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 社會歷史的本質一學科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認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2)科學精神:通過探究,科學認識社會歷史的本質;正確理解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釋社會變遷的原因,把握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和趨勢。(3)公共參與:積極參與與推動黨和國家制定的相關改革,做改革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二學習重難點重點 社會歷史的本質是實踐的;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難點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三課前預習1.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全部社會生活領域由( )與( )兩部分構成;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分歧: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歷史觀的( ),對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兩種基本的歷史觀。2.實踐的作用:人類歷史是由人的社會( )構成的歷史;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 )的。3.(1)歷史觀的基本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____的關系問題。(2)歷史觀的基本派別:歷史唯物主義和__________________(3)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①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的_______________過程,主要指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還包括地理環境、人口等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②社會意識:是指社會的______________過程,既包括社會意識的各種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學、道德、藝術、宗教等觀點,也包括社會心理和自發形成的風俗、習慣。③辯證關系決定作用:社會存在___________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時間上的不同步性:它有時會____________社會存在,有時又會___________社會存在而變化、發展。不同性質: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正確地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展起____________作用。4.唯物史觀:(1)人們的社會存在( )人們的社會意識。各種各樣的社會意識、歸根到底都是對社會存在的( )。(2)有什么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么樣的( ),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3)社會意識具有相對( )。①從根本上說,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本化、發展而變化、發展,但它有時會落后于社會存在,有時又會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發展。②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 )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 )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 )作用。6.勞動的作用:是社會歷史的( );創造了人,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勞動發展史是理解所有社會歷史奧秘。四自我檢測1.覺醒年代、YYDS、雙減、破防、元宇宙、絕絕子、強國有我等入選“2021年度十大網絡用語”。認真解讀這些網絡用語,能洞見中國的年度表情,感受時代發展脈搏。這表明( )A.社會生活實踐的變化根源于社會意識的變化B.正確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C.有什么樣的意識內容就有什么樣的反映對象D.社會意識歸根到底都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2.馬克思指出:“革命需要被動因素,需要物質基礎。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這句話蘊含的道理是( )①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③理論創新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④社會存在決定于社會意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成都在提升"通勤快速度"的同時,也在打造"生活慢體驗"。全新打造的社區活動空間,為居民提供了茶余飯后消遣的新去處;重新整治的小區路面,美觀大方的同時讓居民出行更加便捷;新入駐的個性店鋪,帶來了新的消費場景和消費人群……這兩年,在成都許多的老舊小區里,正在發生著悄然的改變??彀l展,慢生活,正成為這座城市的"幸福密碼"。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實踐給客觀世界打上了人的活動的烙印②新事物戰勝舊事物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③快發展與慢生活的辯證統一成就最美好的和諧④打造社區活動空間體現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2021年4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并自公布之日起實施。反食品浪費法的制定實施體現了( )①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同步②社會意識促進了社會存在的發展③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④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關注普通人的生活,書寫有溫度的文字,展現人性的幽微之光,是梁曉聲的文學理念之一,其紀實性文學作品《人世間》獲“茅盾文學獎”。在《人世間》中,梁曉聲站在城市平民的角度細致地刻畫了周秉昆等城市平民形象,于人間煙火處彰顯了道義和擔當。由此可知( )①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②文學創作以反映客觀事實為目的③意識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④只有立足社會實踐的創作才彰顯人間煙火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的物質生活過程。以下屬于社會存在范疇的是(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B.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C.人類生活著的地理環境 D.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7.回顧2021年,“覺醒年代““建黨百年”“小康"“雙減"“躺平""YYDS"“破防”“絕絕子”等成為各機構和媒體發布的年度流行語中的高頻詞。這些熱詞既承載著人們對過去一年社會發展的記憶,也傳遞著人們對生活的態度,還折射出社會語言文化的最新變化。以上對年度熱詞的分析體現了( )①年度熱詞映射著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②先進的思想文化只能來源于先進的社會意識③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具有能動性④先進的社會意識能夠促進社會的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在我們黨百年歷史上,先后通過《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三個歷史決議,盡管通過的歷史條件時代背景和具體內容不盡相同,但都是我們黨通過總結黨的歷史經驗,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于統一全黨思想、全黨意志、全黨行動,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上述材料表明( )①只有反映社會存在的社會意識才能推動社會發展②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對獨立性③社會意識能夠轉化為改變社會存在的物質力量④實踐探索中的成功經驗、錯誤經驗都是寶貴財富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9.漫畫《缺席》諷刺了一些人不懂得( )①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②做事情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③社會存在是隨著社會意識的變化而調整④做事情要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1已接近尾聲,今年的網絡流行語卻層出不窮,如:“覺醒年代”、“YYDS”、“雙減”、“躺平”、“強國有我”等。這些流行語的背后,都有一段令人或共鳴或譏諷的故事。這蘊含的哲理是( )①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②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③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④真理和謬誤往往相伴而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颯”、“內卷”、“躺平”等年度熱詞生動體現了意識是社會發展的產物。( )12.歷史唯心主義考察了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較少追溯到其背后的物質原因。( )13.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它有時會落后于社會存在,有時又會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發展。( )14.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15.社會意識能否推動社會發展取決于是否反映社會存在。( )三課前預習1. 社會存在 社會意識 基本問題 何者為第一性2. 實踐活動 實踐3. 社會存在 社會意識 歷史唯心主義 物質生活 精神生活 決定 落后于 先于 積極的推動4.(1) 決定 反映(2)社會意識(3) 獨立性 阻礙 正確地預見 推動5.①勞動②人類社會③社會實踐活動④社會生活⑤全部社會關系⑥人類社會 ⑦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⑧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⑨社會意識的各種形式⑩決定、反映、相對獨立性、推動、阻得。6.起點四自我檢測1.D2.A3.B4.D5.D6.C7.B8.B9.C10.C11.錯誤12.錯誤13.正確14.正確15.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