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1.霧和云2022年新大象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循環的水教學目標:科學觀念:初步了解霧和云形成的原因。科學思維:能依據自己的猜想,設計實驗模擬霧的形成過程。探究實踐:通過探究霧的形成的實驗,能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用科學語言、流程圖等方式記錄并整理實驗信息,描述霧和云的形成原因。態度責任:了解科學與生活的關系,知道霧的形成原因,大霧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學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新知導入:好美的霧!新知導入:提出問題:根據生活經驗,猜一猜霧是怎樣形成的呢?猜想假設:鉆到霧里感覺空氣很濕潤,我猜霧的形成需要潮濕的環境。早上比中午、山上比山下見到“霧”的時候多,我認為,溫度高低可能也會影響霧的形成,溫度越低越容易形成霧。潮濕的環境猜想假設:霧的形成溫度的高低事實證據:模擬霧的形成實驗目的:研究霧的形成需要哪些條件。猜想假設:霧的形成需要潮濕和低溫環境。實驗材料:玻璃杯……玻璃杯冰塊實驗過程:實驗步驟:1.在玻璃杯里裝入3/4的溫水,用來模擬自然界中因蒸發而導致的水蒸氣聚集的潮濕環境。2.將冰塊放在杯口上方約2厘米處,觀察杯口周圍的變化。這個過程模擬的是水蒸氣上升后遇到低溫環境的情形。3.將冰塊移走再放上,反復幾次,觀察并記錄杯口發生的現象。實驗過程:處理信息:我們可以根據研究目標來整理信息,可以把形成霧的條件和沒有形成霧的條件分開整理并進行對比。我們可以借助流程圖,來呈現霧的形成過程,這樣更直觀。實驗現象:實驗現象:①溫水杯。放上冰塊之后,在冰塊周圍會產生一層像霧一樣的“白氣”;移開冰塊之后,“白氣”消失。②冷水杯。放上冰塊之后,沒有明顯變化。實驗結論:水蒸氣足夠多且遇冷才有可能形成霧。進行對比:實驗現象:流程圖:水水蒸氣小水滴(霧)蒸發冷卻凝結小結:水蒸氣足夠多且遇冷才有可能形成霧!得出結論:地球上的水在太陽光照射下,不斷從水面、陸地和植物表面蒸發、蒸騰,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就會凝結成許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們聚集在一起,飄浮在空氣中,就形成了霧。遷移應用:遷移應用:云其實就是高空中不接觸地面的霧。它同霧的成因是一樣的,也主要由小水滴和小冰晶組成。得出結論:云和霧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 都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受冷,變成小水點或小冰晶。★不同點: 霧:在低空形成,接觸地面。 云:在高空形成,不接觸地面。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霧和云》課件.pptx 視頻1.mp4 視頻2.mp4 視頻3.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