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課 夏商周的更替【2022年課標】知道具有奴隸制特點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與發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思維導學】【背記要點】知識點01 夏商周的更替:①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禹死后啟繼承了他的位置,從此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②公元前1600年,湯滅夏建商。③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史稱西周;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所滅;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知識點02 西周的分封制:①目的:穩定周初政治形勢,鞏固疆土②分封對象:宗親和功臣③方法:“授民授疆土”④受封者的權利:周王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諸侯國,管理土地和人民,受封者在封地內進行再分封⑤受封者的義務:向周王進納貢物,隨從作戰等⑥作用:積極影響:加強了周王室對地方的統治,穩定了政局,擴大了統治范圍。消極影響:諸侯具有較大獨立性,諸侯勢力的發展最后削弱了王權,導致春秋戰國長期的戰亂。【知識延伸】周代貴族等級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周天子為天下共主;等級森嚴;層層分封;權力繼承原則:嫡長子繼承制。【名師點撥】1.年代和世紀的換算(1)年代換世紀:百位加一,例如公元前50年,百位為0加1,即公元前1世紀;1840年,百位為8加1,即19世紀。(2)世紀換年代:19世紀40年代指1840—1849年;公元前3世紀50年代,指公元前259—公元前250年。2.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啟是我國世襲制產生后的第一個國王,開始了“家天下”的歷史。3.分封制也稱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狹義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給王室成員、貴族和功臣分封領地,屬于政治制度范疇。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礎,在家庭范圍是為宗法制,在國家范圍是為分封制。【三年真題】(一)、2022年中考真題1.(2022年黑龍江齊齊哈爾)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A.炎帝 B.黃帝 C.堯 D.禹【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可知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D項正確;ABC項都是部落聯盟首領,沒有建立王朝,排除。故選D項。2.(2022年貴州貴陽)為保證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圓疆土,西周實行“封邦建國,廣建諸侯”的政治制度。這一政治制度是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答案】C【解析】根據“封邦建國,廣建諸侯”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這是西周時期實行的分封制,C項正確;禪讓制、世襲制與“封邦建國”不符,排除AB項;西周時期沒有實行郡縣制,排除D項。故選C項。3.(2022年湖南張家界)山東省簡稱“魯”,山西省簡稱“晉”,這些簡稱源于西周實行的A.禪讓制 B.分封制 C.世襲制 D.郡縣制【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山西和山東省的簡稱主要和分封制下晉國和魯國有關,B項正確;禪讓制是原始社會選賢任能制度,A項排除;世襲制指的是權力在一家一姓中傳承,C項排除;郡縣制是在秦朝大規模推行的,D項排除。故選B。4.(2022年甘肅金昌)《禮記》載:“天子有田以處其子孫,諸侯有國以處其子孫,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是謂制度。”這一“制度”指的是A.禪讓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答案】B【解析】題干中材料的意思即周天子將大部分土地封賜給諸侯;諸侯又將其領地的一部分以采邑形式分封給卿大夫;卿大夫再將一部分土地轉賜給自己的家臣。這樣就形成了等級森嚴的土地占有關系。從材料中的“天子”、“諸侯”、“大夫”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周王根據血緣關系、功勞的大小,將宗親、功臣授于諸侯,由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并可以進行再分封,從而形成等級制度分封制。因此,題干描述的是分封制,B項正確;禪讓制是原始社會末期,公平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排除A項;郡縣制推行于秦朝,排除C項;行省制推行于元朝,排除D項。故選B項。5.(2022年山東濰坊)閱讀歷史短劇本。與短劇中的事件產生相同影響的是( )A.西周實行分封制 B.諸侯國設置縣郡 C.李冰修建都江堰 D.秦末農民大起義【答案】A【詳解】據材料“春秋時期某一個夏日……內容祭足率領鄭國軍隊,搶奪周天子的麥子”可知西周實行分封制,但是諸侯在地方上有較大的自主權,到了后來春秋時期分封制走向瓦解,周天子勢力衰落,諸侯勢力發展壯大,不再聽從周天子的號令,題干所述正是反映鄭莊公作為諸侯之一,挑戰周天子的權威,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縣、郡等行政機構,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水利工程,排除C項;春秋時期,秦朝尚未建立,排除D項。故選A項。6.(2022年廣西河池)“武王克商、尤其周公東征以后:周王朝進行了相當規模的封邦建圍活動。荀子說,周公當政時曾封建71國,其中與周王同姓(姬)者就有53國。”