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酸和堿的性質復習教案一、設計理念 1.理論聯系實際,梳理知識要點的同時,重點突出生活應用。 2.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為學生創造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思考,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二、復習目標 了解幾種常見酸和堿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三、教學方法問題探究法.討論歸納等四、教學重點酸和堿的化學性質五、教學難點酸和堿的化學性質的歸納整理六、教學過程(一)學生看書:點擊中考--- 02考點管理P38-39,教師檢查學生看書情況。(二)學生回憶酸的物理性質提問:如果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上該如何處理?(三)酸的化學性質提問:1、鹽酸、稀硫酸以及其他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所以具有________的化學性質2、酸的相似化學性質有那幾條。師生共同完成:酸的化學性質的實例提問:⑴、鐵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生成幾價的鐵,怎么讀?⑵、氧化鐵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生成幾價的鐵,怎么讀?老師講解:氧化鐵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是除鐵銹的原理。提問:⑴、酸與碳酸鹽反應有什么現象?⑵、硝酸銀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什么沉淀物質?氯化鋇與稀硫酸反應什么沉淀物質?3、堿的性質⑴、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學生獨立完成填空后教師糾正(從俗名、顏色狀態、溶解性、腐蝕性進行解答)。⑵、教師講解:①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制取。②分別與二氧化碳的反應討論:①氫氧化鈉能做干燥劑的原因?②他們為什么了要密封保存?⑶堿的共性師生共同回憶:①與指示劑的作用②與非金屬氧化物作用③與酸的作用④與某些鹽的作用提示:氫氧化銅、氫氧化鐵等難溶堿,除了能夠與鹽酸、稀硫酸反應外,不具有其他共性。⑷、NaOH與CO2反應探究NaOH與CO2反應時,由于無明顯現象,無法判定反應是否發生,需要借助實驗,通過明顯的現象來判斷反應是否發生。下面的裝置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判斷。提示:壓強在化學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無論物質發生物理變化,還是發生化學變化,在一個密閉的體系中,如果有溫度的改變,或者有氣體體積的變化,都會引起壓強的改變。4、例題解答(學生獨立完成后鄰桌同學相互討論)例1、歸納是學習的重要方法,小紅在復習鹽酸的性質時歸納出鹽酸的五條化學性質(如圖10-3所示,連線表示相互反應)。(1)為了驗證性質①,小紅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加到鹽酸溶液中,溶液變______色。(2)圖10-3中A所代表的物質類別是______。(3)鹽酸的性質③決定了鹽酸可用于清除鐵銹(主要成分是Fe2O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了驗證性質⑤,可選用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填一種即可)。點撥: 學習酸的化學性質,要以常見酸為核心,熟記酸的幾點性質,將其同類物質的性質理成線,從而加深對酸的化學反應的理解和掌握,并能綜合運用。例2、堿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堿表現出一些共同的性質。下列關于Ba(OH)2性質的描述中不屬于堿的共同性質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B.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水C.能與Na2SO4溶液反應生成BaSO4沉淀D.能與CO2反應生成水變式題 ;小政同學在復習Ca(OH)2化學性質時,歸納出了Ca(OH)2與其他物質間相互反應的關系如圖10-4(圖中“——”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1)若X是與其他三種不同類別的化合物,則X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圖10-4所示的物質間關系,寫出其中兩個化學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生完成后教師解析:從關系圖中可看出,堿能與酸、鹽反應,但堿還有一條重要的化學性質:堿能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很自然就會聯想到Ca(OH)2與CO2的反應。點撥:堿以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為核心,掌握其化學性質,將其同類物質的性質理成線,從而加深對化學反應的理解和掌握,并能綜合運用。小結:酸的性質:①酸與指示劑作用 ②酸與活潑金屬作用③酸與某些金屬氧化物作用 ④酸與堿作用⑤酸與某些鹽作用堿的性質:①可溶性堿與指示劑作用 ②可溶性堿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③酸與堿作用 ④可溶性堿與可溶性鹽提問:堿的性質前面加“可溶性”幾個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