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基礎知識要點§1.11、科學是研究各種 ,并尋找它們產生和發展的 和 的學問。2、科學技術改變了世界。人類在利用科學技術改變我們生活的同時,必須盡可能地減少濫用科學發明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在學習科學時應該多 、多 、多 。§1.21、觀察記錄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 、 和 等方法。2、 和 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3、使用滴管時要注意:(膠頭在 ,管口在 ,(滴管口不能 受滴容器;(滴管用后應立即 ,未經洗滌的滴管嚴禁吸取其他試劑。4、常識:20滴水的體積約為1ml。5、在科學研究中我們還經常借助各種儀器來 。6、如果在實驗室發生意外事故,應及時用正確的方法處理。若被燒傷或燙傷,應立即 受傷處;若被化學試劑灼傷,應立即 。7、學校實驗室的儀器中,用來加熱的是____,取用少量固體藥品的是_____,滴加少量液體的是____,用作少量物體反應的容器的是____,常用來攪拌的是_____。用于量取一定體積的 液體的是_____,用于配制溶液、反應容器的是____。用于測量物體溫度的是____。8、酒精燈的火焰由外到內分為 、 、 三部分,通常用 進行加熱。 (能或不能)用另一盞酒精燈點燃酒精燈, (能或不能)用嘴巴吹滅酒精燈。 (能或不能)用燈帽蓋上熄滅酒精燈。 (能或不能)用鼻子直接聞化學藥品。用試劑瓶倒試劑時,瓶塞要 ,倒試劑時,標簽要向 。§1.4.11、測量是一個將 與公認的 進行 的過程。2、要測量物體先要規定長度的標準—— ,其主單位是 符號是 。3、 長度單位的換算:1千米= 厘米、1米= 微米= 納米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1納米= 米。學生用尺測得科學課本長 (填18.3、18.30、或18)厘米4、測量長度的工具常用 。使用前必須看清它的 、 、 。讀數時視線與刻度尺面 。5、一個正確的讀數必須有 值、 值和 共同組成,缺一不可。6、特殊長度的測量1)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質軟、易彎曲、沒彈性的細棉線在地圖上按彎曲和走向將細線覆蓋在線路上,然后將細線拉直,量出長度,根據比例尺算出鐵路實際長度。2)組合法(卡尺法):用兩塊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線。3)測多算少法(累積法):適用于紙張的厚度、金屬細的直徑等的測量。4)以輪代展—--替代以法。如:1.用刻度尺測出自行車車輪的周長L。2.推著自行車從學校到家里,數出車輪轉過的圈數n。3.算出學校到家的距離: S=nL7、怎樣用普通的刻度尺測量一張紙的厚度?先測出一百張紙的厚度為L,然后除以一百,(注意兩頁為一張紙)如何用刻度尺測量一根長而細的金屬直徑?把細金屬緊緊的在鋼筆上繞20圈,用刻度尺量出長度L,除以20。§1.4.21、體積是物體 的大小。固體體積的常用單位是 ,1立方米= 升 1升= 毫升 1毫升= 立方厘米2、測量液體體積時,我們一般用 或 。3、使用時,首先看清它的 和 。測量前,量筒必須放在 。讀數時,視線要與 。4、使用量筒讀數時:仰視使讀數比實際值 ;俯視使讀數比實際值 。5、量筒與量杯的比較:1)量筒:粗細均勻、刻度分布均勻2)量杯:上粗下細、刻度上 下 。6、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時,我們一般用 法測體積。7、排水法測不規則的小物體的體積(小石塊的體積):1)測出一定的水的體積為V1。2)把待測物放出水中,然后測出物體和水的總體積為V2。3)把兩者相減的差即為待測物體積V=V2-V1。8、如何測量形狀不規則而又放不進量筒的物體(譬如皇冠)的體積呢?(溢水法)§1.4.31、溫度表示物體的 。熱的物體溫度高,冷的物體溫度低,測量工具是 。2、實驗室常用的溫度計是利用 、 等液體的 的性質制成的。3、常用的溫度單位是 ,符號是 。攝氏溫度的規定:把 的溫度定為0℃,一標準大氣壓下 時的溫度定為100℃,在0攝氏度和100攝氏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等分為 ,如人的體溫(口腔溫)是“37℃”讀作“ ” 北京一月份平均氣溫“-4.7 ℃”讀作“ ”4、測量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 充分接觸,但不能碰到容器的 和 ;讀數時不能將 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5、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 ,使用前必須先 體溫計與常用溫度計比較:常用溫度計體溫計最小刻度(分度值) 一般為1°C0.1°C刻度范圍一般為0 ~ 100°C35 ~ 42°C結構玻璃泡容積相對比較小,玻璃管內徑粗細均勻(1)玻璃泡容積大而內徑很細;(2)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細的彎口讀數時不能離開被測物體可以離開被測物體;用之前需要甩§1.5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六個環節) 、 、 、 、 。第一章基礎知識要點參考答案§1.11、科學是研究各種 自然現象 ,并尋找它們產生和發展的 原因 和 規律 的學問。2、科學技術改變了世界。人類在利用科學技術改變我們生活的同時,必須盡可能地減少濫用科學發明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在學習科學時應該多 觀察 、多 實驗 、多 思考 。