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3學年第一學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試題卷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請選擇最符合題意的一個選項)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成功發射。6月20日中國首次“太空授課”順利完成,中國也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完成太空授課的國家。據此回答1—3題。1.我國航天史上第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成果是A. 原子彈試驗爆炸成功 B. 中近程導彈發射成功C. “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D. 第一艘載人飛船遨游太空2.“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完全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說明A. 我國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B. 我國科技在重要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C. 我國科學技術總體水平已經走在世界前列 D. 我國已經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3.從資源角度看,我國進行的載人航天及探月工程,有利于A. 改善生活環境 B. 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C. 開發新資源 D. 改變資源的時空分布第五屆海峽論壇將于2013年6月15日在福建舉辦,本屆海峽論壇是在兩岸關系進入鞏固深化期的大背景下舉行的,將對進一步深化兩岸民間大交流、大合作,開辟兩岸關系穩步推進、全面發展新的前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據此回答4、5題:4.海峽論壇的成功舉辦①有利于凝聚兩岸民眾的共識 ②順應了兩岸同胞加強交流合作的迫切愿望 ③有利于增進兩岸民眾的福祉 ④能徹底遏制“臺獨”分裂活動,實現祖國的早日統一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5.在新形勢下,繼續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①符合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 ②是維護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的要求 ③是實現祖國統一的唯一途徑 ④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要求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6.下列兩幅反映同一歷史時期社會現象的圖片,其共同主題是( )陜西省關中產棉區婦女互助組在摘棉花 慶祝公私合營A.聯產承包激發生產積極性 B.人民公社化運動蓬勃開展C.三大改造取得階段性成果 D.城鄉居民掀起“大躍進”7.地理優勢與國家對外政策的有機結合,是蘇、滬、浙、閩四省比皖、贛兩省率先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這里的“國家對外政策”是指A.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首先在沿海地區推行對外開放C.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D.東部地區率先進行經濟體制改革8.我國之所以能用“一國兩制”方針解決港澳問題,其根本原因是A.我國國際地位提高 B.我國成功的外交努力C.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 D.英葡殖民主義勢力的衰落9.某酒店的環保提示卡上寫著“為了更好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減少清潔劑對環境的影響,請您參加我們的環境和能源保護活動。通常我們每三天更換一次您使用過的床上用品,如果您需要及時更換,請將此卡放在枕頭上。”酒店的做法告訴我們A.在某些城市水資源短缺 B.要把環境和能源保護納入法制軌道C.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要從生活小事做起 D.人們缺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10.“當年曾分田翻身當家作主人,今天又分田勤勞致富奔小康。”對聯中兩次“分田”指的是A.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社 B.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C.農業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1.北京峰會上,中國宣布免除31個非洲國家部分欠華到期政府債務共109億元人民幣及其它眾多援非項目。這些重大舉措表明我國致力于①推動南北對話 ②推進南南合作③增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 ④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某同學看到墻上寫著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開荒開到山頂,種田種到湖底”,“大煉鋼鐵”的標語。12.結合歷史知識判斷這最有可能發生在什么時期( )A.文化大革命時期 B.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 C.“大躍進”時期 D.土地改革時期13.以下對這些標語評價正確的有( )①“大煉鋼鐵”砍伐了大量樹木,水土流失嚴重②“開荒開到山頂,種田種到湖底”破壞了生態環境③“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體現了“人定勝天”思想,是正確的④袁隆平研制的超級稻加權平均畝產達到926.6公斤的事例說明“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是正確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4.