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 原始農耕生活【知識園地】一、原始農耕生活(一)原始農業的發展1.人工栽培:距今10000年左右,我國出現了最早的人工載培的農作物。(1)長江中下游的先民開始栽培稻,北方地區的先民開始栽培粟和黍。(2)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發現于中國。2.標志: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的出現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發展,是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二)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的生活項目 河姆渡人 半坡居民生活時期 距今約7000年 距今約6000年住房 干欄式建筑 半地穴式圓形房屋今位置 浙江余姚(長江流城) 陜西西安半坡村(黃河流域)種植作物 水稻 粟家畜飼養 豬、狗、水牛 豬、狗等工具 骨耜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原始手工業 會制作陶器、玉器和簡單的樂器骨哨,會用象牙和獸骨制成藝術品,懂得使用天然漆 制作彩陶,有少量樂器,如陶塤,會簡單的紡織、制衣【碩果累累】1.下列關于我國原始農業發展的表述,不符合史實的是( )A.我國北方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B.黃河流域是亞洲稻的起源地C.我國原始農業興起于黃河、長江等大河流域D.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的出現等,是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2.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農作物起源中心之一,現今的許多農作物是我國勞動人民最早從野生植物中經過不斷栽培而培育出來的,這些農作物不包括( )A.稻 B.粟 C.黍 D.小麥3.實物史料是研究歷史的重要證據。下圖所示實物遺存可以證明當時已經出現( )A. 原始農業 B. 青銅鑄造 C. 紡織業 D. 冶鐵業4.考古發現是研究歷史的重要證據。如圖是浙江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黑陶拓片,其反映了河姆渡人( )①制作陶器②種植水稻③飼養家畜④建干欄式房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我國原始居民很早就過著定居的農耕生活。下圖所示房屋的建筑樣式的創造者生活在( )。A.黃河流域 B.淮河流域 C.長江流域 D.珠江流域6.半坡人制作的陶器種類有很多,如飲食器碗、缽、盆、杯、盂等,炊煮器罐、鼎等,水器壺、瓶等。據此可知半坡人的生活狀態是( )A.茹毛飲血,狩獵為生 B.黑陶精美,鐵器鋒利C.燒煮食物,粟米飄香 D.稻谷滿倉,物質豐富7.中國廣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類。我們從考古發掘出的一些遺址中,能夠看出早期人類的生產生活情況。符合生活在黃河流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種植粟等條件的遠古遺址是( )A.半坡遺址 B.河姆渡遺址 C.良渚古城遺址 D.周口店猿人遺址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長江流域是亞洲稻的起源地,我國北方地區是粟的起源地。2.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黍均發現于中國。故D符合題意。3.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可知,稻谷炭化物,是實物遺存,是第一手資料,證明了河姆渡居民從事原始農業,A項正確;稻谷和農業工具,只能證明是農業,不是青銅鑄造、紡織業、冶鐵業,排除BCD三項。故選A項。4.答案:A解析:由“黑陶”“稻穗”“豬”及所學知識可知,浙江河姆渡人制作陶器、種植水稻、飼養家畜,故A正確。從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黑陶拓片中無法得出河姆渡人房屋的相關信息,排除④。5.答案:C解析:依據圖片分析可知,題干中的圖片是干欄式房屋圖。距今約七千年,生活于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欄式房屋,過定居生活。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他們還飼養家畜,會制造陶器、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會挖水井,所以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6.答案:C解析:據“飲食器碗、缽、盆、杯、盂等,炊煮器罐、鼎等,水器壺、瓶等”可知,半坡人有多樣的燒煮器;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半坡人種植粟,據此可知C符合半坡人的生活狀態。A說的是半坡人吃生食,以狩獵為主,與題干材料和所學知識不符;當時鐵器還沒有出現,排除B;據目前考古發掘可知,半坡人不種植水稻,排除D。故選C。7.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信息,“符合生活在黃河流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種植粟等條件的遠古遺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半坡遺址。距今約6000年,黃河流域生活的半坡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從事農業生產,主要種植票,A項正確;河姆渡居民是長江流域,居住在干欄式建筑,排除B項;良渚古城遺分布長江中下游地區,排除C項;周口店猿人遺址沒出現農作物,排除D項。故選A項。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