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7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辛丑條約》簽訂【新課標背記要點與三年真題(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7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辛丑條約》簽訂【新課標背記要點與三年真題(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7課 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的簽訂
【2022年課標】
知道義和團運動和抗擊八國聯軍侵華的史事,結合《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認識《辛丑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
【思維導學】
【背記要點】
知識點1 義和團運動
1、興起:義和團活動于山東、直隸一帶。19世紀末,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和外國傳教土活動的猖獗,逐漸由反清轉變為反帝斗爭組織。
2、發展:清政府為利用義和團,以“招撫”代替“剿滅”,并承認其合法地位。1900年夏,義和團控制了京津地區。
3、口號:義和團曾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既有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意志,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同時反映了義和團對清政府的本質認識不清。
知識點02 抗擊八國聯軍
1、八國聯軍侵華:1900年6月,為鎮壓義和團運動,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組織聯軍,在英國海軍司令西摩爾的率領下發動了侵華戰爭。
2、抗擊八國聯軍:義和團在廊坊一帶阻擊敵人,八國聯軍被迫撤回天津。同時,各國聯合艦隊攻占大沽炮臺,擴大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慈禧太后對外宣戰。義和團在北京圍攻西什庫教堂和東交民巷使館區,在天津老龍頭火車站展開激戰,并炮轟紫竹林租界。天津保衛戰中聶士成壯烈殉國。
3、義和團運動結果:1900年8月14日,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西逃,途中請求八國聯軍“助剿”。在中外反對勢力的鎮壓下義和團運動失敗.但它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義和團的反帝斗爭精神,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巨大力量,對阻止列強瓜分中國起了一定的作用。
知識點03 《辛丑條約》的簽訂
1、簽訂: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國簽訂。
2、主要內容: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 8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從北京到山海關的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
名稱 時間 內容
《辛丑條約》 1901 ①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②北京東交民巷劃為使館區,允許各國派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③清政府向各國認錯道歉,并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④拆毀北京至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戰略要地。
3、影響:《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且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X
【微點撥】 認識《辛丑條約》給中國造成的嚴重危害
(1)從經濟上看: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此條款嚴重損害了中國的經濟利益,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負擔;
(2)從政治上看:清政府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這樣清政府就完全成為“洋人的朝廷”,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3)從軍事上看: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從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便利了侵略者對清政府進行軍事控制和直接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活動;
(4)從外交上看: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國主義列強的武裝控制之下。
由此可以看出,《辛丑條約》的簽訂,最終確立了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忠實走狗的地位,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易錯警示】
1.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辛丑條約》里面說明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的內容是: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者加入反帝性質的組織。
【拓展延伸】
1.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項目 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不同點 發動國家 英國 英、法為主兇,美、俄為幫兇 日本 英、美、俄、日、法、德、意、奧
簽訂條約 《南京條約》 《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 《馬關條約》 《辛丑條約》
條約影響 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最能反映侵略意圖的條款 五口通商、協定關稅 增開通商口岸 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國際背景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列強所處階段 自由資本主義階段 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即帝國主義階段)
經濟侵略方式 商品輸出 資本輸出
相同點 (1)發動戰爭的原因:侵略中國,占領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2)戰爭的結果:清政府戰敗,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3)戰爭的影響: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與《辛丑條約》
項目 《南京條約》 《北京條約》 《馬關條約》 《辛丑條約》
不同點 簽訂國家 清政府、英國 清政府、英國、法國、俄國 清政府、日本 清政府與英、美、俄、日、法、德、意、奧、比、荷、西11國
簽訂時間 1842年 1860年 1895年 1901年
主要內容 通商口岸 概況 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 天津 重慶、沙市、蘇州、杭州 ——
特點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由東南沿海擴展到整個東部沿海并向內地推進
