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三章 金屬華師大版九年級上冊第2節 金屬的活動性順序(1)---探究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教學目標科學觀念:通過典型金屬和酸以及某些鹽的反應,認識金屬活動性順序;了解置換反應的特點;能利用金屬的活動順序表來判斷一些反應是否能夠發生反應。科學思維:學習比較、歸納等科學思維的方法探究實踐:探究不同金屬與酸反應的快慢以及兩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態度責任:通過親自做探究實驗、激發學生對化學濃厚的興趣。在實驗探究、討論中學會與別人交流、合作,增強協作精神。新知導入問題討論:我們已經知道,鎂和鐵都是銀白色的固體,用什么方法可區分這兩種金屬?方法:分別將它們在空氣中點燃,觀察現象。鎂帶在空氣中燃燒可以發出耀眼的白光;而鐵不可以在空氣中燃燒。實驗表明大多數金屬都與氧氣發生反應,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是不同的。這主要與金屬的活潑性(活動性)有關。在相同的條件下,金屬與氧氣反應越容易,金屬的活潑性越強,反應越劇烈,金屬的活潑性越強。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實驗探究探究1、比較鎂、銅、鋅與酸反應(1)將三支空試管置于試管架上。在每支試管中注入約5mL稀鹽酸。(2)用砂紙將大小相同的鋅片、銅片和鎂條表面的氧化物除掉,然后分別投入三支試管中。 觀察三支試管中發生的現象。(3)在試管口蓋上一塊玻璃片約1 min,然后移開玻璃片,迅速地把燃燒的木條放進試管口, 觀察現象。(4)將觀察到的現象和有關的推論填入下表:鎂 銅 鋅有沒有氣體產生反應劇烈程度氣體是不是H2有沒有有反應劇烈沒反應反應快是沒氣體是結論一、金屬活動性順序1、鎂、銅、鋅金屬活動性順序比較(1)鎂、銅、鋅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順序:鎂>鋅>銅 Mg >Zn > Cu(2)鎂、銅、鋅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Mg + 2HCl= MgCl2 + H2↑Zn + 2HCl= ZnCl2 + H2↑稀硫酸與稀鹽酸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所以鎂、鋅、銅與稀硫酸反應的現象,也與它們與稀鹽酸反應類似:Mg + H2SO4= MgSO4 + H2↑Zn + H2SO4 = ZnSO4 + H2↑視頻輔助視頻:鎂、鋅、鐵、銅與稀鹽酸反應(點擊圖片可播放)活動Mg + 2HCl = MgCl2 + H2↑Zn + 2HCl = ZnCl2 + H2↑Mg + H2SO4=MgSO4 + H2↑Zn + H2SO4 =ZnSO4 + H2↑置換反應單質化合物化合物單質觀察、比較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反應前后物質種類有什么共同特點?單質+化合物→新單質+新化合物新知講解(2)置換反應的模型:A+BC→AC +B(1)置換反應: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稱為置換反應。2、置換反應:(3)置換反應屬于化學反應基本類型之一。(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并稱化學反應四大基本類型。)實驗探究探究2、銅與銀的金屬活動性比較實驗、銅與硝酸銀(AgNO3)溶液反應(1)用砂紙除去一小片銅片表面的氧化物,放在玻璃片上。(2)在銅片上滴加2滴1%的AgNO3溶液, 用另一塊玻璃片蓋上。靜置一段時間,觀察銅片的變化。現象:結論:銅片的表面和周圍出現白色固體物質銅能將硝酸銀中的銀置換出來銅比銀的金屬活動性強新知講解結論3、 銅與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比較(1)銅、銀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順序:銅>銀 Cu>Ag(2)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 + 2AgNO3 = Cu(NO3)2+ 2Ag想一想,這個反應屬于哪一類基本類型?置換反應視頻:視頻: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點擊圖片可播放)討論1、根據“鎂、鋅、銅與稀鹽酸反應”、“銅與硝酸銀反應”實驗,你能排列出這些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嗎?2、你能說一說,鐵與硝酸銀溶液會反應嗎?如果能,寫出化學方程式。若不能,請說明理由。Mg >Zn > CuCu >AgMg >Zn > Cu>Ag能Fe + 2AgNO3 = Fe(NO3)2 + 2AgFe比Ag的金屬活動性強。活動探究3、鐵與銅的金屬活動性比較現有兩根鐵絲、一根銅絲、一張砂紙、稀鹽酸、CuSO4溶液和試管若干,請設計兩個實驗,比較鐵和銅的活動性順序,并分別寫出化學方程式。方案1:分別將打磨干凈的鐵絲和銅絲分別插入稀鹽酸中,觀察現象。反應劇烈的金屬活動性強;方案2、將鐵絲插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現象。若鐵表面出現紅色固體物質,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否則鐵與銅活動性弱。