材料中與“封邦建國”相適應的制度是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武王克商、尤其周公東征以后:周王朝進行了相當規模的封邦建圍活動。荀子說,周公當政時曾封建71國,其中與周王同姓(姬)者就有53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與“封邦建國”相適應的制度是分封制。為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周王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以保證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同時穩定政局,擴大統治范圍。諸侯具有較大的獨立性,但需要向周王進獻貢物,并服從周王調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進行再分封,從而確立了周王朝的社會等級制度“分封制”。C項正確;通過民主推選的辦法,將聯盟首領的位置傳給賢德之人的制度,歷史上稱為“禪讓制”,排除A項;禹的兒子啟繼承父位,從此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排除B項;秦朝創立郡縣制,排除D項。故選C項。7.(2022年北京)西周初年的整體戰略是穩定西北,開發東南。在東進過程中,齊、魯是前哨,衛國接濟東進主力,也北瞰燕翼,東控徐準。(見圖)這反映出西周統治者A.制定刑法,穩定統治秩序 B.躲避戰亂,多次遷移國都C.實行分封,擴大統治范圍 D.發展生產,興修水利工程【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西周初年的整體戰略是穩定西北,開發東南……齊、魯是前哨,衛國接濟東進主力,也北瞰燕翼,東控徐準”結合所學知識,這反映出西周統治者實行分封,擴大統治范圍。西周初年,周王根據血緣關系的遠近和功勞的大小,將宗親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以保證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同時穩定政局,擴大統治范圍,C項正確;“躲避戰亂,多次遷移國都”指的是商朝,排除B項;題干沒有涉及“制定刑法,穩定統治秩序”、“發展生產,興修水利工程”的信息,排除AD項。故選C項。8.(2022年四川成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廩”(指糧倉)、“畎”(指田間水溝)、“園田”(指為農田施肥)等字,這反映出商代A.手工業的新發展 B.私有觀念的產生C.農業技術的進步 D.賦稅負擔的繁重【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材料“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廩”(指糧倉)、“畎”(指田間水溝)、“園田”(指為農田施肥)等字”可知,商代有了糧倉、有田間水溝,還為農田施肥,這反映出商代農業技術的進步,C項正確;題干材料體現的是商代農業技術的進步,與手工業無關,排除A項;題干材料體現的是商代農業技術的進步,沒有體現私有觀念的產生,排除B項;題干材料沒有涉及賦稅負擔的繁重,排除D項。故選C項。9. (2022年江蘇蘇州)下列有助于研究西周滅亡原因的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A.《詩經》 赫赫宗周,褒姒滅之。B.《呂氏春秋》 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數擊鼓,諸侯之兵數至而無寇。C.清華簡(出土的戰國楚簡) 記載了周幽王進攻申國,申侯聯絡戌族打敗周王,西周滅亡,并沒有“烽火戲諸侯”的故事。D.歷史學家的觀點 舉烽傳警乃漢代備匈奴之事,非周代所能有。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清華簡(出土的戰國楚簡)屬于第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C項正確;《詩經》、《呂氏春秋》、歷史學家的觀點帶有主觀色彩,可信度不是最高的,排除A、B、D項。故選C項。10.(2022年山東東營)古時《三字經》“夏傳子,家天下”的描述,反映出夏朝開創了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答案】B【解析】古時《三字經》“夏傳子,家天下”的描述,反映出夏朝開創了世襲制。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啟繼承父位,從此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B項正確;原始社會末期實行禪讓制,西周盛行分封制,秦朝推廣郡縣制,排除ACD。故選B項。(二)、2021年中考真題1.(2021年山東日照)利簋銘文中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克昏夙有商……”的記載;《尚書》中有“時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等語。這說明歷史史料A.能夠相互印證 B.難免自相矛盾C.經常難辨真假 D.多為史學著作【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克昏夙有商....."意思是周武王征伐商朝時,在甲子日清晨,武王戰勝紂王并占有了他的國土和政權;“時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意思是在甲子日的黎明時刻,周武王率領軍隊來到商國都城郊外的牧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兩則材料能夠相互印證,A項正確;BCD項從材料中無法看出,可排除。故選A。2.(2021年齊齊哈爾中考真題)了解歷史時序和學握歷史發展線索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要求。下圖①對應的朝代是A.西周 B.夏朝 C.商朝 D.東周【答案】A【詳解】據所學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A符合題意 ;夏朝是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B排除;商朝是在公元前1600年建立,C排除;東周建立的時間是公元前770年,D排除。故選擇A。3.(2021年泰安中考真題)世襲制在中國延續了近四千年,對中國社會影響深遠。這種制度開始于A.禹傳子,家天下 B.西周分封制 C.秦始皇統一六國 D.