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思想品德》考點匯編必備材料 第一單元 承擔責任 服務社會 第一課 責任與角色同在1、什么是責任?(責任的含義)答:就是一個人應當做的事情或不應該做某些事情。2、責任如何產生?(責任的來源)答:責任產生于社會關系之中的相互承諾。這種承諾,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責任可以來自對他人的承諾、分配的任務、上級的任命、職業的要求、法律規定、傳統習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則等。3、列舉常見角色的主要責任與責任來源。(1)父母親:責任是撫養教育子女。 責任來源:法律的規定、傳統習俗、道德原則。(2)學生:責任是認真學習。 責任來源:分配的任務、法律的規定。(3)警察:責任是依法執行公務。 責任來源:分配的任務、上級的任命、職業的要求、法律的規定。(4)醫生:責任是治病救人。 責任來源:職業的要求、法律的規定、道德原則等。4、如何才能在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答:(1)我們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種角色往往都意味著一種責任。 (2)作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們的責任;作為學生,遵守學校紀律、完成學習任務是我們的責任;作為朋友,忠誠、互助、互諒,是我們義不容辭;對于陌生人,雖然萍水相逢扶危濟困是美德;作為普通公民,我們“位卑未敢忘憂國”;作為社會成員,我們應保護環境、維護正義、熱愛和平。(作為中學生,我們時常扮演的角色與責任分別有哪些?) (3)只有人人都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才能共同建設和諧美好的社會,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5、責任與角色的關系如何?答:①我們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種角色往往都意味著一種責任。②隨著所處環境和場所的變化,我們會不斷地變換自己的角色,調節角色行為,承擔不同的責任。③只有人人都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才能共同建設和諧美好的社會,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自己對自己負責的表現是什么?(同:怎樣才能對自己負責?)答:①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時糾正自己的過失,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②在我們的人生之旅中, 小到為自己的一次約定守時,大到終身信守誠實、自尊自信、自立自強,都是對自己負責任的表現。③慎重許諾、堅決履行諾言,是我們負責任的表現。7、為什么要自己對自己負責?(意義)答:①誰對自己不負責任,誰就要對這種不負責任所造成的后果負責。 ②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有資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擔起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8、我們為什么要對他人和社會負責?(同:為什么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有責任感?)答:①當我們在為別人、為社會承擔責任的時候,很多人也在為我們的成長和生活承擔著責任。 ②我們都生活在社會中,任何人脫離了社會都不可能生存和發展,更不可能成就事業。社會是一個整體,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我對他人負責,他人也對我負責;我對自己負責,說到底,也就是對他人、對社會負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有責任感。 辨析題?誰對我負責,我就對誰負責。誰對我不負責,我就對誰不負責。(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體現是什么? 答:奉獻精神。10、責任=回報+代價,承擔責任的回報和代價分別是什么?(“樂趣”和“苦處”)答:①回報:包括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無形的財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覺、他人的贊許、獲得新的知識或技能等。 ②代價:會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還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責備,甚至受到處罰。11、承擔責任有什么重要意義?答:(1)對于人的成長來說,承擔責任,是自尊自信的具體表現,是自立自強的必然選擇,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 (2)學會負責任,在承擔責任中健康成長,有助于我們獲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義的人生,有助于我們實現遠大的理想。12、對于可以選擇的責任,我們應該怎么選擇?而對于不能選擇的責任,我們又該如何辦?答:對于我們可以選擇的責任,我們應該有勇氣和信念,憑借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對承擔責任的代價和回報進行正確的評估,做出最合理的選擇,一旦作出選擇,就義無反顧的承擔。對于非自愿選擇的責任,我們把它們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同樣能夠把事情做得出色,我承擔,我無悔。13、如何理解“我承擔,我無悔"?答:有些該做的事情,并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但我們仍然要為它們承擔責任,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極態度,同樣是缺乏責任心的表現。只要我們把他們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同樣能夠把事情做得出色。