Fe + 2HCl =FeCl2+H2↑Fe+ CuSO4 =FeSO4+Cu新知講解經過許多實驗,人們總結出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如下:4、 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比較注意:(1)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越強;(2)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稀鹽酸、稀硫酸中的氫元素,生成氫氣;(3)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4)位于鎂之前的金屬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常溫下就能與水發生劇烈反應。所以一般不用K、Ca、Na等活潑金屬來置換溶液中的其他金屬元素。討論1、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判斷能否用鋁盆裝酸性物質?為什么?2、能否用鐵制的容器配制浸種用的波爾多液(含硫酸銅)?為什么?答:不能,因為鋁與酸反應而破壞鋁盆;如, Al+6HCl = AlCl3+3H ↑答:不能,鐵與硫酸銅反應,不但使容器損壞,還影響農藥的藥效:Fe+CuSO4=FeSO4+Cu課堂練習1、下列化學反應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A.Zn+H2SO4=ZnSO4+H2↑B.Ba(OH)2+H2SO4=BaSO4↓+2H2OC.4Fe(OH)2+O2+2H2O=4Fe(OH)3D.2HgOΔ2Hg+O2↑A課堂練習2、將鐵、銅分別放入稀硫酸中,鐵表面有氣泡產生,而銅表面無明顯現象,通過這一現象可以判斷( )A.鐵的導電性比銅強B.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C.鐵的導電性比銅弱D.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弱B課堂練習3、已知:①X+H2SO4===XSO4+H2↑②Y+2ZNO3===Y(NO3)2+2Z ③Y與稀硫酸不反應。則符合要求的X、Y、Z可能分別是( )A.Cu、Hg、Ag B.Fe、Cu、Ag C.Mg、Zn、Fe D.Na、Mg、FeB課堂練習4、小麗為確認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鋁還是鐵,剪取金屬片打磨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兩種不同方法進行檢驗,這樣設計的依據是( )A.活動性較強的金屬可把活動性較弱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B.活潑金屬易與氧氣反應C.排在氫前面的金屬可以把酸中的氫置換出來D.鐵、鋁有不同的物理性質A課堂練習5、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Fe和Al的混合固體,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淺綠色濾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濾液中一定含有Al 3+、Ag+B.濾液中一定含有Fe 2+、Ag+C.濾渣中一定含有AgD.濾渣中一定含有FeC課堂練習6、向一定質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質量與加入Zn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溶液中的溶質有2種B.c點溶液中溶質為Zn(NO3)2C.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D.取d點的固體,加入稀鹽酸,無氣泡產生B課堂練習7、如圖所示,在盛有純凈水的燒杯中,等質量的鐵圈和銀圈的連接處吊著一根絕緣的細線(兩圈不接觸),使之平衡.小心地從燒杯中央滴入硫酸銅溶液,在這個實驗過程中( )A.燒杯里的溶液中可能有兩種溶質B.鐵失去電子,銀得到電子C.鐵圈和銀圈左右搖擺不定D.銀圈表面有紅色的物質析出D課堂總結1、常見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順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2、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越強;(2)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稀鹽酸、稀硫酸中的氫元素,生成氫氣;(3)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4)位于鎂之前的金屬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常溫下就能與水發生劇烈反應。所以一般不用K、Ca、Na等活潑金屬來置換溶液中的其他金屬元素。3、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這樣的化學反應稱為置換反應。強 弱板書設計金屬的活動性順序:K>Ca >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注意:(1)氫前與稀酸置換反應生成氫氣,氫后不反應;(2)前后的能把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3)K、Ca、Na先與水反應。置換反應:單質+化合物→新單質+新化合物A+BC→AC+B作業布置1、復習本節課主要內容;2、完成作業本相關的內容;3、完成教材P50第1-2題;4、預習“金屬的銹蝕和防護”相關內容。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華師大版九上科學3.2金屬的活動性順序(1).pptx 比較鎂、鋅、鐵、銅分別與稀鹽酸.mp4 銅和硝酸銀的置換反應.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