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政治知識歸納一個基本路線: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一個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四個基本國策:1、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2、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3、實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4、實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四個制度:我國的根本制度:社會主義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基本民族政策)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幾個戰略:1、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關系)2、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3、西部大開發戰略4、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等原則:(1)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2)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實現共同富裕;公有制為主體(3)依法治國的根本原則:“法高于人、法大于權”(4)公平與效率兼顧的原則:在堅持公平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在講求效率的同時追求公平。途徑:(1)共同理想的實現途徑:黨的基本路線; 根本途徑 :艱苦奮斗(自力更生、艱苦創業)(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途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生產力(3)解決民生問題的根本途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或,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4)創造幸福的途徑:方針:(1)中國共產黨與各民族黨派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地位: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3、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現階段基本經濟制度中占主體地位4、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在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支配地位5、人民政協的地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機構,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6、憲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基礎:1、發展經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2、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3、人民民主專政的基礎:工農聯盟4、法治的基礎:民主5、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6.公平是合作的基礎7、經濟建設為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提供物質基礎8、憲法是其他法律法規的立法基礎和依據,憲法的穩定是國家穩定的基礎標志:1、劃分人治與法治的標志:長大成人的標志: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關愛他人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是做人的基本原則關系:1、我國新型民族關系:平等互助、團結協作、共同繁榮2、中華民族的共同目標與黨的基本路線的關系:黨的基本路線是共同目標的實現途徑;共同目標是基本路線的奮斗方向3、憲法和普通法律之間的關系:1)、憲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2)、憲法是“法律的法律”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形式:1、公有制經濟的形式: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2、非公有制經濟的形式有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等根本:1、我國的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2、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3、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4、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5、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根本基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6、社會主義的根本特征是生產資料公有制7、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制度區別于其他一切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制度的根本特征8、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原因:生產力總體水平比較低,發展不平衡9、我國取得輝煌成就的根本原因: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10、要讓“幸福”得以實現,最根本的是發展經濟,讓群眾生活富裕起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