割地 香港島 九龍司地方一區,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 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 ——
賠款 2 100萬銀元 賠償英法軍費各800萬兩 2億兩白銀 4.5億兩白銀
其他 協定關稅 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 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毀炮駐兵;劃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
影響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中國的主權進一步喪失,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相同點 (1)都破壞了中國的國家主權,都影響了中國社會性質(2)開放通商口岸:《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3)割地:《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4)日本獲得賠款:《馬關條約》《辛丑條約》,英國獲得賠款:《南京條約》《北京條約》《辛丑條約》,英法獲得賠款:《北京條約》《辛丑條約》
知識延伸 近代列強侵華的演變及其特征
時期 特征
鴉片戰爭至甲午中日戰爭前 主要為打開中國市場,進行商品輸出和掠奪原料
19世紀末20世紀初 經濟上以資本輸出為主,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軍事上列強趨向聯合侵華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 日本攫取了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形成了獨霸中國的局面
20世紀20年代初 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九國公約》,維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
20世紀30年代初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妄圖獨霸中國
抗日戰爭勝利后至新中國成立前 美國實行“扶蔣反共”政策,以華制華,攫取在華政治、經濟和軍事等特權
【三年真題】
(一)、2022年中考真題
1.(2022年浙江臺州)《辛丑條約》第十款規定:各省官員必須保證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錄用。這一規定標志著清政府
A.加強了對老百姓財富的搜刮 B.喪失了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
C.削弱了中國軍隊整體的實力 D.成為了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答案】D
【解析】由“各省官員必須保證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錄用”可知,材料出自《辛丑條約》。1900年到1901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其中規定清政府嚴禁保證人民參加各種形勢的反帝活動,清政府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項正確;材料不是說明清政府加強了對老百姓財富的搜刮,排除A項;《辛丑條約》沒有割讓土地,排除B項;材料中說明列強對清政府政治控制,不是削弱了中國軍隊整體的實力,排除C項。故選D項。
2.(2022年湖南郴州)對下表內容分析歸納最恰當的是
侵華戰爭 不平等條約 中國人民抗爭
鴉片戰爭 《南京條約》 廣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甲午中日戰爭 《馬關條約》 鄧世昌壯烈殉國
八國聯軍侵華 《辛丑條約》 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
A.列強的入侵與中國人民的抗爭 B.中國領土主權遭到破壞
C.帝國主義對中國侵略的加深 D.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答案】A
【解析】從材料的內容可得出,表格中即有列強侵略的內容,如鴉片戰爭,也有中國人民抗爭的內容如廣州三元里人民抗英,A項正確;BCD都不全面,排除BCD項。故選A項。
3.(2022年黑龍江齊齊哈爾)如圖漫畫反映的歷史事件對中國造成的影響是
A.使中國開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D.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答案】D
【解析】根據漫畫的時間和內容可知反映的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等國,簽訂了《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D正確;《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排除A項;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故排除B項;《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故排除C項。故選D。
4.(2022年湖北十堰)歷史學習中要關注目錄和章節標題,以便把握歷史階段特征。根據如下圖提供的關鍵詞,請你為其選擇一個最恰當的單元主題
洋務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戊戌變法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
C.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D.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答案】B
【解析】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屬于近代化的早期探索,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屬于民族危機的加劇。故最恰當的單元主題是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B項正確;1840年到1842年的鴉片戰爭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標志,排除A項;材料沒有顯示資產階級推翻清王朝實現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信息,排除C項;1919年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的標志,排除D項。故選B項。
5.(2022年湖南衡陽)有學者評論近代某條約:“一個不得不走向世界的國家,防務上卻門戶洞開,且已幾乎無法實現今日所謂‘軍事現代化’,怪不得此后‘瓜分’就成了輿論的持續主題。而巨額的賠款,不僅使全民直接感受到了朝廷倒行逆施的代價,也為此后一系列內政改革的艱困埋下了伏筆。”該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馬關條約》
C.《辛丑條約》 D.《九國公約》
【答案】C
【解析】根據題干“一個不得不走向世界的國家,防務上卻門戶洞開,且已幾乎無法實現今日所謂‘軍事現代化……’巨額的賠款……使全民直接感受到了朝廷倒行逆施的代價,……”結合所學知識,表明該條約是《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軍事上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從北京到山海關的鐵路沿線要地。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從此,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C正確;AB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
