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科學 教科版 四年級 上冊運動和力學習目標工程設計中需要運用相關的科學概念來解決問題。工程設計具有一定的執(zhí)行程序。1發(fā)展對工程設計和動手制作的興趣,激發(fā)創(chuàng)新精神。)能夠接納他人的觀點,不斷完善自已的設計制作。3體會到制作的關鍵在于設計。人們不斷改進設計以滿足不斷增加的需求。意識到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能促進社會發(fā)展。4能根據(jù)任務和提供的材料設計方案、繪制設計圖。)在設計討論活動中,能傾聽他人的想法,并與之交流。能對自己的想法和結果進行反思,做出自我評價和調(diào)整。2設計制作的基本步驟:明確問題明確設計什么,用途是什么,具體要求有什么制訂方案頭腦風暴,研究會遇到什么問題,怎樣解決,制訂最優(yōu)方案實施方案團隊協(xié)作,根據(jù)方案加工制作,匯報展示評估與改進根據(jù)標準評估、打分,反思方案、制作以及整個過程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改進本課研究實施方案1.做好分工,根據(jù)圖紙制作小車。合理的分工能在同一時間完成任務的不同部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分工實施方案1.做好分工,根據(jù)圖紙制作小車。怎樣分工能夠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務?①在合作過程中小組成員的合理分工,可以在同一時間完成任務的不同部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②要一起討論制作時的難點。該項工作由組長組織大家討論,在協(xié)商中確定每位成員所負責的內(nèi)容。③在過程中,小組成員要學會如何共同承擔、如何相互妥協(xié)、如何有效合作等。怎樣讓小車的輪子自由轉動起來是關鍵!實施方案預先考慮制作難點并討論解決方案。車軸怎么安裝在車架上氣球做動力怎樣安裝在小車上1.做好分工,根據(jù)圖紙制作小車。制作小車需要經(jīng)過哪些流程呢?1.確定組裝步驟2.選擇材料和工具3.加工材料4.組裝5.調(diào)試實施方案1.確定組裝步驟2.選擇材料和工具3.加工材料4.組裝5.調(diào)試組裝氣球動力小車(1)用硬紙盒做車身,在硬紙盒底部打四個與吸管直徑相等的小孔。(2)將吸管穿過小孔,再將連接軸穿過吸管。(3)將吸管穿進氣球嘴,用膠帶纏繞固定。(4)固定吸管。然后將氣球吹起來,最后松開,這樣氣球動力小車就可以動起來了。實施方案1.確定組裝步驟2.選擇材料和工具3.加工材料4.組裝5.調(diào)試組裝橡皮筋動力小車(1)用硬紙盒做車身,在硬紙盒底部對稱打四個小孔。(2)將連接軸穿過小孔,小車的車架就完成了。(3)將吸管剪成小的墊圈放在車輪和車身之間。(4)將車輪安裝在車軸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車頭,另一端粘在車軸上。這樣一個橡皮筋動力小車就組裝完成了。實施方案1.確定組裝步驟2.選擇材料和工具3.加工材料4.組裝5.調(diào)試橡皮筋動力實施方案1.確定組裝步驟2.選擇材料和工具3.加工材料4.組裝5.調(diào)試氣球動力實施方案1.確定組裝步驟2.選擇材料和工具3.加工材料4.組裝5.調(diào)試使用剪刀注意安全,橡皮筋容易斷,氣球容易爆吹氣不能過大。提示實施方案車軸怎樣裝在車架上,氣球怎樣安裝在小車上等。提示1.確定組裝步驟2.選擇材料和工具3.加工材料4.組裝5.調(diào)試實施方案1.確定組裝步驟2.選擇材料和工具3.加工材料4.組裝5.調(diào)試小車不能走直線;橡皮筋小車動力不足;小車輪子打滑;氣球小車噴氣時間短。提示實施方案參考看哪組更好地完成了運輸任務!實施方案2.匯報、測試。測試要求要注意統(tǒng)一起點和終點,前輪不能超過起點線,后輪過線的位置為終點線。每輛小車有三次機會,取最高測試分值。根據(jù)量表打分,記錄制作小車的測試結果。實施方案2.匯報、測試。小車完成后,先在小組內(nèi)進行多次“測試”和“改進”!摩擦力不夠在輪胎上多放幾根橡皮筋氣球小換大氣球實施方案賽車做好了,讓我們來比一比,哪個小組的賽車最捧!實施方案1.評估評估與改進2.根據(jù)評估的情況,小組反思設計和制作過程,去改進優(yōu)化小車。評估與改進工程師不會將不成功的模型視為失敗,而是將它看成一個有價值的學習機會,并能根據(jù)其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反思和改進,做出更好的解決方案。資料課堂達標判斷1.橡皮筋小車車輪打滑是因為車身太輕了。( )2.用氣球作動力時,可以選用礦泉水瓶做車身,以減輕車身重量。( )3.小車上任何地方的摩擦力都是有害的。 ( )××√課堂達標選擇1.下面的設計中,( )是為了提高氣球小車的車速。A.很低的車身 B.輪與輪之間的距離很寬C.大一點的氣球2.輪胎與地面之間的力是( )。A.彈力 B.重力 C.摩擦力CC總 結制作小車匯報測試評估與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 設計制作小車(二).pptx 制作小車.mp4 汽車的發(fā)明.mp4 汽車的結構.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