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生命的延續“生命的延續”是本冊書的起始單元,屬于生命科學領域的內容。本單元是在中年級學生認識了動植物的生命歷程、繁殖方式等之后,進一步引領學生認識生物在生命延續過程中的相似與差異。本單元按照分—綜的關系設計各課內容,先從橫向上認識現存植物之間、動物之間、現存生物與滅絕生物之間在生理特征上的相似與差異,建構植物或動物后代與親代的異同、古代生物的特征等知識;再從縱向上認識生物在生命延續過程中的相似和差異,了解某些滅絕生物和當今生物的相似之處,建構生物的演變過程等知識。通過本單元學習培養學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搜集證據、整理信息、得出結論、表達交流、反思評價等科學探究能力;激發學生探究生物之間相似與差異的興趣;樹立學生大膽質疑,勇于創新的,能夠接受別人的意見,樂意與他人合作學習、溝通交流的科學態度。本單元包括“種豆得豆”“相似與差異”“化石里的古生物”“生物的演變”四課,建議安排6課時單元教學目標科學知識1.能描述生活中常見的植物、動物親代與后代間的相似與差異。2.能描述化石及古代生物的特征。3.能描述滅絕生物和現存生物的相似之處。4.能說出生物的演變過程。科學探究1.能從生物之間的聯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2.能針對生命延續過程的相似與差異的現象作出假設。3.能設計研究同種生物間相似或差異性的方案。4.能通過觀察、實驗、調查、閱讀等方式獲取信息。5.能用科學語言、記錄表、概念圖等方式記錄、整理信息,表述結果。6.能用分析、比較、歸納、綜合等方法得出結論。7.能對探究活動做出總結性評價。科學態度1.能對生物親代與后代的相似與差異、滅絕的生物等表現出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2.能樂于實事求是地描述閱讀、實驗等獲得的信息。3.能嘗試從不同的角度,采用新的方法研究生命延續中的相似與差異等特征。4.能接受他人的意見,愿意與小組同學合作交流。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STSE)1.能說出人類對生命延續過程中產生的的好奇心是生命科學發展的動力。2.能說出環境對生物生存的影響,養成自覺保護環境,愛護生物的習慣。對應科學課程標準的主要科學概念11.3 生物體的后代與親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細微的不同。5—6年級描述和比較植物后代與親代的異同,如花的顏色,葉的顏色、大小與形狀等。描述和比較動物后代與親代的異同,如毛皮的顏色、軀體的大小、外形和外貌等。11.4 有些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或動物現在已不復存在,而有些現今存活的生物與它們具有相似之處。5—6年級:根據化石資料舉例描述已滅絕的生物,如恐龍、猛犸象等。描述和比較滅絕生物和當今某些生物的相似之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