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水的分布(1)世界水體的構成(2)①液態水: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水②固態水:極地和高山上的冰川。③氣態水:空氣中的水蒸氣。二、水的循環(1)水循環:自然界的水周而復始運動的過程,包括蒸發,蒸騰,凝結降水,徑流。(2)水循環的成因:①水的物理性質:所以固態液態和氣態形式出現,使水分在循環的過程中轉移變換成為可能。②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3)水循環的過程特點:①海陸間水循環:海洋-陸地-大氣之間的水體運動。②海上內循環:海洋-大氣之間的水體運動。從海洋蒸發的水汽,上升凝結后又降落到海洋。③陸上內循環:陸地-大氣之間的水體運動,陸地上的水汽上升凝結后降落到地面。(4)水循環的意義:①水循環使地球各圈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對各層之間的能量進行調節。②水循環是地球上個水體相互聯系的紐帶。③提供世界上的淡水資源,通過水循環海洋不斷的向陸地供應淡水。三、水資源的分布(1)全球水資源分布情況:從全球范圍看,赤道附近的地區和沿海地區水資源往往比較豐富而內陸和沙漠地區水資源則比較匱乏。全球大約60%的地區正經受著缺水的煎熬,甚至在一些水資源豐富的國家,如加拿大,美國等一些城市的供水也越來越困難。(2)我國水資源分布情況:①我國的水資源在地區分布上很不均勻,大量淡水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資源只有南方淡水資源的1/4,據統計,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近400個城市缺水,其中一半以上嚴重缺水。②我國的水資源在時間分布上也很不均勻,突出表現在夏季豐富,冬季缺欠缺。江河徑流量的年際變化很大,尤其在北方更加明顯。四、水與生命(1)水與生命的關系: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質之一,人體,動植物都需要水,生物體內缺水到一定程度時生命就會終止。水和生命密不可分,有水的環境才可能有生命。(2)水在生命活動中的意義:①水是生命有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重的2/3以上是水,兒童體內的水分更多達到4/5。②生物的生命活動也離不開水。③對人的生命活動來說,誰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約需2.5升水。例1、根據太陽磁能數學模型推演,2021年開始全球的氣溫將會逐漸下降進入小冰河時期,它可能會造成大面積河流的冰凍,世界各地出現極寒現象,夏天旱澇不斷,冬天奇寒無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某水庫緊急放水是對地表徑流這一環節施加影響B.人們可以用冰進行人工降雨來緩解局部干旱問題C.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是東多西少,北多南少D.我國夏季普遍高溫南北溫差大,冬季寒冷南北溫差小例2、下圖中,能較正確示意地球水體儲量的是( )A. B. C. D.例3、根據“水循環示意圖”填空:(1)圖中字母C代表水循環中________環節。(2)南水北調改變的是________(填字母)這一環節。(3)使水循環連續進行的動力是:________和地心引力。例4、下圖為水循環示意圖,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各數字代表的水循環環節的名稱 :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 ________ 。目前,人類修建水庫主要是改造上述水循環中的________環節。(2)由圖可知,補充大氣水有多種形式,如在一定條件下,陸地上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以直接蒸發的形式,將液態水轉化為氣態水進入大氣 ;植物體也會將根系吸收的水分,以________的形式釋放出水蒸氣進入大氣。這樣使大氣水不斷得以補充,為水循環提供了必要的條件。1.從水循環的觀點來看,下列判斷“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字面含義正確的是( )選項 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A. 正確 正確B. 正確 錯誤C. 錯誤 正確D. 錯誤 錯誤2.下列屬于人類可利用的淡水資源的是( )①冰川水 ②淺層地下水 ③深層地下水④江河水 ⑤湖泊水 ⑥海水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3.水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種資源。下圖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和人口數量各占世界總量的百分比示意圖,可見( )A.全球淡水資源分布不均衡 B.亞洲的水資源人均擁有量最多C.水是循環的,沒有必要擔心水資源不足 D.亞洲水資源總量最多,不存在水資源缺乏問題4.水是最常見的物質,下面是某同學對水的認識,你認為正確的是( )①在有水的環境里才可能有生命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質③水生植物的含水量可達90%以上 ④人體的含水量約占體重的60%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2020年冬季,永嘉楠溪江發生斷流現象,主要是由圖中水循環中哪些環節不足引起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有的科學家曾這樣預言:“水,不久將成為一個深刻的社會危機。”