純電動汽車是低碳環保的交通工具。2011年10月18日北京市計劃出臺新政鼓勵純電動汽車銷售,還將制定純電動汽車補貼方案,每輛車最高可獲補貼12萬元。北京市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①節約資源和改善環境 ②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③加快資源的回收利用 ④積極保持生態平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右圖是l949年至l984年中國糧食生產狀況柱狀圖。圖中出現了幾個糧食產量快速增長時期,其主要原因是我國實行了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運動③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3月26日,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五國領導人在南非德班舉行第五次會晤,會議主題是“金磚國家與非洲:實現發展、融合、工業化的伙伴關系”。這表明A.世界和平得到了有效保障 B.金磚五國的各種利益趨于一致C.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一大主題 D.金磚五國合作共贏不再有競爭沖突17.中共十八大把“生態文明”納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把“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下列各地開展的活動符合“美麗中國”建設的有①桐廬縣從2011年起在全縣開展“美麗庭院”活動②富陽市開展“三江兩岸”整治工作,打造新“富春山居圖”③淳安縣建設春茶信息、結算、倉儲、消費四大服務中心④臨安市開展以“綠色家園、富麗鄉村”為主題的新農村建設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8. 從2012年10月1日起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白熾燈之所以自嘆不如節能燈是因為①節能燈省電,能緩解我國電力緊張問題②節能燈不會造成環境污染③使用節能燈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環境保護④節能燈比白熾燈便宜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19.“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是一個偉大的戰略轉變。”這個轉變始于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C.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D.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20.據國家電力部門消息,今后普通用戶不但能用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發電裝置給自己家供電,還可以將用不完的電賣給國家電網。這種新舉措①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 ②有利于緩解資源壓力③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 ④會改變國有經濟地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0分)21.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擁有土地是農民孜孜以求的夢想。歷史上中國共產黨為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仔細觀察“建國以來土地政策和生產關系變化”示意圖,指出A、B、C、D中哪一階段黨和國家所采取怎樣的政策措施使農民的土地問題得到根本解決?(2分)(2)黨和國家在B階段采取哪一舉措不僅實現了我國生產資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轉變而且使我國進入什么性質的社會?(2分)(3)C階段我國的農業生產遭到了極大破壞,到D階段中國農民 “以特有的首創精神” 作出了何種嘗試使農村發生了怎樣的變化?(4分)(4)比較C階段和D階段不同的土地政策,談談黨和國家制定正確的農業政策的依據和出發點分別是什么?(2分)22.材料一:據報道:美日在中共十八大期間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此外,將三艘號稱“世界潛艇之王”的“俄亥俄級”核潛艇(共可攜帶450枚以上戰斧導彈)部署在韓國、日本、印度海域——此前,美國從來沒有將如此眾多的戰略武器部署在中國近海周邊······材料二:黨的十八大代表、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說:“十年來,我國領導人利用出訪、參加國際組織等場合宣示‘中國主張’、‘中國立場’,既體現了中國‘和合’的宏大思想,又順應了世界和平發展互贏的時代潮流,在政治、經濟、文化、安全等領域反映了中國與世界共和平、共命運、共發展的世界觀。”閱讀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反映了當今世界存在什么問題?材料充分說明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2)結合材料分析美國之所以對東海如此“上心”的原因?(2分)(3)結合材料一、二分別說明美、中兩國推行怎樣的外交思想?并用相關史實證明中國人民是不會畏懼美國戰略武器的部署。(3分)(4)展望未來,中美兩國如何從根本上為維護世界和平和發展作出貢獻? (2分)23.材料一:圖一 人口數量變化示意圖 圖二 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示意圖材料二:中國人均能源資源擁有量在世界上處于較低水平,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7%、5.4%和7.5%;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不僅遠高于發達國家,也高于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在人口方面發生了哪些可喜變化?取得這些可喜的變化得益于我國實施的哪一國策和發展戰略?(4分)(2)材料二的問題反映有什么危害?上題中的國策和發展戰略對解決材料反映的問題有什么作用?