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 特異性免疫教案一、教學目標1.通過圖文分析,闡述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2.通過思考與討論活動,闡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相互配合,明確兩者之間的關系。3.從系統的視角、信息的視角,闡明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之間的聯系。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及其相互配合。(2)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三大系統之間的聯系。2.教學難點(1)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相互配合。(2)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三大系統之間的聯系。三、教學過程【本節聚焦】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分別是怎樣的?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是如何協調配合來調節機體穩態的?如何從系統的視角、信息的視角認識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免疫調節的相互關系?【導入】問題探討:天氣突然降溫,某同學不停的打噴嚏,初步判斷是感冒,身邊的好朋友都勸她趕快去醫院,但她堅持不去,說:“反正我去不去醫院、吃不吃藥都得一周左右才能好。”討論:1.這位同學說的有道有沒有道理?為什么?答:該同學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感冒的病程一般為一周左右,這是因為人體免疫系統首先要識別外來入侵的細菌或病毒,然后要作出反應直至最后清除病原體,這些過程都需要一定的時間。2.你認為感冒時都要去醫院就診嗎?說出你的理由。答:人體具有一定的維持穩態的能力,普通的感冒在多數情況下會自愈,注意多休息、多喝水即可。但是,感冒的原因有多種,并發癥也多種多樣,不能一概而論。對于流行性感冒,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并發癥,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過渡】環境中的病原體大多數被健康的皮膚所阻擋。進入呼吸道的病原體大多數也被粘膜清掃出來。但是總有一些“漏網之魚”。流感病毒進入機體后,具有吞噬作用的細胞會主動吞噬它們。免疫細胞是如何識別己方和敵方的呢?【一、免疫系統對病原體的識別】在人體所有細胞膜的表面都有一組蛋白質作為分子標簽,能被自身的免疫細胞所識別。病毒、細菌等病原體也帶有各自的身份標簽。當它們侵入人體后,能被免疫細胞表面的受體識別出來。(提示:病原體的分子標簽與人體正常組織細胞表面的分子標簽是不同的,就好比具有不同的“長相”。)病原體突破非特異性免疫的防線后,機體會啟動特異性免疫來應對。特異性免疫人為分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兩種。B細胞激活后可以產生抗體,而抗體存在于體液中,所以這種主要依靠抗體“作戰”的方式稱為體液免疫。【二、體液免疫】1.體液免疫的過程2.二次免疫反應(圖詳見課件)(1)含義: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時,記憶B細胞迅速作出反應,迅速分裂、分化產生新的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分化后,漿細胞快速產生大量抗體。(2)二次免疫特點:二次免疫相對初次免疫而言,反應更快、更強烈,產生的抗體數量更多。3.體液免疫過程模式圖(概念圖詳見課件)相關信息:通常情況下,一種B細胞只能針對一種特異的病原體,活化、增殖后只產生一種特異性的抗體。人體內B細胞的種類有109以上,至少可以產生109抗體,可以識別自然界存在的種類繁多的病原體。回顧總結:體液免疫的概念: B細胞激活后可以產生抗體,由于抗體存在于體液中,所以這種主要靠抗體“作戰”的方式稱為體液免疫。體液免疫的作用范圍:存在細胞外液中而未進入細胞內的病原體。【過渡】病毒只有侵入細胞才能夠增殖,而有一些致病細菌如結核桿菌、麻風桿菌等,也是寄生在宿主細胞內的,一旦病原體進入細胞,抗體對它們就無能為力了。免疫系統是如何對付它們呢?【三、細胞免疫】2.細胞免疫過程模式圖(詳見課件)注意:靶細胞裂解死亡后進一步的變化: 病原體暴露,與抗體結合,或被其他細胞吞噬掉。記憶T細胞的作用:二次免疫在細胞免疫過程中形成的記憶細胞可以在體內存活幾年甚至幾十年,如果沒有機會再次接觸相同的抗原,它們就會逐漸死亡;如果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它們會立即分化為細胞毒性T細胞,迅速、高效地產生免疫反應。回顧總結:細胞免疫的概念:靠T細胞直接接觸靶細胞來“作戰”,這種方式稱為細胞免疫。細胞免疫的作用范圍:侵入細胞內的病原體。【過渡】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在體內是獨立進行的嗎?