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 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教案一、教學目標1.概述免疫系統的基本組成。2.概述免疫系統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免疫系統的組成。2.教學難點免疫系統的功能。三、教學過程【本節聚焦】免疫系統包括哪些組成部分?2、免疫系統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導入】青少年兒童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時,常常伴隨著扁桃體發炎或淋巴結腫大,并由此引發咽喉和下頜與頸結合部的腫痛。討論:(1)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時,醫生為什么要檢查患者的扁桃體?扁桃體腫大意味著什么?答:扁桃體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主要作用是抵御經空氣傳播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醫生通過檢查扁桃體能夠初步判斷患者的患病情況。扁桃體腫大意味著扁桃體有炎癥,患者可能被病菌感染了。扁桃體腫大對機體的健康是有利還是有害呢?一方面,扁桃體具有免疫功能,同時它作為易被觀察的免疫器官,腫大后可以起到指示機體是否被病菌感染的作用,能用于判斷疾病狀況;另一方面,扁桃體作為人體的器官,充血腫大后易形成膿腫,表現出吞咽食物時有疼痛感等癥狀,同時引發其他并發癥狀。【過渡】扁桃體是人體對抗病毒或細菌的重要部位,淋巴結也是,他們都屬于免疫系統的組成部分,但其本身也會發生感染導致扁桃體炎或淋巴結腫大。【一、 免疫系統的組成】I.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地方骨髓是免疫細胞發生、分化和發育的場所,也是B細胞成熟的場所;胸腺是T細胞分化、發育和成熟的場所扁桃體、脾和淋巴結等是免疫細胞集中分布的地方,是免疫細胞發揮功能的戰場(發生感染時會腫大)具體如下:Ⅱ.免疫細胞來自骨髓的造血干細胞,包括各種白細胞,如淋巴細胞(T細胞和B細胞等)、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等。(1)免疫細胞來自骨髓的造血干細胞,包括各種白細胞,如淋巴細胞(T細胞和B細胞等)、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等。(2)樹突狀細胞分布于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組織和淋巴器官內;具有強大的吞噬、呈遞抗原功能。樹突狀細胞成熟時有許多分支。(3)巨噬細胞幾乎分布于機體的各種組織中,具有吞噬消化、抗原處理和呈遞功能。巨噬細胞的核相對較小,細胞表面有許多小突起。免疫細胞來自骨髓的造血干細胞,包括各種白細胞,如淋巴細胞(T細胞和B細胞等)、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表面受體能夠與病原體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質等物質結合引發免疫反應,這些能引發免疫反應的物質稱為抗原。大多數抗原是蛋白質,它既可以游離(如病原體在體內產生的釋放到內環境中的毒素),也可以存在于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細胞上。抗原可以是外源的,也可以是內源的,自身的組成成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引發免疫反應成為抗原。B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等攝取加工和處理抗原,并將抗原信息暴露在細胞表面以呈遞給其他免疫細胞(T細胞),這些細胞屬于專職的抗原呈遞細胞。特別說明:專職的抗原呈遞細胞最終把抗原信息呈遞給(輔助性)T細胞。Ⅲ.免疫活性物質是指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并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如:抗體、細胞因子、溶菌酶等。1、抗體是機體產生的專門應對抗原的蛋白質。抗體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2. 抗體的分布:血清(主要),組織液及外分泌液(如乳汁中,為新生兒提供抗體)中也有。注意:溶酶體和溶菌酶的區別溶酶體——“消化車間”一種動物細胞器,含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細菌。溶菌酶一種免疫活性物質,能溶解細菌的細胞壁,有抗菌消炎的作用。Ⅳ.免疫器官、免疫細胞以及體液中的各種免疫活性物質,共同組成了人體的免疫系統,這是免疫調節的結構和物質基礎。【相關信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康復者的血清中含有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提取這樣的血清輸給臨床病人,其中的抗體可以與新型冠狀病毒結合,使病毒失活,有助于病人康復。【二、 免疫系統的功能】2、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比較3、免疫系統的三大基本功能①免疫防御:是機體排除外來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免疫防護作用;是免疫系統最基本的功能;該免疫反應過強,可引起過敏反應;該免疫反應過弱或缺失,可引起免疫缺陷病。②免疫自穩:指機體清除衰老或損傷的細胞,進行自身調節,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功能;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對自身的抗原物質不產生免疫反應;該功能異常時,容易發生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監視:指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發生的功能;免疫功能正常使用,可識別腫瘤細胞(因物理、化學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而發生的癌變的細胞),調動一切免疫因素將其清除;此功能低下或失調,機體有腫瘤發生或持續性病毒感染。【課堂小結】【隨堂練習】1.依據免疫系統組成和功能的知識判斷下列表述是否正確(1)細胞因子由免疫細胞合成并分泌。 ( )(2)人體內的白細胞可以抗擊多種細菌, 因此屬于人體的第三道防線。( )2.被免疫細胞識別的外來分子是( )A.抗體 C.細胞因子 B.抗原 D.溶菌酶3.某患者被確診為腫瘤, 則這與該患者免疫系統的功能低下有關的是( )A.免疫防御 C.免疫監視 B.免疫自穩 D.免疫識別4.某同學的扁桃體經常反復發炎,醫生建議他將扁桃體切除。請你判斷分析:醫生為什么給出這樣的建議?這樣做對身體是有利還是有害呢?答:醫生給出切除扁桃體的建議是基于該同學的扁桃體經常反復發炎。扁桃體經常反復發炎,有可能引起鄰近器官的感染,產生中耳炎、鼻竇炎、支氣管炎等,也有可能引起機體其他系統產生病變,如心肌炎、關節炎、腎炎等。反復發炎的扁桃體已經不能作為正常工作的免疫器官,而是成為病灶了,因此需要手術切除。5.某人不慎右足底被刺傷,因傷口小,不以為意,未作任何處理。3天后傷口有輕度腫痛,第5天開始發高熱,右側腹股溝疼痛、行走明顯感覺不便。經醫生診斷,此人為右足底外傷性感染并發右側腹股溝淋巴結炎及菌血癥。從免疫學的角度考慮,該人右足底被刺傷后,局部感染,為什么右側腹股溝淋巴結會出現腫大、疼痛?答:淋巴結等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細胞構成,并借助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互相聯系。該人右足底被刺傷后,病原體進入體內,不斷繁殖,并通過循環系統到達機體的其他部位,如腹股溝等處,產生免疫反應,誘發淋巴結發炎等;右側腹股溝與右足底相對較近,因此,該人右足底被刺傷后,局部感染也能引發右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疼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