃之間隨溫度變化很小,但我們還要通過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它液柱的變化讀取數值,絕對不能忽略不計,故C錯誤符合題意;
D.“納米管溫度計”的量程是30℃~490℃,而體溫計的量程是35℃~42℃,所以它的量程比體溫計大得多,故D正確不合題意。
5.【答案】A
【解析】溫度計上的刻度是均勻的,那么溫度的變化量和刻度的變化量成正比。設實際溫度為t,顯示溫度為t’,二者之間存在這樣的關系:,據此計算。
當溫度計的顯示溫度為32℃時,根據得到: ; 解得:t=30℃。
6.【答案】(1)熱脹冷縮 (2)② (3)17.5
【解析】(1)根據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解答;
(2)根據質量的特性分析;
(3)溫度計上的刻度是均勻的,因此溫度的變化量與刻度的變化量成正比。設實際溫度為t,顯示溫度為t',那么它們之間存在這樣的關系:,據此計算即可。
【解答】(1)水銀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制成的.
(2)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因此水銀的質量不變。液面升高時,水銀的體積增大,根據可知,水銀的密度減小,故選②。
(3)當顯示溫度為29℃時,根據得到: ; 解得:t=17.5℃。
7.【答案】(1)D;-4℃
(2)氣體的熱脹冷縮
(3)4.00;22.5℃
(4)玻璃管變細或燒瓶變大
【解析】(1)根據溫度計的使用規范分析判斷。根據圖2確定溫度計的分度值,根據刻度增大的方向確定實際溫度在0℃以上還是以下,最后根據液面位置讀出示數;
(2)當溫度升高時,瓶內氣體體積膨脹,于是紅色液柱向左移動;當溫度降低時,瓶內氣體體積縮小,于是紅色液柱向右移動,據此分析工作原理;
(3)根據圖乙確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根據準確值+估讀值記錄測量結果。從圖片中讀出C處的刻度,然后計算出BC的長度,最后根據“溫度的變化量與刻度的變化量成正比”列式計算,即。
(4)根據公式V=Sh分析改進精確度的措施。
【解答】(1)圖A溫度計液泡碰了燒杯底部,圖B中溫度計液泡碰了燒杯側壁,圖C中溫度計的液泡沒有與液體接觸,故A、B、C錯誤,而D正確。
故選D。
根據圖2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2℃,刻度值向下增大,那么實際溫度在0℃以下,那么示數為:-4℃。
(2)此溫度計是根據氣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3)根據圖乙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那么AB的長度為:8.00cm-4.00cm=4.00cm,BC的長度為:7.00cm-4.00cm=3.00cm。
根據公式得到:;
解得:t=47.5℃。
(4)使用中發現玻璃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即液柱的長度h變化較小,根據公式V=Sh可知,
①減小玻璃管的橫截面積S,從而增大液柱長度h;
②增大燒瓶的容積,即增大里面氣體的體積。
8.【答案】 (1)解:甲在實際溫度10℃到50℃之間的刻度格數:50-14=36格
甲每格刻度表示的實際溫度為:40/36℃
14和23差9格,則溫差為9×40/36℃=10℃
10℃+10℃=20℃
(2)T=0.9t+5℃
【解析】(1)溫度計上的刻度是均勻的,因此刻度值和格數之間存在正比例關系。溫度計上的顯示溫度50℃相當于實際溫度50℃,顯示溫度14℃相當于實際溫度10℃。首先用前后兩個顯示溫度相減得到二者之間的格數,然后用兩個實際溫度相減得到二者之間對應的實際的溫度差,接下來用計算出實際溫度1℃對應的格數。用23℃減去14℃計算出顯示溫度變化的格數,再乘以實際溫度1℃對應的格數計算出實際溫度的變化量,最后將它與最初的10℃相加即可;
(2)寫出一次函數的關系式,然后將對應的兩組數據代入,計算出其中的系數和常數項,最后得到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式即可。
【解答】(1)甲在實際溫度10℃到50℃之間的刻度格數:50-14=36格;
甲每格刻度表示的實際溫度為:40/36℃
14和23差9格,則溫差為9×40/36℃=10℃;
那么實際溫度:10℃+10℃=20℃。
(2)根據圖像可知,二者的變化為一次函數關系,設它們之間的關系式為:T=at+c;
將圖像兩端的數據代入得到:
50℃=a×50℃+c;
14℃=a×10℃+c;
解得:a=0.9,c=5℃;
那么得到T與t之間的關系式:T=0.9t+5℃。
1.【答案】D
【解析】從圖中體溫計的橫截面看,從圓弧形表面看去,此溫度計相當于放大鏡,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虛像,便于讀數。
