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一、二單元知識要點第一課 不經歷風雨 怎能見彩虹1、為什么人生難免有挫折?答:人生難免遇到困難,遭遇挫折,身處逆境。(1)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常常會受到困難、挫折的困擾。(2)生活中,人人都有可能遇到挫折,經歷坎坷。(3)即使是偉人,也會遭遇挫折,身處逆境。2、產生挫折的原因有哪些?答:導致挫折的原因包括外在原因和內在原因:外在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內在原因主要指自身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3、如何正確認識挫折?答:挫折是一把雙刃劍,挫折雖然有可能成為成長和發展的障礙,但更可以成為人生經歷中的寶貴財富,使人生走向成熟,走向成功。①挫折在身體、心理上給人帶來打擊和壓力,精神上帶來痛苦和煩惱,生活道路上帶來曲折和坎坷;②但只要我們能直面挫折,積累經驗,吸取教訓,經受住挫折的磨礪,就能走向成功。4、怎樣戰勝困難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強不息 答:(1)戰勝挫折的關鍵是戰勝自己,即克服恐懼、難過和絕望等消極情緒,把挫折當作墊腳石,為實現自己的目標做出不懈的努力。 (2)戰勝困難和挫折,要養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 (3)戰勝困難和挫折,需要磨礪意志,努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4)戰勝困難和挫折,還要學會尋求幫助,利用各種外在條件幫助自己戰勝挫折和困難。(5)適當調整和改變目標,也是調整和改變目標也是戰勝挫折的有效方法。5、加強自我鍛煉的基本要求和一般原則是什么?答:①加強自我鍛煉的基本要求:志存高遠,選準基點,持之以恒,腳踏實地。 ②自我鍛煉應遵循的一般原則:“迎難而上”、“勇于承擔責任”、“增強耐挫能力”。6、磨礪意志的有效方法有哪些?答:(1)明確提出鍛煉任務;(2)有意去做不感興趣的事;(3)從日常生活小事做起;(4)借助集體的力量。7、良好的生活態度對我們有什么好處 答:(1)良好的生活態度有利于人們提高戰勝挫折、困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良好的生活態度,有利于培養和形成良好的個性。 (3)良好的生活態度,可以幫助我們積極地面對社會生活。第二課 笑對學習壓力1、怎樣看待學習壓力?答:(1)學習不可能沒有壓力,我們要辨證的看待學習壓力(2)適度的學習壓力有助于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激發學習潛能,進而提高學習效率。(3)學習壓力過大,超出了心理承受能力會導致過度緊張,從而降低學習效率,影響身心健康。2、導致學習壓力過大的原因有自身方面的因素和外在方面的因素。答:(1)自身因素:對自己期望過高,考試準備不充分,過于計較成績與名次等。(2)外在因素:父母期望過高,考試競爭過于激烈等。3、面對學習壓力,正確的態度是什么?答:面對學習壓力,積極態度是調節自身狀態,正視面臨的負擔和壓力,將學習壓力轉換為學習動力。4、如何將學習壓力轉化為學習動力?答:(1)樹立遠大理想,明確學習目的;(2)制訂適當的學習計劃,一步步實現學習目標;(3)看到自己的進步,提高信心和勇氣;(4)和知心朋友交流,尋求幫助。5、如何看待考試焦慮?答:⑴適度考試焦慮能使考生保持興奮和緊張狀態,發揮出自己的正常水平。⑵過度考試焦慮會影響考生正常水平的發揮。6、導致考試焦慮的原因有哪些?答:⑴特定的應試情景,(2)身體不適,(3)自身知識儲備不足;(4)缺乏自信;(5)害怕失敗;(6)追求完美等。7、如何調整過度考試焦慮?答:⑴端正對考試的認識;⑵認真學習、復習,制定合適的目標,平時勤奮學習;⑶進行深呼吸和積極的自我暗示;⑷尋求心理咨詢;(5)自信訓練法。8、如何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答:①強化學習的責任感和義務感,培養學習的自信心;②講究學習方法,正確對待考試和分數;③正確對待學習中的競爭與合作,確立終身學習意識。9、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哪些表現?答:認真對待學習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廣泛學習課外知識,愉快地與同學探討問題,合作學習等。10、良好學習習慣有哪些作用?答:(1)良好學習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2)良好學習習慣,是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重要保證。(3)良好學習習慣,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第三課 遠離違法犯罪1、行為與后果的關系是什么?答:行為與后果具有一致性,良好的行為會產生良好的結果,不良的行為導致不良的后果。①在社會生活中,每一種行為都會導致一定的后果。②在社會生活中,一個人的行為不能隨心所欲,每個人都應考慮到行為的后果。個人的行為不應該有害于自己,不應該妨礙他人的自由和權利,不應該損害公共利益。我們應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具有責任感的人?答: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善于分清事物的是非善惡 。②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在行為過程中自省自律,避免自己做錯事。③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還要勇于承擔行為的后果,一旦做了錯事,也要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責任。④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加強自我訓練,從現在、從小事做起,養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態度。什么是違法行為?違法行為可以分為幾類?答:⑴違法行為是指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⑵違法行為包括:違反憲法的行為、違反刑法的行為、違反民法的行為、違反行政法的行為等幾類。請列舉一些違法行為。答:①偷竊財物;②攜帶管制刀具;③雇傭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④攜帶鞭炮上公共汽車;⑤故意毀壞公用電話;⑥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什么是犯罪?