6. (2022年四川瀘州)某歷史教師復習教學時對“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先后做了如下設計:
此教學內容設計的調整旨在
A. 更凸顯近代中國救亡圖存的時代主題B. 更突出歷史事件的時序性
C. 更揭示列強發動侵華戰爭的根本原因 D. 更關注培養學生家國情懷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可知,該設計調整前將民族危機和近代化探索分別歸類闡述,調整后突出了在每次民族危機后,中國人都有新的近代化探索,這更凸顯近代中國救亡圖存的時代主題,A項正確;“更突出歷史事件的時序性”是表象,不是其主旨,排除B項;調整后,并不會更有利于揭示列強發動侵華戰爭的根本原因,排除C項;兩者都關注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并不能體現比較性,排除D項。故選A項。
7. (2022年新疆建設兵團)如下圖所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這警醒我們青少年要
A. 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B.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C. 具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D. 把握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發展趨勢
【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簽訂條約,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使我們意識到落后就要挨打,中國必須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青少年也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傳統文化,民族自信心,民族多元化的信息,排除A、C、D項。故選B項。
8.(2022年黑龍江牡丹江、雞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將上述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按發生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只寫序號。
(2)請你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出兩條線索,并根據這兩條線索對上述圖片進行歸類。
【答案】(1)①④②③⑤
(2)屈辱史(侵略史):①②③;抗爭史:④⑤
【解析】
(1)根據所學可知,《南京條約》簽訂時間是1842年,火燒圓明園時間是1860年,旅順大屠殺時間是1894年,金田起義時間1851年,義和團運動時間1900年,所以按照間的先后順序排列為①④②③⑤。
(2)根據事件內容可知,①②③體現的線索是列強的侵華史,或中國人民的屈辱史;④⑤為農民運動,都有反侵略的性質,所以是中國人民的抗爭史。
(二)、2021年中考真題
1.(2021年黑龍江牡丹江、雞西中考真題)在學習三大不平等條約時,小明自己設計了一道題,請你完成
A.①《南京條約》 ②《馬關條約》 ③《辛丑條約》
B.①《馬關條約》 ②《辛丑條約》 ③《南京條約》
C.①《辛丑條約》 ②《馬關條約》 ③《南京條約》
D.①《辛丑條約》 ②《南京條約》 ③《馬關條約》
【答案】C
【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的條約的是《辛丑條約》,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的條約是《馬關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的條約是《南京條約》,由此可知C符合題意;綜上所述可知ABD與題意不符,排除。
2.(2021年內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題)近代以來,救亡圖存的主旋律響徹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將斗爭矛頭鮮明指向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是
A.洋務運動 B.百日維新 C.義和團運動 D.辛亥革命
【答案】C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義和團運動是一場反對帝國主義的愛國運動,將斗爭矛頭鮮明指向帝國主義侵略者,C項正確;洋務運動沒有直接針對帝國主義侵略者,排除A項;資產階級維新派領導的百日維新曾對帝國主義者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排除B項;辛亥革命沒有明確地反對帝國主義,排除D項。故選C項。
3.(2021年廣西河池中考真題)某條約的第十款規定:各省官員必須保證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錄用。凡發生反帝斗爭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試5年。這規定給中國帶來的危害是
A.增加了中國勞動人民沉重的負擔 B.嚴重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
C.使使館界成為列強侵華的大本營 D.清政府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答案】D
【詳解】由“凡發生反帝斗爭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試5年”可知,材料出自《辛丑條約》。1900年到1901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其中規定清政府嚴禁保證人民參加各種形勢的反帝活動,清政府論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符合題意;ABC項材料沒有體現,排除。故選擇D。
4.(2021年內蒙古鄂爾多斯中考真題)1895年愛國人士所作《時局圖》,圖中文字“不言而喻”“一目了然”暗指當時
A.列強將策動侵華戰爭 B.清政府成為洋人朝廷
C.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D.中國面臨著被瓜分危機
【答案】D
【詳解】材料中的“時局圖”把19世紀末(中日甲午戰爭后)中國面臨的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豆剖的嚴重危機,及時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們面前,起到了警示鐘的作用,D項正確;在此之前列強就已經發動了多次侵華戰爭,排除A項;B項與《辛丑條約》的簽訂有關,排除;材料與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的說法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
5.(2021年江蘇鎮江中考真題)近代某不平等條約第十款規定:各省督撫文武大吏所屬境內,如有傷害諸國人民之事,必須立時彈壓懲辦,否則即行革職,永不敘用。這致使清政府淪為“洋人朝廷”的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答案】D
【詳解】依據題干“各省督撫文武大吏所屬境內,如有傷害諸國人民之事,必須立時彈壓懲辦,否則即行革職,永不敘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國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表明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統治中國的工具,變為“洋人朝廷”。故D符合題意;《南京條約》內容涉及割地、賠款、五口通商和協定關稅,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A;《北京條約》除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外,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賠款額也大幅增加。《北京條約》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B;《馬關條約》規定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兵費白銀2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人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等。《馬關條約》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C;故選D。