東漢光武中興【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禹死后,兒子啟繼承了禹的位置,從夏朝開始“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A符合題意;BCD項發生在世襲制開始之后,排除。故選擇A。4.(2021年江蘇徐州)維護圖一中社會等級的政治制度是A.皇帝世襲制 B.分封制 C.三省六部制 D.郡縣制【答案】B【解析】依據圖片內容并結合所學可知,該圖反映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西周建立后,為了穩定政治形勢,鞏固疆土,周天子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分封制之下,周代的貴族等級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被統治階級是庶人,B項正確;圖片沒有體現皇帝世襲制,排除A項;三省六部制是隋朝確立在唐朝完善的一項政治制度,三省指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六部指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C項;郡縣制設立于秦朝,是一種地方管理制度,與題干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5.(2021年湖南郴州中考真題)西周末年,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不顧眾臣反對,數次點燃烽火,使各路諸侯長途跋涉,匆忙趕去救駕。結果,被戲而回,各諸侯懊惱不已。周幽王能數次戲弄諸侯源于分封制下A.諸侯要向周王進獻貢物 B.諸侯需要加強地方控制C.諸侯需要擴大統治范圍 D.諸侯需要服從周王調兵【答案】D【詳解】依據題干“使各路諸侯長途跋涉,匆忙趕去救駕”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周時期實行分封制,大規模地以封地連同居民分賞王室子弟和功臣,諸侯在其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也有服從天子命令、定期朝貢、提供軍賦和力役、維護周室安全的責任,由此可知,周幽王能數次戲弄諸侯源于分封制下諸侯需要服從周王調兵,D符合題意;A屬于分封制下諸侯的義務,但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BC的內容與分封制無關,排除;故選D。6.(2021年蘇州中考真題)自漢代以來周天子出游所乘馬車是如《逸禮》所言“天子駕六",還是如《毛詩》所寫“天子駕四”,一直是史家爭論的焦點。2002年發現的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車馬坑(見圖),驗證了古之天子駕六的乘輿制度。這說明傳統典籍A.不能反映歷史的真實 B.需與考古發現相印證C.不能成為研究的依據 D.其價值源于學者考證【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周天子出游所乘馬車是六匹馬還是四匹馬拉車一直是史學家爭論的焦點,2002在洛陽周王城太子駕六車馬坑中驗證了天子乘坐六匹馬的乘輿制度,體現的是考古可以用來驗證傳統典籍,故選B;傳統典籍不能反映歷史的真實和不能成為研究的證據,明顯說法絕對化,AC錯誤;傳統典籍具有一定的歷史傳承作用,其價值本身就有,并非是源于學者考證,D錯誤。7.(2021年湖南邵陽中考真題)下列關于“夏、商、西周三朝滅亡的共同原因”的歸納,最接近歷史真相的是A.推行分封制,地方勢力膨脹 B.推行世襲制,皇帝能力低下C.王朝末期統治殘暴或朝政腐敗 D.沒有處理好與犬戎部族的關系【答案】C【詳解】夏朝最后一個王是桀、商朝最后一個王是商紂以及西周最后一個王是幽王,他們統治都殘暴或腐敗,最后導致王朝滅亡。故C符合題意;夏朝沒有實行分封制,排除A;皇帝此時尚未出現,排除B;處理犬戎部族的關系只適合西周時期,排除D。故選C。8.(2021年江西中考歷史)下邊形勢圖可用于研究A.國家的產生 B.朝代的更替 C.西周的分封制 D.春秋爭霸戰爭【答案】B【詳解】依據圖片信息可知,圖片顯示了夏桀退卻、逃跑、反攻的路線和商湯進軍的路線。結合所學可知這是公元前1600年商湯帶領著商部落滅掉夏朝建立商朝的歷史事件,故B正確;夏朝是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世襲王朝,圖片未顯示夏朝的建立,故A錯誤;西周、春秋都發生在商朝之后,且圖片未顯示西周與春秋,故CD錯誤。綜上故選B。9.(2021年甘肅威武中考真題)西周時期封邦建國,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社會等級制度。實行這一制度的目的是A.割據稱雄,爭奪霸主 B.獎勵軍功,授爵賜土C.討伐商紂,建立政權 D.穩定統治,鞏固疆土【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西周時期封邦建國,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社會等級制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所述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實行分封制的目的是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故選項D符合題意;“割據稱雄,爭奪霸主”是西周后期王室衰微的結果,故選項A不符合題意;“獎勵軍功,授爵賜土”是商鞅變法的措施,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討伐商紂,建立政權”是西周的建立,故選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0.(2021年浙江嘉興中考真題)張蔭鱗在《中國史綱》中說:“嚴格地說封建的社會的要素是這樣:在一個王室的屬下,有寶塔式的幾級封君,每一個封君,雖然對于上級稱臣,事實上是一個區域的世表的統治者。”中國古代與張蔭所說的“封建的社會”相適應的度是A.禪讓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刺史制【答案】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封建的社會”指的是封邦建國,即分封制,B正確;禪讓制的方式主要分為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A排除;郡縣制是中央集權強化的產物,C排除;刺史制屬于監察制度,D排除。