【四、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協調配合】思考·討論: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關系( 結合課本圖4-6和圖4-7,討論以下問題。)1.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分別是如何體現針對某種病原體的特異性的?答:體液免疫是靠兩個信號保證針對某種病原體的特異性的,即病原體與B細胞接觸形成的第一信號及輔助性T細胞傳遞的第二信號。細胞免疫依靠細胞毒性T細胞識別宿主細胞表面分子的特異性變化,保證針對某種病原體的特異性。2.有人說,輔助性T細胞在免疫調節過程中起著關鍵的調控作用。你認同這一觀點嗎?請說出你的理由。答:一般認為,輔助性T細胞在免疫調節過程中起著關鍵的調控作用。在體液免疫中,輔助性T細胞能夠傳遞信息,激活B細胞,并保證漿細胞的特異性。同時,輔助性T細胞釋放的細胞因子能促進B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的增殖、分化。通過輔助性T細胞,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協調配合,共同維持機體穩態。3.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之間的聯系體現在什么地方?答: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之間的聯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⑴輔助性T細胞的介導作用能夠使兩者密切配合。⑵兩者相互配合清除病原體:體液免疫產生抗體,能消滅細胞外液中的病原體;而消滅侵入細胞內的病原體,要靠細胞免疫將靶細胞裂解,使病原體失去藏身之所,此時體液免疫就又能發揮作用了。由此可見,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巧妙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對機體穩態的調節。根據所學,請完善下列圖解。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之間存在著相互調節,通過信息分子構成一個復雜網絡。這三個系統各自以特有的方式在內環境穩態的維持中發揮作用,它們之間誰都不能取代另外兩方。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免疫調節的實現都離不開信號分子,這些信號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與受體接觸。受體一般是蛋白質分子,不同受體的結構各異,因此信號分子與受體的結合具有特異性。通過這些信號分子,復雜的機體才能夠實現統一協調,穩態才能夠得以保持。課堂小結:視頻回顧與強化(視頻詳見課件)【隨堂練習】1.依據特異性免疫的基本過程, 判斷下列表述是否正確(1)T 細胞只參與細胞免疫,B 細胞只參與體液免疫。( )(2)B 細胞只要接受了相應抗原的直接刺激就會分泌特異性抗體。( )(3)剛得了感冒又痊愈的人不會再患流感。( )2.關于漿細胞和細胞毒性T 細胞在免疫反應中的作用, 敘述正確的是( )A. 前者參與細胞免疫,后者參與體液免疫B.前者直接殺死病原體,后者殺死靶細胞C.前者分泌抗體,后者殺死受病原體感染的細胞D.病原體首次進人機體時,前者發揮作用;再次進人機體時,后者發揮作用3.下圖表示機體首次和再次接觸抗原時, 免疫系統的協調配合, 請在方框中填寫相應的細胞名稱, 使圖解完整。(見ppt21頁)4.在某種哺乳動物體內注射m抗原和n抗原后,機體內產生的抗體水平的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第28天注射m抗原和n抗原之后,機體針對它們產生的抗m抗體和抗n抗體的濃度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差異?答:28天前已經注射過m抗原,因此,此次注射m抗原引起的免疫反應屬于二次免疫、而對n抗原的免疫反應則屬于初次免疫。二次免疫相對初次免疫而言,反應更加迅速、高效、產生的抗體濃度差異也就更大。(2)如果在第56天時再同時注射m抗原和n 抗原,請你預測抗m抗體和抗n抗體的產生情況, 并在曲線圖上畫出來。(略)5.某媒體報道,“據專家推測,今年冬天北京不會有大規模流感暴發,因為沒有發現流感病毒發生大的變異。”在報道的這個推理中,缺少了一些環節,請你根據本節所學內容,將推理過程補充完整。答:這一推理過程缺失的部分主要是特異性免疫及二次免疫的部分環節,推理的完整性是科學思維重要的表現形式。這一推理過程是∶流感病毒進人機體后,引發特異性的免疫反應;當流惑病毒被消滅之后,機體會形成免疫記憶。如果流感病毒沒有發生大的變異,當這些流感病毒再次進人機體時,記憶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機體會通過更強烈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在流感病毒造成流感癥狀之前將其清除,因此不會有大規模流感暴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