6.(2021年山東德州)某歷史公眾號推出如下研究內容,該公眾號研究的主題最有可能是
A.西方列強的侵略 B.近代化的探索
C.中國人民的抗爭 D.清王朝的崩潰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可知,林則徐虎門銷煙反抗的是英國等國向中國走私鴉片、太平軍痛打洋槍隊體現出太平天國對外國勢力的抗爭,鄧世昌黃海大戰抗擊的日軍侵華,義和團廊坊大捷抗擊的是八國聯軍侵華,所以,圖片事件都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抗爭,C項正確;太平天國運動主要斗爭對象是清政府,雖然有抗擊洋槍隊的反抗之舉,但不屬于對西方列強侵略戰爭作出的抗爭,排除A項;近代化探索事件指的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等向西方學習的事件,排除B項;清王朝的崩潰指的是辛亥革命,排除D項。故選C項。
7.(2021年山東青島)“聯軍”特許軍隊公開搶劫三日”,實際上,搶劫持續了八天。而后,聯軍以搜查義和團為名,進行多種多樣的搶劫活動。”這些“搶劫活動”發生在
A.鴉片戰爭期間 B.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C.甲午中日戰爭期間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義和團運動的迅猛發展,引起了外國侵略者的密切關注,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組織聯軍發動侵華戰爭,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占領北京后,在北京進行燒殺淫掠,1900年9月,接任八國聯軍統帥的瓦德西,后來在給德皇的報告中供認,“聯軍占領北京之后,曾特許軍隊公開搶劫三日,其后更繼以私人搶劫”,“所有中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遠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再結合材料“聯軍”、“義和團”、“搶劫活動”等信息可知,D項正確;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都與義和團運動無關,排除ABC項;故選D項。
8.(2021年山東青島)“巨額賠款,按當時中國人口計算,平均每人攤一兩銀子。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賠款,是帝國主義對中國空前大規模的勒索。一紙條約等于一張賣身契,中國人民從此陷入了無休止的還債深淵。”這紙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巨額賠款,按當時中國人口計算,平均每人攤一兩銀子。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賠款,是帝國主義對中國空前大規模的勒索”結合所學可知清政府逼迫賠款最多的條約是《辛丑條約》,D項正確;ABC項賠款不是最大的賠款,排除。故選D項。
9.(2021年山東菏澤中考真題)通過梳理歷史線索可以明確學習主題。對下圖反映的學習主題概括最準確的是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外國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
C.西方列強瓜分狂潮與中國人民反抗 D.近代化的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
【答案】B
【詳解】根據圖示信息“英國走私鴉片、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可知都屬于西方列強的侵華史。信息“林則徐虎門銷煙、陳化成督戰吳淞、鄧世昌黃海海戰、義和團廊坊阻擊戰”可知是中國的抗爭史。故上圖反映的主題英概括為外國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B正確;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者半封建社會的是鴉片戰爭,排除A;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馬關條約》簽訂后,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排除C;材料沒有涉及中國近代化探索的內容,排除D。故選B。
10.(2021年湖北鄂州中考真題)“時代的一粒灰,落在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2020年是農歷庚子年,100多年前的“庚子賠款”就是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一座大山。與“庚子賠款”相關的那場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是
A.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C.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 D.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
【答案】D
【詳解】根據材料“庚子賠款”可得,此為八國聯軍侵華之后,簽訂《辛丑條約》后出現的現象。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組織聯軍2000多人,在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的率領下,從天津向北京進犯,并最終占領北京。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奧、比、荷、西11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從此,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故選D項;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鴉片戰爭的影響,故排除A項;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故排除B項;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是甲午中日戰爭簽訂《馬關條約》產生的影響,故排除C項。
11.(2021年湖北襄陽節選)(屈辱歷程艱難探索)
材料 中國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表1)
時間 序號 事件
1839年 ①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1842年 ② 鴉片戰爭
1851--1864年 ③ 太平天國運動
1856-1860年 ④ 第二次鴉片戰爭
19世紀60-90年代 ⑤ 洋務運動
1894--1895年 ⑥ 甲午中日戰爭
1898年 ⑦ 戊戌變法
1900年 ⑧ 義和團運動高潮
⑨ 八國聯軍侵華
1901年 ⑩ 《辛丑條約》簽訂
(1)請你把表1中事件按表2主題進行分類(填序號,每空填1個序號)
分類表(表2)
主題 事件(序號)
列強侵略 ②、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人民的反抗 ①、________、________
探索近代化 ________、________
(3)結合所學知識,從④和⑤、⑥和⑦、⑧和⑨三組組合中,任選一組說明其中兩個事件之間的聯系。
(4)表1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怎樣的發展趨勢?