下列主要原因中,屬于人類活動造成的是( )①雖然地球上總水量很多, 但淡水資源卻不充裕;②地球上淡水分布很不均勻;③水污染的問題日益突出;④不合理地開發利用水資源;⑤浪費水的現象依然嚴重。A.①②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7.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問題:(1)下列數字在水循環中所代表的環節分別是:④________;⑤________。(2)圖中________ (填類型)循環使陸地上的淡水不斷地得到補充。(3)水循環連續進行的最主要的動力是________。(4)不同的水循環中都包括的環節是__________。A.地表徑流B.蒸發和降水C.地下徑流D.下滲和蒸騰1.下圖是我國東部地區人均水資源擁有量隨緯度變化情況的柱形圖。據此信息,下列有關該地區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北緯40°附近最少B.低緯度地區較多C.在空間上分布不均勻D.隨著緯度的升高而減少2.地球上主要水體的平均更新周期最長的是( )A.大氣水 B.冰川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3.地球上的水在陸地、海洋、大氣之間不斷地循環,如圖甲所示。(1)在太陽輻射的作用下,水在陸地和海洋表面不斷地蒸發成水汽,植物的________作用也向大氣輸送了一部分水汽。(2)降水損失量是指降水后被地表吸收、滲透的水量。如圖乙所示為不同地表降水損失量隨時間變化圖。造成不同地表降水損失量不同的水循環環節是________。(選填“地表徑流”“地下徑流”或“下滲”)4.水與人類的活動密切相關,如圖為“水循環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地球上存在著不同形式的水體,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澤水、河流水等,其中總量最多的是________。(2)圖中③代表環節的名稱為________。(3)“天河工程”項目旨在科學分析大氣中存在的水汽分布與輸送格局,進而采取人工干預手法,實現不同地域間大氣水資源再分配。“天河工程”計劃是對水循環的________(填序號)環節進行干預。(4)下列四種情況中,水循環最活躍的是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區 B.森林覆蓋良好的水庫區C.長江、黃河發源地 D.冰川廣布的北極大陸答案及解析例1、【答案】AA、“水庫緊急放水”從水循環角度來講,能補充各條河流和湖泊的水量,補充水的蒸發量,也就是增加了降水的可能性;所以“水庫緊急放水”從水循環角度來講是對地表徑流這一環節施加的影響,故A正確。B、人們是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不是冰,故B錯誤。C、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是東多西少,北少南多,故C錯誤。D、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溫,故D錯誤。故選A。例2、【答案】C【解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地球上儲量最大的水體是海洋水,據此解答。地球上的水有96.5%分布在海洋,地球上其余的水體儲量很少,結合圖片,C符合題意。例3、【答案】(1)大氣輸送(2)E(3)太陽輻射【解析】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下滲、沿地表或地下流動等一系列環節和過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在進行著持續不斷的循環。通過水循環過程,使得地球上的水、大氣、巖石和生物發生了密切的聯系,共同構成了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解答】由圖可以看出,A降水,B蒸發, C水汽輸送, D蒸騰, E地表徑流, F地下徑流。故C是大氣輸送;南水北調工程是把南方濕潤地區的水通過地表輸送到北方干旱地區;水循環的動力是太陽輻射。例4、【答案】 (1)降水;蒸發;水汽輸送;植物蒸騰;地表徑流;地下徑流;地表徑流(2)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蒸騰【解答】(1)水循環環節的名稱 :①降水, ②蒸發,③水汽輸送,④植物蒸騰,⑤地表徑流,⑥地下徑流。目前,人類修建水庫主要是改造上述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環節。(2)由圖可知,補充大氣水有多種形式,如在一定條件下,陸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直接蒸發的形式,將液態水轉化為氣態水進入大氣 ;植物體也會將根系吸收的水分,以蒸騰的形式釋放出水蒸氣進入大氣。這樣使大氣水不斷得以補充,為水循環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故答案為:(1)降水;蒸發;水汽輸送;植物蒸騰;地表徑流;地下徑流;地表徑流(2)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蒸騰1.【答案】B“黃河之水天上來”,其實就是描述的水循環中的降水環節,因此是正確的;“而奔流到海不復回”,描述的是水一旦流入大海就不會再回來了,其實海水可以通過蒸發形成云,云在風的作用下向內地進行水汽輸送,最后形成降雨,這樣水就回到了內陸,因此是錯誤的。故選B。2.【答案】B【解析】冰川水主要集中在兩極地區,深層地下水開采難度很大,海水不能直接利用,故①③⑥幾乎不能被人類利用;淺層地下水、江河水和湖泊水,是人類可以利用的淡水,故②④⑤正確。