§1.21、觀察記錄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 文字描述 、表格記錄 和 圖形記錄 等方法。2、 觀察 和 實驗 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3、使用滴管時要注意:(膠頭在 上 ,管口在 下 ,(滴管口不能 伸入 受滴容器;(滴管用后應立即 沖洗 ,未經洗滌的滴管嚴禁吸取其他試劑。4、常識:20滴水的體積約為1ml。5、在科學研究中我們還經常借助各種儀器來 擴大觀察的內容和范圍 。6、如果在實驗室發生意外事故,應及時用正確的方法處理。若被燒傷或燙傷,應立即 用大量冷水沖洗 受傷處;若被化學試劑灼傷,應立即 用緩緩流水沖洗1分鐘以上 。7、學校實驗室的儀器中,用來加熱的是_酒精燈__,取用少量固體藥品的是_藥匙_,滴加少量液體的是_膠頭滴管_,用作少量物體反應的容器的是_試管_,常用來攪拌的是__玻璃棒_。用于量取一定體積的 液體的是_量筒_,用于配制溶液、反應容器的是_燒杯__。用于測量物體溫度的是_溫度計_。8、酒精燈的火焰由外到內分為 外焰、 內焰 、 焰心 三部分,通常用 外焰 進行加熱。 不能 (能或不能)用另一盞酒精燈點燃酒精燈, 不能 (能或不能)用嘴巴吹滅酒精燈。 能 (能或不能)用燈帽蓋上熄滅酒精燈。 不能 (能或不能)用鼻子直接聞化學藥品。用試劑瓶倒試劑時,瓶塞要 倒放 ,倒試劑時,標簽要向 手心 。§1.4.11、測量是一個將 待測的量 與公認的 標準 進行 比較 的過程。2、要測量物體先要規定長度的標準—— 長度單位 ,其主單位是 米 符號是m 。3、 長度單位的換算:1千米= 105 厘米、1米= 106 微米= 109 納米 1米= 10 分米= 100 厘米= 1000 毫米、1納米= 10-9 米。學生用尺測得科學課本長 18.30 (填18.3、18.30、或18)厘米4、測量長度的工具常用 刻度尺 。使用前必須看清它的 量程 、 最小刻度 、 零刻度線 。讀數時視線與刻度尺面 垂直 。5、一個正確的讀數必須有 測量 值、 估計 值和 單位 共同組成,缺一不可。6、特殊長度的測量1)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質軟、易彎曲、沒彈性的細棉線在地圖上按彎曲和走向將細線覆蓋在線路上,然后將細線拉直,量出長度,根據比例尺算出鐵路實際長度。2)組合法(卡尺法):用兩塊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線。3)測多算少法(累積法):適用于紙張的厚度、金屬細的直徑等的測量。4)以輪代展—--替代以法。如:1.用刻度尺測出自行車車輪的周長L。2.推著自行車從學校到家里,數出車輪轉過的圈數n。3.算出學校到家的距離: S=nL7、怎樣用普通的刻度尺測量一張紙的厚度?先測出一百張紙的厚度為L,然后除以一百,(注意兩頁為一張紙)如何用刻度尺測量一根長而細的金屬直徑?把細金屬緊緊的在鋼筆上繞20圈,用刻度尺量出長度L,除以20。§1.4.21、體積是物體 占有空間 的大小。固體體積的常用單位是 立方米 ,1立方米= 1000 升 1升= 1000 毫升 1毫升= 1 立方厘米2、測量液體體積時,我們一般用 量筒 或 量杯 。3、使用時,首先看清它的 測量范圍 和 最小刻度 。測量前,量筒必須放在 水平桌面上 。讀數時,視線要與 凹形液面中央最低處相平 。4、使用量筒讀數時:仰視使讀數比實際值偏小;俯視使讀數比實際值偏大。5、量筒與量杯的比較:1)量筒:粗細均勻、刻度分布均勻2)量杯:上粗下細、刻度上密下疏。6、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時,我們一般用 排水 法測體積。7、排水法測不規則的小物體的體積(小石塊的體積):1)測出一定的水的體積為V1。2)把待測物放出水中,然后測出物體和水的總體積為V2。3)把兩者相減的差即為待測物體積V=V2-V1。8、如何測量形狀不規則而又放不進量筒的物體(譬如皇冠)的體積呢?(溢水法)§1.4.31、溫度表示物體的 冷熱程度 。熱的物體溫度高,冷的物體溫度低,測量工具是溫度計。2、實驗室常用的溫度計是利用 水銀 、 煤油 等液體的 熱脹冷縮 的性質制成的。3、溫度刻度的規定是:把 冰水混合物 的溫度定為0℃,一標準大氣壓下 水沸騰 時的溫度定為100℃。4、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符號是℃。攝氏溫度的規定:把 冰水混合物 的溫度定為0℃,一標準大氣壓下 水沸騰 時的溫度定為100℃,在0攝氏度和100攝氏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等分為1℃,如人的體溫(口腔溫)是“37℃”讀作“37攝氏度” 北京一月份平均氣溫“-4.7 ℃”讀作“零下4.7攝氏度”4、測量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 被測物體 充分接觸,但不能碰到容器的 底 和 壁 ;讀數時不能將 溫度計 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5、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 35 ~42°C ,使用前必須先 甩一甩 體溫計與常用溫度計比較:常用溫度計體溫計最小刻度(分度值) 一般為1°C0.1°C刻度范圍一般為0 ~100°C35 ~ 42°C結構玻璃泡容積相對比較小,玻璃管內徑粗細均勻(1)玻璃泡容積大而內徑很細;(2)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細的彎口讀數時不能離開被測物體可以離開被測物體;用之前需要甩§1.5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六個環節) 提出問題 、 建立猜想與假設 、 設計實驗方案 、 獲取事實與證據 、 檢驗與評價 、 合作與交流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