(4分)(3)結合兩則材料談談,我們青少年應該怎么做?(2分)24.材料一:2013年以來我國中東部飽受霧霾天氣的困擾,主要污染物PM2.5濃度明顯升高,空氣質量明顯下降。北京更是PM2.5頻頻爆表,1月份只有5天無霧,成了名副其實的“霧都”。污染物排放是根本原因:燃煤和機動車污染是主要的來源,機動車占22.2%,燃煤占16.7%。材料二:中共十八大報告指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發展理念,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他山之石·治霾高招英國:1956年,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清潔空氣法》;逐漸實現了全民天然氣化,減少了煤炭用量。到20世紀80年代,交通污染成為空氣污染的首要來源。英國政府出臺一系列措施對小汽車尾氣排放進行嚴格控制,同時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公共交通和自行車出行;2003年倫敦更開征了“擁堵費”,對進入市中心的私家車征收“買路錢”,由此獲取的收入則全部用于改善倫敦的公交系統。(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怎樣的環境現狀?它直接會造成怎樣的危害?(2分)(2)結合材料一談談建設美麗中國必須實施什么發展戰略和加強哪一文明建設?(2分)(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國的治霾高招對我國重建綠色家園有哪些有益的啟示?(4分)(4)請談談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采取哪些具體行動來減少霧霾保護潔凈的空氣?(2分)25.(10分)材料一:目前我國每創造一元財富消耗的能源是發達國家的8倍。目前發達國家煤電平均只占總電量的30%左右,而天然氣、核能等電量占到70%,我國正好相反,長期以來,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的比重為80%左右。(1)結合材料說明造成我國目前嚴重霧霾天氣的原因有哪些?(3分)(2)要減少資源、能源的高消耗和環境的高污染,必須依靠什么 ?為什么?(3分)材料二:去冬今春的致霾顆粒物,里面有灰塵,但主要是化學物質,而來源是發電、取暖燃煤和機動車尾氣。材料三:從1979年我國實施第一部《環境保護法》,我國已制定了近30部法律,60多部環境法規,600多部環境規章,1200多項環境標準。但落實令人尷尬,一些地方為了眼前利益,讓環保讓對污染裝聾作啞,成了“保護污染的部門”。(3)結合材料二、三,請你尋找建設“美麗中國”的密碼。(4分)2013學年第一次月考社會·思想品德試題卷答案單項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請選擇最符合題意的一個正確選項,不選、錯選、多選均不給分。1 2 3 4 5 6 7 8 9 10C B C A D C B C B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C A C C C D A D 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0分)21.(1)A階段;土地改革。(2分)(2)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社會主義社會。(2分)(3)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分)激發起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迅速發展,使中國很快解決了十多億人口的溫飽問題。(3分)(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22.(1)和平問題 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3分)(2)爭奪世界戰略要地(2分)(3)美: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中: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抗美援朝(3分)(4)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2分)23、(1)人口增速減緩 人口素質不斷提高(2分) 計劃生育 科教興國(2分)(2)資源人均占有量少影響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利用率低進一步加劇了資源短缺問題(2分)實施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可以提高我國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可以依靠科技提高自然資源利用率(2分)(3)從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角度和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的角度回答即可(2分)24.(1)人與環境關系日趨緊張,環境問題日趨嚴重。(環境污染嚴重)直接危害人民健康。(2分)(2)可持續發展戰略;生態文明建設(2分)(3)①完善立法,嚴格執法,把環境保護納入法制軌道;②依靠科技,開發新資源,尤其是清潔能源的開發;③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治理大氣污染。(4分)(4)低碳出行;植樹種草,愛護花草樹木;不在露天燒烤;不燃放煙花爆竹等等(2分)25.(10分)(1)我國資源利用率低;資源破壞與浪費嚴重;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清潔能源消費比重低。(3分)(2)科技(1分) 依靠科技,做到開源與節流,用可再生資源代替非可再生資源,可以發掘新資源、研制新材料;(1分)依靠科技,發展環保產業,提高環境污染防治力等。(1分)(3)(共4分)材料二:針對發電:節約用電;利用太陽能、水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發電;針對取暖燃煤:大力使用清潔能源取暖,宣傳節約,減少能源的消耗;對排放的廢棄物進行科學回收利用等。針對汽車尾氣:出行提倡少開私家車,多坐公交車;鼓勵購買小排量車和新能源汽車;研制生物燃料代替傳統燃料等。(3分)材料三: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執法必嚴。(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