3.【答案】A【解析】當今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約20多億人口面臨淡水危機,其中26個國家的3億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狀態中,地球上的總水儲量雖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鹽量很高的海水,陸地儲水中也有咸水,淡水只約占全球水儲量的2.53%,其中大部分還分布在兩極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凍土層中,難以利用,世界上的水資源很短缺,人人都要以言以行節約用水。A、當今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約20多億人口面臨淡水危機,其中26個國家的3億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狀態中,地球上的總水儲量雖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鹽量很高的海水,陸地儲水中也有咸水,淡水只約占全球水儲量的2.53%,其中大部分還分布在兩極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凍土層中,難以利用,A符合題意。B、亞洲的水資源總量最多,由于人口太多,其實人均水量很少,B不符合題意。C、水是循環的,但是淡水資源太少,人口太多,全世界約有3億多人處于缺水狀態,所以要節約用水,C不符合題意。D、亞洲水資源總量最多,但人均水量很少,許多地區也已經出現水資源短缺影響人民生活的情況了,D不符合題意。4.【答案】D【解析】①生物體需要水參與身體的新陳代謝,只有在有水的環境里才可能有生命,故①正確; ②生物體的60%-90%都是水分,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質,故②正確; ③水生植物的含水量可達90%以上,故③正確; ④人體的含水量約占體重的60%,故④正確。那么正確的是①②③④。5.【答案】B根據圖示可以看出,①代表的是蒸發,②代表的是水汽輸送,④代表的是蒸發;③代表的是降水。因為②水汽輸送和③降水不足,因此導致永嘉楠溪江發生斷流現象。故選B。6.【答案】B【解析】①雖然地球上總水量很多, 但淡水資源卻不充裕,這是自然環境造成的,與人類活動無關,故①不合題意;②地球上淡水分布很不均勻,這也是天然的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決定的,故②不合題意;③水污染是人類活動造成的,故③符合題意;④不合理地開發利用水資源,也是人類活動造成的,故④符合題意;⑤浪費水的現象依然嚴重,也是人類活動造成的,故⑤符合題意。因此屬于人類活動造成的是③④⑤。7.【答案】(1)蒸騰;地表徑流(2)海陸間循環(3)太陽輻射(4)B【解析】形成水循環的外因是太陽輻射和重力作用,其為水循環提供了水的物理狀態變化和運動能量:形成水循環的內因是水在通常環境條件下氣態、液態、固態三種形態容易相互轉化的特性。水循環還可以分為海陸間循環、陸上內循環和海上內循環三種形式。【解答】(1)在水循環中所代表的環節分別是:④蒸騰;⑤地表徑流。(2)水循環分為大循環和小循環。從海洋蒸發出來的水蒸氣,被氣流帶到陸地上空,凝結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發返回大氣,其余部分成為地面徑流或地下徑流等,最終回歸海洋。這種海洋和陸地之間水的往復運動過程,稱為水的大循環,海陸間循環又稱水的大循環。(3)蒸發和水汽輸送環節,其能量是來自太陽輻射能,故水循環連續進行的最主要的動力是太陽輻射。(4)不同的水循環中都包括的環節是蒸發和降水,如圖所示: B符合題意。1.【答案】 D【解答】由圖可知,該地區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北緯40°附近最少,低緯度地區較多,在空間上分布不均勻,有的隨著緯度的升高而減少,有的隨著緯度的升高而增加,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答案】B根據水體流動速度越快,水體更新越快的規律,結合選項中四種水體的更新速度可知,冰川水更新速度最慢,周期最長。故選B。3.【答案】(1)蒸騰 (2)下滲【解析】(1)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植物體外的一個過程。(2)水循環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過吸收太陽的能量,改變狀態到地球上另外一個地方。【解答】(1)在太陽輻射的作用下,水在陸地和海洋表面不斷地蒸發成水汽,植物的蒸騰作用也向大氣輸送了一部分水汽。(2)由圖可知,不通地表降水損失量為草地<泥土地<瀝青路面<普通混凝土磚,四種地表的最大區別是水的滲透情況不同,因此造成地表降水損失量的是下滲過程。4.【答案】 (1)海洋水 (2)降水 (3)② (4)B【解答】(1)地球上存在著不同形式的水體,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澤水、河流水等,其中總量最多的是海洋水。(2)圖中③代表環節的名稱為降水。(3)“天河工程”計劃是對水循環的水汽輸送環節進行干預,故選②。(4) 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區和冰川廣布的北極大陸干旱少雨,水循環不活躍。長江黃河發源地區是在青藏高原上,降水稀少,只有在夏季融水量才會增多。森林覆蓋良好的水庫區,水分大量蒸騰,從而形成充沛的降雨,則水循環最活躍,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2022-2023學年上學期浙教版科學八年級“沖刺重高”講義(一)地球上的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