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1 價值與價值觀一學科核心素養政治認同: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學精神:把握價值的含義,明確人的價值的內涵和評價標準,運用價值觀的導向作用的知識分析現實問題。法治意識: 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公共參與:積極為社會作貢獻。。二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價值的概念;人的價值及其評價標準;價值觀的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學習難點對價值觀概念的理解。三課前預習1.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要自覺站在最廣大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的要求:把人民群眾的( )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我們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2.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衡量標準:(1)最高標準:把_______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2)要求:我們要自覺站在_________的立場上,牢固樹立___________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_____________追求。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人民群眾的利益關系(1)首先考慮并滿足______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__________的因素。(2)要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統一作為選擇的標準,當個人的利益同人民群眾的利益發生沖突時,要自覺站在______________的立場上進行選擇。(3)當個人的利益與_______________發生沖突時,要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當選擇。3.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社會利益的關系(1)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總是由各方面的具體利益構成的。最重要的是首先考慮并滿足最大( )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 )的因素。(2)要把個人、集體、社會利益三者的統一作為選擇的標準。4.把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意義:把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有助于我們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簡單化和片面化傾向;有助于我們的價值觀念( ),從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行正確的價值選擇。5.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1)含義:人們對事物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作出的判斷稱為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的基礎上作出的選擇,就稱為價值選擇。(2)產生:各種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都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社會存在在不同人的頭腦中的反映,是在____________的基礎上形成的。人們選擇的目標能否實現以及實現的程度如何,取決于人們的認識是否符合_____________的客觀規律。(3)要求:要樹立正確的____________,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特征(1)社會歷史性內涵: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變化而不同,這就是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__________________特征。意義:①有助于我們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中的各種__________,防止簡單化和片面化傾向;②有助于我們的價值觀念與時俱進,從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行正確的_____________。(2)階級性: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同。在階級社會中,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_______________。(3)主體差異性: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往往________________。5.作出正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要求:是否符合( )的客觀規律,堅持( ),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四自我檢測1.合成生物學是在闡明并模擬生物合成的基本規律之上,達到人工設計并構建新的、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生物系統,從而建立藥物、功能材料或能源替代品等的生物制造途徑,已在生物能源、生物材料、醫療技術以及探索生命規律等諸多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合成生物學的興起表明( )①把握聯系的客觀性,對正確認識事物有重要意義②把握事物聯系的多樣性有利于價值的創造性實現③探索世界規律的科學實驗活動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④合成生物學尊重規律,其價值在于對客體需要的滿足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打造幸福城市要堅持人民至上,聚焦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大力推進“擴中提低”,爭當共同富裕示范區,讓居民收獲穩穩的幸福。這表明( )①普遍性包含特殊性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②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③經濟基礎的鞏固完善推動上層建筑的發展④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維護人民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經國際奧委會表決通過,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之后再加入“更團結”。“更團結”不僅詮釋了個人的進取精神,更展現了全人類“接力”和“配合”的協作理念,是人類對疫情席卷全球的共同“吶喊”。據此,下列對應正確的是( )A.價值觀對社會發展有積極的導向作用——奧林匹克格言能促進社會發展B.人的意識是客觀對主觀的能動反映——格言的更改反映當前社會發展現實C.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發展——格言展現的美好生活愿景助推社會生產發展D.整體的功能、狀態會影響部分——“更團結”倡導全人類協作,促進各國發展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這反映了( )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②正確的價值觀是檢驗文化建設正確與否的標準③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④價值觀對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導向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黃河三角洲鹽堿地上生長著大面積的檉柳。檉柳的經濟價值本來不高。當地人將它的嫩葉作為牛羊的飼料,用它的枝條編織籮筐,用其木材制作刀柄、斧頭把等日常器具,或作薪柴。 后來專家們發現,素有“沙漠人參”之稱的名貴中藥材管花肉蓯蓉的寄主就是檉柳。檉柳單側接種肉肉蓯蓉,能生產出高附加值的中藥材,經濟價值大大提高,對當地鹽堿地高效利用和改良具有重要意義。這表明( )A.人為事物的聯系比自在事物的聯系更有價值B.創新意識是認識和利用事物之間聯系的前提C.事物價值的變化取決于人們認識的發展D.在實踐基礎上建立新的聯系,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利用事物6.人生如茶。茶葉因為沸水的煎熱釋放了深蘊的清香,生命因為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留下一脈脈的幽香。這啟示我們( )①感悟生命的真諦是茶湯發展歷程的反映②正視人生成長中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③創造條件促進矛盾雙方向有利方向轉化④實現茶湯的價值取決于滿足主體的需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杭州原熱電廠大煙囪改建成運河書房,上海馬利老工廠舊址打造以色彩為設計理念的超級百貨商店,北京首鋼的精煤車間化作冰雪運動隊訓練場地,秦皇島曾經的物流庫改建為“鋼鐵卡丁”……工業遺產的保護和利用表明( )①工業遺產的價值取決于其自身屬性和人的需要②工業遺產因存世時間較短,其文化價值不如傳統建筑③發揮主觀能動性是實現矛盾雙方轉化的必要條件④把握事物多樣的屬性和聯系能夠更深刻的認識其價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北京冬奧會在籌辦過程中,處處體現著綠色辦奧理念。延慶賽區堅持可持續發展方向,編制生態修復方案,制定動植物保護措施,充分利用賽區自有資源最大限度減少人為擾動,使建筑、景觀與自然融為一體,山林與場館交相呼應,“山林映場館”成為現實圖景。這表明( )A.價值觀深刻影響人們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B.方案先行是“山林映場館”成為現實圖景的決定因素C.綠色辦奧應尊重自在事物的聯系,減少人為事物聯系D.正確環境觀要保持尊重自然與服從人類需要矛盾雙方的平衡9.2021年10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頒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了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為家庭教育提供思想指引和法律保障。該法的制定( )①體現了上層建筑總是與經濟基礎的狀況相適應②是上層建筑對社會實踐變化和社會關切的回應③有利于發揮正確價值觀對青少年成長的引領作用④說明了上層建筑的調整與變革必然促進社會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2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意見要求,強化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把科技倫理要求貫穿于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科技活動全過程,推動科技向善,確保科技活動風險可控,科技成果造福于民。由此可見( )①事物發展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對立統一的②要促成矛盾雙方向事物發展的有利方向轉化③強化底線思維需要把握好事物質的規定性④科技成果的價值取決于主體自身利益的需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樹立正確價值觀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 )12.青年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因為價值觀決定人們的行為選擇。( )13.校訓宣傳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途徑。( )14.人生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與貢獻。( )15.群眾觀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集中表達。( )參考答案:三課前預習1.利益2. 人民群眾 最廣大人民 為人民服務 價值 最大多數人 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 個人 集體 社會利益 人民群眾 他人利益3. 多數人 決定性4.與時俱進5. 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 社會實踐 社會發展 價值觀 時間、地點和條件 社會歷史性 價值觀念 價值選擇 階級性 因人而異6. 社會發展 真理四自我檢測1.B2.C3.D4.B5.D6.C7.B8.A9.C10.C11.錯誤12.錯誤13.錯誤14.正確15.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