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學習目標 素養目標1.舉例說出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2.概述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3.描述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1.科學思維:從信息源、信道、信息受體三個角度,對不同類型的信息傳遞進行歸納與概括。2.社會責任:了解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將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培養社會責任意識。一、自主學習1.生態系統傳遞的信息包括 信息、 信息和 信息。2.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的作用有: 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傳遞; 的繁衍離不開信息的傳遞;信息還能調節 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3.利用昆蟲性外激素防治害蟲的方法屬于 防治。二、合作探究探究活動一:閱讀教材了解信息的類型。討論:①蜜蜂分散時,蜂王能分泌一種“聚集激素”,把所有蜜蜂聚集到它周圍;②短日照促使向日葵開花;③螢火蟲通過光來識別同伴;④草原上的雄鳥發現天敵后急速飛起,扇動翅膀為雌鳥發出信號;⑤孔雀開屏發出求偶炫耀;⑥蜜蜂覓食常趨向黃色、藍色以及反射紫外線的花朵;⑦寵物狗之間通過嗅聞肛門腺辨識身份和健康狀況;⑧信鴿千里傳書。1.上述信息中,屬于物理信息的是 ;屬于化學信息的是 ;屬于行為信息的是 。 2.嘗試按照信息產生→傳輸→接收的環節,嘗試建立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過程圖解:3.實例①中信息源是 ,信道是 ,信息受體是 。探究活動二:閱讀教材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作用內容。討論:①海豚依靠“回聲定位”實現的捕食、探路、定位和躲避天敵;②萵苣的種子必須接受某種波長的光信息才能萌發生長;③植物開花需要光信息刺激;④昆蟲分泌信息素,引誘異性個體;⑤草原上,當草原返青時,“綠色”為食草動物提供了可采食的信息;⑥森林中狼與兔相互依據對方氣味或行為等捕食或躲避。1.上述實例中,體現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作用的是 ;體現信息傳遞在種群的繁衍中作用的是 ;體現信息調節種間關系,進而維持生態系統平衡和穩定的是 。 2.請用箭頭表示圖中生態系統各組成成分之間信息傳遞的方向。3.所有的信息傳遞都是雙向的嗎 請進行判斷并舉例說明。 探究活動三:討論: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與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存在哪些差異(途徑和方向性)?哪些環節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信息傳遞過程?探究活動四:討論: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對害蟲的防治有哪些方法?生物防治有什么優點?自我檢測班級 姓名一、單選題1.新養寵物狗時,將其尿液涂抹到指定地點,它以后都會到此地撒尿;野豬遇到危險時,揚起尾巴,在尾尖打個小卷,給同伴報警。在這兩個過程中傳遞的信息種類分別是 ( )A.化學信息、行為信息 B.行為信息、物理信息C.行為信息、行為信息 D.化學信息、物理信息2.下列信息傳遞的類型中,屬于物理信息的是( )A.牛膝草分泌蛻皮激素類似物加速采食害蟲的蛻皮B.蜜蜂找到蜜源時“跳8字舞”C.雄黏蟲根據雌黏蟲釋放的性外激素很快前來交尾D.海豚借助超聲波確定方位3.下列有關生態系統信息傳遞及應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利用黑光燈誘捕法來調查昆蟲的種群密度屬于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應用B.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捕或警示有害動物,降低害蟲種群密度,屬于化學防治C.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傳遞D.短日照作物黃麻,南種北移可延長生長期,提高麻皮產量,是對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4.稻田生態系統是四川盆地重要的農田生態系統,卷葉螟和褐飛虱是稻田中兩種主要害蟲,擬水狼蛛是這兩種害蟲的天敵。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害蟲與擬水狼蛛間的信息傳遞,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B.防治稻田害蟲,可提高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C.精耕稻田與棄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異D.用性外激素專一誘捕卷葉螟,短期內褐飛虱種群密度會下降5. 以下關于信息傳遞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生物接受信息、處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可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性B.對動物生長有調節作用的生長激素屬于信息傳遞中的化學信息C.在生態系統中,某些植物在長日照條件下會開花,說明信息傳遞有利于種群的繁衍D.利用黑光燈誘捕法來調查昆蟲的種群密度屬于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應用6.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蜜蜂跳舞、雌蛾釋放的性外激素等都是行為信息B.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和生物種群的繁衍都離不開信息傳遞C.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主要應用之一是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D.物質循環、能量流動與信息傳遞是生態系統的三大功能二、多選題7.有關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為控制動物危害,化學防治見效快,可大量推廣使用B.利用音響設備發出結群信號吸引鳥類,使其結群捕食害蟲C.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捕或警示有害動物,降低害蟲的種群密度D.在蘋果園用儀器模擬蜜蜂舞蹈的頻率,吸引蜜蜂到果園傳粉,提高農產品產量8.紅脂大小蠹是一種危害油松的林業害蟲,油松的受害部位能釋放某種吸引昆蟲甲的化學物質。昆蟲甲可以通過嗅覺找尋生活在油松樹干中的紅脂大小蠹并捕食之。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 ( )A.昆蟲甲利用化學信息進行捕食B.該實例說明信息能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進而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C.該實例中信息源來自紅脂大小蠹,昆蟲甲是信息受體D.可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單位面積內受蟲害油松的數量來評估油松的受蟲害程度9. 生態系統中信息的傳遞方式多種多樣。螢火蟲通過閃光來識別同伴;地甫鳥的雄鳥在發現天敵后急速起飛,扇動翅膀向雌鳥發出信號;有人迅速將一只椿象殺死,盡管做得干凈無聲,還是引起了其他椿象的逃跑。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以上信息分別屬于物理信息、行為信息和化學信息B.生態系統中信息都是由生物發出并相互傳遞而發揮其作用的C.種間關系的調節和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的傳遞D.信息能夠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進而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10.如圖表示某生態系統中物種a和物種b的關系,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在物種a和物種b之間都是單向的B.進化過程中物種a和物種b通過捕食關系相互選擇C.物種a和物種b的個體不能進行基因交流,是因為二者存在生殖隔離D.物質在物種a和物種b之間能循環流動自主學習物理 化學 行為生物體生命活動 種群 種間3、生物活動一1.②③⑥⑧ ①⑦ ④⑤2.3.蜂王分泌“聚集激素”的腺體 空氣 其他蜜蜂活動二1、①② ③④ ⑤⑥2、3、并非所有的信息傳遞都是雙向的。比如草原上,草的綠色給羊傳遞了可食用的信息,但羊不傳遞信息給草,此時信息傳遞是單向的活動三1.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借助于食物鏈進行,信息傳遞不依賴與食物鏈,可在同一個物種內傳遞,也可在不同物種間傳遞,還可以在非生物環境與生物體之間傳遞;2.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物質是可循環利用的,但信息傳遞往往是雙向的,且不能循環利用;完整的信息傳遞過程包括信息源、信道和信息受體。缺少其中任意一項,信息傳遞都不能完成。活動四信息傳遞可提高農產品或畜產品的產量,對有害動物進行防治等防治方法有:化學防治、機械防治、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效果好且持久,成本低,無污染自我檢測1-6:ADBBBA 7-10:BCD CD ACD A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