【答案】(1)⑥⑨⑩;③⑧;⑤⑦。
(3)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使清政府中的有識之士,開展了洋務運動;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簽訂了《馬關條約》,民族危機加深促使康有為,梁啟超發動了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的爆發,是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原因,任選其一即可。
(4)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人民不斷探求救國救民的新出路的近代化歷程。
【詳解】
(1)根據所學可知,屬于列強侵略的有: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和辛丑條約的簽訂,因此填⑥⑨⑩;屬于中國人民反抗的有:林則徐虎門銷煙,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因此填③⑧;屬于探索近代化的有: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因此填⑤⑦。
(3)根據所學可知,④和⑤的關系是: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使清政府中的有識之士,開展了洋務運動;⑥和⑦的關系是: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簽訂了《馬關條約》,民族危機加深促使康有為,梁啟超發動了戊戌變法;⑧和⑨的關系是:1898年義和團運動的爆發,是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原因,任選其一即可。
(4)根據所學可知,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趨勢是: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人民不斷探求救國救民的新出路的近代化歷程。
(三)、2020年中考真題
1.(2020年湖南株洲)“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到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今年是農歷庚子年,一百多年前的“庚子賠款”,曾經也是重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一座大山,“庚子賠款”源于哪次侵華戰爭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答案】D
【解析】考查點: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題思路:緊扣“庚子賠款”進行分析。1900年(庚子年),西方列強以鎮壓義和團運動保護僑民的名義,組成八國聯軍,進占北京。并于1901年(辛丑年),逼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條約規定大清政府賠付列強各項損失高達駭人聽聞的4.5億兩白銀,折合當時4億五千萬中國人每人一兩。這就是庚子賠款。“庚子賠款”源于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故D符合題意;鴉片戰爭與“庚子賠款”不符,排除A;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庚子年不符,排除B;甲午中日戰爭與“庚子賠款”無關,排除C。故選D。
2.(2020年湖南衡陽)一位俄國記者記述了1900年6月2日發生在天津火車站的一幕:月光照耀著這些莽漢,照耀著他們的大刀和旗幟。一排子彈射過去,大旗倒下了,又舉了起來,接著又倒了下去。這描寫的是
A.三元里民眾抗英斗爭
B.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C.義和閉抗擊八國聯軍
D.國民革命軍的北伐
【答案】C
【解析】根據題干的“1900年”和“大刀和旗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義和團在北京、天津等地英勇抗擊八國聯軍,題干材料反映的是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情景。故C符合題意;三元里民眾抗英斗爭發生在1841年,故A不符合題意;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發生在1856——1864年,故B不符合題意;國民革命軍的北伐發生在1926——1927年,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
點睛:解題的關鍵是“1900年”的時間信息,結合三元里民眾抗英斗爭、太平軍抗擊洋槍隊、國民革命軍的北伐這些史實的發生時間,逐項排除。
3.(2020年四川樂山)民遙勾勒出塵封的歷史畫面。“拆鐵道,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江山。”該民謠描寫的是
A.洋務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戊戌變法
D.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拆鐵道,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江山。”符合義和團扶清滅洋的口號,故選B。
4.(2020年山東德州)近代中國在沉淪中飽受屈辱,在屈辱中抗爭探索。按時間先后排列以下侵略與反抗的史實,正確的一項是
①④③②
①④②③
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答案】A