故選B。(三)、2020年中考真題1.(2020年海南)識讀歷史地圖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下圖所示的重要戰役是阪泉之戰牧野之戰涿鹿之戰D.巨鹿之戰【答案】B【解析】根據“周”、“牧野”等信息可知圖示內容反映的是牧野之戰,前1046年,武王伐紂,發生牧野之戰,商滅亡,西周建立,故B符合題意;阪泉之戰、涿鹿之戰均發生在傳說時代,故AC均不符合題意;巨鹿之戰,消滅了秦軍主力,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2020年貴州黔西南)如圖示意圖反映的制度是A.禪讓制B.分封制C.世襲制D.選舉制【答案】B【解答】為了鞏固統治,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隨天子作戰。故選:B。3.(2020年河南)中華姓氏是一種古老的文化,有學者統計,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有73姓源于河南或有一支源頭在河南。這表明A.天下姓氏,皆源于豫B.文化中原,老家河南C.殷商甲骨,漢字之源D.華夏文明,盡出中原【答案】B【解析】本題考察河南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材料中說明中國傳統姓氏大部分都與河南文化和中原文化有關,體現出”文化中原,老家河南“的主題。A選項,“皆源于豫”說法太過絕對;C選項,“殷商甲骨,文字之源”表述正確但與題意無關,故排除;D項,“盡出中原”表述絕對化,故排除。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項。【考點】中國古代文化——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起源4.(2020年山東濱州)如圖為《周初分封諸侯國分布圖》,其中在今山東省范圍內設立的封國有A.齊、燕B.齊、魯C.宋、晉D.宋、魯【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和材料可知,在今山東省范圍內,西周分封了齊、魯兩國,故山東稱“齊魯之地”,故B符合題意;燕在河北,故A不符合題意;宋在河南,故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B。5.(2020年山東濟寧)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封尚父于營丘,曰齊;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魯”。“營丘”位于今天的A.陜西省B.山西省C.河南省D.山東省【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周武王將姜子牙分封到齊國,齊國位于今天的山東省。D正確;西周的都城在鎬京,東都在洛邑。因此陜西和河南是周的王畿,AC錯誤;山西省被稱為“晉”,B錯誤。綜上故選D。6.(2020年山東臨沂)《禮記》是中國古代儒家經典之一,其中記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是謂小康。”這里“天下為家”的含義是A.天下為大家所共有B.天下為一家所私有C.天下一家和睦團結D.天下處處可以成家【答案】B【解析】《禮記》是中國古代儒家經典之一,其中記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是謂小康。”這里“天下為家”的含義是天下為一家所私有。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禹死后,啟憑借強大的勢力繼承了父位,從此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所以B項符合題意;而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7.(2020年廣東)河南安陽發掘的“婦好墓”(商王武丁夫人墓)中的玉器,經化學成分分析,與新疆和田玉的成分一致。據此推測合理的是A.中原與西北地區存在聯系B.中外科技交往歷史悠久C.絲綢之路的開辟始于商朝D.商朝統治中心遠及新疆【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河南安陽發掘的“婦好墓”……中的玉器,經化學成分分析,與新疆和田玉的成分一致”由此推測該玉器有可能來自西北的新疆,進而推測在商朝時,中原與西北地區存在聯系,A正確;材料沒有涉及中外科技文化與交流,排除B;絲綢之路開辟是在漢朝,排除C;,商朝統治中心在今天河南一帶,排除D。故選A。8.(2020年北京)以下博物館的名稱來源于古代一項政治制度。這項制度是分封制郡縣制科舉制D.行省制【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周建立后,周天子把土地、奴隸和平民分封給親屬和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建立諸侯國。當時分封到今天山東省的有齊國和魯國,分封到今天山西省的主要是晉國,分封到今天北京的是燕國。故這項制度是分封制。故A正確;BCD不符合題意,故排除BCD項。故選A。9.(2020年山東威海)如下圖是北京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中青銅器克罍(léi)的銘文拓片,其大意為:周王對太保說,我非常滿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兒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該銘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禪讓制B.郡縣制C.分封制D.世襲制【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中的關鍵信息“西周”和材料中的大意可知,這是西周時期實行的分封制,周天子將土地和人民分封給諸侯后,諸侯必須承擔對天子納貢等義務。A項是堯舜禹時期實行的制度;B項是秦朝實行的制度;D項世襲制是從夏朝的啟開始實行的王位繼承制度。C項符合題意,故選C。10.(2020年陜西節選)《周初分封諸侯國分布圖》中①處是________;【答案】鎬京【解析】根據《周初分封諸侯國分布圖》可知,中①處是鎬京。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鎬京(在今陜西西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