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影響種群特征的生態因子學習目標 素養目標 舉例說明陽光、溫度、水等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 科學思維:通過相關事實性材料,對影響種群數量的因素進行歸納與概括。一、自主學習1.生態因子包括 和 ;前者包括 等,后者包括 。2.陽光對生物的影響又可分為 、 和 等方面。很多植物的開花、動物的繁殖、遷徙主要受 的影響。3.植物的芽具有鱗片,葉表面生有蠟粉和密毛,植株矮小等特征是植物對 環境的適應。二、合作探究探究活動一: 閱讀教材完成下列填空1.在自然界,種群的數量變化受到 等非生物因素的影響。 實例:①林下植物種群的密度 ②種子春季萌發 ③缺水導致動物死亡 ④冬季蚊蟲死亡 ⑤東亞飛蝗爆發上述實例中主要受溫度影響的是 ,受光照影響的是 ,受水分影響的是 。 2.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往往是 的。如春夏時節動植物種群普遍迅速增長,除氣溫升高外, 、 也是重要原因,對動物來說,還有 等因素。 合作探究二:根據下列資料討論:【資料1】人工柳樹林中,林下幾種草本植物的種群密度(平均值,單位:株/m2)隨林木郁閉度變化的調查數據如下表所示。郁閉度 0 0.2 0.4 0.6 0.8 1.0一年蓬 15.3 13.5 10.8 7.4 4.3 2.4加拿大一枝黃花 10.4 9.5 6.1 5.6 3.0 1.2刺兒菜 3.7 4.3 8.5 4.4 2.2 1.01.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種群密度主要取決于林冠層的郁閉度,郁閉度是指林冠層遮蔽地面的程度,由此可知,郁閉度主要通過影響哪種非生物因素來影響林下草本植物的種群密度。 2.結合表格分析三種草本植物的種群密度隨郁閉度增大的變化情況 3.在同樣的非生物因素的影響下,刺兒菜的種群密度變化與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黃花有較大差異的原因是? 4.除上述第1小題中所涉及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外,郁閉度是否會通過影響其他非生物因素進而影響種群數量變化,如果會,請舉例說明。 5.除了光照條件外,種群數量的變化還受 、風、水、火等的影響。 【資料2】蝗災爆發與氣候特別是與旱澇關系密切。一般規律是雨量愈大,對當年蝗蟲的發生愈不利。湖、河水位上升,基地被淹,不利于蝗災的發生;反之,湖灘洼地全部暴露,蝗災就嚴重。蝗蝻的正常發育溫度始于20 ℃,成蟲進行正常生殖最適宜的溫度為28~34 ℃。上述資料說明,蝗蟲種群密度的變化主要受非生物因素 和 的綜合影響。 自我檢測班級 姓名一、單選題1.下列有關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光照的年節律變化是一些動物遷徙的影響因素,可以影響種群的遷入和遷出B.昆蟲的孵化需要一定的溫度條件 ,倒春寒的低溫會影響春天昆蟲種群的孵化率C.生物的生存離不開水,在干旱時所有動植物種群數量都會下降D.某些昆蟲在遭受寒流時無論種群密度高低,所有個體都可能死亡2.如圖表示綿羊引入某個島嶼后的數量變化情況(小圓圈表示特定時間內該種群的個體數), 據圖分析,當種群數達到2500只時( )A.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的變化沒有影響B.種群的增長速率達到最大值C.食物將不再是限制種群發展的因素D.新出生的個體數有可能大于死亡的個體數3.如圖是某種昆蟲在雙因素影響下的種群數量變化曲線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除圖中所示的非生物因素(溫度和濕度)外,還應該有生物因素B.相對來說,環境溫度越高,該昆蟲生活所需要的最適相對濕度也越大C.從圖中可知該昆蟲種群數量增長的最適溫度可能在32.5 ℃左右D.該昆蟲在相對濕度為90%和溫度為32.5 ℃的條件下,其種群數量變化按指數方式增長4.下列描述中,沒有體現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影響的是 ( )A.蚊類等昆蟲在寒冷季節到來時一般會全部死亡B.一年蓬的種群密度隨林木郁閉度的增加而降低C.引起傳染病的某種病毒使某種群的種群密度降低D.火山噴發時火山口附近的植物幾乎全部死亡二、多選題5.東亞飛蝗為遷飛性、雜食性農業害蟲,喜在堅實的土壤中產卵。為給預防蝗災提供科學依據,研究者對某地區多年氣溫、降水量與東亞飛蝗種群數量變化的關系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影響東亞飛蝗種群數量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B.季節變化不影響東亞飛蝗種群數量變化C.疏松土壤不會影響東亞飛蝗的出生率D.可以通過樣方法調查東亞飛蝗的遷移路線6. 下列關于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非生物因素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非生物因素有陽光、溫度、水和傳染病等B.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種群密度主要取決于光照強度C.許多植物種子在春夏季萌發,主要受日照長度的影響D.東亞飛蝗爆發主要是氣候干旱導致的三、非選題7.如圖表示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田鼠在不同條件下種群數量變化情況的數學模型,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1)如果要調查該草原生態系統中田鼠的種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標記重捕法,該方法常用于調查 強、活動范圍廣的動物的種群密度;若標記個體更易于被捕食,則種群密度的估計值將 (填“偏高”“偏低”或“不變”)。 (2)圖中a段種群數量增長曲線近似于“ ”型曲線,其增長快速的原因是 。該種群的環境容納量是 (填“K1”或“K2”)。 (3)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圖中曲線,與d段相比,導致出現c段的原因最可能是 (填“食物和天敵”或“氣候和傳染病”)。(4)在d段,若該田鼠的棲息地遭到破壞,由于食物的減少和活動范圍的縮小,其K值會 。參考答案自主學習1、非生物因子 生物因子 陽光、溫度、水分、土壤 生物之間的各種相互關系2、光的波長 光照強度 日照長度 日照長度3、低溫合作探究一1.陽光、溫度、水 ②④ ① ③⑤2.綜合性 日照延長 降水增多 食物日益充足合作探究二[資料1]1.陽光2.隨著郁閉度的增大,刺兒菜的種群密度先增大后減少,而一年蓬和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種群密度逐漸降低;在較高郁閉度下,三種草本植物的種群密度都較小3.不同植物對光照條件的適應是有差異的4.會,除陽光外還會影響溫度、濕度、土壤含水量等5.溫度[資料2] 溫度 水分自我檢測1-4:CDDC 5-6:BCD AC7.(1)活動能力(1分) 偏高(2)J(1分) 食物和空間充足、氣候適宜、沒有敵害等 K1(3)氣候和傳染病(4)變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