【解析】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南京條約》簽訂于1842年;義和團廊坊阻擊戰發生于1900年;旅順大屠殺發生于1894年;金田起義發生于1851年;從而得出①④③②說法正確,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5.(2020年天門、仙桃、潛江、江漢)“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下列屬于英勇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的英雄人物是
A.陳化成
B.鄧世昌
C.丁汝昌
D.聶士成
【答案】D
【解析】
考查點:抗擊八國聯軍的英雄人物。
解題思路:根據題干要求“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的英雄人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天津保衛戰中,清軍直隸提督聶士成壯烈殉國,故D正確;陳化成在鴉片戰爭中英勇犧牲,故排除A項;鄧世昌和丁汝昌是在甲午中日戰爭中英勇犧牲的英雄人物,故排除BC項。故選D。
6.(2020年內蒙古通遼)某戰爭后的條約規定,中國派親王載灃赴德國,以謝公使克林德被殺之罪;派親貴那桐赴日本,以謝書記官杉山彬被殺之罪,并在克林德“遇害處樹立銘志之.”此戰后
A.列強獲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
B.列強勢力開始深人中國內地
C.外國公使開始進駐北京
D.革命開始成為中國的時代主流
【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中國派親王載灃赴德國,以謝公使克林德被殺之罪;派親貴那桐赴日本,以謝書記官杉山彬被殺之罪”等信息可知,反映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辛丑條約》的內容和影響,《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此后革命開始成為中國時代主流,D項正確;列強在通商口岸獲得租地建房的權利是《南京條約》的附件,與材料信息不符,A項錯誤;列強勢力開始深入中國內地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后,而材料體現的是《辛丑條約》內容,不符合題意,B項錯誤;外國公使開始進駐北京是《天津條約》后,與材料不符,C項錯誤。
7.(2020年江蘇蘇州)馮驥才的小說《神鞭》中描寫了天津衛小販傻二練就了辮子功,人稱“神鞭”。他跟隨頭領曹福田去紫竹林攻打洋人。出征前,頭領畫了個避洋槍的符咒給他。傻二把符咒塞進辮根兒里,感到滿腦袋的頭發都發燙,似乎真有法力注入其中。盡管傻二英勇無畏,但仍擋不住洋槍洋炮,辮子也被打斷了。傻二的經歷表明義和團運動存在的嚴重缺陷是
A.帶有迷信色彩
B.借拜上帝會欺騙民眾
C.對清政府抱有幻想
D.盲目排外
【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和材料“……神鞭……曹福田去紫竹林攻打洋人……避洋槍的符咒給他……擋不住洋槍洋炮,辮子也被打斷了”可知,這說明傻二用符咒去抵御洋槍洋炮,體現了義和團運動帶有迷信色彩,故A符合題意;拜上帝會體現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特征,故B不符合題意;“扶清”表明對清政府抱有幻想,故C不符合題意;“滅洋”體現了盲目排外,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
7.(2020年黑龍江齊齊哈爾)歸納比較法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國近代時期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請比較其中賠款數額最大的是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辛丑條約》
【答案】D
【解析】考查點:《辛丑條約》。解題思路:題干的“賠款數額最大”是解題的關鍵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賠款4.5億兩白銀,是中國近代賠款數額最大的條約,故D符合題意;《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排除A;《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不是中國近代賠款數額最大的條約,排除BC。故選D。
8.(2020年四川南充)下面的歷史漫畫形象揭示了哪一歷史內涵?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C.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答案】D
【解析】依據題干的漫畫的內容,結合所學可知,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了侵華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于1901年簽訂了《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任何形式的反帝運動,標志著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控制中國的工具,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項符合題意;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項不符合題意;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B項不符合題意;甲午中日戰爭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
