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生物新高考一輪復習】熱點微練2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觀[規律方法](1)蛋白質在細胞的增殖和分化、能量轉換、信號傳遞及物質運輸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強酸、強堿、重金屬鹽等因素影響下蛋白質的空間結構遭到不可逆破壞而發生變性失活時,其功能也會喪失。(2)蛋白質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序發生變化時會影響其正常功能,可能進一步引發疾病,如鐮狀細胞貧血。(3)分布在細胞膜外側的糖蛋白具有識別作用,如精卵細胞的識別與結合、激素與靶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等都離不開糖蛋白。(4)分布在細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的含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如癌細胞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使癌細胞容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5)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有運輸作用,載體蛋白的特異性與其結構是分不開的。(6)有些蛋白質具有催化作用,如“誘導契合學說”認為底物與酶的活性部位結合,會誘導酶發生構象改變,從而發揮催化功能。[方法體驗]1.(2021·江西九江二模)下列關于真核細胞內蛋白質和核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同時含有這兩類物質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中心體B.同一生物個體內不同形態的細胞中蛋白質不同,核酸相同C.蛋白質的合成只發生在細胞質中,核酸的合成只發生在細胞核中D.蛋白質的合成需要核酸的參與,核酸的合成也需要蛋白質的參與答案 D解析 真核細胞中同時含有蛋白質和核酸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和核糖體,中心體含有蛋白質,不含核酸,A錯誤;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同一生物個體內不同形態的細胞中核DNA相同,mRNA和蛋白質不完全相同,B錯誤;蛋白質的合成可發生在細胞質中的核糖體上,也可發生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而核酸的合成主要發生在細胞核中,線粒體和葉綠體為半自主性細胞器,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可以合成核酸,C錯誤;蛋白質的合成需要mRNA為直接模板,DNA的合成需要DNA聚合酶和解旋酶的參與,RNA的合成需要RNA聚合酶的參與,D正確。2.(2021·湖北宜昌聯考)1995年,我國科學家首創發明了純天然可吸收膠原蛋白縫合線,可用于傷口縫合。這種縫合線由某動物的膠原蛋白加工而成,具有吸收完全無致痕、無組織排異反應等優良特性。下列推測錯誤的是( )A.縫合線將被組織中特定的酶水解B.縫合線的水解產物可被細胞吸收C.縫合處可檢測到抗膠原蛋白的抗體D.該動物的膠原蛋白與人體的膠原蛋白空間結構相似或相同答案 C解析 題干信息 推測 結果縫合線在人體內“吸收完全無致痕” 該動物膠原蛋白與人體的膠原蛋白空間結構相似或相同,可被人體組織中特定的蛋白酶水解,且水解產物可被細胞吸收 A、B、D正確無組織排異反應 縫合處不會檢測到抗膠原蛋白的抗體 C錯誤3.(2020·陜西白水中學三模)防御素是一類可殺死細菌、真菌或者病毒等微生物并有抗腫瘤活性的多肽。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防御素在生物體內具有免疫的作用B.加熱變性后的防御素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C.該多肽在核糖體上合成,若破壞核仁可能影響防御素的形成D.將防御素溶于高濃度NaCl溶液中不會造成其生物活性的喪失答案 B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防御素是一類可殺死細菌、真菌或者病毒等微生物并有抗腫瘤活性的多肽”,可判斷防御素在生物體內具有免疫作用,A正確;加熱時肽鍵沒有發生斷裂,仍能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B錯誤;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而防御素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多肽,因此破壞核仁可能影響防御素的形成,C正確;將防御素溶于高濃度NaCl溶液中會發生鹽析,不會造成其生物活性的喪失,D正確。4.(2021·陜西商洛模擬)我國科學家發現,當有稻瘟病菌入侵水稻時,在光照條件下,水稻體內的LHCB5蛋白第24位的蘇氨酸發生磷酸化,導致電子在葉綠體中積累經過一系列的變化,會誘發葉綠體中活性氧的產生。在活性氧作用下,抗稻瘟病相關基因表達,水稻抗稻瘟病的能力會提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陰雨連綿、光照不足的天氣更易暴發稻瘟病B.抗稻瘟病相關基因經轉錄、翻譯形成LHCB5蛋白C.葉綠體內的蛋白質不都由葉綠體基因控制合成D.LHCB5蛋白的功能變化與它的結構變化有關答案 B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可知,LHCB5蛋白第24位的蘇氨酸發生磷酸化需要光照條件,陰雨連綿、光照不足的天氣LHCB5蛋白發生磷酸化受阻,活性氧產生的少,抗稻瘟病相關基因表達量少,所以水稻更易暴發稻瘟病,A正確;由題意可知,LHCB5蛋白第24位的蘇氨酸發生磷酸化是促使抗稻瘟病相關基因表達的一個條件,該蛋白不是抗稻瘟病相關基因表達的產物,抗稻瘟病相關基因經轉錄、翻譯形成的是能抗稻瘟病的蛋白質,B錯誤;葉綠體是半自主性細胞器,葉綠體內的蛋白質不都由葉綠體基因控制合成,也有受細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C正確;蛋白質的結構決定功能,故LHCB5蛋白的功能變化與它的結構變化有關,D正確。5.(2021·福建福州一檢)胰蛋白酶能將血紅蛋白水解為若干個多肽,比較鐮狀細胞貧血患者和正常人血紅蛋白酶解產物,可發現兩者間只存在某個多肽首個氨基酸為纈氨酸或谷氨酸的差異,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患者血紅蛋白空間結構正常但運輸氧氣能力下降B.胰蛋白酶能水解血紅蛋白任意兩個氨基酸間的肽鍵C.血紅蛋白經胰蛋白酶水解的產物加入雙縮脲試劑仍能呈現紫色D.患者血紅蛋白基因發生堿基對替換導致mRNA提前出現終止密碼子答案 C解析 患者血紅蛋白空間結構異常,運輸氧氣能力下降,A錯誤;胰蛋白酶能將血紅蛋白水解為若干個多肽而不是若干個氨基酸,說明其不能水解血紅蛋白任意兩個氨基酸間的肽鍵,B錯誤;血紅蛋白經胰蛋白酶水解的產物(若干個多肽)中有2個及2個以上的肽鍵,加入雙縮脲試劑仍能呈現紫色,C正確;根據題干信息可知,兩者間只存在某個多肽首個氨基酸為纈氨酸或谷氨酸的差異,說明患者血紅蛋白基因發生堿基對替換并未導致mRNA提前出現終止密碼子,而是改變了特定位置上氨基酸的種類,D錯誤。6.(2021·江蘇海安調研)層黏連蛋白是由一條重鏈(A鏈)和兩條輕鏈(B1鏈、B2鏈)構成的高分子糖蛋白,其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若該蛋白由m個氨基酸構成,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層黏連蛋白含有肽鍵數為m-3B.組成該蛋白的氨基酸中可能有些必須從食物中獲取C.層黏連蛋白是由21種氨基酸經脫水縮合而成的D.該物質至少含有3個游離的氨基和羧基答案 C解析 由題意可知,該蛋白質由m個氨基酸形成三條肽鏈構成的,所含的肽鍵數是m-3,A正確;組成該蛋白的必需氨基酸必須從食物中獲取,B正確;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1種,但不是每種蛋白質都含有21種氨基酸,C錯誤;一條多肽鏈至少含有一個游離的氨基和一個游離的羧基,層黏連蛋白有3條肽鏈,因此至少含有3個游離的氨基和羧基,D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