如何看待在我們周圍總有許多人,他們履行社會責任,不計較代價與回報?(他們這樣做的意義和精神體現?)答:(1)今天,在我們周圍,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他們履行社會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 (2)正因為有他們履行責任,我們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溫暖,更加充滿希望。他們這種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意義) (3)他們這種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體現。 第二課 在承擔責任中成長15、集體和個體的關系如何?答:集體,它離不開個體而存在。同時個體也只有緊緊依靠集體,才能有無窮的力量。16、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如何?答:①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②只有維護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個人利益是集體的責任,而集體利益是集體中每個成員努力的結果。③因此集體應充分尊重和保護個人利益,個人更應該積極關心和維護集體利益。17、為什么要關愛集體的(意義)?答:集體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集體,只有人人都主動關心、愛護體積,為集體建設出力,集體才會真正成為我們依戀的家。18、關愛集體,人人有責。如何以實際行動維護集體利益?(同:關愛集體的表現?)答:(1)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服從集體的安排,積極主動地為集體建設貢獻力量; (2)發揚集體的好作風,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集體遇到的困難; (3)在集體中能求大同存小異,善于團結他人,讓集體發揮出更大的力量。19、建立良好的班集體是全班同學的共同責任,你打算為班集體做哪些貢獻?(具體做法)答:我跑步快,積極參加校運動會,為班級贏得榮譽;我寫字好,為班集體辦黑板報;我力氣大,動手能力強,為班集體修桌椅;我成績好,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等。20、公民在做好本職的同時,要主動為國分憂,為社會奉獻嗎?這些舉動會產生什么影響?答:作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要胸懷天下,承擔起關愛社會的責任,共同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21、作為公民應如何承擔對國家的責任?答:(1)維護國家的尊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當國家的尊嚴受到侵犯時,應挺身而出,堅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表現出對祖國、對人民的高度責任感。 (2)國家處在困難時刻,應主動為國分憂,勇擔重任,與國家共渡難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與國家共渡難關; (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讓我們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讓青春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22、中學生可以參加哪些社會公益活動?答:(1)參加義務植樹;(2)向居民宣傳防火知識;(3)去福利院或老年社區做義工; (4)向貧困地區、災區捐款捐物。(5)清理亂貼的小廣告;清明節時到烈士陵園掃墓等;23、為什么要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同:參加公益活動有什么意義?)答:(1)我們生活的社會應該是一個互幫互助的社會,更應該是一個人人相互關愛的社會。 (2)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中,我們既承擔著社會責任,又在幫助他人,并使自身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 (3)在參加公益活動時,我們的行動將會吸引眾多關注的目光,我們的倡議將會得到眾多人的積極響應,會帶動千萬人與你同行。 評析:對志愿者的行為進行簡要評析。(1)志愿者的行為是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行為。 (2)理由:見23題。24、為什么要信守承諾?答:(1)我們許下諾言,也就意味著自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們信守承諾,就會為自己贏得信任; (信守承諾的好處?) (2)失信于人,既是對自己不負責任,也是對他人的不尊重,甚至會對他人、對集體的利益造成損失。 (不守承諾的危害?同:為什么要懲戒失信的行為?)25、為什么要勇于承認錯誤?答:當我們做錯事的時候,承認錯誤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承認錯誤并承擔錯誤所造成的后果,不但考驗我們的責任感,更考驗著我們的勇氣。錯了就要勇于承認,并承擔相應的責任。26、自覺承擔責任的含義是什么?答:自覺承擔責任,就是我愿意承擔責任、我主動承擔責任,而不是被動地承擔責任。27、怎樣自覺承擔責任?答:①我們要自覺承擔責任,做責任的主人,享受承擔責任的快樂。 ②自覺承擔責任,就要學會反思自己的責任。在反思中,我們將會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責任,更好地履行責任,并在承擔責任中不斷成長。28、怎樣以實際行動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答:(1)信守承諾。要慎重許諾,堅決履行諾言; (2)勇擔過錯。要勇于承認錯誤,錯了,就要要勇于承認,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3)自覺承擔責任。我們要自覺承擔責任,做責任的主人,享受承擔責任的快樂;學會反思自己的責任,在承擔責任中不斷成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