9.(2020年湖南邵陽)下邊是小兵同學自制的歷史學習卡片(局部)。據此判斷他在在學習
《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辛丑條約》
【答案】D
【解析】考查點:《辛丑條約》。解題思路:由材料“賠款4.5億兩”“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可知和不平等條約相關。結合所學,1901年,《辛丑條約》規定賠償列強4.5億兩白銀,設立東交民巷為使館界,故D符合題意;1842年《南京條約》向英國賠償2100萬銀元,排除A;1858年《天津條約》規定向英賠償款白銀400萬兩,對法賠償款白銀200萬兩,排除B;《北京條約》承認《天津條約》有效,并賠款英法增至800萬兩白銀,排除C。故選D。
10.(2020年內蒙古赤峰)“道光后期以來,清王朝曾在抵御外辱的旗幟下領導過多次民族戰爭。……這是一個轉折點,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戰爭失敗的同時又意味著民族抵御意識的全部喪失”下列選項最能體現該材料觀點的是
A.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
B.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從北京到山海關的鐵路沿線要地
C.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
D.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
【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和材料“……民族抵御意識的全部喪失”可知,1901年,簽定《辛丑條約》,其中規定,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使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故A符合題意;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從北京到山海關的鐵路沿線要地,有利于帝國主義對中國的軍事威脅,故B不符合題意;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使使館區成為國中之國和侵略中國的大本營,故C不符合題意;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這是清政府外交機構近代化的表現之一,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
11.(2020年河北)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義和團同清軍一起英勇抗擊了八國聯軍的入侵。其中最為著名的戰例是在直隸廊坊一帶對八國聯軍的阻擊。1900年6月,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的八國聯軍2000多人,乘火車由天津向北京進犯,沿途遭到義和團和清軍頑強阻擊。義和團和清軍在廊坊等地將之圍困,發起攻擊。據一些侵略者事后回憶說,義和團都是“樸實農民”“其中很多是孩子”。他們手持大刀、長矛、抬槍進攻,“沒有一點害怕或猶豫”“面對著來復槍和機關槍秋風掃落葉似的射擊,還是勇猛沖鋒”。在中國軍民的阻擊下,西摩爾聯軍給養完全斷絕,“進京之路,水陸皆窮”,被迫奪路回逃。義和團在戰斗中表現出的大無畏氣概令侵略者震撼,西摩爾事后心有余悸地承認:“如果義和團所用的武器是近代槍炮的話,那么我所率領的聯軍必定會全軍覆滅。”
——摘編自《歷史學科專題講座》
(1)材料表述的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的史實距今多少周年?
(2)據材料,指出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侵略使用的武器,并歸納其表現出的戰斗精神。
(3)上述材料和問題表明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的方式是什么?
【答案】(1)周年:120周年。
(2)武器:大刀、長矛、抬槍。
戰斗精神:不怕犧牲、視死如歸、大無畏等精神。
(3)方式:武裝反抗(或革命斗爭)。
【解析】
(1)根據所學和材料“1900年”可知,今年是2020年,由此可知,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侵略距今是,2020—1900=120周年。
(2)第一問,根據所學和材料“他們手持大刀、長矛、抬槍進攻”可知,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侵略使用的武器是大刀、長矛、抬槍。第二問,根據所學和材料“沒有一點害怕或猶豫”“面對著來復槍和機關槍秋風掃落葉似的射擊,還是勇猛沖鋒”“義和團在戰斗中表現出的大無畏氣概令侵略者震撼,西摩爾事后心有余悸地承認……”可知,義和團表現出的戰斗精神是不怕犧牲、視死如歸、大無畏等精神。
(3)根據所學和材料“他們手持大刀、長矛、抬槍進攻……在中國軍民的阻擊下,西摩爾聯軍給養完全斷絕……”可知,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的方式是進行武裝斗爭,反抗西方列強的殖民侵略。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县| 兴化市| 福建省| 隆安县| 镇平县| 彭山县| 平泉县| 萨嘎县| 且末县| 石阡县| 邵阳县| 北安市| 林周县| 东至县| 刚察县| 东山县| 宜君县| 盘锦市| 扶沟县| 三原县| 天水市| 郯城县| 德庆县| 枝江市| 甘肃省| 同心县| 陇西县| 津市市| 溧水县| 富源县| 沅江市| 闻喜县| 马山县| 宝丰县| 福海县| 陵水| 安阳县| 惠东县| 巴东县| 焦作市| 扬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