發展的三個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犯罪是違法行為的一種,屬于嚴重的違法行為。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2)犯罪的三個特征:①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最本質特征);②觸犯刑法(法律標志);③應依法受到刑罰處罰(結果)。6、一般違法和犯罪的區別與聯系分別是什么?答:(1)區別:①二者所觸犯的法律不同。一般違法行為只是違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規,而犯罪是一種觸犯刑法的行為。②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違法行為的情節輕微,對社會危害不大,而犯罪的情節較重,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③應受到的懲罰不同。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民事責任,行政違法行為要由行政機關給予行政制裁,而犯罪行為則由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刑罰,刑罰是最嚴厲的強制性制裁。(2)聯系:一般違法和犯罪都會給社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危害,都會受到法律的懲處。一般違法和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一般違法可能演化成犯罪。7、“黃、賭、毒”和“法輪功”有哪些危害?答:①黃色”讀物、音像制品和淫穢行為極易誘發犯罪及與之相聯的暴力犯罪和經濟犯罪,對青少年危害極大。②賭博是一種惡習,賭博成癮,害人害己害家害國。染上賭的惡習,不僅影響身體、影響學習,而且極易誘發經濟犯罪和暴力犯罪。③吸毒、注射毒品會嚴重摧殘身心健康,傳染和導致各種疾病,甚至死亡;極易誘發賣淫、盜搶、搶劫等嚴重犯罪;敗壞社會風氣,危害社會治安。④“法輪功”是反科學、反人類、反社會的邪教組織。它宣揚歪理邪說,蒙騙群眾,斂財害命,挑動制造事端,直接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8、戰勝不良誘惑的方法:①科學的態度;②堅強的意志;③清醒的頭腦;④正確的方法。9、抵制不良誘惑的警示語.答:①珍愛生命,遠離毒品。②拒絕邪教,崇上科學。③遠離“黃色”信息,健康安全成長。④不要認賭作父,小心給您毀滅。⑤莫沾毒品,莫交毒友。第四課 人字的意義為什么要善待生命?答:(1)生命是寶貴的,每個人只有一次,失去了不可再來。(2)生命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沒有了生命,一切都將不存在。(3)一個人對生命的態度,對自我生命的意識和珍視他人生命的情感。是衡量一個人、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志和重要內容。2、善待生命包括哪些內容?答:(1)善待自己寶貴的生命,決不輕易放棄。(2)善待生命,也包括善待他人的生命。3.人生的意義是什么?答:人生的意義就在于,既實現個人的幸福,又為社會盡到責任,做出貢獻,成為一個有益于社會和國家的人。4.中學生怎樣實現人生價值?答:首先,實現人生價值要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其次,認真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為將來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做準備。再次,還必須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其中很重要的是堅持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第五課 愛心永不變1.愛有哪些表現?答:(1)愛不僅存在于親情之中。(2)愛還存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老師對學生的愛,同學之間的愛,醫生對病人的愛,朋友、同事之間的愛,鄰里之間的愛,軍民之間的愛,當陌生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的愛,當人們遇到突發自然災害時,從四面八方涌來的愛,還有對民族、對國家、對社會的愛……2.愛心有什么作用?答:(1)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心和愛護是人們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有效力量。(2)愛心,可以幫助人們克服消極情緒,增強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勇氣。(3)愛心,可以幫助人們克服困難,戰勝生活中的不幸。3.怎樣做一個有愛心的人?答:① 樂于助人,真誠地幫助和關心別人,能使我們體驗到愛的快樂和愉悅。,②愛是無私的,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③ 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自覺服務于人民,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類。④ 一個有博大愛心的人,不僅會愛他的親人、朋友,而且會愛整個世界及全人類,他的愛心隨著世界脈搏的跳動而跳動。4、社會公益活動有什么作用?答:(1)社會公益活動充分體現了人們對他人和社會的愛心。(2)社會公益活動給需要幫助的人帶來了關心和愛護;(3)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5、作為中學生,你參加過哪些社會公益活動 這些公益活動對你有什么幫助?答:(1)如:①環境保護義務宣傳; ② 普法義務宣傳; ③ 義務植樹; ④到敬老院幫老人打掃衛生; ⑤ 見義勇為,救助弱者。(2)幫助:①參加這些活動,有助于形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性格。② 有助于了解社會,走向成熟。 ③有助于積累社會經驗,增長智慧等。6、你怎樣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回報社會他人和社會?答:① 把零花錢積攢起來,捐給希望工程 ② 可以與山區的貧困學生結成互幫對象;③ 把自己多余的書籍、文具和衣物捐給對方;④ 當鄰居或身邊的人有困難時,及時伸出援助之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