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二 第四章:生物的進化考點一:生物進化理論1、達爾文進化理論的核心是自然選擇學說。其主要內容有: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2、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核心是自然選擇學說,內容有: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己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若生物的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改變,則發生了生物進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分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若產生了生殖隔離就標志著形成了新物種。3、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這個種群的基因庫。某個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叫做種群的基因頻率。如從一個種群中隨機抽出200個個體,其中基因型為DD、Dd和dd的個體分別是60、120和20個,則D的基因頻率為(60×2+120×1)÷200×2×100%=60%。物種是指能夠在自然狀態下相互交配并且產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有了地理隔離不一定形成生殖隔離;新物種的形成不一定要經過地理隔離,可直接形成生殖隔離。典例1、下列各項中符合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觀點的是 ( )A.綿羊和山羊之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 B.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C.馬和驢交配產生的騾子是一個新物種 D.二倍體西瓜和四倍體西瓜屬于同一物種典例2、在一個種群中,隨機抽出一定數量的個體。其中基因型AA的個體占24%,Aa的個體占72%,aa的個體占4%,那么基因A和a的頻率分別是( )A. 36%.64% B. 57%.43% C. 24%.22% D.60%.40%典例3、下圖表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對圖示分析正確的是( )A. 圖中A表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為進化提供原材料B. 種群基因頻率定向改變是形成新物種的前提C. 圖中B表示地理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D. 圖中C表示生殖隔離,就是指兩種生物不能雜交產生后代典例4、如圖所示為種群與物種的關系圖解,關于它們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從圖中可以看出,一個物種可以有很多種群,這些種群間只是因為地理隔離,阻礙了基因交流B.若物種2是由物種1形成的,則物種1一定發生了基因頻率的改變C.由物種1形成物種2的必要條件是地理隔離D.若種群1與種群2的基因頻率都發生了改變,則這兩個種群都在進化考點二:共同進化和生物多樣性1、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是化石2、生物多樣性是共同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共同進化是指生物與生物之間及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相互影響不斷進化和發展。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咱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典例5、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證據的說法,錯誤的是( )A.化石為生物進化提供了直接的證據B.比較解剖學和胚胎學以及細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給生物進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C.同源器官的存在從比較解剖學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有力證據D.化石、比較解剖學和胚胎學以及細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之間互為補充、相互印證,有力地支持了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理論,揭示了生物進化的機制典例6、下列有關生物的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A.自然界中種群的基因頻率總是在不斷變化的B.狼和鹿通過捕食和被捕食進行著相互選擇,實現共同進化C.從分子水平上看,生物的性狀具有多樣性的直接原因是DNA的多樣性D.生物的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典例7、生物多樣性是共同進化的結果。下列事實不屬于共同進化的是( )A.工業的發展導致大量溫室氣體排放,全球氣溫升高B.隨著光合生物的出現,大氣中有了氧氣,為好氧生物的出現創造了條件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馬和獵豹都能迅速奔跑,這是它們長期相互選擇的結果D.4億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陸生植物,隨后出現了適應陸地生活的動物典例8、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和進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新物種的形成通常要經過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三個基本環節B.蜂鳥細長的喙與倒掛金鐘的筒狀花萼是它們長期協同進化形成的相互適應特征C.細菌在接觸青霉素后會產生抗藥性的突變個體,青霉素的選擇作用使其生存D.自然選擇能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突變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