2.【答案】D
【解析】溫度計進行讀數時,看清楚量程、分度值。圖中的從-10℃到-20℃間隔十個小格,說明分度值為1℃,對應示數即為-12℃。
3.【答案】D
【解析】體溫計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細小的彎曲,因此水銀柱不能依靠重力流回液泡。當溫度增大時,水銀柱會上升,此時示數是準確的;當溫度等于或低于現在的示數時,溫度計的示數保持不變,據此分析判斷。
小妍的實際體溫37.1℃<37.3℃,因此水銀柱不會下降,仍然顯示37.3℃;小麗的體溫38.4℃>37.3℃,因此水銀柱會上升,顯示38.4℃,故D正確,而A、B、C錯誤。
4.【答案】C
【解析】玻璃泡中的液體升高相同的溫度,體積膨脹相同,如果管越細,上升的刻度越多,越靈敏。所以內徑要細一些。玻璃泡容積越大,溫度變化量相同時,液體總體積的變化量會更大,表現在毛細管中會更明顯,靈敏度更高、準確程度更高。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5.【答案】D
【解析】溫度計上的刻度線是均勻的,因此水銀柱變化的長度與溫度的變化成正比。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而沸水的溫度為100℃。設溫度為t,水銀柱的長度為x,那么存在這樣的關系:,即,據此計算即可。
當液柱所處的位置距離A點為24cm時,根據得到: ; 解得:t=60℃。
6. 【答案】(1)-24℃;液體的熱脹冷縮(2)>
【解析】(1)首先根據甲圖確定溫度計的分度值,再根據刻度增大的方向確定實際溫度在0℃以上還是以下,最后根據液面的位置讀出示數。根據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解答。
(2)當外界溫度升高時,燒瓶內的氣體體積膨脹,壓強增大,于是液柱向左移動;當外界溫度下降時,燒瓶內的氣體體積收縮,壓強減小,于是液柱向右移動,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1)根據圖甲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刻度向下增大,那么實際溫度在0℃以下,因此它的示數為:-24℃。該水銀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當液柱在A處時,燒瓶內氣體體積膨脹程度肯定大于液柱在B點時,即A點時對應的溫度肯定高于B點,即A處>B處。
7.【答案】(1)降低;小;13℃
(2)用更細的玻璃管
(3)35
【解析】(1)①根據表格數據分析水柱高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
②根據①中得到的規律分析吸管上刻度的分布規律;
③首先根據表格找到水柱高度隨溫度變化的定量關系,然后以第一組數據為基礎計算即可。
(2)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吸管內液柱高度變化越大,此溫度計越精確,根據公式V=Sh分析即可。
(3)溫度計上的刻度是均勻的,那么溫度的變化量與刻度的變化量成正比。設甲的溫度為t甲,乙的溫度為t乙,那么它們之間存在這樣的關系:,據此計算。
【解答】(1)①根據表格可知,水柱高度h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②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水柱的高度越大,刻度值越小,即越靠上數值越小,那么吸管上溫度的數值從上往下看,上面的數值要小。
③根據表格可知,溫度每升高2℃,那么水柱高度減小5.1cm,那么水柱高度為40.3cm時,那么溫度比第一組降低:,即溫度為:17℃-4℃=13℃。
(2)根據V=SL可知,當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橫截面積越小,液柱的長度越大,因此提高溫度計的精確度的方法為用更細的玻璃管。
(3)根據公式得到:;
解得:t=35℃。
2022-2023學年上學期浙教版科學七年級“沖刺重高”講義(五)
溫度的測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阳春市| 灌阳县| 旺苍县| 交城县| 木里| 和政县| 吴堡县| 霍城县| 塔河县| 巴彦县| 伊金霍洛旗| 巴林右旗| 卢湾区| 昌图县| 广灵县| 涿州市| 黄大仙区| 内黄县| 射阳县| 芜湖市| 金阳县| 华池县| 景谷| 宕昌县| 大英县| 黎平县| 三台县| 黔江区| 罗江县| 平果县| 鹿邑县| 长治县| 雷波县| 宁津县| 金塔县| 贵港市| 黔江区| 六枝特区| 华宁县| 凯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