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統編版 道德與法治 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民主與法治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第1框 夯實法治基礎新知導入唐山打人案的背后思考:這說明了什么?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第1框 夯實法治基礎1.法治的作用?(選擇法治道路的原因)P45-472.法治的要求?P45-46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地位、總目標、基本要求?P47-494.如何建設法治中國?P49-50自 學 思 考閱讀書P44-50,在書上做好標記01 選擇法治道路法治法治,意味著依法治理。法治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板塊一:選擇法治道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名詞解讀法制:法律、制度的總稱2022年8月11日,陳某志等涉嫌惡勢力組織違法犯罪案件由河北省廊坊市公安局廣陽分局偵查終結,移送廊坊市廣陽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近日,廊坊市廣陽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向廊坊市廣陽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廊坊市廣陽區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陳某志等28名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之規定,對陳某志等人依法提起公訴。下一步,檢察機關將嚴格依法公正辦理該案,依法嚴懲犯罪分子,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河北省人民檢察院2022年8月29日唐山燒烤店打人案審查起訴情況最新通報請結合人民檢察院的通報,思考法治對公民的重要作用?探究一:法治的作用交通井然有序一站式行政服務食品安全監督法庭審判板塊一:選擇法治道路1、為什么選擇走法治道路 (作用) ?①公民角度: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能夠建立起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P45《美國憲法》古羅馬《十二銅表法》《法國民法典》《中國憲法》②世界角度: 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思考:為什么選擇走法治道路?1、為什么選擇走法治道路 (作用) ?結合圖片,談談法治對國家社會的作用③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對國家和社會) P471、為什么選擇走法治道路 (作用) ?板塊一:選擇法治道路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實行人治君主專制1840年以后,許多仁人志士逐漸認識到中國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專制近代100年直到新中國成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才走上了一條探索變法改制,成為救亡圖存、國家振興的必然選擇。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才走上了一條探索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道路,黨和政府努力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回顧歷史從歷史角度談談我國為什么必然選擇法治道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更加重視法治建設1978年③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P471、為什么選擇走法治道路 (作用) ?1、為什么選擇走法治道路 (作用) ?P45-47① 公民角度: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能夠建立起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P45③國家角度: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P47板塊一:選擇法治道路②世界角度: 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筆記整理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亞里士多德法治要求(1)實行良法之治(2)實行善治2、法治的要求?P45-46治理(執法)立法相關鏈接板塊一:選擇法治道路探究二:法治的要求“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br/>出自《商君書·定分》。命:生命。這句話的意思是: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治理國家的基礎。實行法治的前提:要有法法治要求之一:實行良法之治2. 法治的要求?P45-46良法民法典是我國法治建設的一個標志性重大成果。在過去5年間,民法典編纂共10次公開征求意見, 超42 萬人參與提供意見,收集意見總數達102 萬條。經過反復修改、精雕細琢, 形成了目前總共7 編1260 條的民法典草案。最終, 制定出了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保障民事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民法典。思考: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結合民法典的編纂和內容,談談什么樣的法律稱為良法?民法典的編纂探究二:法治的要求法治要求之一:實行良法之治什么是良法?良法(三個判斷標準)①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會發展的規律,③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一個國家制定了良法,是否就是“法治”的國家?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食品安全法》——毒大米、毒奶粉、毒生姜……排污收費力度不大,存在人情收費、協議收費、隨意提高或降低征收標準,執法的嚴肅性不夠等現象;一些限期治理企業遲遲完不成治理任務,限期治理成了“無期”治理……《環境保護法》2022年3·15晚會曝光名單 觸目驚心“土坑“酸菜生產內幕,酸菜制作過程無安全保障、衛生狀況堪憂,涉事企業包括:湖南插旗菜葉有限公司、岳陽市君山區雅園醬菜食品廠、壇壇俏食品有限公司、湖南錦瑞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安全法》第四條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保證食品安全,誠信自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法治要求之二:實行善治。善治就是良好的治理。實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P46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①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 ②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良法善治良法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發展的規律,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法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良法+善治=法治筆記整理2、法治的要求板塊一:選擇法治道路02 描繪法治藍圖改革開放以來的法治進程●1978●1982●1997●1999●2002●2007●2010●2012●2013●2014●2018頒布實施憲法提出法治要求提出依法治國 建設法治國家依法治國載入憲法列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目標加快建設法治國家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出建設法治中國目標專題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2020提出習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公布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P48相關鏈接板塊二:描繪法治藍圖探究三:全面依法治國把改革開放以來法治進程補充完整,并說說你得出的哪些結論? 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全面依法治國的地位: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推進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目標基本內容基本要求全面依法治國閱讀課本P48-P49相關鏈接,回答全面依法治國的相關知識(1)地位:(2)總目標:(3)基本要求: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前提)(關鍵)(防線)(基礎)科學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嚴格執法板塊二:描繪法治藍圖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地位、總目標、基本要求?P47-49結合視頻,談談如何建設法治中國?全面依法治國“新十六字方針”探究四:怎樣建設法治中國?探究四:建設法治中國十六字方針實施的主體分別是誰?每一個不同的主體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主體 目標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人大司法機關政府公民◆使每一項立法得到人民擁護;◆使每一部法律得到嚴格執行;◆使每一個司法案例體現公平正義;◆使每一個公民成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和捍衛者。板塊二:描繪法治藍圖4、怎樣建設法治中國?P49-50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民法典誕生:編纂《民法典》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的一項重大政治和立法任務;我國的每一項重大決策,都要經過“黨委提出→政治協商→人大審議通過→政府執行”的法定程序,這充分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4.怎樣建設法治中國?P49-50(1)科學立法:要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嚴格執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公正司法: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2)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板塊二:描繪法治藍圖4.怎樣建設法治中國?P49-50課堂小結夯實法治基礎選擇法治道路描繪法治藍圖4.怎樣建設法治中國?1.為什么選擇走法治道路?2.法治的要求?良法善治3.全面依法治國(地位、總目標、基本要求)課堂練習1.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同學們圍繞“凝聚法治共識”各抒己見。下列認識中,不正確的是( )A.小麗;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B.小武: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C.小玲:有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D.小江:每一位公民都應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C2.近日,中共中央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一2025年)》,對2025年、2035年法治中國建設作出戰略部署。法治中國建設,公民應做到( )A.立法科學,體系完備B.執法嚴明,依法行政C.尊法學法,守法用法D.司法公正,廉潔高效C3、“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原因是( )①法治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只服從憲法,遵守憲法,依憲法辦事②法治能保障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國強民富③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④法治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B4.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家庭教育立法的決策部署,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這表明( )A.依法行政是國家權力機關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B.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C.全國人大常委會保證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D.人民政府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B人治與法治的區別建立在個人專制和獨裁的基礎上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隨意性、多變性、不平等性統一性、穩定性、權威性“國王即法律”“朕即法律”強調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約權力、保障權利帶來社會發展的不穩定推動社會有序發展專制國家:人比法大民主國家:法比人大P46 閱讀感悟思考:從長遠看,哪一種對國家發展更有利?概念區分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課標】九上4.1夯實法治基礎.pptx 全面依法治國“新十六字方針”.mp4 唐山打人案保護傘被查.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