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生物新高考一輪復習】熱點微練6 有關酶的實驗探究[規律方法]依據實驗目的準確選取實驗材料和檢測指標實驗目的 實驗材料 檢測指標(試劑) 備注驗證酶的高效性 過氧化氫、過氧化氫酶與Fe3+ O2產生的快慢或多少 與無機催化劑對比驗證酶的專一性 淀粉、蔗糖與淀粉酶 斐林試劑 不能用碘液檢測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淀粉與淀粉酶 碘液 不能用斐林試劑檢測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 過氧化氫與過氧化氫酶 O2產生的快慢或多少 不選用淀粉和淀粉酶[方法體驗]1.(2020·安徽江淮十校聯考)下列關于酶特性實驗設計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驗證酶的專一性時,自變量一定是酶的種類B.驗證酶的高效性時,自變量是酶的濃度C.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時,自變量是溫度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適pH時,應設置過酸、過堿、中性三組答案 C解析 驗證酶的專一性時,自變量可以是酶的種類,也可以是底物的種類,A錯誤;驗證酶的高效性時,自變量是催化劑的種類,B錯誤;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時,自變量是溫度,C正確;探究酶催化最適pH時,過酸、過堿會使酶變性,使結果不精確,應設置酸性、中性、堿性多組不同pH的實驗組,使實驗盡可能精確,D錯誤。2.(2021·寧夏銀川一中聯考)某同學進行了下列有關酶的實驗:甲組:淀粉溶液+新鮮唾液→加入斐林試劑出現磚紅色沉淀乙組:蔗糖溶液+新鮮唾液→加入斐林試劑不出現磚紅色沉淀丙組: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加入斐林試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丙組的實驗結果是“不出現磚紅色沉淀”B.三組實驗都應該在37 ℃條件下進行C.該同學的實驗目的是驗證酶的專一性D.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試劑進行檢測答案 C解析 因為蔗糖被蔗糖酶催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所以加入斐林試劑并水浴加熱會出現磚紅色沉淀,A錯誤;加入斐林試劑后必須進行50~65 ℃的水浴加熱,B錯誤;唾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不能水解蔗糖,蔗糖酶才能水解蔗糖,故該實驗能驗證酶的專一性,C正確;如用碘液代替斐林試劑,則三個組都不會出現藍色,無法檢測,D錯誤。3.(2021·洛陽尖子生聯考)研究小組為驗證酶的特性進行了相關實驗,部分實驗操作如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試管編號 實驗步驟 1 2 3 4 5步驟1 3%可溶性淀粉溶液 — 2 mL — 2 mL —3%蔗糖溶液 2 mL — 2 mL — 2 mL步驟2 人新鮮唾液(含唾液淀粉酶) 1 mL 1 mL — — —蔗糖酶溶液 — — 1 mL 1 mL —蒸餾水 — — — — 1 mL步驟3 ……A.步驟3是向5支試管中加等量的緩沖液B.試管2和4無法驗證唾液淀粉酶具有專一性C.試管3和4可以證明蔗糖酶具有專一性D.該實驗無法驗證唾液淀粉酶具有高效性答案 A解析 本實驗以蔗糖、淀粉作底物,用蔗糖酶和唾液淀粉酶兩種酶來驗證酶的專一性。因此步驟3需要用斐林試劑來檢驗是否有還原糖的產生,A錯誤;向試管2和4中均加入淀粉,并分別加入了唾液(含唾液淀粉酶)和蔗糖酶,不能體現唾液淀粉酶的專一性,試管1和2進行對照能證明唾液淀粉酶具有專一性,B正確;試管3和4進行對照,能證明蔗糖酶具有專一性,C正確;該實驗沒有與無機催化劑作對比,無法證明唾液淀粉酶具有高效性,D正確。4.(2021·河北雞澤一中測試)如圖表示在不同溫度下(pH適宜),過氧化氫在有過氧化氫酶和無酶也無其他催化劑兩種條件下的分解速率變化曲線。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b表示無酶也無其他催化劑時的反應速率曲線B.M點對應溫度是長時間保存過氧化氫酶的最適溫度C.圖中a、b兩曲線對照可說明酶具有高效性的特點D.若改變pH,則b曲線的最大值改變,M點一般不變答案 D解析 據圖可以判斷,圖中b表示在有過氧化氫酶時的反應速率曲線,a表示無酶也無其他催化劑時的反應速率曲線,A錯誤;酶適合在低溫條件下保存,而圖中M點所對應的溫度是該酶催化反應的最適溫度,B錯誤;酶的高效性是與無機催化劑相比較得出的,有酶和無酶相比較并不能說明酶具有高效性,C錯誤;在不同pH條件下,酶的催化效率不同,但酶的最適溫度一般不變,D正確。5.(2020·華中師大一附中模擬)某興趣小組在生物實驗室中發現一酶試劑,由于標簽受損,無法確定該酶的具體種類,已知其可能是淀粉酶或蔗糖酶。為判斷該酶的具體種類和作用條件,該小組成員給出了以下建議,其中不合理的是( )A.取部分酶和少量淀粉溶液混合,一定時間后,滴加碘液檢測B.取部分酶和少量蔗糖溶液混合,一定時間后,利用斐林試劑檢測C.若已確定該酶是淀粉酶,可使用斐林試劑作檢測試劑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D.若已確定該酶是蔗糖酶,可利用蔗糖來研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答案 C解析 使用斐林試劑檢測時需要水浴加熱,因此在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不能使用斐林試劑作檢測試劑,C錯誤;取部分酶和少量淀粉溶液混合,若該酶為淀粉酶,則淀粉被水解,一定時間后,滴加碘液溶液不變藍色;若該酶為蔗糖酶,則淀粉不被水解,一定時間后,滴加碘液后溶液變藍色,A正確;取部分酶和少量蔗糖溶液混合,若該酶為蔗糖酶,則蔗糖被水解,利用斐林試劑檢測會出現磚紅色沉淀;若該酶為淀粉酶,則不出現磚紅色沉淀,B正確;可用蔗糖作為底物來探究pH對蔗糖酶活性的影響,D正確。6.(2021·吉林省調研)下列關于實驗中“一定”的敘述,正確的是( )A.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時,一定先將酶與底物混合處理,再調節pHB.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用過氧化氫酶進行實驗一定能成功C.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的實驗,持續加溫一定會使衛生香的復燃更猛烈D.探究人體消化酶的最適pH時,一定要先將水浴調整到相同且適宜的溫度答案 D解析 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時,應先將酶與底物在相應的pH條件下處理,然后混合,若先將酶與底物混合再調pH,則在調pH前已發生反應,會影響實驗結果,A錯誤;溫度會影響過氧化氫的分解,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不能用過氧化氫和過氧化氫酶進行實驗,B錯誤;在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中,持續加溫會導致過氧化氫酶失活,故不一定使衛生香復燃更猛烈,C錯誤;探究人體消化酶的最適pH時,pH是該實驗的自變量,溫度屬于無關變量,實驗中無關變量應保持相同且適宜,D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